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0816 公司简称:建元信托
建元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建元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
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
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24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 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
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
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
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
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
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
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
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 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是 √否
√有效 □无效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
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
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是 √否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
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适用 √不适用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
的因素。
√是 □否
√是 □否
三.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
司各部门。
指标 占比(%)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之比 100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之比 100
按照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纳入评价的业务范围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业务单元、重
要流程及交易。
信贷业务、权益类投资、资管产品投资、信托业务、采购管理等。
在重大遗漏
□是 √否
□是 √否
无。
(二).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及评价指引的要求,结合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
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确定内部控
制评价的具体内容,对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
工作。
□是 √否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
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
定了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 重大缺陷定量标准 重要缺陷定量标准 一般缺陷定量标准
利润总额 错报≥10% 3%≤错报<10% 错报<3%
资产总额 错报≥2% 1%≤错报<2% 错报<1%
营业收入总额 错报≥1% 0.5%≤错报<1% 错报<0.5%
所有者权益 错报≥5% 2%≤错报<5% 错报<2%
说明: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由该缺陷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重要程度来确定,这种重要
程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该缺陷是否具备合理的可能性导致内部控制不能及时防止、发现并
纠正财务报表错报;二是该缺陷单独或连同其他缺陷可能导致的潜在错报金额的大小,这样财务报告内
部控制缺陷一般可以通过定量的方式予以确定。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缺陷性质 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 控制环境无效;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并给企业造成重要损失和不利
影响;外部审计发现的重大错报不是由公司首先发现的;董事会或其授权机构及内
审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监督无效。
重要缺陷 未依照公认会计准则选择和应用会计政策;未建立反舞弊程序和控制措施;对于非
常规或特殊交易的账务处理没有建立相应的控制机制或没有实施且没有相应的补
偿性控制;对于期末财务报告过程的控制存在一项或多项缺陷且不能合理保证编制
的财务报表达到真实、准确的目标。
一般缺陷 未构成重大缺陷、重要缺陷标准的其他内部控制缺陷。
说明:
无。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 重大缺陷定量标准 重要缺陷定量标准 一般缺陷定量标准
损失金额 3,000 万元及以 损失金额 1,000 万元(含
损失金额 损失金额小于 1,000 万元
上 1,000 万元)至 3,000 万元
说明:
无。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缺陷性质 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 决策程序导致重大失误;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控制或系统性失效,且缺乏有效的补偿
性控制;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流失严重;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特别是重大缺陷未得
到整改;其他对公司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情形。
重要缺陷 决策程序导致出现一般性失误;重要业务制度或系统存在缺陷;关键岗位业务人员
流失严重;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特别是重要缺陷未得到整改;其他对公司产生较大
负面影响的情形。
一般缺陷 决策程序效率不高;一般业务制度或系统存在缺陷;一般岗位业务人员流失严重;
一般缺陷未得到整改。
说明:
无。
(三).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 √否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般缺陷。
缺陷
□是 √否
缺陷
□是 √否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 √否
对于报告期内发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般缺陷,公司高度重视,已及时制定整改计划完成或正
在落实整改,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及有效性不构成实质性影响。
大缺陷
□是 √否
要缺陷
□是 √否
四. 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管理,持续更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报告期内,
公司全面梳理内控制度,结合风险偏好与业务实际,对制度设计和执行情况进行了持续重检,针对性地
开展了制度的立、改、废工作。通过优化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合
理,保障了公司的稳健运营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外部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
了独立审计,认为公司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
告内部控制。
下一年度,公司将继续遵循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持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和风险管理体系,规范制度执行,强化内部检查监督,保障依法合规稳健经营,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适用 √不适用
董事长(已经董事会授权)
:秦怿
建元信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