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松科技: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3-09-15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
        ,-!./01234%&'()*+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
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证券”、
“保荐机构”)作为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松科技”、“公
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持续督导保荐机构,负责瑞松科技上
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
序号           工作内容              实施情况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
      应的工作计划。           相应的工作计划。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 保荐机构已与瑞松科技签订
      工作开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 《保荐协议》,该协议已明确
      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 义务,并已报上海证券交易所
      所备案。              备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 或不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
      尽职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式,对瑞松科技开展了持续督
                        导工作。
      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
      司违法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 2023 年上半年,瑞松科技未发
      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在指定媒体上公 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
      告。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
      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 2023 年上半年,瑞松科技无违
      自发现或应当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 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的情况。
      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保荐机构督导瑞松科技及其董
     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
                         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
     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
                         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
                         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
     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
                         其他规范性文件,切实履行其
     项承诺。
                         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
                         保荐机构督导瑞松科技依照相
     司治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
     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
                         度,并严格执行公司治理制度。
     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
     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
     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   保荐机构督导瑞松科技严格执
     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对   行内部控制制度。
     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的控制
     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
     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    保荐机构督导瑞松科技严格执
     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不存在    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
     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
     件进行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
     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予以更正
     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
     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市
                         松科技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了
                         审阅,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
     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
                         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
     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
     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
     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
     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证券交
     易所报告。
                         瑞松科技于 2023 年 5 月 24 日
                         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
                         《关于对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
                         监管警示的决定》(上证科创
                         公监函〔2023〕0022 号)(以
     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下简称“监管警示函”),公司
     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
                         及相关责任人收到监管警示函
     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
     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监
                         出的问题,公司及相关人员认
     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善内部控
                         真吸取教训,切实加强了对《上
     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
                         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学
                         习。保荐机构已督促公司提高
                         规范运作水平及信息披露质
                         量,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
     制人等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
     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
                         未履行承诺的情况。
     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
     时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
     现上市公司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    2023 年上半年,经保荐机构核
     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以澄    交易所报告的情况。
     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
     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人应督促上
     市公司做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
     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一)上市公司涉
     嫌违反《上市规则》等上海证券交易所
     相关业务规则;(二)证券服务机构及
     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见可能存在
                         生前述情形。
     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三)上
     市公司出现《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
     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四)上市公
     司不配合保荐人持续督导工作;(五)
     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
     告的其他情形。
      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荐机
      构、保荐代表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
      道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专项现场核查:
      (一)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二)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或 2023 年上半年,瑞松科技不存
      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 在前述情形。
      益;
       (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保;(四)
      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常;
      (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
      为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
  +",-./0,-123456789:;)*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瑞松科技于 2023 年 5 月 24 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
的《关于对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
(上证科创公监函〔2023〕0022 号)。监管警示函提出,因公司多期定期报告披
露的财务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根据《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和《上海证券交易
所纪律处分和监管措施实施办法》的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公司管理部对
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时任财务负责人郑德伦予以监管警示。
  整改情况:根据监管警示函的要求,公司已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公司管
理部提交整改报告。保荐机构已督促公司认真吸取教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
公司治理水平,严格执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要求,加强对法律法规和监管规
则的学习,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持续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坚决避免此类
事件的再次发生,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推动公司健康、稳定、高质量
发展。
  <"=>?@AB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人才流失对公司经营影响的风险
  公司的业务需要大量具备对机器人、焊接、机械、电子、工业软件、编程、
传感等多领域、多学科知识综合和运用能力的研发技术人员,要求技术人员对各
行业领域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等的技术要求、工艺设计等具备深入理解,并具备丰
富项目实施、项目管理等相关经验。尽管公司一贯重视并不断完善技术人员的激
励约束机制,但由于优秀的技术人才是市场激烈争夺的对象,公司面临一定的技
术人才流失风险。
 (2)核心技术被侵权对公司经营影响的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为技术密集型企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丰富的技
术成果。各类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技术成果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重
要技术成果被泄露或专利被侵权,将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3)公司技术更新无法跟上行业发展的风险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一
系列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行业飞速发展。但技术研发与创
新的方向和目标存在不确定性、研发效果和成果存在不及预期等固有风险,可能
会对公司核心竞争力及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主要客户业绩波动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影响风险
 公司业务涵盖机器人、工业软件、智能制造领域的研发、设计、制造、应用
和销售服务,为客户提供应用于高质轻量化材料的搅拌摩擦焊智能装备、基于 AI
的工业机器视觉产品、柔性化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目前,汽车制造行业是自
动化程度最高、机器人应用最深入的行业之一,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我
国汽车制造行业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群特点,行业集中度较高。报告期内,公司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营业收入占比相对较高,若主要客户业绩发生波动,将对公司
的收入和利润稳定性构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2)汽车行业景气度下降将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受到宏观经济整体放缓以及外部因素影响,汽车行业产销量受到一定程度的
影响,若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下降,则有可能导致公司对客户应收账款不能回收,
或坏账准备计提不足的风险,亦有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下滑的风险。
 (3)公司所处行业和市场竞争加剧对公司盈利能力影响的风险
    汽车装备、3C、汽车零部件、机械重工等行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仍有较大
发展空间,一方面将吸引具有品牌优势、研发技术优势及资本优势的国际知名企
业直接或者以合资公司形式进入我国市场,另一方面国内厂商在技术、经营模式
上可能会全面跟进和模仿,从而使得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4)公司焊装业务应用领域相对集中对公司盈利能力影响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汽车焊装业务收入占比较高,可能会使得导致公司对客户需
求依赖程度较高,影响公司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如果汽车行业客户的市场需求发
生重大不利变化,而其他行业领域收入规模不能及时扩大,将会对公司的营业收
入和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5)公司销售区域相对集中且行业集中度较低导致未来市场开拓失败的风

    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来源于华南、华东区域的销售收入占比较高,呈现
出一定的区域性特征,主要是由于公司主要汽车行业的客户具有产业集群的区域
特征,一般分为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三角和珠三角六大产业集群;另一
方面,我国工业机器人系统行业领域、汽车焊装行业的行业集中度较低。由于市
场开拓需要一个过程,若未来华南、华东区域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市
场开拓进度不及预期,将有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降,公司存在未来市场开拓
失败的风险。
    (6)业绩持续下降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5,654.28 万元,同比下降 21.37%;实现归属
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108.12 万元,同比下降 38.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518.46 万元,同比下降 58.01%;主要原因一是
本报告期内公司部分项目实施进度有所延误,营业收入规模有所下降;二是公司
持续对数字化业务和其他技术的研发进行投入,对利润有所影响。
    国家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以“制
造业当家”领航产业发展和建设。其中,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无疑在智能制造
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抓手作用。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到,到 2025 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增速超 20%,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 450 万台/万人以上。
断加强数字技术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供给能力,聚焦主业做
优、做强、做大,帮助更多企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解决工业数字化
问题,加快国家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同时致力在工业软件领域解
决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问题,实现国产替代,并积极在产业上下游链接、促进产
业生态创新发展、带领产业集群融合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获得自身的高质量发
展,并带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行业风险
  机器人行业产业链由机器人零部件生产厂商、机器人本体生产厂商、系统集
成商、终端用户四个环节组成。一般来讲机器人本体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基础,
系统集成为机器人商业化和大规模普及的关键。从收入角度来看,公司主要从事
汽车焊装生产线业务、其他行业的生产线和机器人工作站业务等,并不从事机器
人本体或其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公司处于机器人产业链的系统集成环节。系统集
成环节市场规模较大,但集中度较低,在产业链中相对处于弱势。若公司不能有
效提升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则可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四)宏观环境风险
  公司所处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市场需求,来自于下游汽车制造、3C、
机械、航空航天、船舶等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其投资规模及增长速度整体
受到宏观经济景气度、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影响。虽然公司建立了合理的业务
结构,覆盖汽车、汽车零部件、3C、电梯等多个下游行业,有效分散行业集中度
所带来的潜在的风险,但宏观经济的波动对公司下游各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需
求和增长速度将带来显著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公司所处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行业
的市场需求。
  C"=>DEAB
 F"GHIJKL6MNOP9QRS
 (一)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主要会计数据      本报告期(1-6 月)            上年同期
                                                        期增减(%)
营业收入             456,542,797.93     580,609,118.79           -21.3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2,687,269.76     -58,419,111.15         不适用
净额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资产
总资产             1,597,908,209.56   1,775,976,599.81          -10.03
 (二)主要财务指标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主要财务指标      本报告期(1-6 月)            上年同期
                                                         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17                 0.27         -37.0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17                 0.27         -37.0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
本每股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
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
例(%)
  上述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的变动原因如下:
主要原因:一、公司上年同期有较大订单集中验收;二、公司加强项目管理力度,
毛利率有所上升;三、本报告期内部分项目实施进度有所延误,对公司业绩有一
定影响;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58.01%;每股收益下降原因主要系营
业收入下降,当期实现归母净利润下降所致。
  T"UVWXY6MZ)*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合计拥有研发人员 189 名,占公司员工总
人数的 25.27%;拥有设计人员 189 名,占比 25.27%,为公司的技术研发与创新
提供了人才保障。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合计取得 249 件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 61
件,实用新型专利 177 件,外观专利 11 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53 件。其中
利 3 项,登记软件著作权 10 项)。
  公司长期作为国内及国外主流整车厂商的重要供应商,积累了大量先进技术
及工艺方案的应用案例,并通过自身研发,主要技术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
时,公司积极推动自主品牌汽车厂商的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技术,提升了自主品
牌汽车质量水平和生产工艺。此外,公司抓住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自
动化程度不断深化的行业发展趋势,除巩固原有汽车业务的优势地位,公司大力
开拓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机械重工、汽车零部件、两轮
车、3C 半导体等行业的自动化业务。
  公司开发了包括龙门式、台式及机器人式搅拌摩擦焊接技术装备、轻量化材
料焊接整体解决方案等,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5G 通讯、轨道
交通、船舶等领域。
  公司及子公司在工业机器视觉、工业软件以及工业互联网领域均研发并推出
相关产品。机器视觉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加快了对相关视觉检测平台、系统和
计算产品的开发和完善,已为某知名汽车制造商提供了全套机器视觉解决方案,
相关产品目前已实现工位级、线体级质检并逐步实现车间级 AI 质检,应用领域
从汽车工业领域逐步拓展到一般工业领域。工业软件方面,公司已自主开发出面
向汽车、自动化设备等行业的三维设计软件 EAXY Design、智能工艺决策知识平
台、基于人工智能的工艺专家系统、基于机器人虚拟调试的智能制造系统、3D 可
视化门户系统、AR 智能巡检 APP、在线计测物联网系统等产品。
  公司基于工业互联网和数据采集等技术,开发出数字化平台 RIDP,该平台
能够实现对产线的运行监视,进行运维、征兆和质量管理,有力地促进产品全流
程、生产各环节、供应链上下游的数据互通和资源协同,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提升核心竞争力。
  基于在数字化智能制造领域的长期积累,公司制定了以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
为方向的中期技术战略,在资金、人员上积极投入,以工业软件为突破口,综合
开展在设计、分析、制造、以及系统仿真、虚拟装配、虚拟调试、人工智能等方
面的研发与应用,推动工厂数字化与制造智能化转型。
  飞数软件专注研发设计类与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和平台的开发、销售、服务,
一方面,公司过去的技术积累,加上国内外众多战略合作伙伴的支持,有助于工
业软件新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工业软件的研发应用,会反过来巩固公司在机
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的行业优势,从而形成良性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制造行业
生态。
  飞数软件立足机器人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在三维设计、仿真及生产数字化平
台上积累了具备行业特色的功能模块和软件产品。目前已开发的软件产品主要包
括设计仿真一体化软件、工艺规划和仿真、设计高效协同平台、行业标准零部件
库、产线在线运维平台等。
  基于 AI 的工业机器视觉业务拥有五大技术优势:工业 AI 算法、IOT 云技
术、电控技术、视觉方案能力和机器人应用技术。基于 AI 的工业机器视觉针对
汽车行业已经有较为成熟的产品应用,目前正根据不同行业要求,研发适用一般
工业领域的机器视觉产品,包括二维三维涂胶检测系统、三维视觉检测系统、双
目视觉引导系统、三维激光视觉引导系统、人工智能+三维智能分拣系统、在线
测量视觉系统、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软件平台、自动化质量控制系统等。应用场景
涵盖汽车制造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流程,也可以应用于汽车动力总
成、电池包、汽车电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除此之外,公司视觉团队正在积极
拓展至一般工业领域客户。
  机器视觉产品拥有二维三维检测能力,小于 1um 的超高精度检测能力,毫
秒级检测速度,大于 99.99%的检测成功率,10 余种品牌机器人及 400 多个汽车
行业视觉项目应用经验,在尺寸测量、二维/三维引导定位、深度学习分类和检
测、文字识别等方面拥有多项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
  工业机器人客户需求差异化很大,产线制造工艺复杂,需要深入理解客户的
行业特征、经营模式、产品属性、技术特点和工艺流程,设计制造出符合客户严
格技术要求的工业机器人生产线及成套设备,否则将直接影响到客户所生产的产
品质量及效率。因此,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非常慎重,要求供应商具有较高的知
名度、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成功案例,并且通常对项目实施团队的专业程度、实施
经验、售后服务经验有非常高的要求。
  公司在多年市场竞争中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在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
两轮车、机械重工、3C、电梯、船舶等行业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项目经验。例如在
服务对品控有特别严格要求的日系汽车制造厂商过程中,长期以来得到了其高度
认可,显示了公司的技术和服务水平。公司能够深入了解细分行业客户的业务特
性,准确把握和挖掘客户的深层次需求,从而不断积累大型项目的成功经验,为
公司在各大行业领域的持续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组装、
调试等各个环节都实行完备的质量检验程序,以确保产品品质。公司及控股子公
司广州瑞北、武汉瑞北均通过了 ISO9001:2015 质量体系认证和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广州瑞北从 2010-2023 年连续 13 年获得
广汽丰田设备供应商相关奖项,并于 2017 年、2021 年获得广汽丰田设备供应商
最高奖“品质优秀奖”。得到对品控有特别严格要求的日系汽车制造厂商的高度认
可,显示了公司在项目质量控制和服务水平方面的优势。
  相比国外同行业公司存在开发、生产和售后服务连续性不强、项目提交过程
复杂等弱点,公司充分发挥本土厂商的优势,逐步建立起全生命周期跟踪、开发、
服务的模式,由生产型制造商向服务型制造商转变,在研究开发、生产控制以及
售后服务等环节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更符合中国行业客户的需要。
  前期开发设计阶段,公司在项目实施初期即与用户保持密切接触,邀请用户
联合参与设计和调试,更能充分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生产制造过程中,公司
拥有专业技术服务团队,解决客户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工艺问题,及时响应客户
需求,同时对技术工艺和项目实施实际效果进行总结反馈以进一步提高;质保期
后,公司能够对客户售后服务要求进行快速响应并协助客户解决问题,公司提供
人员培训和交流,并建立了定期回访用户制度,通过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协助用户
进行系统维护,售后服务优势明显。
  未来公司还将加强售后维保和产品升级业务,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提升公司
盈利能力。
  公司通过长期积累不断开拓优质客户市场,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及
新能源汽车、燃油车、汽车零部件、两轮车、机械重工、3C 半导体、船舶等行
业,这些行业的发展为公司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销售、技
术和服务网络,现有存量客户包括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厂商,且客户粘性较高,取
得了一直以品控严苛著称的日系及国际知名汽车厂商的高度认可,在行业内拥有
优秀的品牌地位。同时,公司在其他行业领域不断开拓增量用户,凭借自身的技
术和服务,不断赢得各行业客户的信赖。
   公司董事长孙志强先生拥有 20 多年工业机器人行业从业经验、丰富的管理
经验和客户服务经验,把握公司的整体战略方向和发展规划;副总裁和技术负责
人刘尔彬先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并曾留学德国从事焊接技
术与工业工程研究,长期从事机器人焊接和智能系统技术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市场
化推广,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核心人员何艳兵先生为公司技术总监,长
期针对工业机器人、焊接技术、工艺技术以及智能制造技术进行深度研发,拥有
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IWE);飞数软件研发总监梁树永先生一直在国际知名软
件企业从事软件开发相关工作,有 20 年以上的专业经验积累;飞数软件销售总
监任特先生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并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取得信息
工程硕士学位,曾在美国参数技术(PTC)从事过售前技术及大客户营销工作,
于达索中国从事过 solidworks 相关产品渠道管理工作。
   公司还拥有一支优秀的机器人和智能技术专家顾问团队,成员包括日本、德
国、美国、乌克兰、新西兰等专业工程师协会会士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专家。
在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公司与松下、库卡、博世力士乐、德国 IBG
工业集团、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广
东省焊接技术研究所等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合作,联合开展技术研究、专业人
才培训,为公司及行业培养掌握现代焊接和机器人方面的专业高素质人才。
   ["\4]^MZ9\4_`
   公司重视研发的投入和项目的发展。2023 年上半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的
总额达到 2,744.68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6.01%。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合计拥有
研发人员 189 名,占公司员工总人数的 25.27%;拥有设计人员 189 名,占比
   公司一向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积极申请各类专利、著作权等。报告期内,
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合计 9 项;获得发明
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合计 17 项。报告期末,公司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 61 项,实用新型专利 177 项、外观设计专利 11 项、软件著作
权 53 项。
  a"bcdJ_`efghijklm!n
  不适用。
  o"pqrs6tu)*9efQE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及余额情况如下:
                                          单位:元
                   项目             金额(元)
募集资金净额                               405,874,233.95
加:理财产品利息收入                                262,904.11
加:结构性存款利息收入                           10,124,109.70
加:定期存款利息收入                               4,797,143.72
加:其他募集资金利息收入                             1,103,737.68
减:以前年度已使用金额                          268,729,157.25
减:本期募投项目投入使用金额                           5,347,848.36
减: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40,677,887.69
减:本期购买但尚未赎回的定期存款                      60,000,000.00
减:手续费支出                                     4,810.48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2022 年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2020 年 12 月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
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等法规和文件的规定,对募集资金
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不存在变相改变
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v"wxxy"z{w|3"}A"~A0??R3?6
#x"??"??9á#)*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
管理人员的持股情况如下:
                         期末持股数           报告期内增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姓名        类别      任职状态
                         量(股)            减(股)        股份状态   数量
      实际控制人、控股股
孙志强                现任    20,125,435              -    无          0
       东、董事长兼总裁
颜雪涛     副董事长       现任     1,092,869       -310,131    无          0
      董事、副总裁、技术                                       无
刘尔彬                现任     1,085,670              -               0
         负责人
宗煜        董事       现任               0            -    无          0
张剑滔     独立董事       现任               0            -    无          0
闵华清     独立董事       现任               0            -    无          0
马腾      独立董事       现任               0            -    无          0
柯希平       董事       离任     6,488,308              -    无          0
      监事会主席、职工代
罗渊                 现任               0            -    无          0
         表监事
查晓红       监事       现任               0            -    无          0
叶王根       监事       现任               0            -    无          0
蔡雄江       监事       离任          642,835           -    无          0
郑德伦   副总裁、财务总监     现任          522,304           -    无          0
孙圣杰      副总裁       现任          964,253           -    无          0
陈雅依     董事会秘书      现任               0            -    无          0
 方式减持公司股份数量 310,131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46%。除此之外,公司控
 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公司股份没有变动。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
 理人员持有的公司的股份不存在质押、冻结的情形。
      v!"à???,-./??éè42ê?6íìAB
      截至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出具之日,不存在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
 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瑞松科技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