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深圳市泛海统联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
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
以及《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
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荐机构”)作为深圳市泛海统联精密制造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统联精密”“公司”)持续督导工作的保荐机构,
负责统联精密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了
作计划 作计划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 保荐机构已与统联精密签订《保荐
作开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 协议》,该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持续
持续督导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 督导期间的权利和义务,并报上海
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证券交易所备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 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了解
职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统联精密业务情况,对统联精密开
展了持续督导工作
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
统联精密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按
违法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于披露前
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
的违法违规情况
易所审核后在指定媒体上公告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
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自发现
或应当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 统联精密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违
券交易所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 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
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
项的具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在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督导统
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 联精密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
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 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
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
件,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其他规范性文件,切实履行其所做
出的各项承诺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
保荐机构督促统联精密依照相关规
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
会、监事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
并严格执行公司治理制度
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
保荐机构对统联精密的内控制度的
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
设计、实施和有效性进行了核查,
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
用、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
要求并得到了有效执行,能够保证
生品交易、对子公司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
公司的规范运行
策的程序与规则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
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 保荐机构督促统联精密建立健全信
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 精密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
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
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
时督促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公司不予更
正或补充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 保荐机构对统联精密的信息披露文
前审阅的,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
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
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督
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
正或补充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
统联精密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证监会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
分或者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
发生该等事项
的情况,并督促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采
取措施予以纠正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人等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 统联精密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东、实际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 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
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
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
市公司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
经保荐机构核查,不存在应向上海
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
公司如实披露或予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
披露或澄清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
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做出
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报告:(一)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相
关业务规则;(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
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见可能存在虚假记
形或其他不当情形;(三)公司出现《保
荐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规定的
情形;(四)公司不配合持续督导工作;
(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
告的其他情形
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 保荐机构已制定了现场检查的相关
质量 要求
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自知道或
者应当知道之日起 15 日内进行专项现场核
查:(一)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
(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
益;(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保;
(四)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常;
(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
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三、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随着 MIM 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以及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下游客户将会
对产品的质量、性能以及工艺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在未来的市场竞争
中,无法持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提高生产工艺水平,保持产品的快速更新迭
代,可能面临无法及时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持续盈利能
力和财务状况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研发人员总数为 156 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
比例为 18.27%,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为 24.36%。公司现有研发人
员结构可能无法持续满足客户产品更新迭代、工艺技术优化突破、应用领域拓
展丰富等需要,公司必须进一步扩充现有研发人员体系,进一步提高研发创新
能力。如果公司后续无法持续引进优秀的研发人员,可能导致后续研发能力不
足的风险。
(二)经营风险
入的比例为 82.82%。公司对苹果产业链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 80%,对
苹果产业链的依赖程度较高。此外,苹果公司的各类消费电子产品每隔一段时
期均需要进行更新、升级换代,相应地就会对零部件制造商提出相关产品的迭
代需求。如果公司不能及时跟进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开发需求,或者短期内
市场上出现了跨越式的技术突破而公司未能跟进,则公司与苹果公司之间的商
业合作可能面临因产品迭代而终止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业绩。
著名的喂料生产商巴斯夫及国内喂料厂商采购。喂料供应商较为集中。此外,
报告期内,公司外购喂料形成的产品收入占比较高,公司形成主要收入的产品
所使用的喂料主要以外购为主。若巴斯夫和国内主要喂料供应商出现产能缩减、
交付能力下降等情况,可能导致公司采购渠道、采购数量以及采购价格等均受
到不利影响,影响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
目前,公司的主要 MIM 产品涵盖了便携式智能终端用 MIM 产品、智能穿
戴设备用 MIM 产品、航拍无人机用 MIM 产品等多个类别,主要应用于平板电
脑、无人机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均属于消费电子领域,应用领域较为单
一。如果未来消费电子产业受宏观经济因素等影响而未能保持稳定地增长且公
司未能成功拓展新的 MIM 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一
定的影响。
(三)财务风险
整体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但较上年有所下降。若未来人民币较美元汇率持续
增长或者公司在未来经营中无法持续开拓优质客户,下游行业竞争加剧及终端
客户整体盈利能力出现下滑,公司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以及设备自动化开发能
力下降,对于外协供应商管控能力下降或者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产生波动,公司
相关产品毛利率将存在波动或者下降的风险。
目前公司外销收入占比较高,公司产品直接出口主要以美元等外币进行贸
易结算。如果未来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波动,公司面临人民币汇率变动所导致
的汇兑损失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存货规模逐年增加。目前公司产品的
主要应用领域为消费电子产业,相关消费电子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较快。如果
宏观经济形势下行、下游产业需求减少以及产品无法适应下游应用产业的快速
发展或者产品市场价格出现下跌,可能导致公司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出现存货跌价的风险。
(四)行业风险
生产芯片的工厂在疫情的影响下产能不足,芯片产业整体的供应能力甚至
不如疫情之前,造成芯片出现阶段性短缺的情况,供需短期内失衡。公司目前
的产品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领域。若消费电子领域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处于
产业链之中的公司也可能受到波及。
(五)宏观环境风险
疫情的不断反复,各行各业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疫情继续蔓
延并持续较长时间,将增加公司需求端及供应端的不确定性,从而对公司的经
营带来不利影响。
近年来,国际政治局势风云变幻,边缘政治冲突不断,加之贸易摩擦,全
球产业链布局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可能会使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到不利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单位:元
主要财务数据 2021 年度 上年同期 增减变动幅度(%)
营业收入 354,533,625.45 336,310,403.44 5.4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7,437,301.23 68,693,801.82 -30.9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9,107,472.71 32,959,441.85 140.01
主要财务数据 2021 年末 上年度末 增减变动幅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1,120,744,094.54 300,541,181.74 272.91
总资产 1,500,044,573.35 455,510,620.42 229.31
主要财务指标 2021 年度 上年同期 增减变动幅度(%)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79 1.14 -30.7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79 1.14 -30.70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股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4.63 26.24 减少 11.61 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均净资产收益率(%)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
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本期比上年同期减少 34.73%,主要原
因为:
(1)客户需求下降。报告期内,因为芯片短缺的影响波及到了公司服务的
终端客户,导致公司产能未能充分有效利用,固定成本无法摊薄,产品毛利降
低。
(2)研发投入加大。公司对新材料、新工艺及新项目进一步加大了研发投
入,多个重点项目同步密集开发,导致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加。
(3)汇率波动。报告期内,人民币较美元汇率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而公
司主要客户群体以美元定价,造成公司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
(4)利息支出增加。报告期内,基于客户的需求预测,公司扩大了经营规
模,同时为了提质增效,公司进行了自动化优化升级。由于前述原因,公司银
行借款有所增加,加之执行新租赁准则的影响,利息支出增加,财务费用上升。
回款增加所致。
收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增加资本公积和股本以及本期盈利共同影响。
票募集资金货币资金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及存货增加,以及根据新租赁准则增
加了使用权资产。
上年分别下降 30.70%、30.70%和 34.91%,主要原因为本期净利润下降所致。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集合了从产品设计、模具设计、系统
组装、制程开发、品质控制、设备及自动化研发等方面的研发技术人员,同时
融汇了具有不同行业研发经验的优秀人才,能给客户提供从产品设计到制程全
方位的建议;大部分的研发团队成员都有和国际大客户合作的经验,能顺畅和
客户沟通,为客户快速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公司的研发中心实行“市场化、流动化、联合化、竞争化”的开放运行管
理方式,并建立“技术领先、勇于创新和开拓进取”的创新体制及一整套完善
的管理制度。此外,公司引入竞争机制并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
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公司的研发目标是为市场及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技术解决方案。公司研发
团队融聚了不同行业的研发经验,能够对产品的研发及制程工艺提供更为全面、
系统及不同视角的解决方案。研发团队从客户的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开始介入,
切实从客户需求出发,从制造工艺角度,到材料选型、模具设计、公差配合、
组装配合等方面综合分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高质量、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
技术解决方案,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增强了和客户研发合作的粘性。
公司的主要客户群体为消费电子领域创新驱动型客户,对产品的技术要求
具有前瞻性和挑战性,对公司的研发响应速度和效率尤为关注。快速、高效的
研发响应能协助客户在有限的研发计划时间里增加验证频次,加快研发速度。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对客户需求及问题的快速回应、快速解决和快速反
馈。在接收到新的研发项目时,公司即开始组建包含项目负责人、模具设计及
制造、产品工程师、制造工程师、品质工程师、新材料研发工程师、自动化工
程师等相关人员参与的项目小组,通过可制造性评审,确认从模具制造到各制
程的系统解决方案。针对模具进行模块化、标准化、精密化的设计和制造,进
一步加快模具制造速度,以及一次合格率。在后续的注射、脱脂、烧结及整形
等制程中,研发团队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快速进行交叉、衔接验证,找出制
程的最优解。良好和快速的研发响应服务能力,使公司成为客户部分产品线的
主力研发供应商。
公司始终鼓励研发团队敢于“试错”、勇于挑战、善于总结。在工艺开发
过程中,不同工作背景的研发工程师通过思想的碰撞、实验,在不断的“试错”
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工艺研发、改进、优化的经验。如在小尺寸产品内径抛
光的研发过程中,当时类似的工艺经验相对薄弱和缺乏,公司研发团队通过对
定制化设备、定制化辅助物料的研发,对工艺参数进行不断验证,并通过对设
备的不断迭代研发,最终实现了自动化、稳定的产品抛光工艺。公司在产品开
发过程中,更为常见的是改进客户的原有解决方案,推荐替代型优化方案。如
异形高光外观产品,原有方案采用机加工辅助 MIM 工艺完成最终的外观形态,
公司结合模具设计、制造及 MIM 全制程的配合及验证,最终实现了 MIM 工艺
一次成形,达成了产品尺寸和外观的需求,简化了制程,进而提升了产品综合
良率和效率。
秉承向效率要效益的思路,公司自成立之初即成立了专门的自动化研发团
队,通过自主研发、设备供应商协助制造的方式,稳步提升公司的自动化程度。
目前,公司自动化设备已经渗透到各个制程,单工序已逐步实现自动化。公司
仍在加快对各类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在单工序自动化基础上对自动化流程
进行连线式生产,最终达成全流程的自动化。通过整体工序体系的自动化,将
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良率和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于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影响,
有效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二)高效协作优势
公司拥有深耕制造业,稳定、团结的核心团队,核心团队成员共事多年、
具有共同合作的经验,凝聚力强、沟通成本低、执行力高。公司采用扁平化的
管理模式,快速决策,高效协作,围绕客户、质量、技术等核心关注点,能够
快速了解需求,准确传递信息,合理调配资源,最终快速响应和反馈,进一步
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客户满意度。
(三)客户资源优势
凭借良好的技术协同、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质服务,公司成为了苹果、亚
马逊、大疆、安克创新等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厂商的合格供应商,并且与行业内
较大的 EMS 厂商富士康、捷普科技、吉宝通讯、铠胜集团、领益智造、立讯精
密、歌尔股份等形成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基于终端品牌商的产品设计和方
案均有一定的前瞻性,通过与之合作,公司的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品质管控
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同时,公司在与下游知名客户的紧密合作中自身知名度
也在不断提升,为其他企业应用公司产品起到良好示范效应,从而推动公司业
务的持续增长。
(四)质量管理优势
公司以品质为宗旨,并将此作为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公司创立之初即建
立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目前公司已通过 ISO9001:2015 国际体系认
证,在喂料开发、模具设计与制造、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形成了规范化
管理。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公司采用自动化尺寸检测设备替代人工,对产品尺寸
进行监控,保持尺寸检测的一致性,避免人为误差。同时公司拥有现代化、设
备精良的计量部门,采用三坐标测量仪、碳硫/氧氮元素分析仪、XRF 荧光光谱
仪、金相显微镜、精密密度天平等完备的测量与检测设备来监控和确保产品稳
定地交付,获得了客户的普遍认可。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及变化情况
公司对新材料、新工艺及新项目进一步加大了研发投入。2021 年度,公司
研发费用为 4,154.13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31.41%;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
重达到 11.72%,较去年同期增加 2.32 个百分点。
(二)研发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获得授权的专利 8 项,新增申请专利 12 项。截至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截止 2021 年 12 月 31 日,本公司累计使用金额人民币 0.00 元,募集资金专
户余额为人民币 795,746,762.26 元,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人民币 772,852,134.13
元的差异金额为人民币 22,894,628.13 元,系暂未支付及暂未置换预先自筹资金
支付的 IPO 发行费用。
公司 2021 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2022 年修订)》《上海证券交易
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和制度文件的规定,
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募
集资金使用不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核
心技术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 2021 年 12 月末,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
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人员的持股情况如下:
直接持股 间接持股
姓名 在公司任职 股份数量 股份数量
股份比例 持股主体 股份比例
(万股) (万股)
董事长、总经 深圳浦特(合伙) 403.4483 5.04%
杨虎 理、核心技术人 1,722.1343 21.5267%
员 泛海统联(合伙) 98.2390 1.23%
郭新义 董事、副总经理 - - 泛海统联(合伙) 63.3096 0.79%
董事、董事会秘
侯灿 - - 泛海统联(合伙) 26.1971 0.33%
书、财务总监
监事、核心技术
侯春伟 - - 泛海统联(合伙) 26.1971 0.33%
人员
陈宏亮 监事会主席 - - 泛海统联(合伙) 26.1971 0.33%
陈勇 核心技术人员 - - 泛海统联(合伙) 21.8309 0.27%
严新华 核心技术人员 - - 泛海统联(合伙) 21.8309 0.27%
除上述持股情况外,杨虎、郭新义、侯春伟、陈勇、陈宏亮通过国金证券
统联精密员工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有公司股份,合计持股
数量 200 万股,合计持股比例 2.5%。
截至 2021 年 12 月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
员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形。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