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对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5 号—交易与关
联交易》的要求,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
司”)通过查验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航天财务公
司”)《金融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证件资料,审阅航天财务公司的
财务报表及相关数据指标,对航天财务公司的经营资质、业务和风险
状况进行了评估,现将风险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航天财务公司基本情况
航天财务公司于 2001 年成立,是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以及集团公
司下属部分成员单位共同出资设立的一家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资本
金人民币 65 亿元。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 31 号-01 至 03 层,07
至 09 层
法定代表人:史伟国
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L0015H21100000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710928911P
二、航天财务公司内控体系建设与评价情况
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资委、集团公司等有关工作部署和金融监
管机构的政策要求,在航天财务公司党委领导下,围绕《关于做好
《中
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25 年审计法治工作要点》
,落实国资委、
中央巡视、集团党组巡视及审计整改要求,以“强内控、防风险、促
合规”为目标,将内控管理和风险管控融入到业务、制度和流程中,
不断提升航天财务公司内控与全面风险管理水平,确保航天财务公司
合规经营、稳健运行。
体系建设与监督的管理要求,结合年度 OKR 目标,聚焦信贷、投资等
主要业务领域风险和巡视、审计、检查反馈问题,着重推进规章制度
审查和评估环节,把控合规风险;深化内控监督与评价,把内控缺陷
整改工作落实落细。
(一)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文件精神。
航天财务公司深入学习国资委《关于做好 2025 年中央企业内部
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按照集团公司《2025 年
审计法治工作要点》,落实党的领导融入法人治理全过程。坚持和加
强党对内控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的领导融入航天
财务公司治理的运行机制,进一步落实党委与董事会、经营层的内控
及风险管理职责,规范党委前置研究程序,与合规管理、规章制度建
设和风险管理等工作统筹安排。
制定《年度规章制度建设计划》,加强对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工作
的统筹协调,严格开展规章制度审查和评估,着重解决依法合规,配
套衔接、高效协同,权责统一等问题,切实提升规章制度建设质量。
根据中央和集团公司要求补齐涉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制度短板,新
增或修订一批公务接待、商务招待、费用管理、履职待遇等方面的规
章制度;不断完善信贷等重要业务领域内控制度,绝大部分信贷业务
制度上半年均完成了更新。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九次工作会改革部署,立足航天财务公司
功能定位,提升治理效能,航天财务公司启动业务流程优化工作,组
织召开专题讨论会,明确流程优化的目标、原则与路径。前中后台协
同配合,基于业务功能模块优化航天财务公司业务流程,用数字化思
维识别业务要素,将风险控制点内嵌在流程中,保证风险控制对流程
的全覆盖,力争实现业务流程简明、去部门化,符合业务流转、信息
传递、内部控制和权限管理要求。
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构建跨越业务管控、内控监控、专责监
督,穿透“集团总部、二级单位、三级及以下单位”横向到边、纵向
到底的全级次穿透式监管体系,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同时,航天财务
公司立足于战略引领、价值创造、资源配置、风险管控和协同服务,
以穿透式监管为主线,以智能化转型为抓手,主动协同各类监督主体,
推动实现航天财务公司金融业务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监管。
(二)内部控制体系评价
强化“关键少数”内控监督约束。突出法人治理、采购管理、资
金管理、合同管理及信贷、同业、投资业务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重要岗位常态化开展内控风险隐患排查。强化信息系统关键节点控制。
组织开展业务信息系统内控梳理,排查内控缺陷,将内控要求和风险
控制点嵌入到信息系统中,提升信息化管控水平,推动“人防”向“技
防”转变。
加强党委对整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将内控缺陷整改纳入到中央
巡视、审计和专项检查整改任务。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强化对“一把手”
、
领导班子和“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的审计监督。落实国资委内控体系
有效性评价反馈问题整改任务。
三、航天财务公司经营管理及风险管理情况
(一)2025 年上半年航天财务公司经营情况
航 天 财 务 公 司 财 务 报 表 列 报 的 2025 年 上 半 年 资 产 总 额 为
收入 9.16 亿元,利润总额 7.96 亿元,净利润 6.16 亿元。
(二)2025 年上半年航天财务公司风险管理情况
航天财务公司 2025 年上半年继续执行安全稳健的风险偏好,优
先保障和支持集团主业发展,以保证资金安全性为首要、以保持集团
整体流动性为主要目的,兼顾资金收益性,严控风险。航天财务公司
(1)信用风险管控方面
进一步将航天财务公司的风险偏好管理与资产分类、信用评级等
内容协调一致。年初制定的《信贷指引》,明确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策
略、业务品种以及风险指标管控要求。细化客户风险分类标准,并对
不同风险程度的客户在授信准入、授信限额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的信贷
管理。修订信贷业务制度,完善信贷业务管控机制;对集团公司高负
债成员单位银行贷款开展风险监测,强化高风险信贷的监测、预警和
报告,严控风险增量。通过管控授信额度、制定化债方案、执行担保
等措施,逐步压降存量风险贷款。
对于同业业务中的信用风险,加强对同业交易对手的风险跟踪与
评价。按季梳理同业交易对手库,对同业交易对手准入名单、授信及
用信情况进行合规性审查,跟踪评价同业交易对手风险状况。
(2)流动性风险管控方面
按月监测流动性风险限额,按季评估优质流动资产储备情况,开
展多场景的流动性压力测试,满足成员单位资金需求。
(3)市场风险管控方面
在年度《资产运营配置指引》中限定投资业务品类,从源头上压
缩业务风险敞口;2025 年上半年航天财务公司证券投资仍以国债为
主,无新增,规模与上年末持平。
(4)操作风险管控方面
航天财务公司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制定年度规章制度建设计
划并推动实施。上半年修订十余项信贷业务制度,全面提升信贷业务
管控能力;组织修订《内控手册》和“三合一”清单,明确业务流程
和关键风险点,防范操作风险。加强日常风险监控,定期开展操作风
险自查。
(5)信息科技风险管控方面
航天财务公司上年度通过开展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工作,规范了信
息科技关键风险指标监测与预警内容,查找出信息科技风险管控方面
存在的问题。本年度航天财务公司一方面定期监测航天财务公司的信
息科技关键风险指标,一方面推进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整改工作。此外,
航天财务公司上半年开展了重要信息系统和重要外包商风险评估,保
障航天财务公司各业务系统安全运行。制修订重要业务系统应急预案
并进行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政策合规方面
上半年航天财务公司持续更新各项监管政策,针对航天财务公司
的高频业务,提炼合规要点,配套相应的监管处罚案例,从正反两方
面开展政策分析与宣贯。
上半年资产质量基本保持稳定、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流动性
水平合理稳健。2025 年二季度末,航天财务公司按《企业集团财务
公司管理办法》(银保监会〔2022〕6 号令)计算的各项监管指标均
在合规范围内,未触发风险预警。
风险监测指标表
指标名称 标准值
指标值 指标值
资本充足率 ≥10.5% 16.50% 16.83%
流动性比例 ≥25% 47.52% 48.61%
贷款比例 ≤80% 27.49% 30.23%
集团外负债比例 ≤100% 0 27.26%
票据承兑/资产 ≤15% 0.14% 0.48%
票据承兑/存放同业 ≤300% 0.32% 1.15%
承兑与转贴现/资本净额 ≤100% 1.47% 4.93%
承兑保证金/存款 ≤10% 0% 0.00%
投资比例 ≤70% 46.97% 32.48%
固定资产净额/资本净额 ≤20% 0.84% 0.81%
四、公司在航天财务公司的存贷情况
截 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 , 公 司 在 航 天 财 务 公 司 存 款 余 额 为
万元)。
公司与航天财务公司的存贷款业务均符合公司经营发展需要,上
述在航天财务公司的存贷款未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2025 年上半
年,公司在航天财务公司的存款安全性和流动性良好,未发生航天财
务公司因现金头寸不足而延迟付款的情况。
五、风险评估意见
基于以上分析与判断,公司认为:
(一)航天财务公司具有合法有效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金
融许可证》
。
(二)航天财务公司建立了较为完整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全面
风险管理体系,能较好地控制风险。
(三)未发现航天财务公司存在违反金融监管机构颁布的《企业
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规定的情形,航天财务公司的各项监管指标
符合该办法要求。
(四)公司与航天财务公司之间发生的关联存、贷款等金融业务
目前风险可控。
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