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滨江集团公布的2023年半年报,据财报报显示,公司不仅大幅减少了有息负债规模,降低了净负债率,每股收益还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29.23%。在确保财务安全的同时,又实现了高利润增长,为房地产高质量、低风险增长,开辟了全新的模式。
低风险、高增长
有学者曾经撰文指出,内地的开发商要向香港同行学习,走低负债、高利润的发展模式。当年很多港资开发商的净负债率不超过30%,开发规模也只有内地同行的1/10,但每股盈利和现金流流入净额却是内地同等规模同行的几倍,因此市值也比同等规模的内地房企要高出好几倍。
但房企要学习香港开发商的模式又谈何容易。且不说彼时,香港的房地产开发已经进入到了尾声,一年能开发、销售的项目并不多,就是经营性地产的规模和体量也非内地房企可比,像香港开发商那样以租金收益来实现现金流、利润与规模的平衡,难度非常大。
不过,滨江集团却为内地房地产企业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径。在净负债率由去年末的55.42%下降至21.54%,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却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66%,每股收益更是增长了29.23%。
这背后意味着滨江的运营效率,又较上一年同期有明显提升。更高的经营效率,往往可以分摊更多的不变成本,进而让盈利能再次提升。
在行业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滨江集团能实现更优的盈利,这说明滨江拥有着很多不具备的能力。
行业品牌领跑者
在品牌、合作伙伴以及融资成本方面,滨江拥有其他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的优势。
公司坚持产品的创新,公司保持每年都有 2—6 个新品推向市场;其次是在科技、 智能化上做点的突破;公司以“创造生活,建筑家”的产品理念,全方位努力打造全天候生活园区体系,并从精装、园林、配套、功能、服务等多维度,投入更多的心力去推敲 和呈现更完美的产品。
在此基础上,做好品质标杆建设。滨江进入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区块,都要做综合方面的标杆。公司提出要做“行业品牌领跑者,高端品质标准制订者”,今后还要朝着真正成为“行业品牌领跑者,行业品质标准制订者” 努力。
由于对产品品质的追求,滨江节约了大量的广告费,实现了更佳的营销业绩。在整体市场疲软之际,滨江今年 1-6 月,却实现925.8 亿元销售额 ,同比增长 35%。不仅一手房销售良好,二手房能获得较高的品牌溢价。
良好的市场表现和稳健的财务,给滨江注入了强大现金流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的融资能力。在过去四年间,滨江集团的整体融资成本不断下降。2019 年的综合融资利率是 5.6%,2020 年为 5.2%,2021 年为 4.9%,2022 年为 4.6%,2023 年 6 月末已经降至 4.4%的新低点。
滨江强大的品牌和财务优势,也吸引了优质的合作伙伴。很多合作伙伴与滨江共同成长,能更好地协助滨江集团高效、高质地开发和经营。
为投资机构普遍看好
滨江的高效和高质量经营,得到了券商研究机构的肯定。国盛证券发布研报称,2023年1-8月,公司共发行三笔短融、两笔中期票据和一笔公司债,合计43亿元,是当前少有的能够纯信用发债的民企。考虑到公司预收房款充足,结算增长有保障;土储布局优质,销售去化情况较好;在杭州等核心城市积极拿地,为未来的供货提供支撑;且近两年拿地毛利率较显著改善,土储不断优化。预计2023/2024/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504/593/66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3.2/52.8/63.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9/1.7/2.0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年动态PE7.9倍,维持“买入”评级。
西南证券则看到了公司的品牌品质优势。后者发布的研报称,滨江销售逆势增长,优质土储推动发展。2023H1销售额925.8亿元,同比增长35%,克而瑞排名第10位,较2022年提升3位,权益销售现金回笼478.7亿元。
平安证券的研报则指出,随着行业持续调整及部分房企的退出,公司凭借稳健经营、品牌及融资优势,有望逐步扩大优势。
截止9月2日,已有9家券商房地产分析师对滨江的半年报进行解读,并加以推荐。研报的发布数量,处于行业领先位置。从中可以看出,金融市场对以滨江集团为代表的行业新模式的期盼:在本轮市场调整后,未来会有更多企业以高质效模式进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