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沪市面值退市第一股 *ST大控保壳筹码悉数成空)
为了能够实现保壳,*ST大控(600747)连续三次筹划重组;为了摆脱“一元”退市危机,公司董事长甚至要“卖房”增持自家股票,试图让公司股票站在面值之上。如今,公司终究未能摆脱面值退市股的命运,成为沪市面值退市第一股。昨日,公司又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这也意味着,公司保壳砝码已经悉数成空。
保壳:重组计划三度告败
早在2016年,*ST大控迫于保壳,于2016年11月停牌重组,公司重组的标的资产确定为胡永刚及一致行动人持有的全辉控股100%股权,全辉控股持有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27.9%的股权。其时,公司重组若完成,将转型为大健康领域。但在2017年4月,上述事项已经5个月没有公布重组预案进展,此后的4月11日公司宣布该事项终止。
一年后的2018年4月10日,*ST大控再度公布新的重组方案,拟以8亿元现金支付收购两家公司股权,但收购标的公司溢价较高。其中,标的之一的上海丰禧评估值2.78亿元,评估增值2.14亿元,增值率336%;另一家标的公司上海力昊评估值5.26亿元,评估增值4.6亿元,增值率708%。
而同年12月,*ST大控又称,由于公司相关诉讼导致标的资产处于冻结状态,影响正常经营业务开展及供应链行业市场供需不稳定等原因造成业绩递延,无法如期完成《股权收购协议》相关利润承诺事项,决定终止收购上海力昊100%股权、上海丰禧的100%股权。
今年4月,*ST大控宣布子公司上海昶御科技与慧峰建设、自然人曾室净签署《公司收购框架协议》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其持有的梓宁建设100%股权。但昨日,*ST大控表示:“公司股票将因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股票面值,触及终止上市条件,公司决定终止重组事项。”
面值危机:卖房增持无力回天
第三次重组失败,公司将问题归咎于面值退市问题。而实际上,数月前便有投资者针对退市危机向*ST大控董秘提问:“股价徘徊在1元,公司是否有市值管理计划?如果20个交易日在1元以下,是否有避免退市措施?”对此,公司仅回复:“关注后续公告。”9月6日,*ST大控董事会却收到了公司董秘刘俊余提交的书面辞职申请。
9月12日,公司董事长林大光宣布,为了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决定增持公司股票。林大光增持股份的资金安排,是计划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据悉,林大光拥有位于深圳前海多套房产,将通过处置部分房产及抵押贷款方式筹资增持股票。
而这份董事长计划“卖房”增持的诚意,最终也未能引发股价反弹。9月19日,*ST大控锁定面值退市第五股,同时公司也成为了沪市面值退市第一股。
需要提及的是,在公司筹划2017年4月重组终止后,公司便被立案调查。2018年,百名投资者起诉*ST大控证券虚假陈述案件,截至去年底,公司有180名投资者胜诉,索赔总额逾6000万元。今年5月,公司再度收到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
虽然公司目前已经敲定退市时间,但有关公司诉讼纠纷问题仍未停歇。10月8日,*ST大控披露了一份新的应诉通知,信达资产申请追加公司为信达资产诉大连长富瑞华集团等企业债务重组合同纠纷一案的共同被告,要求判令公司对大连长富瑞华集团应向信达资产偿还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