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回A”即将迈出关键一步!
昨日(6月1日),证监会网站显示,将于6月5日召开发行审核委员会会议,审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保)等3家公司首发申请。
中国人保目前在上交所首发排队的序号为88,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和安信证券,这两家机构同时担任主承销商,中信证券和高盛高华为联席主承销商。
中国人保是国内最具历史的保险集团,历史可追溯到1949年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也是目前资产万亿级的5家巨无霸保险集团之一。
对于资本市场,中国人保也很可能是巨无霸,其45.99亿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的9.78%,不考虑超额配售)的拟发行股数在A股历史上可以排到第八。保守估计,其融资额在百亿以上。
人保“回A”将进入关键环节,A股6年多没有保险公司首发
中国人保的上市路此前经历了一波三折。人保财险已于2003年登陆港交所,人保集团2009年9月完成整体改制前后,就传出启动上市工作的消息,此后又经历了从“人保财险回归A股”到“集团A+H同步”,再到“集团H股先行”的转变。最终,人保集团选择了在2012年12月先登陆港交所,并创当年港股市场最大IPO。彼时,中国人保方面就称,待A股市场出现好转时,将在A股上市。
2017年5月16日,中国人保在港交所公告拟登陆上交所,此后其“回A”工作稳步推进。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获得通过后,2017年9月26日收到证监会受理通知书;2017年9月29日,在证监会网站预先披露A股招股书;2017年12月13日,收到证监会受理反馈意见;今年1月13日,向证监会报送反馈意见回复材料;4月9日,更新预先披露。
在今年3月26日的中国人保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人保副总裁盛和泰表示,人保集团A股上市具体进程,要看证监会审批进度和A股市场时间窗口。
A股首发上市(IPO),拟上市公司在递交上市申请后需要经历的主要审核流程为,证监会受理和预先披露、反馈会、预先披露更新、初审会、发审会、封卷、核准发行。其中,发审会最为关键,中国人保6月5日即将走到这一环节。
若能通过发审会,则中国人保成为国内第五家A+H上市险企就将近在咫尺。目前,A+H股市场的上市险企有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4家,且自2011年新华保险上市后,A股已六年多没有保险公司首发上市。
诸多标签于一身的万亿级险企
中国人保前身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于1949年10月20日,至今已近70年历史,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保险公司。
人保集团注册资本424亿元,财政部是其发起人及控股股东。截至2017年12月31日,财政部持有其70.47%的股权,社保基金为持股5%以上的股东,持有占总股本8.96%的内资股以及占总股本1.24%的H股。
中国人保身上有很多标签,共和国长子、保险黄埔军校,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培养了原保监会第一任主席马永伟,更为不少同业输送了业务中坚力量,至今,还有很多保险从业者以自己是“老人保”为荣。
近年来还试图给自己加上“科技”标签。2016年,在保险公司中为数不多地成立了独立的金融科技公司——人保金服,另外,今年还启动了科技化战略转型,也是想借科技起舞的大象。
从业务上看,中国人保是以财险和人身险为主的综合性保险金融集团。
A股招股书显示,中国人保有13家主要控股子公司,分布在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和欧洲,覆盖直保、再保、保险中介、资管等领域,显示其已成为保险产业链最完整的保险集团。
另外,中国人保集团还拥有庞大的机构和服务网络以及深厚的客户基础。截至2017年12月31日,人保财险的机构和服务网络主要包括1.4万家分支公司、销售及服务网点,7.28万名内部销售人员,37.5万保险营销员,以及万家代理机构;人保寿险的机构和服务网络主要包括1922家分支公司、销售及服务网点,13.6万个银行保险销售网点,1.28万名银行保险客户经理,3.14万名银行保险综合开拓队伍人员,25.6万名保险营销员,以及上万团体销售人员。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人保集团有1.74亿名个人保险客户和396.71万个团体保险客户。
中国人保是总资产万亿的5家保险集团之一,其他4家分别是国寿集团、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安邦集团。截至2017年底,中国人保集团总资产9879.73亿元,净资产1859.59亿元。2017年,集团保险业务收入4764.44亿元,实现合并净利润230.5亿元、归母净利润161亿元。
对资本市场也是巨无霸
在A股招股书中,人保称计划发行45.99亿股股份,若能如愿,按照其每股净资产(发行前每股净资产3.23元)保守计算,融资额将在百亿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保45.99亿股的拟发行股份数,在A股发行历史上也可以进入前八,排在前面的只有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建筑、建设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中铁,除了四大行就是各领域的中字头巨无霸。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四大保险股,当年的A股首发股份数分别为15亿股、11.5亿股、10亿股、1.59亿股。
估值之争:寿险到底是加分还是减分
中国人保此番A股发行的资金将用于补充资本金,而影响募资金额的除了发行股数外,就是发行股价,对应的也就是估值。从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解的情况看,市场对于人保估值方式不一致,估值水平也存在较大分歧。
某外资券商非银分析师称,人保已在港股上市,港股股价可以提供一定估值参考。目前A+H股上市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4家公司,除中国平安A、H股股价接近外,其他3家公司A股股价均高于H股,这对人保集团来说,是个好消息。
但也不一定构成充分利好。因为其他四家A+H股上市的保险股,对于人保集团有多大估值参考价值,还很难说。其他四家,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是纯寿险公司,作为保险集团的平安(只看保险业务)和太保,都是寿险要强于和重于财险,都与财险在所有业务中更强的人保集团不太一致。
中国人保出身和优势是财险。人保财险是国内财险业龙头,市场占有率维持在三分之一以上,随着车险费改推进,其优势还在进一步扩大。2017年为人保集团贡献了七成的保险业务收入、八成多的净利润;2017年末人保财险总资产5246.53亿元,也占了人保集团体量的一半多。
券商中国记者采访的保险行业分析师以及关注保险股的投资人士,对于人保集团的估值可以分成两派。
一派认为,对于保险集团要分部估值,财险用PB,寿险用PEV(内含价值),再加总。若此,人保的财险估值没问题,但是人身险板块内含价值(619亿元)、新业务价值(60亿元)较低,较其他四家上市险企的价值有一倍以上的较大差距,是人保集团主要业务中的较弱项,在注重寿险业务价值的A股市场,会拉低估值。人保集团的估值低于同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人保财险(股票简称“中国财险”),即是一个例证。
另一派则认为,人保集团以财险为主,应以净资产估值,而寿险是加分项。尽管人保旗下寿险板块规模不太大,但寿险估值不仅看当前的规模体量,还要看未来增速和质量。即便如此,人保整体估值会比纯寿险的国寿、新华要低。
至于人保集团的保险全产业链布局以及科技板块动作,是否能对估值提升发挥作用,则有很大不确定性。有分析师表示,科技这种业务,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会加分,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不会体现。“市场好的时候讲虚的,不好的时候都捞干货。”一位保险股研究员称。
此前,人保集团于2012年赴港上市时,即在路演过程中感受到了定价与心理价位的落差,其中差异即来自寿险。彼时的人保寿险成立时间7年,通过银保业务实现迅速壮大,尽管也有盈利,但被市场看重的业务价值偏低。
如今,人保集团提出成为“综合实力雄厚、价值创造突出、集合效应强化、服务品质卓越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保险金融集团”的目标后,对人保寿险的规划是新业务价值年复合增速达到双位数,资产收益率达到国内上市寿险公司平均水平,成为集团价值创造的重要支柱,是否能为集团估值添色,再度引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