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高电气: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来源:证券之星 2024-04-11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公司代码:600312                   公司简称:平高电气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节 重要提示
    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12元(含税)
                  。以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尚需公司2023年度股东大会批准。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平高电气           600312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刘湘意                            张娟
      办公地址       河南省平顶山市南环东路22号                 河南省平顶山市南环东路22号
       电话        0375-3804064                   0375-3804063
      电子信箱       liuxiangyi@pg.cee-group.cn     zhangjuan@pg.cee-group.cn
    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系统规模持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
效率持续提升、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为服务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促进人民生活水
平不断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为了破解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加快
电力行业低碳转型,2021 年 3 月 15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
新时代能源电力发展指明了科学方向。
    开关设备需求与电力行业发电装机及电源、电网建设密切相关,公司产品主要用于电力系统
(包括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线路和工矿企业等用户)的控制和保护,既可根据电网运行需要
将一部分电力设备或线路投入或退出运行,也可在电力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时将故障部分从电网
快速切除,从而保证电网中无故障部分的正常运行及设备、运行维修人员的安全。配电网设备是
用来接受、输送和分配电能的电气设备,在电网分配电能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司
生产的设备是非常重要的输配电设备,其安全、稳定运行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中电联《2023-2024 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2023 年,以“四个革命、一
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弘扬电力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
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稳中向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9.22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7%,增速比 2022 年提高 3.1 个百分点,国
民经济回升向好拉动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提高。一、二、三、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
亿千瓦,同比增长 13.9%,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15.7 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在 2023
年首次突破 50%,达到 53.9%。
                  ;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 3.7 亿千瓦,其中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
机容量 2.2 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 58.5%。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
机规模从 2022 年底的 7.6 亿千瓦,连续突破 8 亿千瓦、9 亿千瓦、10 亿千瓦大关,2023 年底达
到 10.5 亿千瓦,同比增长 38.6%,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 36.0%,同比提高 6.4 个百分点。火电 13.9
亿千瓦,其中,煤电 11.6 亿千瓦,同比增长 3.4%,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 39.9%,首次降至
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持续推进。
  电力投资快速增长。2023 年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同比增长 20.2%。分类型看,电源完
成投资同比增长 30.1%,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同比增长 31.5%,占电源投资的比重达到 89.2%。
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火电、水电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38.7%、27.5%、20.8%、15.0%和 13.7%。
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同比增长 5.4%。电网企业进一步加强农网巩固提升及配网投资建设,110
千伏及以下等级电网投资占电网工程完成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 55.0%。
  跨区、跨省输送电量较快增长。2023 年全国完成跨区输送电量 849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9.7%,
其中,西北区域外送电量 3097 亿千瓦时,占跨区输送电量的 36.5%。2023 年,全国跨省输送电量
比 2023 年增长 6%左右。预计 2024 年新投产发电装机规模将再超 3 亿千瓦,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
规模将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
电力系统的发展理念、内涵特征,制定“三步走”发展路径,并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架
构和重点任务。蓝皮书明确,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线任务,以源网荷储
多向协同、灵活互动为有力支撑,以坚强、智能、柔性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
创新为基础保障的新时代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载体。蓝皮书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
其中安全高效是基本前提,清洁低碳是核心目标,柔性灵活是重要支撑,智慧融合是基础保障,
共同构建起新型电力系统的“四位一体”框架体系。
   近年来,在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建设并网工作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基于国家能源局及国网的规
划,为了服务好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支撑和促进大型电源基地集约化开发、
远距离外送,特高压及配套主网建设正持续加速推进中。
   配电网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在保障电力供应、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改善民生等方
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动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
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2024 年 2 月 6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
了《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
安全新战略,明确坚持安全供电、增强保障能力,坚持绿色发展、助力低碳转型,坚持统筹衔接、
强化规划引领,坚持科学管理、促进提质增效的基本原则。
                         《意见》提出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
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到 2025 年,配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清晰、供配电能力合
理充裕、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到 2030 年,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
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实现主配微网多级协同、海量资源聚合互动、多元用户即插即用,有效促
进分布式智能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
  (一)主要业务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输配电设备及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检测、相关设备
成套、服务与工程总承包,并积极发展运维检修、新能源、GIL、充电桩、智能终端、电锅炉及热
储能、海上风电并网装备、智慧电网装备等新业务。核心业务为高压、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开
关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为 72.5~1100kV SF6 气体绝缘封闭式组合电器
(GIS/H-GIS)、72.5~1100kV 六氟化硫罐式断路器开关设备(T-GCB)、72.5~1100kV 敞开式 SF6 断路
器、10kV~1100kV 交流隔离开关及接地开关、10kV~1120kV 直流隔离开关及接地开关,液压/弹
簧机构、复合绝缘子、SF6 气体回收充放装置、真空灭弧室等开关核心配套零部件及 10kV 高效节
能配电变压器、预装式变电站、低压成套、低压电能质量治理、智能配电自动化终端等配网产品。
   公司具备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二级)、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资质(四级),可
承包与实力、规模、业绩相适应的国内外工程项目。平高电气具备高压开关设备远程运维能力及
全寿命周期管理大数据平台,实现设备在线监测数据、带电检测数据以及全寿命周期其他数据的
远程接入和管理,为用户提供诊断、规划、设计、咨询、施工、投资、运营等能源整体解决方案。
    (二)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以“提质增效”为总体目标,不断创新采购模式,强化内部控制,采购质效持续提升。
一是常态化对铸件、焊接件等大宗物资开展集中公开采购,发挥规模优势,稳定供应渠道。二是
灵活制定采购策略,采用“公开入围+批次竞价”、工业品超市平台等,扩大集中采购覆盖范围。
三是明确供应商资质要求、初次品及供应商评价、违约处理方式等,集采方案策划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围绕以精益生产为基础、智能制造为方向的大生产体系架构建设,迭代优化安全、生产、
质量、服务管理模式,推进立足全球视野的现代(智慧)供应链构建,大力推动客户需求与制造
共享式集成、自动化处理,设计与制造数字化融合,制造过程高度自动化、部分智能化,实现资
源调配灵活,“人”“物”协同,“物”“物”互联,产品流、信息流、工艺流端到端集成、融合、
贯通。
    公司围绕装备制造业务、系统集成及增值服务业务、新兴业务,持续完善营销网络,构建电
网市场、网外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全球化业务布局。持续强化整体营销思维,夯实营销规划、营销
执行和营销管理,通过设定市场目标,制定营销组合策略,组建高效能的市场团队,快速响应客
户需求,构建业务范围全覆盖、多层级协同的市场营销体系。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调整后                 调整前             增减(%)
总资产          20,159,257,308.08   17,847,477,834.96   17,846,794,070.38        12.95   19,175,290,656.28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资       10,025,928,041.38    9,319,557,697.65    9,320,003,000.02         7.58    9,136,481,743.26

营业收入         11,077,000,052.98    9,274,276,019.30    9,274,276,019.30        19.44    9,273,310,045.93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         815,714,321.31      212,166,097.04      212,095,564.31        284.47      70,774,235.93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
的现金流量净        2,503,949,235.68    1,396,965,090.43    1,396,965,090.43        79.24    1,197,783,890.57

加权平均净资
                                                                         增加6.13个
产收益率(%                    8.43               2.30                2.30                              0.78
                                                                           百分点

基本每股收益
(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
(元/股)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1,956,327,532.53     2,868,595,880.09     2,622,458,415.06      3,629,618,225.3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152,656,148.59       179,021,845.27       215,874,154.34        259,531,715.17
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42,759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43,801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持有   质押、标记
                                                     有限   或冻结情况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增         期末持股数         比例      售条                股东
      (全称)         减             量           (%)     件的   股份   数       性质
                                                     股份   状态   量
                                                     数量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552,184,573   562,069,223   41.42    0    无     0    国有法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77,240,483     80,137,762    5.91    0    无     0     其他
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
红保险产品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0              34,000,000    2.51    0    无     0    国有法人
叶怡红              -540,000       31,160,000    2.30    0    无     0   境内自然人
青岛城投城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0              27,000,000    1.99    0    无     0    国有法人
山东高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3,523,700     18,213,200    1.34    0    无     0    国有法人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
成新锐产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
红保险产品华泰组合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
安宏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电气装备与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也
                               不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公司未
                               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其他股东是否属于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电网投资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秉持“五个惟有”理念,
争先进位求突破。一是坚持市场先行,新签合同同比大幅增加;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加快产品迭
代升级和新产品推广应用;三是坚持精益管理、持续推进智能制造,以“高效流动”为导向开展
“工位制、节拍化”连续流生产模式,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0.77
亿元,同比增长 19.44%,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8.16 亿元,同比增长 284.47%。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高电气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