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信号?2600点盘整超两月,市场出现这些新变化
自10月11日大盘进入盘整期后,市场结构和资金流向出现了这些新特征。
自10月11日上证指数跌破股灾以来支撑点位2638点至今,大盘已持续在2600点附近盘整两月有余。期间,上证指数最低点位曾下探至2449点,最高上触到2703点后掉头向下。进入盘整期后,市场结构和资金流向出现了新特征。
仅9个行业取得正收益
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自10月11日大盘进入2600点盘整期以来仅有9个行业指数上涨。其中,房地产行业和综合行业指数涨幅最高,分别为8.13%和6.75%,农林牧渔、电气设备、非银金融和通信行业涨幅均超过2%。采掘和钢铁行业跌幅最深,分别下跌12.15%和11.4%。食品饮料、化工、有色金属和医药生物行业跌幅超过5%。
从概念板块来看,近两个月来创投、5G、ST、国资入股等概念股市场表现突出。创投指数10月11日以来累计上涨26.85%,运行至最高点位时涨幅高达60%。不过,科创板筹划等利好消息虽然提振了相关板块的行情,却未能带动大盘向上突破,多空博弈依然强劲。
低价股减少,小市值个股表现更好
个股方面,10月11日调整以来两市上涨和下跌的个股数量基本持平,但小市值公司整体涨势显著优于大市值公司。分区间统计,最新自由流通市值介于10至20亿元之间的上市公司盘整期间平均上涨1.37%,涨幅最高。自由流通市值在100亿元以上的公司平均跌幅为0.8%,为各组最低。
从公司结构来看,剔除新股和长期停牌股,两个月来两市自由流通市值在20亿元以下的小市值公司数量由1916家降到1789家,减少了127家,降幅近7%。5元以下低价股数量由986家减少到835家,减少151家,降幅15.3%。经过两个月以来的横盘调整,个股行情分化,低价股和小市值个股数量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低市值和低价股的行情与近期活跃的游资炒作行为有关。在市场缺乏长期上涨的主线逻辑以及外围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大部分普通投资者逐渐采取观望态度,进入12月以来市场成交量一度低迷。
主力资金净流出4360亿元
10月11日盘整以来,市场主力资金整体呈现净流出的态势。在截至昨天的46个交易日中,沪深两市主力资金仅有11个交易日净流入,区间内累计净流出额达4360亿元。
具体到个股,美尚生态、海康威视和万科A机构资金净流入额最高,均超过6亿元。机构资金净流入额最大的10家公司中,环保、地产、能源类公司占到7只,最受机构投资者关注。吉大通信的机构资金净流入率达10%,为两市最高。银行和消费板块个股机构资金流出额较高,长期停牌后复牌个股机构资金流出力度最大。*ST康达、多喜爱、齐翔腾达和康美药业机构资金净流出率超过10%。
管理层整体净减持
10月11日大盘调整以来两市共有547上市公司发生了管理层持股变动,累计净减持13.4亿元。其中,108家上市公司管理层净增持金额超过100万元,195家公司管理层净减持金额超过100万元,15家公司管理层净减持金额超过亿元,净减持公司数量占比超过六成。
从重要股东二级市场交易情形来看,10月11日以来,两市共有387只个股发生过重要股东净增持行为,256股净增持金额超过100万元,598只个股重要股东净减持,496股净减持金额超过100万元,区间内两市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累计净减持56.8亿元。
可见在近两个月大盘在2600点附近的盘整期前,除主力资金外,重要股东和管理层也整体呈现出资金净流出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