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国际局势动荡和国内疫情反复等因素给国内宏观经济带来持续挑战,LED行业发展受到一定冲击,配套LED显示产业链均受到一定程度波及。
国星光电作为业内龙头虽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仍保持了整体业绩的基本稳定。在此基础上更是继续深化了产业布局,实现了多领域的协同并进。
二季度业绩改善,研发投入继续加码
8月26日晚,国星光电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6.64亿元,归属净利润7899万元,在多因素冲击下整体业绩仍保持了基本稳定。
据此前公开数据计算,第二季度单季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5794万元,环比增长175.29%,其业绩已呈现明显改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星光电近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吹响创新发展的号角,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中报显示,国星光电上半年研发费用达7925万元,同比增幅17.68%。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充分发挥拥有的国家级平台带动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公司及子公司国星半导体自主研发的5款产品获评“2021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
此外,公司及子公司国星半导体参与完成的“照明通信LED外延芯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申请35项,获得专利授权32项;新增申报项目13项,其中国家级6项。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027项,其中,Mini/Micro领域申请国内外专利220项,获授权专利数量共714项。
牢筑优势主业稳健发展
近年来,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应用场景的迭代拓宽,LED在超高清显示、智能可穿戴设备、非视觉光源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国星光电作为国内第一家以LED为主业首发上市的企业,也是最早生产LED的企业之一受到众多投资者关注。
经过53年的改革发展,国星光电已成为我国LED封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全球LED封装行业占据重要地位,显示器件市场规模名列国内前茅,白光器件市场规模位居高端应用领域国内前列,组件产品为国际知名家电企业的核心战略供货商。
国星光电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持续打造品牌形象,展示高端制造实力。
报告期内,公司先后“点亮”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2021央视春晚等活动会场,为2022年举办的冬奥会“冰瀑布”、“冰立方”、“冰五环”三大焦点屏及场馆赛事屏提供显示核心器件,为赛事带来更生动逼真的画质。
随着国内城市化发展,国星光电更助力客户点亮“百城千屏”,如重庆观音桥商圈中心3788亚洲之光LED大屏、成都太古里核心商圈LED巨幕、宁波地铁MiniLED大屏、广州北京路步行街8K超高清裸眼3D曲面屏,给大众带来更多彩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持续深耕车用LED领域,积极开拓车用业务板块,形成了从LED芯片、LED光源器件到应用模组及显示模块的车用业务板块,目前公司产品进入多家车企供应链,后续车用市场业务规模有望得到进一步开拓。
第三代半导体业务大有可为
近年来,随着“芯片国产化”浪潮的席卷,半导体产业正进入以中国为主要扩张区的第三次国际产能转移。而5G通信、智能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更给半导体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空间。
在此背景下,第三代半导体封测市场正迎风发展,市场广阔。
近日,国星光电公司发布公告,拟以2.69亿元收购风华高科持有的风华芯电99.87695%股权。据悉,风华芯电主营半导体封装业务,成立于2000年,当前拥有20余条半导体封装测试自动化生产线,可生产22个封装系列,1000余个品种,60亿只以上的半导体分立器件和超过7亿块集成电路。
国星光电认为,本次收购风华芯电股权,将增强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实力。并指出,本次股权收购,可以使公司快速切入化合物半导体封测环节,推动公司在新赛道上的快速发展,实现在半导体领域补链强链,做强第三代半导体业务。
事实上,第三代半导体是国星光电前瞻布局的重要方向之一。2021年,国星光电已成功推出SiC功率分立器件、SiC功率模块、GaN器件3大系列产品。此外,国星光电子公司国星半导体现已具备硅基GaN芯片相关技术储备。
今年4月份,国星光电还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9项发明专利证书,包括6项涉及Mini/MicroLED技术领域专利、3项涉及第三代半导体技术领域专利。
其中,涉及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3项发明专利,可提升产品散热效率,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更好地保障器件稳定性,同时兼具良好的绝缘性能及抗压能力,产品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多样化设计,灵活性非常强。
国泰君安点评称,此次收购是国星在半导体产业链上纵向整合的又一步,同时,广晟旗下上市集团布局各有侧重,将风华芯电并入国星,随着布局日趋完善,风华芯电包括国星未来亦将在资本投入、规模扩充、运营优化的能力上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