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锦股份: 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3-04-28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公司代码:688701                    公司简称:卓锦股份
              浙江卓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节 重要提示
    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描述可
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四、风险因素”部分内容。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标准无保留意见
    性段落、其他信息段落中包含其他信息未更正重大错报说明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本公
    司董事会、监事会对相关事项已有详细说明,请投资者注意阅读。
□是 √否
    为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实现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更好地维护全体股东的长远利
益,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
                                      《上市公
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等有关规定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经综合考虑投
资者的合理回报和公司的长远发展,在保证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发展的前提下,公司拟定的2022年
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公司拟不进行现金分红,不实施包括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送红股在内的其
他形式的分配。
    公司监事会及独立董事已对上述利润分配方案发表同意意见,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经公司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及板块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卓锦股份                688701          /
               科创板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朱仝                                朱仝
       办公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绍兴路536号三立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绍兴
                  时代广场701室                          路536号三立时代广场701
                                                    室
        电话        0571-86897252                     0571-86897252
       电子信箱       zoneking@zone-king.com            zoneking@zone-king.com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覆盖“环保综合治理服务”和“环保产品销售与服务”两类,所
处行业属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司依托自身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环保综合治理解决方案。
通过设计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并以工程实施的手段为主,对受污染的介质(包括土壤、地下水、
地表水体)及环境污染源(废水、废气、固废)等进行修复、处理与处置。经过多年发展,已实
现对包括项目技术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和风险管控、持续管理咨询以及运维服务在内的全流程解
决方案提供。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包含“环境修复”
                      、“工业污染源治理”和“环保产品销售与服
务”等三类业态,共六项细分产品与服务。
     环境修复是指,依靠技术手段和工程措施的有效应用,阻止次生污染的发生或防止次生损害
的产生,使正常的生态结构与功能得以维护或改善,实现受污染的土壤、地下水、场地、水体的
环境质量与生态修复。
  公司的环境修复业务主要包括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和水体修复两大方向。公司在环境修复领域
以土壤修复类工程为主,是国内该领域目前综合实力前列的企业之一。
  (1) 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公司开展的土壤及地下水修复项目主要为工业场地修复。依照环
境政策、行业标准等法律法规要求,通过工程实施、环境技术和长效监理等手段,将地块及地下
水中的污染物移除、削减、固定或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公司掌握的多项核心技术,涵盖土
壤及地下水修复领域内各种类型的工程,涉及铜、锌、铅、铬、镍、砷、锑等多种重金属,以及
挥发性有机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石油烃(TPH)等有机污染物。在达到土壤及
地下水污染物修复目标的同时,减少“异味扰民”,实现高效绿色修复治理的目标要求。
               氯碱化工污染治理一期东二东三地块
                 杭钢项目淋洗设备实景图
 (2) 水体修复:针对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公司开展的水体修复项目,采用
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控制水体污染、去除富营养化,重建水生态系统,恢复水生
态系统功能。公司的核心技术“智能河道活水系统”
                      ,通过涵盖数据采集、水文水质耦合模型和大
数据分析的水环境智慧管理技术,实现水环境智慧配水与智慧水质调控。
              杭州市拱墅区褚家河智慧配水净化工程
 工业污染源治理业务是指对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源,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相结合的方式,
设计并建造工业生产末端的排放治理装置,降低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各项排放物中污染
源含量,以满足排放标准要求。
  公司的工业污染源治理业务主要集中于医药、化工等高复合性污染行业,以及光伏、锂电池
等产能扩张较快的新兴产业。以上领域的污染物排放具有污染成分复杂性高、高毒性难降解物质
比例大、盐份含量高、水质波动大和生化性较差等特点。根据污染源的种类,分为水污染治理、
废气治理和固废处置三大方向。
  (1) 水污染治理:公司的工业水污染治理业务集中于医药、化工等细分领域,技术要求极
高。针对难处理的高盐高氮高有机工业废水,公司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处理等多项自主技术,
为客户提供典型废水的资源化及分质预处理、新型生化处理及回用的全流程综合性服务,实现水
污染治理、近零排放及资源化利用。
                 华东医药废水 EPC 总包项目
  (2)废气治理:公司的废气治理业务主要为医药化工、光伏原料及市政领域的生产过程中涉
及的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减排、处理与综合防治。公司主要通过综合运用“洗涤+吸
附-脱附-溶剂回收”等核心技术,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分离,并对分离的有机物进行回收再利用。
        衡水以岭药业前处理车间和制剂车间末端废气处理工程
 (3)固废处置:报告期内,公司在固废处置领域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伴生的污
泥处理方面。通过公司独有的污泥淋滤深度脱水技术,对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沉淀物进行稳定
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实现污泥深度脱水,以达到后端可焚烧处置的状态。
           丽水庆元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项目
                   污泥淋滤深度脱水技术实物效果
 公司的环保产品销售与服务业务主要是向市政部门、水务公司及工程承包商等客户提供设备
销售以及相关的安装、调试、维修、保养及改造等服务。
 (1)环保设备销售:公司主要为市政客户提供水泵、搅拌器、推流器、风机、臭氧系统等设
备。
                      销售的泵产品
 (2)技术服务:公司主要提供环保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保养、改造等服务。
                 金华市浦江县外胡水厂
  由于生态环境中的污染物会以各种形态(气态、液态等)存在于不同的环境介质(大气、地
表水、土壤及地下水等)中,并发生跨介质迁移、转化或重新分配,在土壤污染修复治理中会同
样面临地下水的修复治理、大气污染的防控以及固废处置等需跨领域协同治理的现实要求。
  针对污染物及污染源的复杂性,公司一直致力于综合治理技术的并重发展。公司作为土壤及
地下水修复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在项目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将污染源治理业务中的既有技术,
与环境修复业务的核心技术结合,形成综合技术优势,能够更有效治理与修复难度高、复杂化的
污染物项目。如在土壤修复过程中,通过“ECORs 电解催化氧化工艺”对该项目中涉及的高浓度
地下水进行同步修复治理,避免了传统化学修复方式导致的过度修复问题。公司已在过往项目实
施中积累了丰富的环境修复技术与污染源治理技术协同治理经验,有效解决了多项行业难点,形
成了较为明显的综合技术竞争优势。
  公司坚持各业务协同发展策略,还能有助于公司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与综合的环保服务。技
术优势的延伸使得公司在项目实施和运营过程中可以实现定制化与综合化地服务覆盖。技术优势
和服务优势的双向发展,使得公司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地位,各条业务线的盈利能力
始终保持在行业前列。
  公司将以创新为手段进一步拓展综合环保治理服务的内容,以增强公司的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具体来讲公司计划在以下方面开展创新发展:
  (1)大力拓展资源化利用业务
  环保产业正在由“无害化”向“资源化”转变的阶段,着力拓展资源化利用业务是公司重点
发展战略。一方面,公司基于现有技术延伸,重点开展资源化利用方向的技术研发。如在针对污
泥处理与处置领域的核心技术污泥生物淋滤深度脱水技术的基础上,就污泥基生物炭活化等延伸
技术的开展研发工作。公司依托在废水治理领域的经验,就有机废水的无害化与资源化相结合工
艺开展研发工作;公司以在污染土壤处置等方面的技术积累为基础,针对有机污染土壤绿色可持
续修复关键工艺开展研发工作。另一方面,公司在积极探索产业投资机会,通过下设产业投资与
发展部,围绕固废资源化、废水资源化方向进行重点拓展,寻求经济附加值高、收益曲线更稳定
的产业投资延伸,从而形成有公司特色的资源化利用产业板块。
                   污泥炭化工艺流程图
  (2)积极布局智慧环保业务
  数字化、智能化将会是未来环保行业的发展重点,公司设有智慧环保事业部,打造了由环保
工程师与信息工程师共同主导的专业团队,具备自主开发环保智能系统能力。公司的智慧环保开
发,以智慧治水与智慧治土方面的传感器研发、监测模型设计,以及大数据共享与应用为重点,
开展智慧+环保的融合创新。现阶段公司的智慧环保团队集中围绕公司优势主业进行“智慧+”赋
能,已累计开发和应用了“智慧治土、智慧水环境、智慧装备管家、智慧运维”等平台。公司的
智慧环保产品已经在土壤修复和水环境治理方面初步完成并已投放市场使用,公司的综合服务能
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智慧治土”数字管理平台场地实景管控
(二)   主要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环保综合治理服务与环保产品销售与服务,以环保综合治理服务
为主要收入来源。在环保综合治理服务业务中,公司以 EPC 模式为主,同时采用 PC、技术咨询及
托管运营等模式,为客户提供服务,以获取相应的营业收入与利润。其中:
  (1)EPC 模式暨工程总承包模式(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是指公司与客
户签订工程总承包合同,根据客户的目标要求,承担包括规划设计、设备材料的采购与集成、工
程实施和管理等主要建设工作。公司对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全面负责,在建设完成、满足使
用功能并具备使用条件后,将项目整体交付给客户的服务模式。
  (2)PC 模式暨专业承包模式(Procurement Construction),与 EPC 模式相比的不同在于,
在 PC 模式下项目的规划设计不是由公司完成的。公司根据客户或客户委托的设计单位提供的项目
整体解决方案,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并进行可行性试验后确定项目实施规划,并承担设备材料的采
购与集成、工程实施和管理等主要建设工作,对项目的质量、安全和工期负责,完工后将项目整
体交付给业主。
  (3)技术咨询模式是指公司为客户提供前端调查、风险评估、设计规划咨询和环境应急咨询
等服务。为客户提供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指导项目实施和再开发工作。如针对土壤及地下水
修复项目提供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修复方案设计等工作;针对治理业务中的水污染治理与废气
处理等项目提供试验研究、工艺诊断以及技术方案设计与规划等工作。
  (4)托管运营模式是指客户将投资建成后的环保项目移交给公司,由公司在约定的期限内负
责设施的运营管理。公司根据提供的运营服务内容,定期向服务的对象收取服务费用。托管运营
模式有助于公司将核心技术优势与环保项目常态运营相结合,为客户的整体需求提供全流程服务,
增强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是公司在 EPC 基础上拓展的服务模式。
  (5)产品销售与服务:在产品销售与服务方面,公司通过代理销售环保设备与产品,并提供
安装与维保等服务,获取相应的营业收入与利润,主要客户为各地市水务集团和公用事业单位等。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主要通过公开招投标、邀请招投标及竞争性谈判三种方式达成合作,具
体介绍如下:
  (1)公开招投标
  公开招投标是指客户通过发布招标公告,邀请所有潜在不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客户通过
事先确定的标准,从所有投标供应商中择优评选出中标供应商的方式。
  (2)邀请招投标
  邀请招投标是指客户通过发布招标公告,邀请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客户通过事先确定的
标准,从特定投标供应商中择优评选出中标供应商的方式。
  (3)竞争性谈判
  竞争性谈判是指客户通过与多家供应商进行谈判、磋商或比价,最后从中确定供应商的方式。
  在具体业务中,公司围绕自身的主营业务领域,面向重点区域市场,组建了专业性强、经营
丰富的营销团队,通过客户拜访、客户考察、展会营销、合作伙伴推介、网络平台等方式获取业
务信息,并通过技术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客户的具体需求。在经过商务、技术及战略等方面综
合评估后,甄别确定目标项目,选定项目销售负责人与技术人员和客户进行项目技术路径的设计
与交流,并在项目成本核算基础上确定项目报价与竞争策略。
  报告期内,公司在市场开发方面取得一定成果,针对重点区域逐步开展营销网络建设,依托
南京分公司的市场推广,先后承接了“原江苏华泰化工有限公司等两块地土壤修复项目土壤及地
下水修复施工”、
       “原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瑶海区老厂区(暨氯碱化工污染治理一期)东
二、东三地块污染土壤修复项目”等项目,体现了较好的重点区域市场的拓展效果。后续随公司
营销网络建设的不断提升,有助于公司及时调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及客户需求。
  公司注重产品质量和采购过程控制,建立了完善的采购流程与管理制度。公司采购部负责供
应商的开发、评估与维护,以及采购招标、采购合同管理与监督执行等工作事项。采购部根据项
目经理提交的项目设备、原材料或分包服务等采购申请清单,通过询比价、密封询价、简易招标、
邀请招标等形式进行采购,采购比选过程中有公司实施部门与内控部门人员参加,确保采购工作
合规有效的开展。确定意向供应商后,经内部审核批准,签订合同进行采购。在供应商管理方面,
采购部对供应商采取动态管理方式,对其开展日常绩效评价与定期考核,并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
  公司注重科技研发工作,强化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已形成了以“省级企业研究院”为
主体架构的研发体系,公司的研发工作围绕行业技术热点、痛点及发展方向,特别是针对环保工
程实施中的应用需求开展积极的定向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研发工作围绕着工业污染治理、环境修
复、固废资源化和智慧环保等领域,并在企业研究院下设专业研究所,围绕主业扎实推进各项优
势业务领域新技术、新成果、新应用的各项研发工作。
(三)   所处行业情况
  环保产业的发展主要有两条驱动因素:一是过往经济发展中产生和遗留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改
善与治理需求;二是与现有工业生产体系、人类社会生活相融合,通过嵌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
环境,以解决未来可能产生社会危机的环境问题。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环保产业的社会意义更加重要,产业责任也数倍增加。依靠政策为
主导,由国家政府对整体进行宏观把控,环保产业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升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之一,再次明确了“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针对生态环保,二十大报告提出
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四个方面的具体工作目标。从总基调上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污染防
治工作涉及到的层次更深、范围更广,标准更高。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
力尚未根本缓解,相关政策也会延续之前的力度,保证实现“双碳”目标。
  自 2020 年以来,社会面流动控制需求始终制约着环保行业的发展。一方面防控需要使得人员
流动、物资流动受限,项目施工缓慢甚至部分月份停工,产品订单交货也颇受影响;另一方面整
体经济承压背景下,行业需求受到抑制,市场开拓受阻,新项目减少,回款滞后。2022 年环保行
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特别是第四季度社会面的传播扩散,对环保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2023 年,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恢复稳定,整体发展进入新阶段,流动性管控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影响
显著下降,环保产业有望走出下行区间。
  环保产业同时具有社会公益性与基础建设性,现阶段国内环保产业投入中的较大比例资金来
源为财政资金投入,因此在行业成长周期内也会受到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
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整体社会面治理需求成本上升的叠加影响,环保产业会发生一定的周期波动。
环境污染情况的客观存在、社会民众对生活环境健康的基本需求、国家对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政策
引导与法制化管理等驱动因素的影响,环境修复与治理行业属于战略新兴产业,具备长期增长的
政策基础和社会需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政策标准不断提高,从长期来看环保产业
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的产业地位不会变化,将保持长期的发展与增长态势。
  公司所从事的各个环保细分业务领域均属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环保行业)
                                    ,环保行业驱
动机制具有弱周期性、政策驱动、技术和资质壁垒等特征,具备核心技术和运营经验的企业更具
竞争优势。公司的业务聚焦于两大板块,暨环境修复和工业污染源治理。
  公司主营业务中占比最高的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治理具有以下特点:
  (1)隐蔽性、潜伏性和长期性:其污染物质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慢性危害,不易被人
察觉;
  (2)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土壤中不易迁移、扩散和稀释;
  (3)不可逆转性:如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不可逆转;
  (4)治理难度高、花费大:普通的治理技术见效慢、周期长且成本较高。
  我国环境修复行业尚处于早期发展期。在《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 年 5 月)发布之
后,在政府的大力投资之下,土壤修复项目数量逐年增加,行业资金来源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以公司主营业务中的污染源治理以工业废水污染和废气污染治理为主,具有以下特点:
  (1)污染范围广、排放量大,排放方式复杂;
  (2)污染物种类繁多,浓度波动幅度大;
  (3)污染物毒性强、危害大,排放后迁移变化规律差异大,易造成二次污染。
  公司的污染源治理业务,主要围绕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源开展综合治理。其
目标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对工业企业和城市生活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行处理
并使污染物减少、净化,达到排放标准或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条件。其中工业端废水和废气的污
染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例如重金属冶炼工业废水含铅、镉等各种重金属;生活污水富含氮、
磷等营养物以及病菌、寄生虫卵;水泥厂、重型工业材料生产厂、重金属制造厂以及化工厂含有
污染性烟尘;石油、化工等行业企业会排放含氮、碳氢的有机废气等。
  我国污染源治理行业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但仍处于发展阶段。一方面,行业内企业数
量较多,且区域性分部特征较为明显;另一方面,目前工业废水、废气的治理委托第三方专业环
保企业设计、施工及运营服务的占比较低。随着治理标准的提高以及国家鼓励工业企业退城入园
政策的推进,委托第三方管理的比例将会逐步提升。
  环保综合治理服务涉及环境、土壤、水文、地质、生态、生物、材料、物理、化学等多学科、
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多学科、多领域技术的交叉集成一方面可保证环保
综合治理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对环保综合治理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此外,环保综合治理
企业需根据项目的水文地质条件、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浓度、污染物分布、防治要求及土地未来
规划等多方面因素提供包含项目调查、风险评估、方案设计、工艺优化、项目实施及运营管理等
在内的非标准化、综合性服务。
  对于行业新进入者,短期内难以提供高质量的综合性环保治理服务,仅能承接技术含量相对
较低、污染物较单一、项目体量较小的项目。未来随着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标准体系的完善及趋严,
对于环境修复企业技术水平的要求将不断提升,环保治理行业技术壁垒将愈加明显。
  经过数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较强技术水平、研发实力和项目实施及管理能
力的企业,业务遍布土壤及地下水修复、水体修复、水污染治理、废气处理、固废处置等领域,
市场范围辐射国内多个省市。
  公司拥有较为全面的业务资质和服务水平,品牌优势良好。公司注重品牌建设,一直秉承诚
信经营理念,先后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单位、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理事单位、浙江省环境科
学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副会长
单位、浙江省环境监测协会副会长单位等荣誉称号;先后荣获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AAA 级信用
企业、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商标类)、浙江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
浙江省 AAA 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浙江省诚信民营企业、浙江省环保产业骨干企业、杭州市
专利示范企业、杭州市拱墅区突出贡献企业、杭州市拱墅区产业赛道领跑企业、2022 年度浙江省
污染地块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从业单位水平评价优秀企业(方案编制类、工程施工类)等荣誉称
号。同时公司具有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市政公用工程总承
包叁级、机电工程总承包叁级、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总承包服务能力评价证书、浙江省环境
污染防治工程专项设计服务能力评价证书、业务资质。在工程设计资质上,获得环境工程(水污
染防治工程)专项甲级、环境工程(污染修复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专项乙级证书。通过提
供一系列优质的项目解决方案、良好的项目施工质量和售后服务,逐渐于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并形成了品牌效应。
  公司的技术水平获得了业界和学界的高度认可。在获得“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浙江
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
           ”、“浙江省企业研究院”、
                       “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
                                  “浙江省博士后工作
站”、“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
                  、“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领域‘女娲杯’突出贡献奖”
等奖项及荣誉的基础上,报告期内,获得了一项发明专利,这是对公司持续创新能力、专业技术
水平、研发能力、综合实力等方面的认可和肯定。此外,公司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浙江大
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大学、捷克布拉格生命科学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经过数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较强技术水平、研发实力和项目实施及管理能
力的企业,业务遍布土壤及地下水修复、水体修复、水污染治理、废气处理、固废处置等领域,
市场范围辐射国内多个省市。
  公司拥有较为全面的业务资质和服务水平,品牌优势良好。公司注重品牌建设,一直秉承诚
信经营理念,先后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单位、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理事单位、浙江省环境科
学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副会长
单位、浙江省环境监测协会副会长单位等荣誉称号;先后荣获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AAA 级信用
企业、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商标类)、浙江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
浙江省 AAA 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浙江省诚信民营企业、浙江省环保产业骨干企业、杭州市
专利示范企业、杭州市拱墅区突出贡献企业、杭州市拱墅区产业赛道领跑企业、2022 年度浙江省
污染地块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从业单位水平评价优秀企业(方案编制类、工程施工类)等荣誉称
号。同时公司具有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市政公用工程总承
包叁级、机电工程总承包叁级、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总承包服务能力评价证书、浙江省环境
污染防治工程专项设计服务能力评价证书、业务资质。在工程设计资质上,获得环境工程(水污
染防治工程)专项甲级、环境工程(污染修复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专项乙级证书。通过提
供一系列优质的项目解决方案、良好的项目施工质量和售后服务,逐渐于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并形成了品牌效应。
  公司的技术水平获得了业界和学界的高度认可。在获得“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浙江
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
           ”、“浙江省企业研究院”、
                       “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
                                  “浙江省博士后工作
站”、“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
                  、“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领域‘女娲杯’突出贡献奖”
等奖项及荣誉的基础上,报告期内,获得了 1 项发明专利,这是对公司持续创新能力、专业技术
水平、研发能力、综合实力等方面的认可和肯定。此外,公司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浙江大
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大学、捷克布拉格生命科学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化,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发展
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此背景下,环保产业和
环保企业应抓住“双碳”目标带来的科技创新和产业机遇,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赛道,从
节能、重构再造、循环利用 3 个方面,加紧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应用推广。
  经过前期高速发展,我国环保产业在“量”上已经达到可观的规模,但在“质”上仍有很大的
提升空间。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质量发展将是后续环境污染防治的
重点。2022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
见》,对环境治理“质”方面提出较高要求:一是到 2025 年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显著
提升,加快补齐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短板弱项,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
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到 2030 年,基本建立系统完
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环境基础设施体系。这对环保行业也提出了新的发
展要求,环境服务与能源服务协同发展成为环保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运营管理、提质增效将
成为未来行业的主题。
  未来环保行业的关注点可从环保运营、环境与能源产业一体化、环保领域技术进步及绿色资
产等四个方面进行切入。(1)近年来我国供水及污水普及率不断提高,城市水务建设趋近成熟。
垃圾焚烧发电投资建设因“国补”退坡增速放缓。未来,环保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将成为核心竞
争力,水务及固废领域企业提质增效以及经营性现金流状况值得关注。
                              (2)工业园区作为我国工
业企业聚集的巨大载体,环保治理需求与能源需求巨大,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并重将会成为远期
发展方向。在光伏、风电等分布式能源以及增量配网、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发展趋势下,技术领先
的业有望打通供能、节能、环保三个环节,同时实现供能、节能与减污降碳的协同发展,实现从
单一环保治理到能源与环保综合运营服务提供商的转变。(3)科技进步引领环保行业快速发展。
数字化运营技术有望降低行业成本,而再生水及危废资源化等行业技术的进步,在降低成本的基
础上,更能带动企业产品种类的拓展及品质的提高,拉动收入增长,极大提高企业竞争力。
                                       (4)
伴随我国在区域碳市场领域的探索,国内绿色金融起步较早并获得快速发展。随着全国碳交易市
场的建立以及“3060”双碳目标的确立,碳配额等碳资产成为影响企业收入与成本的重要资产。
    环保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中坚力量,是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
高水平保护、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环保行业虽
面临着诸多困境,但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环保产业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宏观政策逆周
期调节,助推增加环保产业投资,降低环保企业经营成本;国企改革再出发,纷纷布局环保产业,
加速行业整合,环保产业正向品质化、集中化转型升级。(1)水污染防治领域发展方向:在水污
染防治领域,近年来,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已成为城镇污水治理行业发展的重要需求。与信息化产
业融合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水环境治理产业增量提质发展的新契机。
                                       (2)
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发展方向:钢铁、焦化、水泥等非电行业中的大量企业仍未能完成超低排放改
造或未达到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非电烟气治理改造需求持续升温,环保市场空间需求继续释放。
有组织提标、无组织管控、智能化监控监管、清洁化运输等改造项目将给环保治理企业创造更多
的项目机会。
     (3)固废处置与资源化领域发展方向: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未来将持续推进
“无废城市”的建设工作,同时,继续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形成与
生活垃圾分类相适应的收运处理系统,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推进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废铅蓄电池、废塑料、医疗废物等污染物的综合治理。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与减排。加强
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和高风险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加大固体废物治理投资与研发投入,引进
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装备技术水平,提高综合利用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年
                                              增减(%)
总资产        766,068,667.80   800,249,811.63         -4.27 499,048,393.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资产
营业收入       245,826,934.16   413,185,650.39         -40.50   340,598,376.22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   245,826,934.16   413,185,650.39         -40.50   340,598,376.22
关的业务收入和不
具备商业实质的收
入后的营业收入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93,853,555.22    17,174,677.06           -646.46    46,745,312.08
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96,660,254.15    15,293,417.61           -732.04    40,237,322.05
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83,421,418.20   -74,213,001.70            -12.41     9,233,558.33
金流量净额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                                     减少25.55个百分
                  -20.65              4.9                              17.27
益率(%)                                                 点
基本每股收益(元
                   -0.70             0.13            -638.46            0.46
/股)
稀释每股收益(元
                   -0.70             0.13            -638.46            0.46
/股)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
入的比例(%)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66,605,815.9   41,331,240.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30,061,544.   -63,926,539.1
                 -2,244,197.77    2,378,726.09
净利润                                                        36               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29,969,667.   -64,026,596.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1,983,622.22     -680,367.78
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55,339,559.   -34,629,326.
                -36,794,080.95                                  43,341,548.87
量净额                                         46             66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4,664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                                                     4,433
数(户)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0
(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                                                               0
先股股东总数(户)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                                                               0
数(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                                                               0
股份的股东总数(户)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质押、标记
                                                                      或冻结情
                                                  包含转融通                 况     股
                                            持有有限售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增        期末持股数        比例            借出股份的                       东
                                            条件股份数                     股
(全称)        减            量          (%)           限售股份数                       性
                                              量                       份   数
                                                    量                         质
                                                                      状   量
                                                                      态
卓未龙                                                                           境
                                                                              内
                                                                              然
                                                                              人
杭州高廷投
资管理合伙                                                                         其
企业(有限                                                                         他
合伙)
中 安 润 信
(北京)创
业投资有限
公司-天津
                                                                              其
中安和汇股     -2,400,000    8,548,905    6.37           0        0        无   0
                                                                              他
权投资基金
合 伙 企 业
( 有 限 合
伙)
杭州铂澳投                                                                         境
资管理有限                                                                         内
公司                                                                            非
             -36,200    6,713,800    5.00           0        0        无   0   国
                                                                              有
                                                                              法
                                                                              人
宁波匡吉新
蓝投资合伙                                                       其
企业(有限                                                       他
合伙)
袁东红                                                         境
                                                            内
                                                            然
                                                            人
李欣                                                          境
                                                            内
                                                            然
                                                            人
杭州商盈投
资管理有限
公司-杭州
                                                            其
创享创业投            0    1,750,547   1.30     0   0    无   0
                                                            他
资合伙企业
( 有 限 合
伙)
周信钢                                                         境
                                                            内
                                                            然
                                                            人
富诚海富资
管-海通证
券-富诚海
富通卓锦 1                                                      其
           -874,454   1,407,778   1.05     0   0    无   0
号员工参与                                                       他
科创板战略
配售集合资
产管理计划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卓未龙为杭州高廷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且持有其 20.03%的份额。除
                                    此之外,公司未接到上述股东有存在关联关系或一
                                    致行动协议的声明。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不适用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582.69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40.50%;实现归属于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9,385.36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46.46%;实现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利润-9,666.03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732.04%。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卓锦股份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