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保荐办法》”)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规则》”)《上
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1 号——持续督导》等相关规定,中银
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荐机构”)作为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元地信”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
上市的保荐机构,负责正元地信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持续督导跟
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对具
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
保荐机构已与正元地信签订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始前,
保荐协议,协议已明确双方
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督导协议,明确
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
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
易所备案。
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查等 期或不定期回访等方式,了
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解正元地信经营情况,对正
元地信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 2023 年上半年度正元地信
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海证券交易 未发生按有关规定需保荐机
所报告,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在指定媒体上公 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
告。 情况。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
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当自发现或应当发现之
日起五个交易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报告内
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
等情况。
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机构采取的督导措施
等。
督导正元地信及其董事、监
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
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
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
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
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
各项承诺。
他规范性文件,切实履行其
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保荐机构督导正元地信依照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度,
相关规定健全公司治理制
度,并严格执行公司治理制
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等。
度。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包括
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审计
的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
求并得到了有效执行,能够
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的控制等重大经
保证公司的规范运行。
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
保荐机构督促正元地信依照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制度,
相关规定健全和完善信息披
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有充分理由
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不存在
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件。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上海
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存在
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予以更正
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 保荐机构对正元地信的信息
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 披露文件进行了审阅,不存
进行事前审阅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 报告的情况。
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
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
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
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上
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未发生该等事项。
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履行
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等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
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况。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市场
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应披露
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的信息与事实不符的,
易所报告的情况。
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以澄清;上市公司
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当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
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作出说明并限
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一)涉嫌
违反《上市规则》等相关业务规则;(二)证券服
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见可能存在虚假
未发生相关情况。
他不当情形;(三)上市公司出现《保荐办法》第
七十一条、七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四)上市公司
不配合持续督导工作;(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
荐机构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
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现场检
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上市公司出
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
司进行专项现场核查:(一)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 2023 年上半年度,正元地信
资金占用;(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保;(四)控 查的情形。
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董事、监事或者
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五)资金
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常;(六)上海证券交
易所要求的其他情形。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无。
三、重大风险事项
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公司不仅需要与传统测绘类企业竞争,还需要面临一
些具有测绘资质的互联网企业向政府服务领域延伸的挑战。目前,互联网公司的
测绘资质主要服务于自有的互联网平台,为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地图导航服务
以及应用于自动驾驶、智慧物流、车联网场景的高精度地图服务。而公司的主要
业务方向是面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包含地理时空数据的
图件、数据库、软件,两者的细分业务和客户群体不同。但是未来不排除具有测
绘资质的互联网企业向政府提供服务的可能性,如果未来互联网企业业务向政府
客户延伸拓展,会加剧行业竞争,对公司业务开展及客户拓展将产生不利影响。
地下管网安全运维保障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参与者众多,众多具有测
绘资质的单位进入地下管网安全运维保障市场,包括各省市的规划院及测绘院、
各类企业。目前虽然地下管线市场参与者众多,但地下管线领域做到全产业链服
务的企业并不多,掌握管线运维以及检测、修复技术的企业将占据行业主导地位。
未来如果公司不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及客户需求的变化,不能维持产业链较完
整的优势,则可能无法保持在地下管网安全运维保障领先地位。
智慧城市建设运营行业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不同领域的企业参与其中。公司在
燃气、排水、供水、热力等市政管网设施的智能监管与安全预警有着较强的市场
竞争力,但公司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业务也在不断拓展、延伸,未来将不可避免
地与互联网企业、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企业等不同领域的企业进行竞争。如果
公司在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市场拓展方面不能及时满足市场动态变化,公司可
能在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可能影响公司的业务规模及
盈利能力的提升。
公司发展定位为基础地理信息时空数据建设服务商和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
务商,未来将着力发展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业务。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业务分为设计
阶段、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建设期结束后运营服务具有持续时间长和周期性绩
效考核的特点,如果不能提供及时高效的运行维护、平台升级、技术咨询,可能
会给公司带来收益不确定的风险,从而对公司进入运营阶段的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目前客户主要为地方政府部门以及政府下属单位,这类客户付款审批流
程较长,回款速度较慢,导致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大,占用营运资金。虽然政府
部门客户应收账款的收回有可靠保障,但未来若该类客户财政资金收紧,或公司
收款措施不力,将存在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
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受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影响导致公司政府部门客户财政资金收紧,公司应收
款项总额持续增加,影响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未来如果该类客户财政持续紧张,
或公司收款措施未取得成效,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公司有可能面临流动资金
不足的风险。
地理信息产业正处于成长周期,近年来政府大力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等新基建,
对公司相关项目开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推动项目服务的广度及深度不断拓
展,从长期来看,行业将保持持续上升态势。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由高
速增长转入增长放缓等社会治理新需求的产生,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也发生
一定改变,由单纯为城市建设和治理提供数据产品,向为综合社会治理体系提供
数据支撑和服务转变,业务由政策驱动型和投资驱动型向需求驱动型转变。地理
信息数据和服务的需求将进入新阶段,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
性,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风险。
公司基于地理信息数据,面向城市公共安全和城市运行管理及水环境治理开
展运营服务,与国内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力度、发展趋势密切相关,面
对尚不明朗的宏观经济形势,包括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在内的公司主要客户
可能发生财政紧缩、推迟或减少对城市运行管理系统等的投入,如果宏观经济环
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经济步入下行周期,市场需求因素发生显著变化,则可能
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单位:元
主要会计数据
本期末 上年同期期末 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 421,438,663.63 578,764,407.07 -27.1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18,249,430.51 -18,037,719.13 -1.17
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20,315,777.90 -22,917,083.68 11.35
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132,634,020.67 -109,366,033.03 -21.28
金流量净额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资产
总资产 4,043,629,525.47 3,970,185,296.43 1.85
本期比上年
主要财务指标 2023年1-6月 2022年1-6月
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
-0.02 -0.02
/股)
稀释每股收益(元
-0.02 -0.02
/股)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0.03
-0.03
(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
-1.21 -1.21
益率(%)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增 加 0.18 个
后的加权平均净资 -1.34 -1.52 百分点
产收益率(%)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 增 加 0.13 个
入的比例(%) 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21,438,663.63 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2,634,020.67 元,较
上年同期下降 21.28%,主要系为保证承接项目的顺利开展,公司持续加大了经
营性现金支出的投入所致。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公司以实现“地上地下全空间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商”为总体发展
目标,持续推进新技术研究和应用转化,不断完善业务结构和管理模式,优化市
场布局,在行业中具有独具特色的品牌价值、技术优势和市场布局优势。
公司在业界具有较高影响力,是国家首批获得甲级测绘资质的大型地理信息
企业。旗下山东正元航空遥感、武汉科岛、河北天元、正元数字、山东中基、浙
江正元均为在细分领域或地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全部拥有甲级测绘资质;
以航空遥感技术、地下管线内外作业一体化探测技术为代表的地理信息数据获取、
加工能力展示了公司的业务开展实力,以正元时空大数据云平台、正元三维地理
信息系统 Genius World、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与共享平台、地下空间信息管
理系统和智慧管网管理平台等为代表的软件平台充分体现了公司在行业内以及
跨界技术的研究和拓展能力。
公司基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
求的特色技术和产品。公司依托多年积累的测绘技术和经验,拓展地下管网安全
运维保障技术服务的核心技术体系,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
能等前沿技术,形成了基于“地理信息+”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的核心产品
和服务体系,其应用领域还在持续拓展。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是公司核心技术体系的基础。依托“陆海空地”四位
一体的地理空间数据获取与加工处理技术体系,从新型基础测绘、航空航天遥感
及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三个方向,持续巩固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研发和转化能力,
以中低空航测遥感带动全空间智能化测绘,拓展“空间规划一张图”、“数字孪
生底座”衍生或关联业务,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建设的地理时空数据支撑与保障
能力。自主研发产品包括高分影像解析与三维建模系统、基于无人机航摄的应急
指挥决策系统、基于倾斜摄影测量和 LiDAR 技术的房地一体项目数据采集系统等
航测遥感业务产品,正元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正元地理信息时空信息云平台、专
题数据采集建库系统软件、正元不动产、自然灾害信息数据采集系统等。
地下管网安全运维保障技术服务主要是应用地球物理探测、管道检测评估、
非开挖修复以及检测对象的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等技术,形成的地下管网
探测、健康评估、以及长效运维技术服务。该业务涵盖了地下管线数据采集、处
理、更新、管理与共享等,实现了地下管线探测内外业一体化,具备了探测、数
据库建立与信息系统服务等管道安全信息化与管道安全运维保障技术服务能力。
公司聚焦地下管网安全运维保障,融入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与城市生命线
安全发展,拓展地下空间和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生态环保关联和
衍生业务,不断提升公司管网细分业务优势。
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是在前两类业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以公司自主研发
的井盖智能报警器、井盖监控预警数字化管理平台、供水排水和燃气等管线管理
平台为核心技术的智慧管网服务体系。同时基于自主研发的地理信息系统、时空
信息云平台、物联网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不断集成创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
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积累了智慧管网、市政、城管、化工园区等专项应用技
术经验,可以为城市综合运行管理、城市市政管理、城市安全管理、化工园区管
理提供地理信息+、物联网+的专项应用场景的智能化智慧化建设运营服务。智慧
城市服务业务的综合性特点为公司三大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
撑。
公司以测绘地理信息、地下管网和智慧城市为三大主营业务板块,构成了地
理信息数据获取、加工和专业应用全产业链服务模式。产业链上游的数据获取业
务方面,公司陆海空地四位一体数据采集业务优势突出,其中航空遥感、地下管
网数字化在国内名列前茅;中游的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方面,公司具备地理信息
应用系统软件开发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构成了数据获取、加工与应用管理的地
理信息完整产业链,公司所属各相关公司均具备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能力;下游
的运营服务业务方面,公司通过业务转型突出地上地下全空间数据服务的优势,
以及“1+1+N”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解决方案在多地应用实施,取得良好的社会反
响。公司总部与各分子公司协调联动,在推进城市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化工园
区管理和环境保护等专项业务解决方案方面,效果明显。
紧扣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
海南自贸港等国家战略布局,公司在山东、湖北、河北、浙江、黑龙江、海南等
地设置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在广东、安徽、福建、云南和新疆等地设有分公司,
在北京、江苏、福建、重庆、江西等地设置销售大区,形成了覆盖全国重点区域、
内部统筹协作的销售网络体系。优秀的服务为公司带来良好的行业口碑,公司通
过强化全国重点区域的销售和售后团队,持续为新老客户提供着优质的产品和服
务。
综上所述,公司 2023 年上半年核心竞争力未发生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投入及变化情况
单位:元
项目 本期数 上年同期数 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 25,911,135.51 34,824,122.87 -25.59
资本化研发投入 - - -
研发投入合计 25,911,135.51 34,824,122.87 -25.59
增加 0.13 个百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6.15 6.02
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 -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 25,911,135.51 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5.59%,主
要原因为公司继续优化研发人员结构,导致研发费用同比减少。
(二)研发进展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拥有专利 114 项,其中发明专利 30 项、实用
新型专利 58 项、外观设计专利 26 项;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851 项。报告期
内,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 3 项,新获得授权专利 4 项(其中发明专利 2 项,实用
新型专利 2 项),新增已登记的软件著作权 37 项。“市政排水管网健康全过程
管理智慧监管系统”获得国务院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二等奖,
“城阳区自然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和“时空大数据平台在
城市大脑中的应用与研究”获 2022 年度山东省自然资源科学技术三等奖。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 2021 年 5 月 21 日出具的《关于同意正元
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
〔2021〕1785 号),公司启动发行工作,向社会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A 股)股票 17,000 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 1.97 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
民币 334,900,000.00 元,扣除发行费用人民币 46,432,700.90 元后,实际募集资
金净额为人民币 288,467,299.10 元,上述募集资金已经全部到位。天健会计师
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次公开发行新股的募集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审
验,并于 2021 年 7 月 27 日出具了《验资报告》(天健验〔2021〕1-45 号)。
(二)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 146,433,569.44 元,2023
年上半年使用募集资金 53,057,454.51 元,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人民币
项目 金额(元)
募集资金总额① 334,900,000.00
减:发行费用② 46,432,700.90
(实际使用募集资金支付发行费用)③ 45,777,777.02
减:募投项目支出金额④ 146,433,569.44
减: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金额⑤ 0.00
其中:募投项目投入金额 0.00
发行费支付金额 0.00
加:累计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净额⑥ 7,356,954.99
截至2022年6月30日募集资金账户应结余募集资金 149,390,684.65
⑦=①-②-④-⑤+⑥
截至2022年6月30日募集资金账户实际结余募集资金 150,045,608.53
⑧=①-③-④-⑤+⑥
差异=⑦-⑧ -654,923.88
差异系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发行费用共计 654,923.88 元,故实际募集资金结余较应
结余募集资金多 654,923.88 元。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止,募集资金的存储情况列示如下:
单位:元
开户主体 开户银行名称 专户账号 初始存放金额 报告期末余额
正元地理 中国银行股份
信息集团 有限公司北京
股份有限 首都机场支行
公司
正元地理 中国建设银行 1105016654000000056 100,269,484.71 20,426,974.25
信息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2
股份有限 北京静安庄支
公司 行
正元地理 招商银行股份
信息集团 有限公司北京
股份有限 万通中心支行
公司
山东正元 中信银行股份
地球物理 有限公司济南
信息技术 燕山支行
有限公司
河北天元 中国建设银行
地理信息 股份有限公司 1305017037480000219
科技工程 廊坊燕郊开发 5
有限公司 区支行
合 计 - 305,654,716.98 150,045,608.53
注:因公司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静
安庄支行没有签署协议的权限,上述《三方监管协议》由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北京望京支行签署,实际由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静安庄支行
履行。
(三)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公司对募集资金采取专户储存制度,并与保荐机构、存放募集资金的开户
银行签订了募集资金监管协议。
公司于 2022 年 7 月 12 日召开了第一届董事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和第一届监
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及子公司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
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及子公司使用额度不超过人民币 23,600.00
万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发行
主体为有保本约定的金融机构的投资产品,使用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起 12 个
月内。为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合理降低财务费用、增加存储收益,
公司在募集资金储存银行办理了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业务,有效期不超过 12 个
月。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安全性强,流动性好,不会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
常进行,同时可增加资金存储收益,保障公司股东利益。
(四)募集资金合规情况
公司 2023 年上半年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
上市规则》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
运作》的要求,公司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
披露义务,募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与公司已披露情况一致,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
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
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高级
管理人员持股情况如下:
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直接持有公司 385,207,800 股股份。公司
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公司董事陈玮通过公司股东宁波中地信壹号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
伙)间接持有公司股份。2023 年上半年,公司董事陈玮未通过股东宁波中地信
壹号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减持公司股份。
持有的公司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形。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