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东航、中国国航、南方航空、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等相继披露月度运营情况。整体来看,A股客运航司续写了1月“开门红”,2月份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回升态势。
过去几年,经历了疫情冲击的航空业亏损严重。虽然2023年以来,民航市场正在稳步复苏的态势之中,航空运力逐渐恢复,但2022年巨额亏损的压力仍在,今年航司业绩能否反转成为了市场关注的重点。
关键指标大幅好转 国际航班成重点
3月15日晚间,中国东航、中国国航、南方航空相继披露了2月运营情况,吉祥航空、春秋航空日前也进行了公告。整体来看,2月份各大航司在运力投入、旅客周转量、客座率等关键指标上同比大幅好转,国际航线增速尤为突出。
在运力投入上,2023年2月份,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的客运运力投入(按可用座公里计)分别同比增长51.7%、27.51%、26.08%、12.63%、-11.61%。
在运载量指标上,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2月旅客周转量(按收入客公里计)均实现增长,分别同比上升71.2%、43.04%、43.47%、31.71%、1.07%。
从运载率指标看,三大航客座率水平显著提升,2月份客座率均达到70%以上的水平。具体而言,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当月客座率分别为72.6%、76.59%、72.97%、83.21%、87.10%。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证券之星整理
可以看出,虽然春秋航空在运力投入、运载量等经营指标上,增速逊于前述其他航司,但其当月客座率超过85%,为A股航司中最高。
今年以来,出境游利好消息不断,国际航线成了各大航司的必争之地。
从各大航司运营数据来看,今年2月,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的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较去年同期增幅均翻倍式增长,分别同比提升167.40%、317.00%、425.99%、1097.36%、2701.26%。
国际航线的旅客周转量增速更加显著。2月份,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的国际航线旅客周转量同比大增707.3%、450.98%、593.40%、1300.40%、4937.02%。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证券之星整理
目前而言,国际客运航班仍存增长空间。
随着3月底民航新航季的到来,国际航班量有望进一步增加。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商可佳曾在2月民航局发布会上表示,换季后,随着国际公商务人员往来和旅游、留学等市场的逐步恢复,航空公司尤其是外航的航班运力调整也将逐步到位,国际航班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2022业绩仍承压 2023或实现盈亏平衡
虽然2023年民航业恢复势头向好,但2022年的困境依然不容忽视。根据各大公司此前的业绩预告,在旅游行业持续受限的2022年,航空公司及机场的预计亏损持续扩大。
2022年,包括东方航空、中国国航、华夏航空、海南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南方航空、山东航空等主流航空公司,以及上海机场、白云机场、深圳机场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八大主流航空公司和三家机场合计亏损约1555.16亿元~1405.34亿元,平均每天亏损约4.26亿元~3.85亿元。
随着航空运力的恢复,2023年航司业绩有望回暖。不过,票价较低仍是当前一大影响因素的影响。据航旅纵横数据,国内航线票价2月平均票价954元,环比下降2.3%;国际航线平均票价亦有下降趋势,环比下降近20%。
因此,行业完全扭亏或许还需要一短时间。按照民航局计划,2023年将力争行业总体运输量恢复至疫情前75%左右水平,力争实现盈亏平衡。
短期来看,国金证券认为民航恢复趋势向好,静待板块业绩反弹。航司方面,未来两年运力增速放缓较为确定,而中国民航需求具备韧性,届时供需缺口显现,票价有望上行,航司业绩将大幅反弹。机场方面,国际航班量持续增长,枢纽机场业绩恢复确定性较强。推荐有望率先恢复盈利的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美兰空港(港股),国际放开后盈利弹性较强的中国国航,关注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上海机场、白云机场。
长期而言,国泰君安表示,国内航空大逻辑并非仅是“疫后供需错配盈利大年”短逻辑,而是“航空超级周期”长逻辑。需求端,中国航空消费渗透仍极低,疫情未改需求长期增长动能与结构。供给端,中国航空业拥有难得的长期存在的空域时刻瓶颈。
因此,随着中国航空消费持续渗透,而空域时刻瓶颈凸显,供需持续向好终将推动客座率突破阈值,中国航空业盈利中枢将明显上升,高盈利的持续性将超市场预期,中国航空业将迎超级周期。中国东航总经理李养民表示,当前,民航业正在加速恢复之中,预计到2035年,航空运输规模还将增长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