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捷智能: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来源:证券之星 2025-09-18 17:07:4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
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1 号——持续督导》等有关
法律、法规的规定,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海通”或“保荐机
构”)作为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捷智能”、“上市公司”或“公
司”)持续督导工作的保荐机构,负责科捷智能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
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
       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   保荐机构已与公司签订协议
      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督导   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
      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   的权利和义务,并报上海证
          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券交易所备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
                             期或不定期回访、现场检查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
          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况,对公司开展了持续督导
                                  工作
      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   2025 年半年度公司在持续督
      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海   导期间未发生按有关规定须
      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   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
            在指定媒体上公告             法违规情况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
      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   2025 年半年度公司在持续督
      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   导期间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
      告,报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         背承诺等事项
      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
           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在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
                            督导公司及其董事、监事、
     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
     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
     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
                            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
          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规范性文件,切实履行其所
                              做出的各项承诺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   保荐机构督促公司依照相关
     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规定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制
     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   度,并严格执行公司治理制
             为规范等                 度
                            保荐机构对公司的内控制度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
                            的设计、实施和有效性进行
     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
                            了核查,公司的内控制度符
                            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得到了有
     易、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
                            效执行,能够保证公司的规
      公司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
                                范运行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制
     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有   保荐机构督促公司严格执行
     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漏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
      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
     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督促公司
     予以更正或补充,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
                            保荐机构对公司的信息披露
     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市公司的信
                            文件进行了审阅,不存在应
                            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
                                的情况
     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
     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
     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报告
     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
     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
                            制人、主要股东、董事、监
                            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发生该
     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
                                等事项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
     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
     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
                               履行承诺的情况
            交易所报告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
       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
       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的信息与
       事实不符的,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
                                 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
       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
            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明
        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一)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相关业务规
       则;(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
       专业意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    2025 年半年度,公司未发生
        大遗漏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            前述情况
       (三)公司出现《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第
       七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四)公司不配合持续
       督导工作;(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
            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
                               保荐机构已制定了现场检查
       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现
        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
                                 现场检查工作要求
       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人应自知
       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十五日内或上海证券交易
       所要求的期限内,对上市公司进行专项现场检
       查:(一)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二)控
                                      前述情形
       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三)可能存
       在重大违规担保;(四)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
       存在重大异常;(五)本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
          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三、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目前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一)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由智能物流与智能制造系统及产品构成,受下游固定资产投资
需求紧缩、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公司 2025
年 1-6 月实现销售收入 49,185.35 万元,较去年同比增加 2.24%,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3,727.71 万元,较去年同比减亏 12.08%。公司坚持智能物流、
智能制造和新能源业务的协同发展战略,加强产品和技术创新,重点聚焦关键行
业和重点客户,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并取得一定成效,盈利能力持续恢复。
  若未来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格局、市场拓展情况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公司存在业绩下滑风险。公司如果无法通过产品技术升级、加强成本和费用管控、
优化供应链模式、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等手段提升综合竞争力,无法持续推动各
业务环节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公司将存在继续亏损风险。
  (二)核心竞争力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物流与智能制造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
需要具备复杂方案的设计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其实施需以核心
设备和技术为基础,对公司机械、电气、软件、控制、算法、视觉、人工智能及
系统集成技术能力要求较高。随着客户在不同应用领域、应用环节及应用场景下
对智能物流及智能制造系统和产品的功能、效率等方面要求不断提高,在新技术
和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客户需求升级和技术革新,如果公司新
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不能持续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以及未来的
经营业绩将会受到不利影响。
  智能物流及智能制造系统领域企业的生产经营依赖于硬件、软件及系统控制
等多种关键技术的结合,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基于转向轮分拣机的大件物
流包裹分拣技术”等 15 项关键技术,并将该等关键技术应用于智能分拣系统等
产品服务。公司所拥有的关键技术是公司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如果出现公司
关键技术被泄露、盗用,或者关键技术遭受恶意侵权,可能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
下降。
  公司从事的智能物流及智能制造行业为人才密集型行业,需要高素质的系统
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人才,且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跨越了硬件、
软件及系统控制技术等多领域,对高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大。核心人才的流失
可能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工作,亦可能造成公司的关键技术外流,从而对公
司的生产经营和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随着同行业人才竞争的加剧,一旦公司
的核心技术人员、销售和管理人员流失,或者经营规模扩大后无法及时吸纳和培
养所需人才,都将会构成公司经营过程中潜在的人力资源风险。
  (三)经营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下游客户行业集中度亦相对较高,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公
司来自快递物流和电商新零售的收入占比仍将相对较高。
  若公司经常性合作的大客户终止与公司合作或者降低对公司产品采购金额、
现有大客户周期性投资订单履行完毕后无法获取新的规模化订单或未来国内快
递物流和电商新零售行业客户对智能物流系统需求发生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经营
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来自关联方顺丰的营业收入占比为 13.77%,较同期减少 8.36 个
百分点。基于顺丰在快递物流行业的龙头地位和公司的在手订单情况,在可预见
的未来公司与顺丰的关联交易将持续存在。
  若未来公司不能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则可能出现关联交易价格不公允或
其他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形。
  公司下游客户中,来自快递物流和电商新零售的收入占比较高,公司向快递
物流和电商新零售提供的产品较多集中于全年业务量最大的“618”“双十一”
                                   “双
十二”前完成设备调试并投入试运行,受此影响,公司智能物流系统的验收、收
入确认较多集中在第三、第四季度,因此,公司经营业绩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
风险。
  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中,机械类、加工件原材料会受到钢材等大
宗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突发性事件可能对原材料供应及价
格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发生主要原材料供应短缺,或重要供应商终止合作,将可
能导致公司不能及时采购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从而影响公司产品交付时间。
  公司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系统业务流程通常包括系统咨询规划、集成设计、
设备研发制造、软件研发实施及现场测试等。公司部分项目从合同签署至项目验
收,整个项目实施周期通常需要约 9-12 个月,实施周期较长,导致公司存货余
额较大,并占用公司营运资金。此外,若受客户修改规划方案等因素影响,项目
实施周期可能出现延长,从而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影响整体经营业绩。
  (四)财务风险
  公司的毛利率主要受到市场竞争、项目执行效率、生产成本结构、实施周期、
产品结构等因素影响,不同项目间的毛利率差异较大。若未来宏观经济、市场竞
争程度、原材料价格等发生不利变化,而公司如果不能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提
升服务质量、扩大生产规模等方式保持竞争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公司的毛利率
存在下降的风险。
  公司主要客户信誉度较高,回款记录良好,但如果未来主要客户的财务状况
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导致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将会对公司的资金周转和经营
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公司存货主要为在产品,在产品主要是公司已发至项目现场但尚未安装调试
完成或已安装调试完成但尚未经客户验收的产品。若公司正在执行的项目出现质
量风险,或者项目调整方案使得继续履约需追加成本,导致存货成本超过可变现
净值,则存货存在发生跌价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客户信誉度较高,回款记录良好,公司应收账款总体回款
信用风险较小,但由于公司在产品交付备货期需要提前支付的现金金额较大,客
户回款受项目周期较长影响,客户通常按项目重要节点向公司支付结算款项,未
来如果公司不能有效对经营性资金收付进行严格的预算和管控或客户财务状况
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可能导致经营性现金流量不足的风险。
  随着公司海外业务不断发展,公司海外主营业务收入可能进一步增加,而人
民币汇率随着境内外经济环境、政治形势、货币政策的变化波动,具有一定的不
确定性,未来若人民币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公司可能面临汇兑损失的风险。
  (五)行业风险
  智能物流系统的下游行业快递物流和电商新零售发展迅速,带动快递、电商
客户在智能物流设备投入。公司智能制造系统的下游行业包括锂电新能源、橡胶
轮胎、汽车零部件、食品冷链、大健康等,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智能化升
级进程加快,对智能制造设备的需求增加。
  如果未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或者国家产业政策发生变化,公司下游应用领
域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有可能出现下滑,减少对智能物流及智能制造系统的采购
需求,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智能物流及智能制造系统领域市场较为分散、客户群体类型分布广,各参与
者一般均有主要的产品类型、针对的客户群体或经营区域,尚未形成明显的垄断
或寡头竞争格局,随着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系统的市场规模不断提升,越来越多
的企业开始进入该等业务领域,市场竞争可能会愈加激烈。
  此外,随着公司经营范围的扩张以及在智能制造系统产品领域的业务拓展,
所面临竞争的领域、产品范围、所针对的客户群体市场、地域都将进一步扩大,
如果公司的技术开发、产品效能不能有效契合市场需求,可能导致公司市场地位
及市场份额下降,进而影响公司未来经营发展。
  (六)宏观环境风险
  全球地缘政治不稳定导致的风险: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目标,目前已在
东亚、东南亚、南亚、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市场开拓,并在积极推进本地
化业务落地。目前来看,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将继续存在,可
能对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及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单位:万元
  主要财务数据       2025 年 1-6 月        2024 年 1-6 月      增减变动幅度
营业收入                 49,185.35           48,108.61          2.2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3,727.71           -4,239.90   同比减亏 12.08%
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4,158.95           -4,815.50   同比减亏 13.63%
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净流出同比增加
                    -29,124.49          -10,365.94
净额                                                   180.63%
  主要财务数据      2025 年 6 月 30 日    2024 年 12 月 31 日    增减变动幅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资产
总资产                 332,745.04          291,120.39         14.30%
  主要财务指标       2025 年 1-6 月        2024 年 1-6 月      增减变动幅度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23               -0.24    同比减亏 4.17%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23               -0.24    同比减亏 4.1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
                         -0.26               -0.27    同比减亏 3.70%
本每股收益(元/股)
   主要财务指标     2025 年 1-6 月     2024 年 1-6 月      增减变动幅度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87             -3.61   减少0.26个百分点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
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4.32             -4.10   减少0.22个百分点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
例(%)
 上述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的变动原因如下:
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要原因系:
  (1)海外业务跨越式发展、签单结构战略性优化,公司毛利率水平同比提
升 5.51 个百分点:1)公司持续加速海外市场开拓,采用“深耕海外本土客户+
跟随中资战略客户出海”策略,有效突破海外市场份额。报告期内,境外项目收
入占比已达 51.62%,且因境外项目毛利率显著高于境内项目,该业务板块不仅
推动营收规模提升,更直接为公司盈利水平改善提供关键支撑;公司以增强长期
核心竞争力为导向,对签单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一方面主动减少低附加值项目
承接;另一方面重点布局高价值、大规模项目,通过提升单个项目的签单规模与
订单质量,实现盈利水平的优化;
  (2)公司加大降本增效力度,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 4.48%:1)积极推
进精益成本管理, 强化预算管控, 有效降低从设计到交付全流程各环节的浪费;
进一步提升了公司项目的整体交付效率;3)依托数字化供应链管理、采购策略
优化以及与核心供应商合作的深化,实现了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
  虽然公司业绩亏损收窄,但公司仍未实现盈利的主要原因系受期间费用影响:
  (1)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为 6,357.60 万元,同比增加 10.34%,主要系
公司在推进“国际化、模块化、数字化、标准化”战略过程中,为确保公司战略
的有效落地并持续优化运营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并持续优化人才
结构,使得管理费用同比增加;
   (2)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为 105.40 万元,同比增加 598.08 万元,主要
系利息收入减少及利息支出增加所致;
   (3)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 5,372.67 万元,同比增加 8.45%,主要系
公司加大对研发团队投入,招聘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并适度提高研发人员的薪
酬待遇,以激励创新和提升研发效率。
减亏 656.55 万元,主要原因为:
   (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原因同上;
   (2)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 144.37 万元,主要原因系投资
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的影响所致。
原因系报告期的在手执行订单大幅增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增
加所致。
每股收益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系报告期营业利润较去年减亏所致。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国际化运营优势
   公司秉承国际化战略目标,致力于发挥国内工程师的研发实力和公司的大规
模制造优势,以满足全球市场在销售、运输、现场安装、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为国际客户提供高性价比产品服务。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公司已拓展东亚、南亚、
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多个区域市场,并逐步推进本土化业务落地。目前,公司
已在韩国、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土耳其、以色列、德国、法国、荷兰、
摩洛哥等国家落地多个较大规模的项目并取得业务收入。通过上述项目的成功落
地,公司赢得了包括韩国 Coupang、印度 Flipkart、Shopee、土耳其 Trendyol 等
海外客户的高度认可,并在海外市场树立了大型项目的标杆效应,进一步巩固了
本公司在全球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领域的竞争地位。公司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2024 年新签海外订单额分别为 3.95 亿元、4.87 亿元、6.27 亿元、11.36 亿
元,2025 年上半年新签海外订单 8.66 亿元,同比增长 155.55%,整体海外业务
规模呈稳步上升态势。
  (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优势
  公司秉承推动智能物流与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的使命,致力于不断推出适应不
同行业需求的新型解决方案和自动化设备,公司持续加大研发与技术创新投入,
致力于激励和培育行业内的优秀人才。①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坚持创新和自主
研发,已在智能输送系统、智能分拣系统、智能仓储系统及智能工厂系统等关键
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并成功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各类产品之中,形成明显的技术优
势。②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自主研发了包裹输送设备、托盘输送设备、箱式输
送设备、环形交叉带分拣设备、直线交叉带分拣设备、转向轮分拣设备、单件分
离设备、堆垛机、多层穿梭设备等核心产品,展现了公司在产品研发和设计方面
的雄厚实力。③在软件开发方面,公司自主研发了仓库管理系统(WMS)、仓库
控制系统(WCS)、分拣控制系统(SDS)、企业生产执行系统(MES)等软件平
台,这些技术采用了开放性技术和灵活的框架设计,具备高配置性和扩展性,能
够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 85 项、实用新型专利 188 项、
外观设计专利 2 项、软件著作权 78 项。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情况详见“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之“(三)核心技术与
研发进展”。
  (三)产品布局前瞻性优势
  公司在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产品定位及业务开拓方面展现了前瞻性战略布
局,在智能物流领域确立竞争优势的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智能制造领域,以此拓
宽产品线并提升盈利能力。公司建立了在快递物流、电子商务等流通领域的品牌
地位,与多家国内外知名快递物流、电子商务企业成功签订合作协议。随着智能
物流竞争不断加剧,公司于 2018 年积极布局智能制造领域,以智能仓储系统的
开发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开展智能工厂项目,实现了智能仓储系统和智能工厂系
统的规模化销售,成为国内智能制造业务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自 2022 年开始布局,组建了涵盖研发、销售售前、工
程技术、项目交付及售后服务的全面团队,致力于为新能源电池制造领域提供全
面的物流和仓储整体解决方案及定制化的非标自动化装配产线。目前,公司已在
锂电和储能领域成功打造了行业标杆项目,为未来市场开拓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综合服务能力优势
  公司深耕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系统业务领域多年,通过大量项目的顺利交付,
公司已构建起在产品定制、项目交付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能力优势。
  在产品定制方面,公司致力于提供符合行业特色和客户需求的定制化解决方
案。灵活运用前沿技术,深入理解并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开发高性价比的产
品,有效解决客户的业务痛点。
  在项目交付方面,公司凭借丰富的项目经验,已建立起成熟的项目管理体系
和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模式,培养了经验丰富的项目交付团队,能够快速准确的完
成项目交付。
  在售后服务方面,公司依托售后服务监控中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售后服务
网络,在备件更换、巡检维养、驻场服务等方面可为客户提供多方位的及时服务。
  (五)团队优势
  公司管理层和核心技术团队稳定,长期专注于该领域业务发展,具备丰富的
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行业技术和项目经验,能够及时准确制订和调整公司的发展
战略及组织体系,使公司走在行业发展前列。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公司高效
研发、精细化运营奠定了丰富的人才基础。
  公司激励机制灵活、激励措施完善,公司设立了科捷投资、科捷英贤、科捷
英豪和科捷英才等员工持股平台,对技术、管理、市场等各条线的骨干员工实施
了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提升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团队的
创新性和执行力。
   (六)客户资源与品牌优势
   自成立以来,公司通过持续业务拓展,在智能物流与智能制造系统领域构筑
起深厚的品牌优势,积累了广泛的客户资源。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与专业服务能
力,公司赢得众多优质客户的信赖,不仅收获客户高度认可,更与多家企业达成
长期合作,形成稳定的复购关系。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广泛,深度覆盖快递电商、大汽车(轮胎)、食品冷链、
大健康等行业。在智能物流领域,服务网络涵盖顺丰、德邦等头部快递物流集团,
以及京东、东南亚 Shopee、韩国 Coupang、印度 Flipkart、土耳其 Trendyol 等国
内外大型电商平台;在智能制造领域,则与海尔日日顺、四川长虹、顾家家居、
欧派家居等知名消费品牌,以及赛轮轮胎、昊华轮胎、森麒麟轮胎、正道轮胎、
宏盛轮胎、巨湾技研、天能股份、得壹能源、远景动力、亿纬锂能、新中能源、
金羽新能源、容百科技、上汽集团、德赛西威、本田动力、特变电工、徐工集团、
宗申动力等大型工业制造企业建立了合作。公司始终秉持“客户第一、开放协作、
责任担当、高质高效、价值共享”的价值观,依托全面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持
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
   综上所述,2025 年 1-6 月,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及变化情况
                                                           单位:万元
         项目           2025 年 1-6 月    2024 年 1-6 月    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               5,372.67        4,953.99            8.45
     资本化研发投入                      -               -               -
      研发投入合计               5,372.67        4,953.99            8.45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               /               /
万元,增幅 8.45%。2025 年 1-6 月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10.92%,
与 2024 年 1-6 月研发费用率 10.30%相比,增加 0.62 个百分点。
   (二)研发进展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单位:元
              项目                               金额
募集资金总额                                              989,244,948.96
减:累计已支付的各项发行费用                                       97,873,852.89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                                            891,371,096.07
减:累计使用募集资金                                          844,191,105.21
  其中:募投项目支出                                         390,516,591.92
      超额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343,833,296.04
      超额募集资金回购公司股份                                  109,841,217.25
减:累计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本金                              5,539,364,800.00
加:到期赎回募集资金购买的理财产品本金                             5,494,364,800.00
加:到期赎回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收益                                  19,147,639.23
加:募集资金利息收入扣减手续费净额                                      776,393.74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募集资金专户实际余额                         22,104,023.83
   为规范募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科捷智能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根据该办法,公司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
存储,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专项账户的余额如下:
                                                         单位:元
    募集资金专户开户行              账号           存款方式          余额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
 岛高新区支行
  募集资金专户开户行                账号                存款方式            余额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
北支行
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市北支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      6906007880170000098
                                              活期                 1,557.60
司青岛高新科技支行          6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
岛高新区支行
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市北支

                  合计                                        22,104,023.83
                         《证券法》、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
板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使用
募集资金,并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履行相关信息披露工作,不存在违规使用
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
结及减持情况
                                                                单位:股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增减        期末持股数量               期末持股比例          变动原因
 益捷科技              -            31,000,000         17.14%     不适用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以间
接持股方式持有公司股份,具体情况如下: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增减         期末持股数量                期末持股比例          变动原因
                  通过持有益捷科技
                  间接持有科捷投资                                承接员工持
        实际控制人、董   28.47%的份额、科捷英                           股 退 出 股
 龙进军                                               21.35%
         事长、总经理   豪 65.48%的份额、科捷                          份,间接持
                  英贤 57.46%的份额、科                          股数量增加
                  捷英才 42.74%的份额间
                  接持有公司股份
                  通过持有科捷投资 5%
         董事、财务总
 陈吉龙              的份额间接持有公司股                       0.28%         -
        监、董事会秘书
                  份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增减        期末持股数量            期末持股比例     变动原因
                  通过持有科捷投资 4%
 薛力源    董事、副总经理   的份额间接持有公司股               0.22%    -
                  份
                  通过持有科捷英才 10%
 李晓彬     监事会主席    的份额间接持有公司股               0.11%    -
                  份
                  通过持有科捷投资 2.5%
 张晓英       监事     的份额间接持有公司股               0.14%    -
                  份
                  通过持有科捷英豪
 唐丽萍    职工代表监事    2.81% 的 份 额 间 接 持 有      0.06%    -
                  公司股份
                  通过持有科捷投资 10%
        副总经理、核心
  何叶              的份额间接持有公司股               0.55%    -
         技术人员
                  份
                  通过持有科捷投资 6%
 胡远辉      副总经理    的份额间接持有公司股               0.33%    -
                  份
  此外,公司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通过认购国泰君安君享科创板科
捷智能 1 号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参与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战略
配售,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该专项计划剩余持股为 2,791,877 股。
均未减持股票,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
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的情形。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
  (以下无正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科捷智能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