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0723 证券简称:美锦能源 公告编号:2021-112
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摊薄即期回报及填补措施与相关主体
承诺(修订稿)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
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美锦能源”)公开发行
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本次发行”“本次公开发行”)相
关事项已经公司九届十四次董事会会议和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尚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核准。公司于2021年11月4日召开九届二十三次
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减本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金额
的议案》,将公司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内至本次发行前新投入或拟投
入的财务性投资1,000.00万元从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中扣除,并相应调整募集资金
用途中的投资总额。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110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
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7号)以及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首发及
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摊薄即期回报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证监会公告【2015】
源对本次2021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对即期回报摊薄的影响进行了认真分
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填补回报措施,相关主体对公司填补回报措施能够得到切实
履行作出了承诺。具体内容如下:
一、本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摊薄即期回报对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的影
响
本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拟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人民币
建设“华盛化工新材料项目”“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一)主要假设
以下假设仅为测算本次发行摊薄即期回报对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不代
表公司对2021年和2022年经营情况及趋势的判断,亦不构成盈利预测。投资者不
应据此进行投资决策,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决策造成损失的,公司不承担赔偿责
任。
发行摊薄即期回报对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最终以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实际发行完
成时间为准)。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部未转股(该转股完成时间仅为假设,不对实际完成时间
构成承诺,最终以可转债持有人完成转股的实际时间为准)。
次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实际到账的募集资金规模将根据监管部门核准、发行认购
情况以及发行费用等情况最终确定)。
十三次董事会会议召开日,即2021年11月4日的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
均价和前一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价的孰高值,该转股价格仅用于计算本
次发行摊薄即期回报对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最终的转股价格由公司董事会根据
股东大会授权,在发行前根据市场状况确定,并可能进行除权、除息调整或向下
修正)。
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202,475.65万元和216,959.37万
元,以此预计2021年全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
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202,475.65万元×4/3=269,967.54万元和
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在2021年度基础上按
照减少10%、持平和增长10%分别测算(该假设仅用于计算本次发行摊薄即期回报
对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并不代表公司对2021年度、2022年度经营情况及趋势的
判断,亦不构成公司盈利预测)。
(上述假设仅用于计算本次发行摊薄即期回报对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最终以公
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以及实际实施完成时间为准)。
润之外的其他因素对净资产的影响。
司所有者权益+2021年第四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假设2022年12
月31日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022年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022年归
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22年现金分红金额+本次发行的可转债转股增
加的所有者权益。
(该假设仅为模拟测算财务指标使用,具体情况以发行完成后的实际会计处理为
准);另外,不考虑募集资金未利用前产生的银行利息以及可转债利息费用的影
响。
未发生变化,无其他可能产生的股权变动事宜。
(二)对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测算
基于上述假设,本次公开发行对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测算如下:
项目 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全部转股
总股本(万股) 427,027.10 427,027.10 458,109.36
情形一:2022 年净利润较 2021 年减少 1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万元) 269,967.54 242,970.78 242,970.7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
有者的净利润(万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63 0.57 0.55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63 0.57 0.5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基本每股收益(元/ 0.68 0.61 0.59
项目 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全部转股
股)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稀释每股收益(元/
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前) 23.79% 17.87% 15.7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后) 25.49% 19.15% 16.92%
情形二:2022 年净利润较 2021 年持平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万元) 269,967.54 269,967.54 269,967.5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
有者的净利润(万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63 0.63 0.6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63 0.63 0.6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基本每股收益(元/
股)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稀释每股收益(元/
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前) 23.79% 19.66% 17.3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后) 25.49% 21.07% 18.63%
情形三:2022 年净利润较 2021 年增长 1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万元) 269,967.54 296,964.29 296,964.2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
有者的净利润(万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63 0.70 0.67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63 0.70 0.6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基本每股收益(元/
股)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稀释每股收益(元/ 0.68 0.75 0.72
项目 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全部转股
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前) 23.79% 21.42% 18.9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后) 25.49% 22.95% 20.32%
注1:每股收益指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
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的有关
规定进行计算,下同;
注2:期末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间归属
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当期现金分红金额+转股增加的所有者权益±因其他交易或
事项引起的当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二、本次公开发行可转债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提示
投资者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部分或全部转股后,公司总股本和净资产将会
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对公司原有股东持股比例、公司每股收益产生一定的摊薄作
用。另外,本次公开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设有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在该条
款被触发时,公司可能申请向下修正转股价格,导致因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
而新增的股本总额增加,从而扩大本次公开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对公司原
普通股股东潜在摊薄作用。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后即期回报存在被摊薄的风险,敬请广大投资
者关注,并注意投资风险。
三、董事会选择本次融资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一)华盛化工新材料项目
公司依托“煤-焦-气-化”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就地转化。
随着国家对焦化行业准入要求不断提高及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的行业趋势,
焦化企业不断向产业链下端延伸,企业竞争也由焦炭单一产品竞争,向炼焦附产
品深加工的差异化竞争转变,公司也是顺应发展趋势,不断积极创新,逐步向焦
炉煤气深加工产品领域拓展。本项目建成达产后,除主要产品焦炭外,焦炉煤气
等副产品通过加压除杂、加炭合成等,深加工成为乙二醇、LNG;将烟尘脱硫,
通过 WSA 制备硫酸;富氢气通过 PSA-H2 单元经变压吸附制取合格氢气产品;煤
焦油、粗苯等副产品通过专门装置集中回收后,作为重要化工原料出售。该项目
不但可增加公司产品的多样性,还可作为公司新增盈利的增长点,提升公司盈利
的可持续性与抗风险能力。
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要求处于“26+2”城市的焦化企业,自 2019 年 10
月 1 日起,执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排放限值,焦
化企业必须从干熄焦改造、脱硫脱硝工艺、水处理、加盖筒仓等方面进行一系列
环保升级。2018 年 6 月,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重
点区域加大独立焦化企业淘汰力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施“以钢定焦”,力争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标准规范,工信部制定并发布了关于《焦化
行业规范条件》的公告,旨在鼓励和引导行业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
要》,提出优化焦化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促进焦化行业现有化工初级产品向下游
产品、精细化工产品、新型化工材料方向延伸,与石油化工、生物化工有机结合,
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序推进氢能发展利用,发挥焦炉煤气富氢特性,并在产业发
展方面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
本项目实施以后,公司将下属焦化厂的产能进行更新换代,更换为最新的
推进节能减排、深化综合利用”的宗旨,实现项目环保和综合利用的效益最大化。
同时,通过“煤-焦-气-化”的综合项目建设,公司综合环保处理的效果将大幅
提升,在较长时期内满足行业的监管标准,并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坚战推动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山西焦化行业的
总体目标:严格控制焦化建成产能,力争全省焦炭年总产量较上年度只减不增。
通知要求严格实施产能减量置换。鼓励炉龄较长、炉况较差、规模较小的炭
化室高度 4.3 米焦炉提前淘汰,置换焦化产能建设现代化大焦炉,支持焦化企业
“上大关小”。同时,通知要求提高新建焦化项目标准。产能置换确认后的新建
项目,捣固焦炉必须达到炭化室高度 6 米及以上,顶装焦炉必须达到炭化室高度
制定焦化生产废水零排放措施等。目前山西省焦化行业正按照“退城入园”“产
能置换”以及“上大关小”等方式,积极推进焦化行业产能升级和落后产能淘汰
工作。
剩产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进一步强化了
山西省焦化行业“以整改促发展、以整改促转型”的产业政策。行动方案目标在
三年内全面推进焦化产业园区化、链条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实现焦化行业
技术装备水平质的提升。行动方案再一次强调要严格按照通知的有关规定,全面
优化焦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新建焦化项目捣固焦炉必须达
到炭化室高度 6 米及以上,顶装焦炉必须达到炭化室高度 6.98 米及以上,配套
干熄焦装置,并制定焦化生产废水零排放措施。焦炉煤气要实现制 LNG、制甲醇、
费托合成油蜡、氢能等高端综合利用,全面推广清洁高效炼焦技术与装备的开发
应用。
万吨以上,完成焦化产能压减年度任务,太原、临汾、长治等市按照已批准的压
减方案退出炭化室高度 4.3 米及以下焦炉,晋中、吕梁、运城、忻州、阳泉属于
“1+30”区域的县(市、区)力争全部退出炭化室高度 4.3 米及以下焦炉。
公司为保证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消除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性,积极
响应山西省焦化产业政策,着手抓紧焦化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更新换代。同时
紧抓山西省相关文件精神,建设炭化室高度达到 7.65 米的炼焦炉,并配套相应
焦炉煤气净化设备,对焦炉煤气进行深加工,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1)政策可行性
炉加热精准控制、焦炉烟气脱硫脱硝副产物资源化利用、脱硫废液资源化利用、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煤焦油炭基材料、煤沥青制针状焦、焦炉煤气高附加值
利用、荒煤气和循环氨水等余热回收”为国家鼓励项目,公司焦化设备以及焦炉
煤气深加工技术属于国家鼓励项目。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属于山西省现有焦炭产能的升级置换,符合山西省政
府印发的《山西省焦化产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焦化行业压减过剩产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山西省打赢蓝
天保卫战 2020 年决战计划》的相关政策要求;本项目建设亦符合山西省发改委、
经信委印发的《山西省焦化产业布局意见》的相关要求。
本项目是公司积极贯彻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环
保部下发的《关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
公告》等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2019 年 3 月,本项目被列入山西省 2019 年重点
产业转型项目,在资金、配套资源等方面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具备
政策可行性。
(2)市场可行性
本项目属于山西省既有产能的升级置换。公司与现有主要客户如:河钢集团
有限公司、唐山燕山钢铁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等保持常年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公司产能置换期间及以后,公司与主要客户关系
将更加稳固。随着钢铁行业进入产能置换期,高炉大型化特征凸显,从而对焦炭
反应强度要求更高,并对上游焦炭行业需求格局产生影响。公司将利用本次产能
升级置换带来的工艺改良优势,积极开发潜在目标客户。
本项目附产品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
酯纤维、防冻剂、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炸
药等,此外还可用作涂料、照像显影液、刹车液以及油墨等行业,用途十分广泛。
本项目另一附产品 LNG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远远小于石油
和煤炭,加快发展和合理利用天然气,可有效改善大气环境,促进减排目标的实
现。同时,政府明确要求未来逐步提升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这些因
素都将提高天然气的需求,给天然气及 LNG 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本项目另一附产品氢气作为零碳能源,其极低的环境影响让氢能源成为各国
重点发展的清洁能源,我国在 2019 年将氢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地方政府
各项氢能源政策也陆续出台。《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指出,预计
到 2050 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 10%,氢气需求量接近 6,000 万
吨,年经济产值超过 10 万亿元,市场前景远大。此外,公司控股或参股多家氢
能源产业企业,积极布局氢能源上下游产业链,该募投项目的副产品氢气也将成
为公司在山西氢能源产业布局的一部分,有利于公司在山西地区氢能产业集群中
寻求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的市场需求既有存量客户的稳定合作,亦存在较好潜
在客户的开发基础,具备较好的市场可行性。
(3)技术可行性
公司长期从事于焦化行业,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以及生产及综合利用技术,
通过与下游钢铁企业长期合作,掌握了运用不同比例的焦煤、瘦煤、贫煤等多品
种炼焦煤与主焦煤搭配炼焦的核心配煤工艺,在保证焦炭品质一样的条件下,节
约了优质炼焦煤的使用,降低耗煤成本,增强了公司产品竞争力;在生产经营方
面,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经营团队,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成
熟的工艺生产流程。综上所述,本项目具有技术可行性。
(4)资源可行性
公司所处山西地区,交通便利、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具
有丰富的炼焦煤资源。本次募投项目所处的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作为全省重
点焦化产业园区,可实现资源的共享以及上下游衔接,资源优势明显,具有资源
可行性。
(二)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项目
公司多年来依靠在能源领域的产品及技术优势,抓住氢能源的发展契机,整
合产业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并向氢能源全产业链延伸。未来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
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空间将日益扩大,而伴随燃料电
池汽车的推广和普及,燃料电池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本次项目的实施
有助于公司把握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抢占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汽
车的市场先机并进一步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
近年来公司依托在氢能源产业链上的研发及制造优势,努力开拓对氢能源全
产业链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一点(整车制造)、一线
(燃料电池上下游产业链)、一网(加氢站网络)”的总体规划,有利于在氢能领
域进行全产业链布局,逐步形成“产业链+区域+综合能源站网络”的三维布局。
在氢燃料电池方面,公司目前已经掌握了部分关键的核心技术,但产品结构
仍有待完善,公司仍需在新产品的研发、市场推广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以提升产
销规模,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
随着氢燃料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需求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公司加
快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的资金投入,提高研发能力并满足市场需求,可进一步
巩固公司的竞争优势及行业地位,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同时有利于扩大公司的
营收规模,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氢能是公司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近年来公司通过收购并控股或参股国内龙
头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生产企业及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客车企业,
掌握了氢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的生产技术,实现了在焦炉煤气制氢、加氢站、氢
燃料电池系统、电推、膜电极核心零部件、氢燃料商用车整车及零部件等氢能源
全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精准布局,旨在打造氢能源产业平台,整合和拓展氢能源
产业链的上下游资源。
本项目的建设是公司在氢能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符合公司的长期发展规划。
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氢燃料电池上下游及氢燃料商用车的研发与营销力度,抓住
行业发展机遇,提高氢燃料电池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在公司业务中的比重及盈利能
力。
另外,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独立商品焦和炼焦煤生产商之一。公司在炼焦过程
中的焦炉煤气富含氢气,可以大批量低成本制氢,制氢和发展加氢站拥有得天独
厚的条件,公司强大的产业背景及协同能力对项目的健康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
用并将带来强有力支持。
公司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产品创新及技术研发,具备制造高端氢燃料电池系统
及氢燃料电池电堆的工艺技术及研发实力。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公司已累积了
多项核心技术,具有产品开发、工艺研究、生产、检验、销售等组织管理和质量
保证的完备体系网络。同时,公司在科研创新上引进或联合国家级氢能研究机构
及院校,组建氢能科技创新中心,促进氢能产业优势资源集聚升级发展,打造国
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链与产业链。公司多年来通过自身的技术
积累,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以及针对氢能源市场趋势发展的创新模式,将为本次
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财务结构,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公司所属焦化能源行业存在重资产、竞争充分、集中度较低等特点,相关业
务开展及实施对固定资产规模的要求较大,对流动资金的需求较高,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及预付账款等经营性资产的规模较大。2018 年末、2019 年末、2020 年
末和 2021 年 9 月末,公司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及预付账款之和
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20.14%、19.15%、12.83%和 8.56%,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随着我国焦炭行业去产能持续推进,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使得公司行业龙头地位
逐步定型,为继续巩固焦化企业龙头地位,逐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公司对流
动资金实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公司的未来发展依赖于流动资金的持续投入,拥有
充足的流动资金是公司持续经营及扩大规模的必要基础。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亦呈波动上升趋势。
费用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 9.59%、23.33%、29.88%和 6.82%;虽然得益于
净利润比重有所下降,但 2018 年-2020 年,公司财务成本较高,对盈利能力产
生一定影响。若未来焦炭市场价格回落,业绩相应回落,公司仍将面临一定财务
风险。本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补充流动资金,如未来可转债持有人陆续实现转
股,可进一步减少公司财务费用的支出,有利于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提升公司
的风险抵御能力。
此外,本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部分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不但
会缓解公司的营运资金压力,为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更有助于公司抓住煤
化工产业难得的发展机遇,率先完成产能、技术、销售渠道的布局,锁定先发优
势,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确立有利的地位,提升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
四、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公司现有业务的关系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华盛化工新材料项目”、“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
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系投向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实施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举
措。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工艺技术、延伸焦化产业
链、扩大氢能产业优势,巩固公司现有的市场地位、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提升
公司核心竞争力、优化资本结构,符合公司的定位和发展战略。
五、公司从事募集资金项目在人员、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储备情况
华盛化工新材料项目实施背景为淘汰落后设备及产能,完成产能置换,提高
生产效率,该项目与公司现有主营业务高度契合。公司可将部分被置换落后设备
及产能涉及的生产和技术人员调整至华盛化工新材料募投项目,并且公司具备充
沛的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该募投项目属于山西省既有产能的升级置换,公司将
利用本次产能升级置换带来的工艺改良优势,巩固与现有客户业务发展的同时,
积极开发潜在目标客户。此外,本项目附产品乙二醇、LNG、氢气等具有广泛的
化工用途,具备大量的市场需求。
公司已率先布局氢能源相关业务,具备实施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项目的人
员和技术储备。公司控股子公司佛山市飞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氢能源整车业
务;其参股公司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氢燃料电池的研发及生产业务;
其投资的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具备强大的燃料电池研发技术团队,公
司在上述领域的布局能够保证满足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项目对人员和技术的
要求。此外,氢能源已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清洁能源,《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
产业白皮书》指出,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氢
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因此,氢能源上下游相关
产业尤其是氢燃料电池及以其为动力的汽车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六、公司应对本次发行摊薄即期回报采取的措施
为了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降低即期回报被摊薄的风险,增强对股东利益
的回报,公司拟采取多种措施填补即期回报。同时,公司郑重提示广大投资者,
公司制定了以下填补回报措施不等于对公司未来利润做出保证。
(一)加强募集资金管理,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证券
发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
监管要求》《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规范运
作指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制定并持续完善了《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对
募集资金的专户存储、使用、用途变更、管理和监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保障
公司规范、有效使用募集资金,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董事会将持
续监督公司对募集资金进行专项存储、保障募集资金用于指定的投资项目、定期
对募集资金进行内部审计、配合监管银行和保荐机构对募集资金使用的检查和监
督,以保证募集资金合理规范使用,合理防范募集资金使用风险,主要措施如下:
策程序进行明确,进行事前控制,保障募集资金的使用符合本次公开发行申请文
件中规定的用途。
资金管理制度》规定的相关职责,加强事后监督检查,持续关注募集资金实际管
理与使用情况。保荐机构积极履行对募集资金使用的检查和监督义务。会计师事
务所对公司年度的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出具鉴证报告。
董事会每半年度全面核查募投项目的进展情况,对募集资金的存放与使用情况出
具《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公
司董事会在《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中披露保荐机构专
项核查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鉴证报告的结论性意见。
(二)加强经营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益
公司将继续推进精细管理,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差异化
成本管控,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提升公司资产运营效率。此外,公司将加大人才
引进、培养、管理力度,实施职级管理体系转换和薪酬分配机制改革,激发全体
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上述举措,公司的经营效益将得到稳步提
升。
(三)确保募投项目的效益最大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紧紧围绕公司主营业务,系公司在现有业务基础上,
充分考虑了焦化行业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结合公司实际发展需求而制定的,在
各方面都与现有业务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是现有业务的巩固提高和合理扩展,
是在现有主营业务基础上的延伸和深化,是公司核心竞争力及综合实力的进一步
强化。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加快推进募投项目建设,争取募投项目
早日销售并实现预期效益。
(四)进一步完善利润分配政策,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
公司拟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
知》、《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上市公司监
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等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利润分配制度,强化
投资者回报机制,确保公司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得到保护。同时,为进一
步细化有关利润分配决策程序和分配政策条款,在增强现金分红的透明度和可操
作性,公司现已制定了《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21-2023年)
股东回报规划》,建立了健全有效的股东回报机制。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
保持利润分配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本次可转债发行后,公司将依据相关法律
规定,严格执行落实现金分红的相关制度和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保障投资者的利
益。
七、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填
补回报措施能够得到切实履行作出承诺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
的意见》(国办发[2013]110号)和《关于首发及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摊薄即
期回报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5]31号)等文
件的要求,公司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发行摊
薄即期回报采取填补措施事宜做出以下承诺:
(一)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对公司填补回
报措施能够得到切实履行做出如下承诺:
他方式损害公司利益;
情况相挂钩;
相挂钩;
国证监会作出关于填补回报措施及其承诺的其他新监管规定的,且上述承诺不能
满足中国证监会该等规定时,本人承诺届时将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最新规定出具补
充承诺;
关填补回报措施的承诺,若本人违反该等承诺并给公司或者投资者造成损失的,
本人愿意依法承担对公司或者投资者的补偿责任。
(二)公司的控股股东美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高反娥、姚俊
良、姚俊杰、姚俊花、姚三俊、姚四俊、姚俊卿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对
公司填补回报措施能够得到切实履行还做出如下承诺:
国证监会作出关于填补回报措施及其承诺的其他新的监管规定,且上述承诺不能
满足中国证监会该等规定时,本公司/本人承诺届时将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最新规
定出具补充承诺;
承诺,本公司/本人同意按照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等证券监管机构按照
其制定或发布的有关规定、规则,对本公司/本人作出相关处罚或采取相关管理
措施。
八、关于本次发行摊薄即期回报的填补措施及承诺事项的审议程序
董事会对公司本次发行摊薄即期回报事项的分析及被摊薄即期回报的填补
措施及相关承诺主体的承诺等事项已经公司九届十四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
公司将在定期报告中持续披露填补即期回报措施的完成情况及相关承诺主
体承诺事项的履行情况。
特此公告。
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