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600905 证券简称:三峡能源 公告编号:2025-058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
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现将召开情况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时间:2025 年 9 月 9 日 10:00-11:00
方式:网络视频直播+现场会议
机构名称(排名不分先后):泰康基金、中信证券、中金公
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银河证券、招商
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华福证券等。
公司参会人员:董事长、党委书记朱承军,总经理、党委副
书记刘姿,独立董事杜至刚,总会计师、党委委员杨庆华,董事
会秘书、总法律顾问兼首席合规官杨丽迎,证券事务代表王蓉及
相关部门负责人。
二、交流的主要问题及公司回复概要
结构如何?公司目前投资新项目主要考虑因素有哪些?
答:2025 年上半年,新增获取核准/备案项目容量 400.56 万
千瓦,其中陆上风电 180.56 万千瓦,海上风电 30 万千瓦,光伏
条件良好、消纳条件较优、工程造价与运维成本较低等关键要素,
积极开发经济性较好、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优质新能源电站。
资规模、重点区域及方向?
答:“十五五”期间,公司将继续锚定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
标以及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部署,围绕高质量发展
主题,持续做优做大做强新能源主业,全力打造公司核心竞争优
势。同时,寻找新的差异化增长点,强化数字化智能化应用,高
度重视科技创新赋能,努力提升整体收益和利润水平。在战略重
点和业务布局上,继续紧紧围绕“陆上大基地、海上风电引领者”
两大战略主线,进一步推进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着力开发建设
陆上大型新能源基地项目,大力推动海上风电基地化集群化开发,
科学有序推动新业务新业态发展,着力打造经营业绩佳、创新能
力强、治理体系优、市场认可度高的上市公司。
对措施?
答:新能源全面入市文件以“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
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为核心原则,深化新能源上网电
价市场化改革。从各地发布的实施细则来看,对存量项目而言,
机制电量、机制电价基本衔接现有保障性收购政策,影响相对有
限。对增量项目而言,未来项目电价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电力市
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为积极应对新能源全面入市文件新政带来的
影响,公司从全生命周期管控提出十类 43 条应对措施,以“优
选、优建、优运、优控、优售”标准建设优质项目。
公司目前是否有参与机制电量竞价?总体的竞价原则和竞价策
略是什么?
答:随着新能源全电量入市,预计短期内市场波动性加剧。
截至 8 月末,内蒙(蒙东、蒙西)、新疆、山东、甘肃、云南、
上海、湖北已经正式下发省级方案,广东、山西、海南、辽宁、
宁夏、重庆等地已经下发征求意见稿,在遵循新能源全面入市相
关文件总体思路下,结合资源禀赋与市场情况制定了相应规则。
和电价策略方案,以一站一策的方式参与竞价。
基地项目的最近建设进展情况如何?送出是否有障碍?
答:公司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和新
疆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两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外送
基地正在稳步推进项目开发建设工作。其中,新疆若羌大基地新
能源部分实证基地一期已完成招标,正在推进施工准备;煤电项
目主体工程建设已启动。内蒙古库布齐大基地一、二期 200 万千
瓦光伏已于 2024 年底前并网,其余光伏、风电及煤电部分已完
成主要标段招标工作。两基地均依托已纳入“十四五”电力规划
的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外送,其中,库布齐基地外送通道蒙西—
京津冀±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长期合作协议已签署、通道已
核准。此外,公司正在青海、甘肃等沙戈荒区域积极策划及储备
增量大基地项目。
未来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和海上风电产业战略布局是如何规划
的?
答: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 714.68
万千瓦,市场份额约 16.17%;公司围绕“海上风电引领者”战
略,形成“投产一批、建设一批、核准一批、储备一批”的规模
化滚动开发格局,在海风资源储备和建设指标方面实现新突破。
未来公司将持续推动海上风电向规模化、深远海发展,进一
步巩固海上风电引领优势;持续发挥产业链建设牵头带动作用,
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净利润同比下降,能否请公司详细分析原因?
答:2025 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2.19%、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5.48%,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
是发电小时数下降,主要受各地区消纳情况和公司风光电源结构
综合影响,其中风电同比减少 97 小时,太阳能发电同比减少 96
小时;但公司风电、太阳能发电利用小时数分别高于全国均值
价项目比重持续上升导致平均电价结构化下降,以及市场化交易
电量比重上升。三是随着并网项目陆续投产,折旧及运营成本随
在建工程转固同比增加。
少?回收情况如何?核查情况是否有进展?目前计提坏账的比
例是否足够?
答: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公司应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余
额 502.89 亿元。1-8 月累计回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超过去年全
年水平。公司一直积极配合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核查工作,持续
加大与行业主管部门等沟通协调力度,密切关注财政资金拨付情
况,推动应收账款回收。
公司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基于谨慎性原
则对应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计提坏账准备,报告期末整体计提
比例为 5.13%。
答:公司结合上半年经营实际,正在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公司管理团队对 30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项目进行分区包片治
理。一是聚焦效能提升多发电。通过优化设备运行管理、开展精
准检修维护等,全面提升机组利用效率,做到“应发尽发、多发
满发”。二是深化营销策略稳电价。深入推进场站级精细化管理,
深化长周期电力交易实践,推动西北新能源电力跨省消纳,探寻
“绿电直连”落地路径,统筹区域绿证销售工作。三是多措并举
降成本。推行片区化运维管理,整合资源降低运维成本;抓住市
场窗口期,降低融资成本;压控非生产性支出。
此外,严把投资入口关增效益,优选投资项目,加强项目技
术经济分析,充分论证风光资源、电能消纳、市场交易等关键边
界,统筹做好资源投入及造价控制,持续提升项目收益。
至今的进展和发行时间节奏预期?公司未来预计还有多少资产
可以通过REITs方式盘活?
答:公司本次公募REITs项目的底层资产三峡新能源大连庄
河Ⅲ(300MW)海上风电场项目,由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三峡新
能源大连发电有限公司持有运营。项目总装机规模 298.8MW,
于 2020 年 11 月全容量并网发电,是我国东北地区首个核准、最
早开工、最早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我国当时纬度最高的海
上风电项目。项目已入选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和第一批
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合规项目清单。
目前本次公募REITs正在监管部门申报审核阶段,公司将根
据申报发行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要求及时履行
信息披露义务。未来,公司将结合业务发展情况、资本运作需求
等,适时采用适当措施盘活存量风光资产,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
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伏结构如何?预计 2025 年投产的装机规模及结构情况如何?
答:2025 年上半年公司在建装机规模 1381.78 万千瓦,其中
风电和光伏为 1001.78 万千瓦,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光伏占比
分别为 27%、26%、47%。其余 380 万千瓦为光热、抽水蓄能和
储能项目。2025 年并网装机规模力争 500 万千瓦,预计风电与
光伏各一半。
四季度资源情况如何?上半年海风发电量同比下滑是否因为风
资源偏弱?
答:2025 年上半年风光资源与去年基本持平。预测风资源
三季度与去年基本持平,四季度略有上升;光资源三、四季度与
去年基本持平。上半年海风发电量同比下滑主要是因为配合电网
时数分别是多少?在行业中处于什么水平?各地区消纳情况如
何?
答:2025 年上半年公司风电小时数 1146 小时,太阳能利用
小时数 597 小时,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9 小时、37 小时。上
半年全国风、光新增装机同比增长 99%、107%,根据国网能源
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华东、南方、
华中等用电量贡献率较高区域的全年用电增速预计同比减少
在差异。
分享变化的原因?
答:平均上网电价为各地项目电价加权平均计算的结果,受
到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情况、项目地区分布情况、市场化交易政
策规则、交易成果、分摊补偿情况等多个因素综合影响。上半年
公司风电、光伏的平均上网电价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两者下
降的主因均系平价项目上网电量增速显著、占公司总上网电量的
比重增加。同时,市场化率整体提高,市场化交易竞争激烈,叠
加新增装机地域分布和分摊费用的影响,平均电价的波动性加剧。
如何?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储能造价的下降,公司如何看
待新能源光伏电站配储的经济性和趋势?
答:公司积极探索多种新型储能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已建、
在建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 300 万千瓦,应用场景主要包括独立
储能和新能源配套储能,独立储能通过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提供
辅助服务等方式获得收益,配套储能根据不同区域调用政策以自
主调用或调度调用方式运行。目前各地区在储能方面市场规则有
所不同且政策变化较快,公司将紧密跟踪各地市场对新型储能尤
其是配套储能的准入要求和运用情况,根据市场运行特点,合理
确定新能源配储原则,制定项目参与电力市场的运营策略,响应
电能量、辅助服务等市场价格信号,提升电站整体收益水平。
答: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
用及多场景优势,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
产出及转化,以科技赋能,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半年新
增授权专利 200 余项,完成 1 项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参与承担
的 1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主管部门综合绩效评价;三峡
能源“地质安全院士专家工作站”启动,为公司海上风电和抽水
蓄能项目开发建设提供科学解决方案,助力产学研深度融合;江
苏省海上风电运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有序推进建设,
推动解决产业发展中共性难点问题;“多塔一机塔式光热电站聚
光集热系统”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
术装备名单,助力提升光热电站市场竞争力;“16MW超大容量
海上风电机组技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规模化应用技术”两项
海上风电大机组规模化批量应用、钙钛矿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提供
技术支撑。
势?
答:行业更为关注产品质量,淘汰落后产能、减少安全隐患、
促进技术进步,有利于新能源和上游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市场
回归规范化有序竞争,设备价格有望在技术路线、应用场景、售
后策略等多个方面差异化发展,价格基于产品质量、特性等在更
加合理的范围波动。
的要求有哪些?公司针对市值管理要求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公司积极落实证监会、国资委关于市值管理工作的要求,
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夯实价值创造基础。二
是建立稳定分红政策,增强投资者获得感。三是控股股东增持彰
显长期发展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四是提升公司治理效能,护航
规范运作。五是搭建立体多元投资者沟通渠道,积极传递公司价
值。六是完善市值管理体系,强化长效机制保障。
未来公司将围绕提升公司发展质量和效益、优化公司治理效
能、投资者关系管理、增强信息披露质量、稳定投资者回报等方
面,扎实推进市值管理工作,引导公司价值合理回归,以实际行
动增强投资者获得感,与投资者共享公司高质量发展成果。
特此公告。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