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依科技: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华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3-05-10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上海华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上海华依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依科技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
市项目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负责华依科技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
具 2022 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了持
      计划                    划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   保荐机构已与华依科技签订《保荐协
      开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   议》,已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
      督导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   利和义务,并已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
      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及不定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
      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情况,对华依科技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
                            华依科技在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期间
      法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应于披露前向上
      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
                            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
      核后在指定媒体上公告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
      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
      应当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    华依科技在本持续督导期间内未发生
      交易所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   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
      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
      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督导华
      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   依科技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
      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   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
      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   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
      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范性文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
                            承诺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
     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 保荐机构督促华依科技进一步完善公
     监事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 司的治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人员的行为规范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
     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
     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 保荐机构督促华依科技进一步完善公
     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 司的内控制度并规范运行
     易、对子公司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
     和规则等
     督促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
     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    保荐机构督促华依科技进一步完善信
     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   披露文件
     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
     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
     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督
     促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公司不予更正或补
     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 保荐机构对华依科技的信息披露文件
     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五个交 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
     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
     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
     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
     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华依科技及其控
     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
     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
                         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上述事项的情况
     督促其完成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
     正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华依科技及其控
     人等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
     东、实际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
                           诺的情况
     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告,及时针
     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经保荐机构核查,
     司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
     的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
                           的情况
     实披露或予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
     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发行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
      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
      告:(一)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相关业
      务规则;(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
      出具的专业意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华依科技未发生
      陈述或重大遗漏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    前述情况
      当情形;(三)公司出现《保荐办法》第七
      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四)公
      司不配合持续督导工作;(五)上海证券交
      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
      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   保荐机构已制定现场检查的相关工作
      现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   计划,并明确了具体的检查工作要求
      上述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人应自
      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十五日内或上海证
      券交易所要求的期限内,对上市公司进行专
      项现场检查:
           (一)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
      (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华依科技不存在
      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 前述情形
      (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保;(四)资金
      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常;(五)上海
      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进行现
      场核查的其他事项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华依科技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主要的风险事项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公司所处的汽车动力总成测试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技术涉及计算机
软件、电气、机械、自动控制、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和应用技术,具有技术难
度大、专业性强、研发投入大等特点。为保证持续具有核心竞争力,行业内的企
业通常需要不断投入研发资金。随着市场和技术需求不断迭代更新,如果公司研
发投入不足,则可能导致公司技术被赶超的风险,难以确保公司技术的先进性和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无法满足及时的技术升级和匹配客户的需求,对公司的经营
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所处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公司自主研发了一系
列核心技术,这些核心技术是公司保持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核心技术保密对公
司的发展尤为重要。公司已与研发技术人员签署了保密协议,若公司员工等出现
违约,或者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因核心技术信息保管不善导致核心技术泄密,则公
司将面临核心技术泄密风险,对公司的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公司产品的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例较高,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电
气测控元件、仪器仪表、驱动电机、机械结构件、附属设备、传动导向和气动液
压件等。如果未来主要原材料的市场供求、供应商销售策略发生较大变化,造成
公司采购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可能对公司的原材料供应或产品成本产生重
大不利影响,公司将会面临盈利水平下滑的风险。
  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知名品牌车企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下游客户通常对产
品质量有较高要求。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
提高,如果公司无法持续有效地完善相关质量控制制度和措施,公司产品质量未
达客户要求,将影响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声誉,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
影响。
  公司生产经营规模逐年扩张,业绩增长较快。公司的快速发展在技术研发、
市场开拓、资源整合等方面对公司的管理层和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
司管理层业务素质及管理水平无法满足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组织模式和管
理制度未能及时调整、完善,公司将面临较大的管理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场所均为向第三方租赁取得。如果租赁合同到期
后,公司不能正常续租而产生搬迁费用及停产损失,或者租赁费用大幅上涨,将
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净利润等造成不利影响。此外,部分租赁房产由于未办理房
产证存在产权瑕疵。虽然公司对生产经营场地无特殊要求,周边可替代性强的相
似房源较为充足,但如因租赁房产的产权问题导致公司不能正常使用上述瑕疵厂
房,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固定资产主要为测试设备(测试服务用台架)及生产设备,公司根据具
体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制定折旧年限,其中测试设备(测试服务用台架)折旧年
限为 10 年,生产设备折旧年限为 5 年,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及行业惯例,但若公
司测试设备(测试服务用台架)及生产设备未能达到预期可使用年限,将可能对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由于公司产品均为定制化非标设备,采取订单式生产,公司需按照客户要求
及技术协议,提前安排相关原材料采购。项目实施中,测试设备的生产流程较为
复杂、精度要求较高,涉及机械设计、电气工程及软件开发等多领域知识,除技
改项目及备品备件销售外,测试设备生产周期通常较长;同时,由于公司交付的
产品均为动力总成生产线下线检测设备,需待客户整条生产线及检测设备调试完
成或试运行一段时间后方可完成最终交付,但由于客户生产线整体布局需考虑多
种因素,公司完成产品终验的时间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部分测试设备生
产周期较长及最终交付时间不确定均可能导致公司存货存在减值的风险。
  报告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 30,829.20 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
为 23.71%,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知名品牌车企及汽
车零部件供应商,受公司业务规模、宏观经济形势和客户付款审批等因素的影响,
应收账款余额可能将继续增加。如果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发生不
利变化,导致客户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困难,公司可能面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发
生坏账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成果造成不利影响。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未受限货币资金 7,132.91 万元,应收款项融
资 2,235.45 万元,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35,387.22 万元;短期借款 40,409.26 万元,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7,338.19 万元,应付账款 10,650.21 万元。公司未受限
货币资金、应收款项融资和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合计金额为 44,755.58 万元,小于
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应付账款的合计额 58,397.66 万元。若公
司应收账款对象出现信用恶化或者经营不善情形、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或公
司存货无法及时变现,银行的可使用授信额度减少或无法及时取得到账资金,公
司将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商誉余额为 3,849.08 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
例为 2.96%,系公司 2017 年 11 月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收购霍塔浩福 90%
股权,支付对价与合并日可辨认净资产之间的差额所确认的商誉。若未来霍塔浩
福因行业政策或供需发生重大变化而出现业绩大幅下降的情况,则收购形成的商
誉存在相应的减值风险,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四)行业风险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至 2010 年汽车
销量同比增速达到 32%。2010 年到 2019 年汽车销量处于增速回落的过程,2018
年行业销量出现 1990 年以来首次负增长,2019 年汽车销量同比增速已下滑至
-8.2%,2020 年受不可抗力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仍分别下降 2.0%和 1.9%。
和 3.8%。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集中于汽车行业,受下游汽车行业产销量增速下
滑影响,如未来汽车产业出现大规模的不景气及停产减产情况,固定资产投资将
被延缓或减少,公司在手订单金额存在下降风险,可能会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
响。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提
供相关测试服务,属于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总体而言,我国高端的汽车智能测试
装备对外资企业依存度较高,目前阶段,公司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国外同行业公司
及其在我国的独资或者合资公司,国内有实力的竞争对手较少。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及主营业务市场竞争格局较为稳定。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作
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及经济结构调整
的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本身市场需求将持续快速发展。良好的市场前
景一方面将吸引更多具有品牌优势、研发技术优势及资本优势的国际知名企业直
接或者以合资公司形式进入我国市场;另一方面吸引部分国内厂商加大在技术、
产品方面的投入,以期获得突破,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五)宏观环境风险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逐步退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呈现一定程
度波动,市场需求正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经历一
个市场整合的阶段。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
前景,但汽车半导体供应短缺、新产品质量缺陷等问题也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
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存在波动风险,进而影响新能
源汽车厂商对测试设备、测试服务的市场需求,将会对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
现收入持续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本期比上年同期   2020年度
主要会计数据       2022年度   2021年度
                                 增减(%)
                                                  本期比上年同期          2020年度
  主要会计数据         2022年度           2021年度
                                                    增减(%)
营业收入(元)        336,799,572.35    320,700,226.75           5.02    301,903,232.8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29,893,027.87     54,262,725.21          -44.91    40,043,967.91
利润(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元)
                                                  本期末比上年同          2020年末
  主要会计数据         2022年末           2021年末
                                                  期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资产(元)
总资产(元)        1,300,016,125.54   969,579,075.06          34.08    587,428,482.53
                                                  本期比上年同期           2020年
  主要财务指标          2022年            2021年
                                                    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50             0.93          -46.24             0.77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50             0.93          -46.24             0.7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减少 10.50 个百
(%)                                                        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减少 10.67 个百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6.19           16.86                            20.95
                                                           分点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                                        增加 1.25 个百分
比例(%)                                                       点
    公司 2022 年营业收入保持平稳略有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减少 44.91%,主要系公司加大了经营管理投入吸纳了更多优
  秀管理人才加入公司, 为更好适应拓宽原有业务扩大规模以及新业务拓展需求,
  增加了人力成本支出,同时加大研发投入,研发团队持续壮大,以及股权激励费
  用及债务性融资总额及融资成本增加等,对本期经营业绩产生的净利润下降影响
  较大。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主要是报告期内客户收款比上
  年同期增加。
    公司近三年总资产呈现上升趋势,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 130,001.61 万元。
公司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入,报告期末公司固定资产原值为 36,634.78 万元,生
产能力持续提升。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公司技术领先、研发积累丰富,产品实现了技术突破和进口替代
  经过多年的业务深耕,在全球汽车产业朝着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的
趋势下,公司形成了围绕汽车电动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智驾核心产品、研发测
试服务及品质保障高端装备的综合业务体系。
  深耕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领域,二十余年经验积累成就行业龙头:重视技
术研发的投入与研发团队的建设,通过自主研发和实践积累坚持发展前沿的汽车
电动智能化,填补了国内关键技术的空白,打破了行业长年的外资垄断,实现了
进口替代,助力客户完成产品测试的智能化改造,已逐步建立起了汽车电动智能
测试领域的技术优势。并在全球市场与国际知名对手展开竞争,完成法国雷诺、
日本日产、韩国三星等厂商的订单交付。
关于公开道路机动车辆检验检测机构备案信息(第五批)的通知>》(装备中心
〔2022〕143 号)文件。根据文件通知,华依检测通过了工业和信息化装备工业
发展中心的检验检测机构备案审核,成为《<公告>检验检测机构备案信息(第 5
批)》零部件部分授权检测机构。该资质是继公司获得 CNAS 实验室认可、CMA
资质认定后的新跨越,进一步稳固公司在检验检测行业的地位,为公司在汽车零
部件检验检测新业务方面实现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的专利资源和软件著作权资源储备丰富,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 14
项发明专利、73 项实用新型专利,2 项外观设计专利以及 105 项软件著作权,强
大的研发能力和丰富的技术积累使公司具备了较强的技术竞争优势,进一步提高
了公司核心技术优势和产品竞争力。
  (二)公司通过测试数据和算法的积累,建立了数据体系优势,进而形成
了辅助客户产品开发改进的增值服务优势
  公司基于对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客户需求的理解和其动力总成产品测试数据
的积累,通过软件分析算法将工程经验固定下来,形成以数据和算法为驱动的核
心技术,可以快速对不同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和服务解
决方案。
  基于研发技术和项目经验的积累,随着对测试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公
司也建立了自己的测试数据体系,通过算法的持续优化和整合利用测试数据,公
司可以预判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测试的效率及安全性,使客户在开发过程中
更快地寻找到可靠的改进策略,大大提高客户的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让公
司逐渐具备了辅助工程开发、提供咨询服务等提升客户研发效率的增值化、差异
化竞争优势。
  (三)公司先发优势明显,通过大量行业实践积累,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类
别和项目经验双重优势
  早在 2003 年,公司便通过参与上汽通用项目开始涉足汽车智能测试领域,
通过大量的研发投入,把自研的数字化测试技术产业化为填补国内空白的发动机
冷试产品,创造性地替代了传统工业凭借人的经验和直觉进行性能和品质分析的
方法,打破了国际厂商的长年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并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制定
了发动机冷试行业标准。
  随着行业实践的积累,之后公司在延续技术优势和项目经验优势基础上,通
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研发技术的产业化成果范围逐步从传统拓展到新
能源总成等动力总成细分测试领域,在国内填补了行业空白,得到知名整车制造
企业的认可。
  经过多年深耕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行业,公司形成的先发优势、丰富的产
品线和项目实践经验优势进一步提高了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使公司可以与
时俱进地适应并满足下游客户的各类需求。
  潜心布局智能驾驶关键零部件,核心产品 IMU 正式步入收获期:公司早在
托强大的软件开发团队、跨学科专家的鼎力加盟和智能软件算法的快速迭代,公
司 IMU 产品精度保持行业领先,从而实现应用层产品的率先落地。
  (四)公司重视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具备优秀的技术人才资源优势
  公司一直将研发能力的提升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多年来通过技术人才
培养和引进,组成高水平、高稳定性的研发团队,使得公司技术实力一直保持行
业的领先地位。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皆具有海内外知名学界和业界背景,对行业理解深刻、成
功案例和管理经验丰富,在汽车动力总成、汽车测试服务、汽车智能测试软件、
人工智能算法、MEMS 器件、GNSS 算法开发以及高精度导航定位、多传感器融
合的算法及车辆模型的建立、硬件电路的设计等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理论经验、
行业理解和成功的实践经验。
  在核心技术团队的带领下,公司通过不断的吸收与培养技术研发队伍,形成
了突出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势,拥有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和潜力,结合
下游客户及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不断创新研发,开发出多项具有独立知识
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及服务,保证了公司的持
续创新能力,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公司拥有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产品成功出口海外标志着公司产品
已得到了国际市场客户的认可
  公司专注服务于汽车领域知名客户,深入了解客户和行业的需求,不断改进
自身技术水平,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积累了大量的行业经验和优质稳定的客
户资源,在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各细分领域已有一定的影响力,产品及服务获
得了行业内知名客户的广泛认可。
  此外,凭借先进的技术和服务,公司产品已成功出口国外;2019 年公司首
例海外发动机冷试设备项目已交付于韩国雷诺三星;2020 年公司完成了通过上
海 ABB 工程有限公司承接的“雷诺总装线测试台(法国工厂)”及“日产总装线
测试台(日本工厂)”项目;2022 年随着海外市场需求逐步复苏,2020 年交付设
备得到客户高度认可,承接了法国雷诺客户产品复购订单。
  同时,公司也在“一带一路”亚欧经济走廊上,陆续与沿线各国的多家国际
车企确认了合作关系,国外在手项目均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进军国际市场、海
外项目的陆续交付证明了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已逐渐积累和具备了在全球市场上
与国际知名对手展开竞争的实力,技术实力得到了国际市场客户的认同,为今后
持续积累海外客户资源、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公司研发投入情况如下:
                                                                 单位:元
                   本年度                  上年度                   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            31,885,545.26        26,375,294.00              20.89
资本化研发投入                        -                    -                    -
研发投入合计             31,885,545.26        26,375,294.00              20.89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
比例(%)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                    -                    -
(%)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累计获得 14 项发明专利,73 项实用新型专
利,2 项外观设计专利及 105 项软件著作权。
                 本年新增                                   累计数量
          申请数(个)       获得数(个)             申请数(个)               获得数(个)
发明专利               0                3                   42              14
实用新型专利            14               11                   85              73
外观设计专利             0                1                     2              2
软件著作权             22               22                   105         105
  合计              36               37                   234         194
注:上表数据不包含已失效的知识产权数量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如有)
  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一)募集资金年度使用和结余情况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 23,987,895.70 元,2022
年度募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单位:元
                项目                                 金额
募集资金净额                                                  193,897,096.42
减:募集资金项目投入                                              173,298,983.70
  募集资金专项账户手续费支出                                               1,644.20
加: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存款利息收入                                          1,804,236.26
应结余募集资金                                                  22,400,704.78
实际结余募集资金                                                 23,987,895.70
差异(注)                                                    -1,587,190.92
注:上述差异系尚未支付发行费用及农商行款项误划所致。
  (二)募集资金专户存储情况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募集资金银行账户存储情况如下:
                                                        单位:元
                                                    截至 2022 年 12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月 31 日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营业部        20000009542400101252142        15,170,251.13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张江支行             216510100100089238          2,979,480.55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张江科技支
         行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营业部               632934482               1,590,510.18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0301270000005062              55,342.60
           合计                         -                  23,987,895.70
  公司 2022 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华依科技对募集资金进行
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
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
及减持情况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情况如下:
                                                           单位:股
                                                          年度内股份
  姓名             职务(注)        年初持股数        年末持股数
                                                          增减变动量
   励寅        董事长、总经理            17,844,546   17,844,546   0
  黄大庆        董事、副总经理(离任)         7,840,998    7,840,998   0
             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
   潘旻                             915,304      915,304    0
             董事会秘书(离任)
  秦立罡        董事(离任)              5,495,850    5,495,850   0
  申洪淳        董事                  5,093,580    5,093,580   0
  胡金贵        董事(离任)                     0            0    0
   陈伟        董事、副总经理              188,549      188,549    0
  王静芬        独立董事(离任)                   0            0    0
  陈庆平        独立董事(离任)                   0            0    0
  崔承刚        独立董事                       0            0    0
  边国娣        监事会主席(离任)                  0            0    0
   汪彤        监事、核心技术人员                  0            0    0
  钱霞美        职工代表监事(离任)                 0            0    0
JINYINZHAO   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离
 (赵金印)       任)
  沈晓枫        董事会秘书                      0            0    0
  张建军        核心技术人员                     0            0    0
   戎平        核心技术人员(离任)                 0            0    0
  李粉花        核心技术人员                     0            0    0
   王宇        核心技术人员                     0            0    0
  张洁萍        核心技术人员                     0            0    0
  胡佩芳        独立董事                       0            0    0
  刘小龙        独立董事                       0            0    0
   陈瑛        监事会主席                      0            0    0
   李璜        职工代表监事                     0            0    0
   合计        -                  37,378,827   37,378,827   0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华依科技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
员持有的公司股权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形。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截至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出具之日,不存在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
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
(本页无正文,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华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保荐代表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杨   凌                    王巧巧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依科技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