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新质生产力 - 正文

发展新质生产力,北交所迎来重大机遇!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4-04-07 16:1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演变的今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交所(北京证券交易所)正站在这一历史性的转折点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我国,中小企业群体展现出极强的创新活力,为国家贡献了超过70%的技术革新。北交所作为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核心平台,自成立两年以来,始终专注于满足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逐步打造并优化了一套盖企业成长全周期、服务全面的制度和支持体系,有效促进了科技、产业与金融领域的互动发展。

本文将详细解析北交所可能受益的板块方向以及投资者疑虑的问题。

北交所新质生产力产业蓬勃发展

北证市场正迎来新质生产力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一市场不仅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氢能源、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还在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在北交所上市的245家公司中,新质生产力行业的标的尤为突出。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氢能源、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例,北交所共有11家相关企业,总市值高达145.68亿元。这些企业在智能电子、智能底盘、测试设备等细分领域各有千秋。2023年业绩快报显示,其中9家企业实现了归母净利润正增长,奥迪威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比增长了47.55%。

在氢能源领域,北交所也有12家相关企业,总市值达到255.17亿元。这些企业涵盖了氢气生产、储运及下游应用等全产业链。硅烷科技等公司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了62.89%。

人工智能方面,北交所有21家相关企业,总市值达到410.09亿元。这些企业覆盖了算力中心建设、人工智能芯片、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范围。艾融软件等公司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了38.41%。

在生物制药和生命科学板块,北交所有19家相关企业,总市值高达467.53亿元。这些企业涵盖了生物医药研究、医药原料、医疗器械等多个环节。锦波生物等公司的表现尤为突出,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74.61%。

此外,商业航天也是北交所的一个重要领域,共有10家相关企业。这些企业在卫星通信、伺服系统等方面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民士达等公司的业绩表现抢眼,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8.72%。

值得关注的是,北交所还在积极储备新质生产力后备军。在上市审核中的120家企业中,有17家较为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企业,涉及大数据、商业航天等方向。同时,还有46家新三板挂牌公司选择了北交所直连机制,其中15家为典型的新质生产力标的。

这些后备军企业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创新能力,还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业绩。例如,西诺稀在核电、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圣兆药物则聚焦于复杂注射剂的研发及产业化;握奇数据以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身份赢得了多项荣誉;而爱得科技在骨科耗材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北交所深化改革加速,市场活力显著提升

一些投资者可能对北交所的流动性问题心存疑虑,然而,这正是当前市场上存在的一个较大的预期差,实际上,北交所的流动性正在显著改善,并有望进一步提升。

自2021年9月北交所成立以来,随着“深改19条”政策的逐步推进,北交所已从一个相对孤立的市场逐渐融入到更广泛的A股体系中。特别是在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宣布对IPO和再融资进行阶段性收紧后,北交所的上市和受理速度依然保持稳健,显示了其独特的市场活力和吸引力。

在估值方面,经过2023年11月至今的回升,北证A股与科创板、创业板的估值差异已经有所缩小。随着北交所转板制度的完善、直联机制对新三板企业上市北交所的支持,以及直接北交所IPO制度的探索与实施,北交所市场的整体估值中枢正面临重新定位。

投资者参与度也在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12月28日,北交所合格投资者开户数已达到675万户,相比2023年初新增了近150万户,表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和参与北交所市场。同时,新股赚钱效应明显,2023年北交所新股首日平均涨跌幅达到56.89%,尤其是11月和12月,首日涨跌幅均值分别高达100.36%和135.69%。

在流动性方面,北证50指数的日均换手率有大幅提升,自2023年10月底以来,北证A股的整体换手率明显改善,甚至在2023年11月27日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日换手率高达16.10%。这一变化表明,北交所市场的流动性正在显著提升,与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差异也在逐年减小。

在市值和估值方面,北交所也取得了显著增长。从2023年10月23日的2407亿元增长到2024年1月5日的4441亿元,增长率高达84.53%。同时,经过本轮重估,北交所企业的PE TTM分布变得更加平均,与科创板和创业板的估值差距也明显减小。

此外,主流投资机构对北交所上市公司的研究覆盖也在逐步提升。有效评级覆盖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占比从2022年12月31日的16.25%提升至2024年1月6日的29.17%。这一变化有望进一步拉近投资者对北交所市场的认知差距,推动北交所市场的系统性重估和持续发展。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