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88570 公司简称:天玛智控
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节 重要提示
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重大风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
种风险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具体内容详见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 风
险因素”相关内容。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未出席董事职务 未出席董事姓名 未出席董事的原因说明 被委托人姓名
独立董事 郭光莉 工作安排原因 栾大龙
□是 √否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公司拟以实施2023年度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433,000,000
股,以此计算合计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73,200,000.00元(含税)
,占公司2023年度合并报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80%;本年度公司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剩余
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如在本报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
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如后续总股本发生变化,公
司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
股东大会审议。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及板块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天玛智控 688570 不适用
科创板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王绍儒 吕文平
办公地址 北京市顺义区林河南大街27号(科 北京市顺义区林河南大街27号(科
技创新功能区) 技创新功能区)
电话 010-84261737 010-84261737
电子信箱 ir@tdmarco.com ir@tdmarco.com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专业从事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以优质产品
及精准服务提高煤矿开采安全水平及生产效率,把煤矿工人从危险恶劣的采煤工作面解放出来,
让采煤成为安全轻松的工作,为煤炭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公司为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装备、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专注于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领域,定位为专业从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智能集成供
液系统(包括泵站) 、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数字液压阀及控制系统等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
销售和服务等业务。
公司依托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高水基液压技术两大核心技术引擎,以 SAM 型综采自动
化控制系统、SAC 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SAP 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三大系统为基础,以提供专
业化技术支持和运维服务为支撑,为煤矿用户提供机、电、液、软深度融合的无人化智能开采控
制技术、装备、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注:标蓝部分为公司的产品范围。
公司产品主要聚焦应用于采煤系统,是采煤系统智能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核心部分。采煤
系统智能化建设主要包括采煤机智能控制系统、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刮板输送机智能控制系
统、智能集成供液系统、胶带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供电智能控制系统及全工作面自动化控制系
统等。公司提供的 SAM 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工作面所有子系统的控制,实现对工作面总
体的协调、高效控制;提供的 SAC 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实现对液压支架的控制,保证工作面
液压支架对顶板的有效支撑,确保工作面人员与设备安全;提供的 SAP 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实现
对泵站及水处理等供液系统的控制,其中泵站与水处理系统为工作面提供清洁、安全、高效的乳
化液,使工作面高效、连续生产得到可靠保障。具体如下:
(1)SAM 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System of Automatic Mining)
公司聚焦智能开采控制技术,研发 SAM 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工作面
设计参数、产能指标等要求,依托无人化开采工艺、智能感知导航定位及工作面装备协同连续开
采控制等专利技术,在综采工作面单机设备自动化基础上,通过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将人的
视觉、听觉延伸到工作面,形成集感知、决策、执行、控制为一体的集中控制系统。该系统可适
应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放顶煤等各种采煤工作面。
SAM 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物理示意图
地面&井下监控中心
可编程自动
化控制器
环网 自移机尾 转载机 破碎机 刮板机
组合开关 移变 集成供液系统
机头
待
开
煤
采
壁
区
域
采
空
采 区
煤
工
作
面
机尾
自适应调高采煤机控制器
张紧系统 刮板机尾
巷道
SAM 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以工业环形以太网连接地面调度监控中心和井下顺槽监控中
心,集成采煤机智能控制子系统、液压支架电液控制子系统、工作面视频监控子系统及智能集成
供液子系统等工作面设备子系统,形成的成套装备智能控制核心系统,是操作人员的人机接口与
监控平台,其通过建立统一的接口和通信协议,实现与各个系统的数据通信,满足生产工艺监控
要求。该系统能够满足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及放顶煤等不同类型工作面的智能化应用需求,
满足不同类型自动化设备和协同联动智能化要求,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SAC 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System of Shield Automatic Controlling)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使采煤技术实现了从机械化向自动化的变革,是无人化智能开采的基
础系统。该系统控制液压支架形成采煤工作面的安全操作空间,控制液压支架协同采煤机、刮板
运输机移动,实现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自动化控制。
SAC 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能够满足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及放顶煤等不同类型工作
面的应用需求,满足不同支架类型和支架控制动作功能的要求,具有针对性的完整解决方案。其
典型组成见下图:
SAC 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
公司通过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先后突破了绿色液压精确快速控制、低功耗电液转换、高可
靠性网络及现场总线实时通信控制及高防护本质安全矿用电气设计等多项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了
一体式控制器、26 功能控制器和网络型控制器为核心的液压支架电液控系统电控产品,200L/min、
液压支架电液控系统液压产品,可满足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放顶煤等各种采煤工作面液
压支架的控制需要。
(3)SAP 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System of Automatic Pumping)
智能集成供液系统是一套高压清洁动力介质供给与保障系统,是为煤矿智能开采工作面液压
支架提供工作介质的电液动力装备,是工作面液压系统的“心脏” ,是实现无人化智能开采必不可
少的基础系统。
SAP 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能够满足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及放顶煤等不同类型工作面的
应用需求,满足工作面各类液压支架动作用液需求,具有针对性的完整解决方案。其典型组成见
下图:
SAP 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示意图
智能集成供液系统以高压高效乳化液泵为核心,集成电磁卸载压力控制系统、智能决策控制
系统、乳化液自动配比系统、矿井水处理及多级过滤系统,为采煤工作面提供成套供液系统解决
方案。成套装备位于采煤工作面设备连巷或固定硐室,系统排布如下图所示:
SAP 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排布图
SAP 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主要功能是为采煤工作面液压系统提供安全、稳定、清洁和高效的
动力源。该系统可根据客户需求,配套 400L/min、630L/min、800L/min、1250L/min、2000L/min 40MPa
的系列化高压大流量乳化液泵站,并依据乳化液泵流量配套相应技术参数的辅助系统,其组件和
功能可以增减、调整。
(二) 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主动担当“引领煤矿智能化科技,促进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的使命,致力于煤矿智
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始终坚持“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的经
营理念,通过持续深耕中高端市场,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树立应用示范标杆,保持市场地位。
盈利模式主要有:一是提供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系统成套解决方案;二是销售主要综采装备的控
制系统及供液装备;三是备件销售;四是运维服务。
公司秉承“科技为核心,人才为根本,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引领行业进步”的发展理
念,坚持创新驱动,建立了以市场需求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开
展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进行原创技术攻关,服
务国家战略,及时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客户使用价值。
公司按照“统一管理、分类施策”的采购工作模式,统筹兼顾规范化与灵活性,确保采购工
作合规、专业、高效实施。依据公司《采购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办法》
《非招标采购管理办法》
以及授权管理相关制度,在统一采购体系下,按照专业化分工,采购部门负责生产物料、项目配
套设备、研发物料等大宗物料采购,工艺部门负责生产设备类采购,各部门负责部门相关的零星
采购。
公司坚持“用智能制造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智能产品”和“精益高效”的生产理念,采取“关
键高精度零部件自动化、智能化自主加工、智能化组装”的生产制造策略,积极响应国家制造强
国战略,坚持创新驱动,从智能产品、智能生产、信息化系统和工业互联网建设、产业模式变革
四个维度系统推进智能制造。公司按照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自动化加工和成品装配多地协同、
战略合作的原则组织生产运营。实施销售、供应、生产、交付多方协同,通过“推拉结合”的生
产方式组织生产,客户定制化产品依据订单拉动快速生产,标准零部件通过预投、滚动生产推动
合理备货,根据市场需求预测与研判,动态设置适量库存,实现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生产运营管
理,有效缩短项目及备件交付周期。
公司坚持“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采取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方式,在重点
煤矿分布区域设立销售服务机构,配备专用的库房及车辆,贴近用户开展销售服务工作,为煤矿
用户提供领先技术、优质产品和及时、精准的服务。
直销模式分两种情形,一是公司与终端煤炭生产企业用户签署合同并提供产品;二是公司与
液压支架等主机生产企业签署合同并提供产品,由主机厂配套提供给煤炭生产企业。经销模式方
面,通过与经销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技术方案支持,并与其签署合同提供产品,由
经销商将产品销售给终端煤炭生产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 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专业从事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以优质产品
及精准服务提高煤矿开采安全水平及生产效率,为煤矿用户提供机、电、液、软深度融合的无人
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装备、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1)行业发展阶段
煤炭行业仍处于稳定发展周期,煤炭作为基础能源,继续发挥着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 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
量 46.6 亿吨,同比增长 2.9%,原煤产量创历史新高。2023 年全国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提升、供应
保障能力增强,煤炭中长期合同覆盖范围扩大,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继续加强,市场总体稳定,
煤炭运输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煤炭市场供需保持基本平衡态势。
煤矿智能化建设稳步推进。截至 2015 年 5 月,全国仅有 3 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018 年底
数量增至 80 个;2019 年底,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河南、内蒙古等 15 个省(区)建设完成
术经验交流会上指出,2023 年全国 758 处煤矿已建成 1651 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据调研,当前
智能化工作面集中在晋蒙陕鲁豫皖等地区,煤矿智能化建设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为突
出,仍处于发展初期。
(2)行业基本特点
国家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煤矿智能化
建设指南(2021 年版) 》和《“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行业政策,鼓励煤矿智能
化发展。2023 年,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采
煤工作面加快实现采-支-运智能协同运行、地面远程控制及井下无人/少人操作。山西省发布《全
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和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方案要求 2023 年,产量在 180 万吨/
年及以上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全部开工,再建成 80 座智能化矿井;山西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交流
会上,山西省能源局指出,2024 年,山西将新建成 150 座智能化煤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 部门
联合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 ,计划 2025 年新疆
生产煤矿全部达到初级智能化及以上等级,建设条件适应的,达到中高级智能化水平;黑龙江出
台《黑龙江省煤矿标准化智能化建设扶持激励政策》 ,主要对智能化建设达到政策标准的煤矿企业
给予投资政策、财政政策、安全生产政策、政务服务政策四个方面的支持。
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是煤矿智能化发展实现安全开采的重要手段。我国对煤炭开采行业安全
性的重视持续提高,煤矿安全、人员健康保护条件不断改善。但受资源赋存条件、开发与利用工
艺的复杂度、技术与装备水平等因素制约,我国煤矿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仍然较低,重大安全隐
患的智能监测、预测、预警等技术相对落后,人员生产环境仍有较大改善空间。煤矿无人化智能
开采将明显减少井下作业人员数量与劳动强度,推动煤矿开采提质增效,从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高质量、贴近用户的个性化智能开采整体解决方案正在逐渐代替原有单一系统成为市场发展
趋势。数字化变革及新技术的复杂性促使煤炭生产企业越来越趋向选择有整体自动化、信息化解
决方案的供应商及合作伙伴。
自动控制是一项整体性较强且长期持续进行的工程,随着自身认识加深与经验积累,用户对
自动控制系统的需求将会更加明确,将更深入参与方案设计和实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
在向智能开采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对于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及解决方案的需求具有较大
的差异性,客观上要求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弹性。行业头部企业具有谱系较为完整的自
动化、信息化产品,并且具有工程实施、方案优化、整体咨询服务能力,具备提供贯穿全流程、
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的能力。
新技术的引入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引擎。5G、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为
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技术与装备支撑。这些新技术已经在煤炭开采关键技术、设备、系统平台
等方面获得初步应用,未来深度融合是发展趋势。新技术的引入可以提升无人智能化开采产品的
技术水平,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技术指标、更综合的产品功能提供了条件,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
机遇。
(3)主要技术门槛
煤矿开采涉及采煤、掘进、机电、安全、运输、地质、测量、信息化等多个专业,且开采环
境面临着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五大自然灾害,开采设备及其智能控制系统在本质安全性、
恶劣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及体积等方面存在较多特殊的要求及限制,与其他行业存在较大差异。同
时由于煤层赋存厚度、深度、矿压等条件差距较大,导致需要的设备及开采工艺也存在很多的区
别,需要较深的行业背景及经验积累。行业内领先企业均长时间从事相关设备、系统的研发,依
靠丰富的经验积累了大量数据,形成了大量核心技术,开发出适应煤矿独特且恶劣环境的产品;
行业外企业进入煤炭行业,首先需要了解行业的相关规定及要求,取得相应资质,产品经过行业
认证机构检验,并且需要在不同煤矿条件下进行测试验证,需要长时间经验及应用案例的积累,才
能得到煤矿用户的认可,存在较高的行业技术门槛。
(1)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领域的引领者
公司成立伊始即致力于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开采技术研究,具有显著的先发优势。经过多年自
主研发及科技创新,公司形成了机、电、液、软深度融合完整先进的核心技术体系,建立了素质
高、影响力强的人才队伍,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成套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
控制技术和装备,是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领域的引领者。
报告期内,公司在无人化采煤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创“地面规划采煤、
装备自动执行、面内无人作业”的无人化采煤新模式,在国家能源集团榆家梁煤矿、陕煤集团黄
陵一矿示范应用,示范工程实现生产期间工作面内无人连续作业超过 6 个月,采煤效率较传统模
式提升 16.7%,为煤矿综采无人化采煤提供了首套工业化常态化应用解决方案,成果入选“煤矿
智能化建设重大进展成果”和“2023 年度煤炭科技十大新闻”;新一代千兆网络型控制系统成功
应用,将综采液压支架控制系统技术水平和性能提到新高度;自主研制用于世界首个 10m 超大采
高综采工作面的高端大流量乳化液泵站暨成套智能集成供液系统在陕煤集团曹家滩煤矿正式投
用;创新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套兆瓦级瓦斯增透抽采压裂泵系统在贵州成功应用。
司凭借成熟领先的技术和品质卓越的装备为 28 个获奖工作面提供技术支撑,占比 39%,其中特等
级 9 个,占比 64%。2023 年 6 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 19 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典型案例中,11 处
由天玛智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占比 58%,体现了公司无人化智能采煤技术及装备在煤炭行业的
引领地位。
(2)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领域的主导地位
公司 SAC 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SAM 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SAP 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三
大系统在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领域处于主导地位。
根据格物致胜数据显示,2023 年度,公司 SAC 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市场占有率 37.63%,
较上一年度提升 3.4 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一。SAM 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
市场占有率 33.4%,较上一年度提升 3.7 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一。SAP 型智能集成供
液系统作为市场的后进入者,市场占有率达到 14.84%,较上一年度提升 1.3 个百分点,市场占有
率位居行业第二。
市场实现 SAC 系统的独立销售,国际业务实现新的突破。
报告期内,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技术与装备发展呈现出“成套化、系统化、一体化”的趋势,
开采工艺、机械装备、控制系统、无人化开采关键技术及现场工程示范之间更加强调协同、融合,
进而形成具备高可靠性、高适应性、高智能化程度特点的高效安全绿色开采解决方案。
在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领域,公司研制成功“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与装备”,技术成
果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技术成果研发了采煤工艺驱动引擎、规
划截割控制、智能视频识别等技术,集成巡检机器人、单兵装备、故障诊断等保障技术与装备,
全新研发了一体化“沉浸式”远程开采操控平台,建成了无人化智能开采新模式示范工程。
在油压数控领域,公司的油压阀类产品实现了在采煤机、掘进机、巷道钻机、单轨吊、挖掘
机等主机上的推广应用,性能稳定。随着煤机装备、工程机械在智能化及无人化领域的不断拓展,
预计市场对于总线精确控制技术及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加大,公司将紧盯市场的发展趋势,加大对
高端数字型多路阀及电液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市场营销力度。
在智能制造领域,公司已初步具备数字化车间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能力。除在传统细分市场即
煤机/煤炭系统占据优势地位之外,公司成功中标非煤行业智能制造车间装配项目,实现业务向非
煤领域的开拓。根据党和国家关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要求,预计装备制造业将持续加大在创
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投资,公司将通过与目标客户开展联合研发活动,助力客户加快向智能
化生产模式转变。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调整后 调整前 增减(%) 调整后 调整前
总资产 5,469,527,881.70 2,680,669,923.43 2,679,495,713.17 104.04 2,124,030,860.57 2,123,608,239.19
归 属 于 上 市公 司 股东 的
净资产
营业收入 2,206,181,950.58 1,968,289,638.25 1,968,289,638.25 12.09 1,553,071,818.06 1,553,071,818.06
归 属 于 上 市公 司 股东 的 424,504,735.68 396,636,321.73 396,515,579.05 7.03 371,123,210.08 371,179,837.42
净利润
归 属 于 上 市公 司 股东 的 419,387,056.21 387,643,697.40 387,522,954.72 8.19 335,777,466.65 335,834,093.99
扣 除 非 经 常性 损 益的 净
利润
经 营 活 动 产生 的 现金 流 265,538,006.33 284,563,823.34 284,563,823.34 -6.69 527,298,939.69 527,298,939.69
量净额
加 权 平 均 净资 产 收益 率 14.72 29.04 29.03 减少14.32个百分点 32.35 32.35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07 1.10 1.10 -2.73 1.03 1.0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1.07 1.10 1.10 -2.73 1.03 1.03
研 发 投 入 占营 业 收入 的 8.34 8.48 8.48 减少0.14个百分点 8.82 8.82
比例(%)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467,505,987.73 636,658,707.50 438,059,666.86 663,957,588.4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91,568,928.66 124,043,093.66 94,300,971.96 109,474,061.93
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27,555,246.05 -88,997,326.33 -23,293,687.18 405,384,265.89
量净额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18,049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
(户)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
股东总数(户)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
(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
的股东总数(户)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包含
质押、标记
转融
或冻结情况
通借
持有有限售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 期末持股数 比例 出股 股东
条件股份数
(全称) 增减 量 (%) 份的 性质
量 股份
限售 数量
状态
股份
数量
天地科技股份 国有
有限公司 法人
天津元智天玛
管理咨询合伙
企业(有限合
伙)
天津利智天玛
管理咨询合伙
企业(有限合
伙)
天津智贞天玛
管理咨询合伙
企业(有限合
伙)
天津智亨天玛
管理咨询合伙
企业(有限合
伙)
境内
张良 0 10,740,000 2.48 10,740,000 无 0 自然
人
国新新格局(北
京)私募证券基
金管理有限公
司-国新央企 9,752,866 9,752,866 2.25 0 无 0 其他
新发展格局私
募证券投资基
金
天津智诚天玛
管理咨询合伙
企业(有限合
伙)
国新投资有限 国有
公司 法人
北京诚通金控 国有
投资有限公司 法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天津元智天玛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天津智诚天玛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和张良为一致行动人。除上述情况外,公司未
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
的情况。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不适用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0,618.20 万元,同比增长 12.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 42,450.47 万元,同比增长 7.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