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十四五”
战略规划概要(2021 年-2025 年)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
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本规划是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
极集团或公司)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制定的战略规划文件,其中涉
及的未来发展目标、战略举措等前瞻性的陈述及预期,均系公司基于
对未来行业发展形势和公司发展预期做出的预测性分析,不构成公司
对投资者的任何承诺。鉴于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形势和公司经营
情况等不断发生变化,公司存在根据政策调整、市场变化以及实际经
营和发展需要对本规划及目标作出适度调整的可能,敬请广大投资者
注意投资风险。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
导,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
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
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战略愿景
企业理念:关爱生命,呵护健康
企业使命:国药泽华夏,太极济苍生
企业愿景:做世界一流的中药企业
核心价值观:正源出新,精益求精
三、战略目标
战略方向:现代中药智造(主),麻精特色化药(辅),区域商
业领军企业(辅)。
核心主线:充分发挥“太极(TAIJI)”驰名商标、百年“桐君
阁”老字号的品牌影响力,充分挖掘传统中药、品牌产品、经典名方
的市场价值,打造具有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多优势的现代中药。
并行辅线:打造以麻精药为特色的化药与生物药生产基地;打造
川渝地区医药商业领军企业。
公司坚定不移聚焦医药健康主业,在基础管理稳步提升的前提下,
实现科研发力、源头把控、生产智能、终端连横、营销突围,打造新
模式、新业态、新理念的“成渝双城圈”大型医药基地,成为国药集
团在中国西部地区的战略增长极。公司通过内生发展加外延扩张,力
争“十四五”末营业收入达到 500 亿元,净利润率不低于医药行业平
均水平,并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中药企业。
四、战略举措
(一)发力创新药研发和主力品种二次开发,做强重点品类
将科技创新列为企业发展战略之首,并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的重要手段;以中药为核心,化药、生物药、大健康产品为辅助;转
变研发思路,由生产驱动向战略驱动转型;采取 R&D 与 BD 快慢结
合的方式加快研发。
(1)明确研发方向:聚焦“6+1”重点领域:消化系统及代谢用
药、呼吸系统用药、心血管用药、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用药、抗肿
瘤及免疫调节药物+大健康养生产品;锚定 12 个产品赛道:糖尿病及
代谢综合征、恶性肿瘤、中医脾胃证、感冒、慢阻肺、冠心病及高脂
血症、高血压及心衰、脑卒中、急慢性疼痛、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
病、抑郁症。
(2)加大研发投入:将研发投入强度纳入对子公司绩效考核,
“十四五”末全公司投入强度超过 5%(工业销售占比)。
(3)打造研发平台:加快太极科创中心建设,加强与国内外一
流科研单位合作,建立产学研融合平台,完善科研基础设施。
(4)壮大研发队伍:“校招、社招、全球招”科研人才,建立
科研人员技术与管理职业发展双通道制度,提高薪酬待遇,并实施股
权激励、分红激励等激励机制。
(二)革新营销机制和模式,确保销售持续快速增长
聚焦“6+1”领域,做强品类、做优品牌、做大品种:创新激励
机制和淘汰机制,推进数字化营销,打造机制活、考核严、管理优、
战力强的“营销铁军”;医疗市场顺势而为,OTC 市场造势而上,骨
干产品与普药销售队伍协同作战,确保战略品种每年增长 30%以上,
其它品种每年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营销观念加快向整合营销、数字化营销转型升级:着力点
是坚持以奋斗者为本、以效益为导向,建立健全营销人员激励机制和
淘汰机制,坚决做到能者上、不能者下。
(2)医疗市场加快向点对点、精细化转型升级:着力点是坚持
学术营销,细分市场,一事一策点对点处理,存量市场要精细化提量,
空白市场要精细化招商。
(3)OTC 市场加快向多渠道、新零售转型升级:着力点是借脑
借力,造势而上,通过调整价格、扩充渠道、增加赛道、强化促销、
拓展区域等措施实现超常规增长。
(三)中药材资源的把控和经营
科学布局符合 GACP 规范及全程追溯要求的“双基地”(药材种
植及加工基地),从中药资源源头掌握主动权。充分发挥资源及行情
研判优势,实施大品种经营。积极推动人工抚育虫草产业化。
(1)“双基地建设”:七大道地产区布局不低于 50 个重点品种
的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以“双基地”建设保障公司大品种需求。因
地制宜打造半夏、金荞麦、前胡等具备绝对优势的中药材基地。积极
推行 GACP 规范建设,真正做到全程可追溯,品质有保障。
(2)大品种经营:不断完善行情研判体系,依托集团内需、基地
优势,通过“战略储备”+“分级加工”并行策略开展大品种经营。
“十四五”末经营全国有影响力大品种不低于 10 个。
(3)抢占“野生替代”商机:稳步推进冬虫夏草室内繁育和原
生地生态抚育产业化项目。
(四)打造数字化现代中药制造体系
以数据赋能为主线,以精益管理为基础,以“提质增效”为目标,
对中药制造产业链的上下游关键要素实施数字化升级,加快推进中药
现代化。
(1)建设数字化基础平台:强化云计算、网络、安全等基础设
施建设,利用好现有资源,建立适宜数字化建设推进机制。
(2)建立标识解析体系:以中药制造上下游产业链关键要素赋
码标识为切入点,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
(3)打造数字化转型升级样板:以藿香正气液数字化生产为基
础,打造太极医药城中药制造智慧园区(样板工厂);打造全国一流
的中药智能化研究中心。
(五)打造川渝地区医药商业领军企业
聚焦川渝,积极转型,加快建设全域数字化整合营销平台,加速
终端布局,打造区域医药商业领军企业。
(1)整合资源,提升效率:充分整合工商、批零、医疗和零售
资源,集中品种、渠道、成本、人才等方面优势,充分协同,提升效
率。
(2)数字赋能,积极转型:构建全域数字化整合营销平台,赋
能工业厂家实现线上全程追溯、精准分析、精准促销,为工业企业提
供全域整合营销解决方案。
(3)紧抓终端,加快扩张:零售外延发展从品种、系统、服务
上多维度赋能加盟药房,前瞻性做好“N 统一”准备;医疗终端充分
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开户数和配送率。
(4)洞察需求,服务增值:围绕医疗新形势下客户(消费者)
需求,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人才素质、物流布局、慢病诊疗管理水平,
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专业、高效、温暖”的服务,以专业服务提升
竞争“软实力”。
(六)弘扬国药文化,塑造中药领导品牌形象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承国药
“关爱生命,呵护健康”的品牌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
的美好向往,塑造“国药泽华夏,太极济苍生”的中药领导品牌形象。
(1)弘扬文化:通过中医药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和中药标本馆建
设等形式,借助多平台,利用新媒体,扩大社会影响,强化太极品牌
的中医药属性。
(2)塑造品牌:系统梳理并形成太极集团品牌策略,深度提炼
品牌内涵,规范统一视觉形象,全面推动“太极”驰名商标、“桐君
阁”老字号、“非遗”等子项目品牌协同并进。
(3)做大产品:结合“6+1”治疗领域,深挖临床学术价值,契
合整合营销、开展多维宣传,着力打造一批各领域的明星大品,力争
达到“国民熟知、家庭常用”的效果。
(七)正源出新,打造太极特色大健康养生平台
以“健康中国”为指引,借助电商模式,上下游融通、进出口结
合,打造具有中医养生文化内涵的太极大健康养生体系,成为太极集
团跨越式发展新的增长点。
(1)传承中医养生文化:汲取中医养生文化精髓,制定“太极”
养生法则。
构建太极大健康养生圈:充分利用太极工商业会员资源,培育太
极大健康养生忠实追随人群。
(2)定制太极大健康养生套餐:吸收现代医学研究成果,针对
不同人群、不同场景定制太极特色的养生方案。
(3)丰富太极大健康养生产品:借助太极丰富的补益类产品资
源和国药集团优势进口资源,建立健全补益类中成药、药食同源中药
饮片和配方颗粒、智能化可穿戴式医疗设备、保健食品、特医食品、
中药日化品、轻医美产品和生物健康品等大健康养生产品库。
(4)提高太极大健康养生品的可及性:与太极治疗药品线下传
统营销渠道和终端充分协同,并加强和京东、阿里健康等外部电商的
全面合作,确保线上线下“一体化”。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确
保太极大健康养生品国内国际“双循环”。
(八)规范治理,提升公司整体组织力
实现管控模式从事务型向“战略+运营”转型,打造以协同高效
的运营机制、扎实有效的风控机制、综合联动的监督机制为支撑的管
治体系;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打造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提升公
司发展的组织力。
(1)模式转型:战略管控模式实现从事务型向“战略+运营”转
型。
(2)边界明晰:全面梳理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职责
边界,持续规范公司治理。完善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精简高效、边界
清晰的组织架构。
(3)完善体系:以制度“废改立”为抓手,优化业务流程权限,
提升运营效率。逐步构建相互配合、信息共享、联动推进、手段互补
的综合监督机制。强化内部控制管理、风险控制管理及法律事务管理,
做实运营分析,防范经营风险。
推进三项制度改革,重点打造涵盖“一批储备干部、数十名资深
专家、上百名专业人才,过千名业务骨干”的“一十百千”人才队伍:
深化劳动用工改革,建立人员淘汰退出机制,实现市场化用工,
健全员工能进能出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任期制契约化管理,
开展人才画像,健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深化分配激励改革,建立以
岗位价值和业绩贡献为主导的激励分配机制。
(九)提高财务运营和资本运作水平,推动公司跨越式发展
建立与公司经营相适应的财务、运营管理体系;推进增资扩股工
作,引入发展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积极寻求对行业优秀企业并购
重组。
进一步提升财务运营水平,赋能生产经营。引进战略投资者,实
施资本市场再融资,积极推进战略品种研发、智能制造升级以及目标
企业的并购重组。“ 十四五”期间,完成“两非”企业(非主业、
非盈利能力强的企业)、闲置或低效益资产的优化处置和合理运作。
五、保障措施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融合,为公司改
革发展各项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严格遵循国药集团对太极集团的
战略定位和布局,紧紧依靠国药集团大平台,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
展。
合规经营,防控风险,着力健全法治工作体系,提升依法治企能
力,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保障企业合规经营。
成立太极集团战略研究委员会,具体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统筹安
排与协调推进,根据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建立工作责任制,责任
到人,分工到位,确保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进一步改进考核评价机制,严格考核,落实奖惩,同时加大督导
力度,确保战略规划、工作计划、业绩考核衔接紧密,确保约束性指
标的落实。
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