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人”)作为北京航
空材料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材股份”或“公司”或“上市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人。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
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中信证券履行持
续督导职责,并出具本持续督导半年度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检查的工作要求。
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持续督导工作,并于 2025 年 8 月 15 日对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
导职责,具体内容包括:
(1)查阅公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等公司治理制度、三会会议材料;
(2)查阅公司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制度;
(3)查阅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
程序文件、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公司出具的 2025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4)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5)对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
公开信息查询;
(6)查询公司公告的各项承诺并核查承诺履行情况;
(7)通过公开网络检索、舆情监控等方式关注与发行人相关的媒体报道情
况。
二、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和保荐代表
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主要的风险事项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始终致力于航空航天用部件及先进材料的研制,并
在该等领域形成国内领先技术优势。公司在科技创新取得一定的成就,但该等领
域的竞争性,不排除国内外竞争对手及潜在竞争对手率先在该等领域取得重大突
破或其他新材料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并对现有材料应用技术路线产生颠覆性影响,
从而使本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失去领先优势的风险。目前科学技术更新迭代不断加
快,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前沿技术对自身能力
发展带来的便利和机遇,可能导致丧失先机,核心竞争力下降。
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公司可能面临核心技术人才不
足风险。如果公司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储备及保证其薪酬待遇不能与时俱进,
不能满足公司经营规模扩大的需求,可能导致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并对公司
核心竞争力构成较大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国防军工产业,根据我国军品采购价格管理相关制度规
定,部分军品销售价格须经军审定价,由于军品产品定型和审价周期的不确定性,
难以合理预计完成审价的时间及审价结果,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风险。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飞行器、航空发动机领域,具有技术范围广、复杂
程度高、管理难度大、产品品种多、应用工况复杂、性能指标要求较严苛等特点,
客户对产品质量标准要求极高、产品涉及事故容忍度极低,若公司未来产品发生
重大质量问题甚至质量事故,将对公司品牌形象及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三)行业风险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开放,更多企业进入航空产品市场,同时公司也积
极拓展低空领域、商用飞机、燃气轮机等新的产品市场,行业竞争可能加剧,对
产品销量、价格、市场占有率、毛利率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随着复合材料、
石墨烯、3D 打印、粉末冶金、机加工技术等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技术、工
艺在复杂件生产研制领域的突破,有可能打破现有模式,存在替代品威胁的风险。
(四)宏观经济风险
受全球产业链与结构性供应链调整,以及多轮加征关税及贸易摩擦持续等因
素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和世界格局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冲击。公司部分外贸和出口
业务所处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公司关税增加、采购成本上升、市场份额
减少和收入下滑,市场需求存在下降可能性,这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
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公司
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单位:万元
主要会计数据 2025 年 1-6 月 2024 年 1-6 月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 136,062.64 150,954.92 -9.8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25,141.58 27,221.63 -7.64
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
本期末比上年同期末增减
主要会计数据 2025 年 6 月末 2024 年 6 月末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资产
总资产 1,195,383.72 1,173,482.03 1.87
主要财务指标 2025 年 1-6 月 2024 年 1-6 月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62 0.69 -10.1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62 0.69 -10.1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39 2.68 减少0.29个百分点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
比例(%)
主要系本期航空成品件和非航空成品件收入减少和销售产品结构变化。
同期增长 121.55%,主要系本期现金回款和票据到期收款同比增加,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 1.85 亿元;支付现金和票据到期款同比减少,购
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减少 1.03 亿元。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材料性能是决定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先进性、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基石。公司作
为我国航空新材料领域的核心供应商,依托深厚的技术积淀、专业的人才团队以
及良好的客户服务,形成公司综合竞争优势,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公司产品处于相关航空材料产业的龙头地位。精密铸造钛合金业务方面,公
司可研制生产国内绝大部分航空发动机用的钛合金铸件,是国内少数批产国际民
用航空钛合金铸件的供应商,并与全球知名航空发动机公司签署了长期采购协
议,未来几年销售收入将实现快速增长,显示出公司在国际航空发动机钛合金铸
件供应链领域的重要地位。橡胶与密封件业务方面,公司是我国专业从事航空橡
胶与密封材料研究与应用研究单位,可提供从密封与减震方案设计、材料选型、
密封与减震制件生产、性能考核评定到寿命预测的全流程服务,掌握的多项核心
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飞机座舱透明件业务方面,
公司在航空用有机玻璃透明件和无机玻璃透明件制造及透明材料性能分析和应
用研究领域拥有较大优势,承担着我国先进歼击机透明件的研制和生产任务,并
且在新型透明材料研制应用、新型制造工艺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高温合金母
合金业务方面,公司承担了我国涡扇、涡喷、涡轴和涡桨系列在研发动机的研制
任务,产品覆盖国内绝大多数批产的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制造用高温合金母合金
产品,具备大型高温合金铸件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具有较强的行业竞争优势。
科技创新是航空新材料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
公司的钛合金精密铸造事业部、橡胶与密封材料事业部、飞机座舱透明件事业部、
高温合金熔铸事业部前身为航材院相关研究室,具有近 70 年的发展历史,形成
了一大批高质量成果,在多个领域完成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多项技术填
补国内空白,有力支撑了航空航天新材料需求,其中公司研制的钛合金铸造产品
覆盖了国内绝大部分航空发动机;公司承担了国内大部分飞机的多种用途橡胶密
封材料及制品的研制任务,生产的航空橡胶、密封剂产品占据我国航空橡胶和密
封剂主干材料的全部牌号;承担着国内大部分在役飞机的透明件制造和新型透明
件的研制任务;公司拥有完整的高温合金母合金及大型高温合金铸件制备技术体
系,研发技术团队与航材院高温材料研究所在新合金研制、工艺提升和产品适配
性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同时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完善的研发
创新体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支出 0.89 亿元,持续保持技术领
先地位。
在报告期内,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良性循环,公司购买了控股股东航
材院所持有的 6 种高温合金母合金相关知识产权,共计 14 项,包括 3 项国防专
利、3 项技术秘密和 8 项技术标准,进一步提升了高温合金母合金的专业技术,
为技术实力的全面性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随着国内、国际航空产业的不断发展,公司相关产品作为先进航空飞机和发
动机的主要结构材料,市场需求持续放量,公司业绩逐年增长。公司具有立足航
空材料行业近 70 年的技术优势和口碑优势,已建立成熟可靠、快速响应的研发
生产技术体系。市场运营方面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强化研制交付节点,提升质量
意识和服务水平,成为国内飞机、直升机、发动机、航天相关厂所及国际知名飞
机和发动机厂商可靠稳定的优质供应商伙伴,多次组织团队深入客户现场,为客
户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为后续公司的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是公司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公司在航空新材料领域深耕多年,聚集和
培养了大量高质素专业技术人才,研发人员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较高,积累了
深厚的研发能力和工艺技术能力。同时,针对核心经营团队和技术骨干实施员工
持股计划,建立持股平台,进一步激发核心技术人员的创新活力,报告期内公司
核心技术人员稳定无变化。
公司始终秉持以技术突破为核心抓手,持续深耕市场开拓与产品创新。在市
场维度,立足现有优势领域,积极拓展市场,不断提升市场渗透力与品牌影响力。
在产品层面,依托强劲的研发实力与技术积累,持续推进新产品的研发与迭代升
级,不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凭借技术优势牵引新领域需求,实现钛合金精密铸
件产品应用到高铁、无人机等领域;将透明件产品拓展至舰船、民机、低空等领
域;发挥橡胶产品的性能优势,应用于高铁、重卡、新能源光伏等高端民品领域;
实现高温合金母合金不断拓展在燃机和核电领域的应用。
(二)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同行业上市公司及市场信息,查阅公司招
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等,未
发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
单位:万元
项目 2025 年 1-6 月 2024 年 1-6 月 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 8,860.29 10,289.13 -13.89
资本化研发投入 - - -
研发投入合计 8,860.29 10,289.13 -13.89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6.51 6.82 减少 0.31 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 - -
(二)研发进展
公司报告期内投资规模 500 万元以上在研项目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序 预计总投资 本期投入 累计投入 技术 具体应
项目名称 进展或阶段性成果 拟达到目标
号 规模 金额 金额 水平 用前景
完成弹性杆端轴承
天然橡胶材料耐屈
挠疲劳改性研究,
完成等应变结构设
计和均匀硫化粘接
成型工艺研究,大
幅提高弹性杆端轴
承整体的寿命。完
开展弹性杆端
成弹性杆端轴承性
轴承抗疲劳结
弹性杆端 能评价技术研究, 直升机
构设计与制造
轴承抗疲 对弹性杆端轴承在 国内 旋翼系
劳结构设 工艺技术研究,
计与制造 以提高直升机
工艺技术 载荷受力情况进行 水平 产品研
旋翼系统可靠
研究 模拟,形成弹性杆 制
性,降低其使用
端轴承性能试验和
维护成本
考核评价方法,形
成弹性杆端轴承设
计、材料、制造以
及考核验证等成套
集成技术,技术成
熟度提高到 5 级以
上,为直升机旋翼
系统阻尼器弹性杆
端轴承的国产化研
制和工程应用研究
奠定基础
完成离心弹性轴
承、中心弹性轴承
结构优化设计及成
型工艺研究,完成
离心弹性轴承、中
心弹性轴承样件试 通过开展直升
制;样件内部隔片 机高承载组合
分布均匀,无明显 弹性轴承结构
变形叠层,刚度、 与工艺优化技
疲劳试验结果满足 术研究,突破复
技术指标要求。完 杂结构组合弹
成组合弹性轴承批 性轴承的抗疲
直升机高
次稳定制造技术研 劳匹配优化设
承载组合 国内 直升机
弹性轴承 究。开展组合弹性 计、成型工艺及
结构与工 轴承疲劳考核评价 疲劳试验等关
艺优化技 水平 承研制
方法研究和加速耐 键技术,提升国
术研究
久性疲劳试验方法 内组合结构弹
研究,为组合弹性 性轴承技术成
轴承的应用技术做 熟度,为未来组
储备。,形成组合 合弹性轴承在
弹性轴承设计、材 国产直升机上
料、制造以及试验 的研制应用奠
考核验证等成套集 定基础
成技术,为组合弹
性轴承在先进大型
/重型直升机上的
工程应用奠定技术
基础。
开展某型技术
在低压注射成 配套用
型制备的飞机
于民用
观察窗中的应
开展了观察窗尺寸 用研究。突破调 飞机透
柔性 EC 膜制备、 光波段范围宽、 明件产
EC 膜耐候性测试 变色性能优异
品,在
和稳定性测试等工 的电致变色观 国内
某型技术 其它类
作,完成了驱动电 察窗的高效率、
压优化设计、EC 膜 低成本制造技 型飞
究
隔热效果测试。下 术,实现飞机旅 水平
机、高
一阶段将完善性能 客电致变色观
数据评价体系,开 察窗典型件的 铁、汽
展项目验收工作。 研制及实用性 车透明
验证,建立包含
件也可
结构设计、高性
能电致变色制 应用
备、电源驱动设
计、高性能观察
窗玻璃制备、电
致变色器件与
观察窗玻璃组
合、性能测试考
核等制备电致
变色观察窗的
主要流程及性
能评价体系,为
电致变色技术
在飞机观察窗
中的应用提供
技术支持
针对密封型材技术
针对涡桨支线
指标要求和应用工
飞机机翼、尾翼
况完成基于气动载
和机身等部位
荷条件下的气动密
结构密封、隔
封材料与结构匹配
振、减磨、降低
有限元分析和全部
气动阻力、减少
产品的初步设计;
油耗和提高乘
完成气动密封件用
坐舒适性等需
硅橡胶材料研制;
求,开展先进的
完成复材内嵌橡胶
气动密封结构
/织物复合密封件
涡桨支线 研制,形成气动
飞机气动 成型工艺研究,气 国内 气动密
密封件结构设
制与工程 计、复材/橡胶/
性能满足使用要 水平 研制
化研究 织物异形复合
求。产品成型工艺
件成型工艺技
完成优化,按进度
术、模拟考核验
开展装机件、备件
证等整套技术,
的生产和交付。通
提升民用飞机
过优化生产工序布
气动密封件的
局,采用连续化生
整体技术水平,
产,提高了生产效
并为后续其他
率及合格率,降低
民用飞机气动
生产成本。随整体
密封件的研制
进度开展产品适航
打下坚实基础
审定工作。
开展单组份光辐射 开展新型光辐
硫化聚硫代醚密封 射硫化聚硫代
剂、双重自由基引 醚密封剂的研
耐油航
新型光辐 发聚硫代醚密封 制,解决双组分 达到
射硫化聚 空密封
硫代醚密 剂材料
封剂研制 硫代醚密封剂研 在飞机各复杂 先进
研制
制,完成液体聚硫 部位的快速密
代醚橡胶结构设计 封施工,推进辐
及不同粘度液体聚 射硫化密封剂
硫代醚橡胶合成工 系列化、实用
艺研究;完成聚硫 化,满足整机无
代醚橡胶结构对密 差别使用需求
封剂的影响研究,
突破了双重自由基
引发辐射硫化技
术,弥补了光辐射
硫化密封剂存在的
使用缺陷,光/化学
引发硫化聚硫代醚
密封剂全面性能满
足指标要求。突破
了“硫醇-烯”和“硫
醇-异氰酸酯”体系
稳定储存技术,产
品综合性能满足使
用要求。
根据目前民机维修
市场的密封需求,
针对民机维修
开展了防腐蚀密封
市场,完善国内
剂、高粘附力密封
现有航空密封
剂、低密度密封剂
民机维修 材料体系,提升
以及配套材料的密
市场用密 现有材料防腐
封剂分析 封剂性能及配方优 国内 配套用
蚀、综合老化和
封剂研制 性能测试技术,
能基本满足指标要 水平 维修
和性能验 进一步实现与
证 求,与国外产品相
国外产品技术
当。完成了产品生
对标,促进国内
产工艺控制研究和
民机维修专业
批次稳定性研究,
技术提升
密封剂产品已通过
适航符合性审核。
完成耐高温、阻燃 开展反推型材
防火硅橡胶研制, 的制造技术研
完成硅橡胶与玻璃 究,突破密封橡
布粘接技术研究, 胶型材的精密
材料性能满足要 成型、橡胶反推
某型发动 国内 阻燃防
求;完成大规格异 型材评价技术
形橡胶型材典型件 等关键技术,制
型材研制 水平 研制
精密成型技术研 订反推橡胶型
究,制备反推型材 材的材料规范、
典型件,通过商发 成型工艺以及
性能考核。建立了 完整的性能评
大规格异形橡胶型 价方法体系,最
材的性能评价方 终建立集材料
法。优化产品工艺 混炼、制坯、裁
技术,针对关键工 切、硫化、修边、
艺控制点进行合理 检测及包装发
控制,保证型材的 货的大规格异
质量一致性。通过 形反推橡胶型
型材刚度测试、防 材制造平台
火、阻燃性能测试,
按照整体进度完成
试验件和产品制造
和交付。
本 项目 针 对
TiAl 合 金 复 杂
结构件精铸成
形对高可靠性、
高适用性新型
溶胶体系型壳
优化了料浆配制设 的需求,针对新
TiAl 合金 备,提高料浆配置 型溶胶型壳体
钇溶胶体 稳定性。与供应商 系料浆制备工 航空发
国内
系熔模铸 联合优化了原材 艺中存在的问 动机用
造型壳面 料,提高料浆性能。 题开展研究,在 TiAl 合
水平
层工艺研 完成型壳工艺性能 此基础上,以特 金叶片
究 测试,根据结果改 征结构元件为
进试验工艺。 载体,开展溶胶
体系型壳工艺
适用性评价,为
其 应 用 于 TiAl
合金复杂结构
件精铸成形奠
定基础。
形成完整的技术方 开发铸钛仿真
案,制定与 PLM 系 案例数据库管
统协同开发模式, 理系统,初步实
确定功能实现方式 现仿真案例的
钛合金
钛合金精 和底层模块,开发 智能推理与知
熔模精
铸仿真数 钛合金产品形状识 识提取,具备图 国内
密铸造
仿真模
与系统构 对 PLM 部 分 供 应 具,能够对历史 水平
拟 体
建 商的二次需求调 数据进行筛选,
系。
研,方案补充及方 建设独立的仿
案讲解工作。开展 真计算服务器,
CAD 软件安装、深 实现对模拟文
度试用与测试工 件的集中存储。
作,完成总结和项
目验收
完成了集成整铸设
计方案下异形复杂
大型铸件的精密成
型技术、450mm
长、窄腔、复杂结
构盲腔支板型壳制
备技术、外涵、内
涵流道异形曲面薄
壁结构收缩规律等
研究内容,形成基
于集成整铸方案下
集成整铸设计
异形复杂盲腔大尺
方案下异形复
寸中介机匣整体精
杂大型铸件的
某型发动 铸成型技术体系,
精密成型技术
机中介机 突破了超长尺寸、 国内 发动机
研究,形成基于
集成整铸方案
整铸技术 薄壁支板局部型壳 水平 机匣
下异形复杂盲
研究 强化技术、大尺寸
腔大尺寸中介
整铸机匣整体成型
机匣整体精铸
技术、超长支板窗
成型技术体系
口补焊技术等三项
关键技术,交付了
客户铸件首件并完
成试加工,项目成
果已通过首件批验
证,可指导异形复
杂盲腔大尺寸中介
机匣整体精铸成型
钛合金铸件的研制
生产,完成总结和
项目验收
突破了筒体凸台缩
孔控制、筒体凸台
位置度控制、整体
完成圆转方筒
尺寸精度控制等关
体铸件首件研
某型圆转 键技术,铸件实现 国内 圆转方
制,并交付客
户,形成圆转方
制 足机加和装配要 水平 件
结构控制技术
求,首件研制完成,
体系
并交付客户。圆转
方筒体研制技术已
应用于某新型圆转
方机匣研制,完成
总结和项目验收
完成三种典型件技 基于三种典型
某型大型
术攻关,实现复杂 件开展石墨型
复杂高性 国内
高性能壳体铸件研 铸造技术攻关, 钛合金
制成形,交付客户 实现复杂高性 铸件
壳体铸件 水平
客户验证考核,完 能壳体铸件研
研制
成项目总结 制成形
已完成项目研究内
容,达到项目研究
目标,项目待验收。
已完成拉伸工艺规
律研究,实现了低 完成大尺寸材
某材料工 定向度有机玻璃的 料工艺性能研 国内 可用于
定向拉伸,性能能 究,获得研制透
够满足设计技术指 明材料的全面
性能评价 标要求。完成了共 性能,制备工艺 水平 机
计 6 个批次板材试 技术。
制及性能评价工
作,完成了材料工
艺评审和材料性能
评价工作。
已完成项目研究内
容,达到项目研究
目标,项目待验收。 建立材料复合 国内
已完成了铣抛执行 加工关联映射 领先
装置制造、关联映 模型,获得表面 水
射模型建立、模具 柔顺抛光、专用
某材料加 制造等研究工作。 模具设计、高精 平, 可用于
究 平台的建设,开展 换、材料表面综 技术 机
了铣抛复合加工技 合评价等关键
术研究,获得了满 技术、研制系统 填补
足精度及光学要求 一体化技术平 国内
的有机玻璃样件。 台 空白
完成了模具快换技
术研究等工作。
开展了注射成型模
具镜面抛光工艺研
究,初步探索了机 国内
器人自动研磨模具
领先
钢工艺研究,完成 突破镜面模具
了典型模具钢研磨 工艺技术,建立 水
某模具研 验证试验。完成了 低表面粗糙度、 平, 可用于
风挡缩比件模具制 曲面外形、连续
造和模具钢自动研 性良好、低橘皮
究 磨抛光研究,仿真 纹缺陷、高光学 技术 机
分析了磨具研磨路 质量镜面模具 填补
径并开展优化工 研磨抛光技术
国内
作。下一阶段将完
成工艺数据分析, 空白
开展项目验收工
作。
某透明件 开展了异型结构透 突破某透明件 国内 可用于
成形技术 艺研究,完成了 2 成形技术,实现 领先 某型飞
研究 组试验件制备,实 典型件制造和 水平 机
现了异型结构透明
工艺技术路径
件厚度均匀性控
制,获得了成形工 的验证
艺优化对光学性能
影响规律。下一阶
段将完成工艺数据
整理分析,开展项
目验收工作。
完成了脱氧机
理研究,及高纯
净低硫低氧合
完成了脱氧机理研 金锭制备工艺,
DD6 合金 究,及高纯净低硫 制备了高纯 国内 高温合
术研究 艺,制备了高纯 可有效降低合 水平 金
DD6 合金锭。 金锭的 O 含量,
提高合金纯净
度,降低铸件夹
杂报废风险
完成了 DD9 合
金中夹杂物多
维度表征及高
完成了 DD9 合金 纯净度 DD9 合
DD9 合金 中夹杂物多维度表 金锭制备工艺 国内 高温合
研究 合金锭制备工艺研 坩埚耐火材料, 水平 金
究 可有效减少合
金与坩埚反应
产生夹杂的风
险
完成了变形温
度和变形量、热
完成了变形温度和 处理工艺对
GH4169 变形量、热处理工 GH4169 合金材 国内 高温合
组织研究 材料条带组织的影 影响研究,解决 水平 金
响研究 了 GH4169 合
金应力腐蚀问
题
完成了 Ce、Y
元素的烧损行
为研究、显微组
完成了 Ce、Y 元素
织和力学性能
的烧损行为研究、
K465 合 研究,以及 Ce、
显微组织和力学性 国内 高温合
Y 含量对 K465
合金显微组织
性能研究 Y 含量对 K465 合 水平 金
和力学性能的
金显微组织和力学
影响研究,改善
性能的影响研究。
了 K465 合金铸
件合格率,提高
市场竞争力
完成了合金元
素稳定控制研
M50 合金 完成了合金元素稳
究,及 M50 合 国内
定控制研究,及
M50 合金全面性能
术研究 究。突破了低氧 水平
研究。
M50 合金合金
锭真空感应熔
炼技术,提高产
品性能稳定性
完成了焊丝熔
炼工艺制定及
焊丝制备,以及
完成了焊丝熔炼工
焊丝组织检测
CoCrMo 艺制定及焊丝制
分析及工艺验 国内
备,以及焊丝组织
检测分析及工艺验
技术研究 丝熔炼、加工、 水平
证,及多批次焊丝
检测。形成了高
熔炼、加工、检测。
质量,低成本
CoCrMo 焊丝
批产制造能力
完成发动机安装橡
胶隔振支座结构设 针对涡桨发动
计技术、成型工艺 机等对隔振的
技术和性能测试技 需求,开展发动
发动机安 术研究,完成隔振 机安装橡胶隔
装橡胶隔 支座成形制造工艺 振支座用橡胶 航空发
振支座结 研究,通过振动性 材料与结构优 国内 动机安
构优化与 性能满足技术指标 过橡胶阻尼减 水平 隔振支
成型工艺 要求。完成发动机 振降低发动机 座
研究 安装橡胶隔振支座 与机体振动水
性能考核评价技术 平,有效隔离发
研究,研制出发动 动机振动向机
机安装橡胶隔振支 体传递。
座典型样件。
完成橡胶改性技术
研究及密封剂配方 针对商用飞机
研制,开展生产工 风挡密封需求,
艺及控制技术研 开展密封剂材
究,产品关键性能 料应用技术研
满足使用需求。完 究,突破密封剂
风挡密封 成风挡密封剂生产 与有机无机玻 国内
飞机机
体密封
应用研究 试制产品性能批次 剂耐湿气渗透 水平
稳定,综合性能满 和耐环境老化
足使用要求。密封 技术,形成稳定
剂通过生产过程目 批生产能力,满
击审核,正在进行 足国产商用飞
材料规范符合性鉴 机需求。
定
针对某型飞机
完成产品构型设计
需求,突破橡胶
和生产工艺研究,
弹性轴承金属
产品性能基本满足
隔片-橡胶叠层
指标要求。正在开
分布设计、橡胶
展试验件制造和性
材料耐动态疲
能考核验证。完成
万向铰弹 劳技术、橡胶弹
球面弹性轴承和弹 国内 直升机
性轴承精密成
型技术等关键
制 型工艺优化,完成 水平 统
技术,研制出万
弹性万向铰性能测
向铰球面弹性
试评价研究。突破
轴承,其功能和
橡胶弹性轴承金属
性能满足设计
隔片-橡胶叠层分
和使用要求,满
布设计,形成产品
足产品保障需
样件
求。
依据舱门与门框、 针对某型飞机
翼面之间的结构间 外部舱门防水、
隙、气动载荷对橡 防尘、气动密
胶制品刚度的需求 封、导电等功能
开展橡胶制件选材 需求,开展密封
某型气动
和结构设计。完成 带材料和结构
密封件研 国内
产品成型工艺研 研究,突破密封 飞机结
制与应用 究。正在开展试验 带结构设计技 构密封
水平
件制造和环境试 术、多功能材料
技术研究
验、刚度试验和疲 结构一体化制
劳试验等考核验证 备技术、功能评
工作。随试验进度 价技术等关键
完成试制产品制造 技术,满足产品
和交付。 保障需求。
针对某型飞机
需求,对进排气
完成密封材料、补 道与发动机对
偿装置结构设计研 接补偿装置的
究,完成产品成型 耐温、耐介质、
工艺技术研究。正 导电和防火等
在开展试验件制造 功能对补偿装
进排气道 和性能考核验证。 置的材料和结
开展原材料、标准 构进行研究,突
与发动机
件及腐蚀防护选用 破进排气道与
对接补偿 国内 耐高温
分析,改进材料、 发动机对接补
装置研制 标准件及腐蚀防护 偿装置的结构
水平 封件
设计。突破进排气 可靠性与轻量
与应用技
道与发动机对接补 化设计技术、耐
术研究 偿装置的结构可靠 高温、耐油及防
性与轻量化设计技 火协同技术、等
术,形成生产工艺 关键技术,研制
文件,随试验进度 并交付进排气
完成试制产品制造 道与发动机对
和交付 接补偿装置,满
足产品应用需
求。
针对某型飞机
某结构的气动
完成某结构方案设
密封、减磨等功
计和评审,完成产
能要求,突破该
品成型工艺研究。
结构的结构设
正在开展试验件制
计技术、多功能
某型飞机 造和性能考核验
材料结构一体
某结构研 证。突破结构设计 国内
化制备技术、检 飞机结
制与应用 验检测、地面功 构密封
结构一体化制备技 水平
能考核评价技
技术研究 术,试制产品基本
术等关键技术,
满足使用需求。针
建立结构设计、
对试验件考核结果
评价、制备、检
对产品的结构和工
测及包装发货
艺进行迭代优化。
的结构一体化
技术。
完成某型某结构材 针对某型某结
构的气动密封
料成型工艺研究, 等功能要求,突
某型某结 国际 飞机气
构试制 构设计技术,研 先进 动密封
件。试制产品基本
制出满足项目
满足使用性能要 要求的某结构
求,随整体进度完 产品。
成试制产品交付
针对某型某结
构的气动密封
完成了某结构产品 等功能要求,建
构型设计、模具设 立该结构的设
计方法,形成满
结构功能 计及制造,试制产 足机械性能功 国际 飞机气
结构试制 标要求。随整体进 体系,突破多功 先进 动密封
能材料结构一
度完成试制产品交 体化制备技术,
付 研制出满足项
目要求的某结
构产品。
完成了某型某结构
针对某型某结
产品构型设计、模 构的气动密封
具设计,通过产品 等功能要求,突
某型某结 破某结构的结 国际 飞机气
构试制 构设计技术,研 先进 动密封
成产品制造工艺研 制出满足项目
究,形成了生产工 要求的某结构
产品。
艺文件。
完成某型某结构材 针对某型某结
料研制,完成产品 构的气动密封
等功能要求,突
构型设计、模具设
破某结构的结
某型某结 计及制造,开展了 构设计技术、多 国际 飞机气
构试制 工艺试制。随整体 功能材料结构 先进 动密封
一体化制备技
进度交付试制产
术,研制出满足
品,性能基本满足 项目要求的某
使用需求 结构产品。
针对项目需求
完成某型某护套用 开展护套产品
某型某护 夹布橡胶的研制及 开发,完成橡胶
护套产品成型 国内 橡胶密
套材料研 性能评价,产品全
制及应用 项性能满足技术指 制,通过综合性 水平 研制
研究 标要求,正在进行 能考核验证,并
生产工艺研究。 交付典型件产
品。
①开展了大型客机 完成大型客机
承载式主风挡玻璃 承载式主风挡
的研制,确定了产 玻璃的研制,突
品结构、功能性设 破高抗鸟撞技
计、边缘连接细节 术、电加温均匀
大型客机 设计、材料和工艺 性设计技术、自 国内 可用于
验证策划等工作, 主结构设计等
制造了主风挡玻璃 关键技术,达到
件研制 典型样件,突破了 装机要求。 水平 机
主风挡玻璃高温、 完成大客侧风
低温抗鸟撞性能。 挡透明件研制,
②开展了侧风挡有 突破承载式有
机玻璃镀制电加温 机层合玻璃边
膜梯度镀膜设计及 缘连接结构设
镀膜研究,加温均 计、有机层合电
匀性满足指标要 加温膜镀制、复
求;开展了边缘连 合热工艺可靠
接结构典型样件的 性等关键技术,
选型选参试验,确 达到设计寿命
定了边缘结构衬套 和使用需求。
等结构;完成试验 针对大型客机
件的制造、功能性 非承载式主风
测试和鸟撞研发试 挡研制需求,突
验等工作。 破主风挡玻璃
③开展了大型客机 结构设计技术,
非承载式主风挡玻 建立具有自主
璃结构优化技术研 知识产权的主
究、主风挡鸟撞分 风挡知识体系,
析、电加温控制技 同时开展大厚
术研究,初步选定 度高铝硅酸盐
了产品结构和材 玻璃成形、化学
料,下一步将开展 强化、电加温功
试验件试制等工 能、层合、连接
作。 密封等工艺适
④已经完成了大型 应性研究,突破
客机旅客观察窗的 非承载式边缘
制造工装的设计和 连接结构设计
评审,确定了工艺 与制造工艺,并
验证方案和制造技 通过工程化应
术路线,完成了菲 用研究和综合
涅尔透镜门窗等设 验证考核。
计和试制;下一步 建立大型客机
将开展工艺评审和 旅客观察窗透
试验验证策划等工 明件快速制造
作。 生产线,完成旅
客观察窗透明
件的适航鉴定,
最终实现装机
应用
完成了真空感
应炉多炉
FGH96 合金锭
熔炼,合金均质
完成了真空感应炉
高纯净度 情况良好,化学
多炉 FGH96 合金
FGH96 合 成分、外观质 国内 高温合
锭熔炼,合金均质
金锭制备 情况良好,化学成
要求。满足了系 水平 金
分、外观质量、浮
技术研究 列发动机粉末
渣均满足要求。
盘的技术要求,
提高母合金纯
净度,降低生产
成本
完成了真空感
应炉多炉
DZ125 合金锭
完成了真空感应炉
高纯净度 熔炼,合金均质
多炉 DZ125 合金锭
DZ125 合 情况良好,化学 国内 高温合
熔炼,合金均质情
金锭制备 况良好,化学成分、
量、浮渣均满足 水平 金
外观质量、浮渣均
技术研究 要求。满足了系
满足要求。
列发动机叶片
的技术要求,提
高母合金纯净
度,降低生产成
本
完成了多炉等
等温锻造 温锻造用超大
完成了多炉等温锻 型模具铸件制
用超大型 造用超大型模具铸 备,满足相关粉 国内 高温合
制备技术 粉末盘等温锻造需 需求,实现了大 水平 金
求 型铸件的精密
研究 成型与质量控
制
完成了真空感
应炉多炉 DD6
合金锭熔炼,合
完成了真空感应炉 金均质情况良
高纯净度
多炉 DD6 合金锭 好,化学成分、
DD6 合金 国内 高温合
熔炼,合金均质情 外观质量、浮渣
锭制备技 况良好,化学成分、 均满足要求。满
水平 金
外观质量、浮渣均 足了系列发动
术研究
满足要求。 机叶片的技术
要求,提高母合
金纯净度,降低
生产成本
完成了
CoCrMo 微观
组织研究及热
生物医用 完成了 CoCrMo 微 变形行为研究,
CoCrMo 观组织研究及热变 制备出组织性 国内 高温合
棒材制备 出组织性能稳定的 CoCrMo 棒材, 水平 金
技术研究 CoCrMo 棒材 满足生物医药
领域对
CoCrMo 棒材
的需求
完成了真空感
应炉多炉 K465
合金锭熔炼,合
完成了真空感应炉 金均质情况良
高纯净度
多炉 K465 合金锭 好,化学成分、
K465 合 国内 高温合
熔炼,合金均质情 外观质量、浮渣
金锭制备 况良好,化学成分、 均满足要求。满
水平 金
外观质量、浮渣均 足了系列发动
技术研究
满足要求。 机叶片技术要
求,提高母合金
纯净度,降低生
产成本
已完成 3 件大尺寸 开展大尺寸
超大型复
Ti2AlNb 复杂薄壁 Ti2AlNb 金属
杂变截面
构件高温高压粉末 间化合物大型
薄壁环形 TI2AlN
构件近净成形、 其 复杂薄壁构件
冲压通道 国内 b 异形
中 1 件完成精加 粉末冶金近净
工,零件壁厚 成形技术研究、
TI2AlNb 水平 TI2AlN
粉末高温 b 机匣
核。突破粉末 近净成形、
高压精确
Ti2AlNb 合金构件 Ti2AlNb 薄壁
成型研究
组织性能调控技 复杂构件成形
术、掌握粉末 工艺优化及其
Ti2AlNb 合金薄壁 质量控制、突破
构件成形及尺寸控 粉末高温高压
制关键技术,掌握 成形 Ti2AlNb
大尺寸薄壁 金属间化合物
Ti2AlNb 合金构件 微观组织性能
加工技术,完成总 调控技术、
结和项目验收 Ti2AlNb 薄壁
粉末粉末构件
加工关键技术。
突破了固定翼挂点
肋的缩孔控制,整
航空无人
体尺寸精度控制等
机变截面 完成固定翼挂
关键技术,铸件实
半封闭盲 点肋铸件的研
现完整精确成型,
腔钛合金 制,并交付客 国内
已交付客户进行机 钛合金
加验证,满足机加 铸件
固定翼挂 半封闭盲腔复 水平
和装配要求。研制
点肋精密 杂薄壁件的控
技术已应用于变截
铸造技术 制体系
面半封闭盲腔复杂
研究
薄壁件的研制,完
成总结和项目验收
针对某 S 透明
完成了透明件工艺 件,开发高效精
方案和工装设计制 密成型制造工
某透明件 造,完成了成型工 艺技术,得到型 国内 配套用
研究 了透明件光学、厚 能、力学性能符 水平 飞机
度、外形等技术要 合设计需求的
求。 产品,提高工艺
制造成品率。
完善航空级聚
完成了热处理工艺 碳酸酯材料数
对 PC 性能的影响 据库,建立全面 内领
航空级聚 研究,完成了不同 航空级聚碳酸 先水
碳酸酯应 边缘约束条件下风 酯评价体系,开 平,
可用于
挡鸟撞验证、完善 发航空及聚碳 相关
了两种聚碳酸酯材 酸酯制件多种 技术
术及应用 机
料的流变性能数 成型与控制技 填补
验证 据、开展了注射成 术,配套完善航 国内
型与结构承载的联 空级聚碳酸酯 空白
合仿真分析。 表面功能膜层
设计与工程化。
设计并优化新
设计并优化了喷涂 一代抗冲击耐
涂料溶剂及流平剂 磨蚀涂料,建立
某涂层构 成分,较好的改善 涂料组分与流 国内 可用于
究 初步研究了喷涂轨 破高固含量涂 水平 机
迹和间隙重叠度对 料的反应动力
光学性能的影响。 学和反应热力
学控制技术,实
现涂料与喷涂
工艺的良好匹
配,揭示喷涂工
艺对涂层流平
性和厚度控制
的规律,探索喷
涂轨迹等参数
对涂层光学性
能的影响等研
究。
针对某有机玻
璃板材研制,完
开展了材料设计和
成板材双轴拉
某有机玻 试制工作,初步制
伸、等厚度加工 国内 可用于
定了试制工艺方
案,完成了试制材
制 技术研究,得到 水平 机
料的高温变形行为
符合设计要求
研究工作。
的有机玻璃板
材。
完成新型 850℃
温铸造高 完成新型高温合金 承温铸造高温 国内 高温合
化设计和 控制研究 量元素控制技 水平 金
术和制备
性能评估
突破典型高铬/
高铬/高 高钛高温合金
杂质元素超低
钛等轴高
含量控制技术,
温合金中 完成高铬高钛高温 国内 高温合
实现批产合金
典型杂质 稳定控制,提升
素控制技术研究 水平 金
优质高铬高钛
元素超低
含量高温合金
含量控制 的熔炼技术水
平及能力
开展铸造工艺
开展了铸造工艺设
设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模拟仿真、
仿真、3D 打印
蜡模制备技术、
技术、铸型制备技
铸型制备技术、
术、完整成型技术
完整成型技术
和尺寸精度控制技
和尺寸精度控
某型飞机 术研究,突破了钛 航空飞
制技术研究,突 国内
钛合金支 合金铸件的铸型制 机用钛
持框架研 备、铸造完整成形、 合金铸
的铸型制备、铸 水平
制 组织性能控制、冶 件
造完整成形、组
金质量控制和尺寸
织性能控制、冶
精度控制等关键技
金质量控制和
术,已完成首件批
尺寸精度控制
交付,交付件客户
等关键技术,揭
进行试加工,满足
示复杂薄壁框
机加和装配要求。
梁结构件尺寸
演变机理,形成
全面质量检测
及评价报告,完
成铸件研制及
交付任务。
合
/ 65,682.50 4,830.00 25,657.12 / / / /
计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如有)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
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未发现公司
存在新增业务。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查阅了公司募集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募集资金专户
银行对账单和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并对大额募集资金支付进行凭证抽查,查阅
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实地查看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现场,
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进度,取得上市公司出具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
告,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认为: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已建立募集资金管
理制度并予以执行,募集资金使用已履行了必要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程序,公
司于 2025 年 6 月审议通过了延长部分募投项目实施期限的议案,募集资金投入
进度相比原计划有所延后,基于前述检查未发现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
及减持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未
发生变化,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情况。
十一、保荐人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应当
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以下无正文)
(本页无正文,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股份有限公
司 2025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章页)
保荐代表人:
张明慧 杨 萌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