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股惊现大面积跌停!机构说别怕,还有5000亿资金等着进场呢)
1月份最后一天的收官走势,吓坏了A股投资者,但此时此刻,竟然还有机构放话说,2018年还有5000亿资金要进入A股,上证指数将走近4000点!
三连阴,逾百只个股跌停!
1月份最后一天的收官走势,吓坏了A股投资者,上市公司的“比惨大会”更是让市场人心惶惶。但此时此刻,竟然还有机构放话说,2018年还有5000亿资金要进入A股,上证指数将走近4000点!
公司比惨大赛
獐子岛的扇贝存货又异常了!投资圈纷纷表示,最近大火的“旅行青蛙”肯定是抄袭獐子岛的,人家扇贝不是第一次出门了!
但这还不是最意外的,1月31日,沪深股市受到多家公司业绩预警的惊吓,出现大面积跌停。皇台酒业的库存、抚顺特钢的存货都异常了,巴士在线老板失踪,金盾董事长跳楼……
上市公司这是要开比惨大会?
巴士在线:赚2亿到预亏18亿!
中国船舶:亏20亿!
st海润:亏28亿!
st信通:亏38亿!
盐湖:亏40亿!
石化油服:亏107亿!
乐视,亏116亿!
保千里:无法计算!
……
受惊的资金疯狂出逃绩差股,创业板大幅下挫。权重板块一度下探回升,但随后市场整体开始走弱,跌停个股显著增多。午后,指数再度杀跌,盘面一片萎靡。临近尾盘,在银行、保险与地产等权重股逆市护盘下,上证综指勉强收在了3480点上,但跌停个股数量仍逾百只。
跌停三大原因
对于31日的大跌,机构投资者认为,大致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元旦过后市场连续上涨,短期积累的获利筹码有松动迹象。权重股轮番推涨后回调。沪指连续大跌,31日最大跌幅已过百点,一度更是击穿3500点。
其次,在指数回调过程中,有逾百只个股跌停,个股风险是对市场主要的冲击。银河证券分析认为,由于31日是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最后一日,坏消息集中,乐视网、保千里、獐子岛等公司拿出各种奇葩预亏公告,使得很多业绩不佳的个股都受到牵连,一时间纷纷遭遇投资者抛售,造成集中性踩踏。但预计这种绞杀是比较短暂的,市场将逐步恢复稳定。
最后,节前部分绝对收益投资者有兑现需求,加之市场流动性紧平衡,所以会出现一定震荡。
不过,银河证券认为,在股指下跌过程中,两市成交量快速萎缩,表明高位出逃的资金并不多,筹码的稳定性较好,回调仍属于上升途中的短调,从技术上看是一种修正行为,主要起到震荡洗盘,消化获利筹码的作用。由于沪指在20天线有较强支撑,因此预计短期沪指有逐步企稳的可能。
海通证券则认为,过去3天,年报预披露成为市场分水岭。业绩大幅预增个股获得资金追捧,大幅预亏个股则遭资金抛弃。业绩为王、价值投资、龙头溢价再次在本周行情中深刻体现。创业板市场也同样出现分化,如光线传媒、华谊兄弟等影视行业龙头个股强势横盘,继续出现资金流入,大多数绩差股则跌势不休。 在2月15日之前,从历史数据看,春节前成交量会相应萎缩,一般较为清淡,大盘可能演变为区间震荡。节后行情衔接两会,题材较多,结合一季报业绩,市场仍以估值和成长为重心,投资者布局可相对均衡,蓝筹与成长兼顾,对煤炭和影视传媒类的龙头个股可适当关注。
申万研究所给出了春节效应的股市图。统计显示,除2001年、2014年外,其它年份上证综指在春节前一周内均处于上涨状态,节后一周也是大概率上涨。
机构投资者仍看好
多位机构投资者、特别是海外投资者认为,优质公司业绩还是超预期,市场调整可能在短期结束,还是持续看好后市。
一村投资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潘江认为,2018年,A股市场将延续底部不断抬升的结构性慢牛行情。
第一,2018年A股市场新增流动性维持中性,决定了A股依旧缺乏整体性大牛市的基础。市场预计,2018年美联储加息3次,合计加息75bp,中美利差易缩难扩;A股纳入MSCI会带来约1000亿人民币被动配置资金,部分对冲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影响;银行超储率处于历史低位,金融监管加强背景下银行表内外资产扩张受限。
第二,宏观经济结构优化,助推企业盈利改善。消费对GDP贡献率上升、投资对GDP贡献率下降,第三产业占比提升,宏观经济结构优化,具体表现为宏观经济平稳、企业盈利持续改善
第三,部分行业集中度提升,凸显龙头企业的投资价值。各行业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增速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食品饮料、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明显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
第四,部分板块龙头股依然具有投资价值。银行与周期(除有色)两大板块的龙头股相对于美国同类公司依然有估值折价,机构投资者,尤其是QFII机构偏好投资大市值的龙头股。
天风证券策略首席徐彪认为,2018年A股还是延续2016-2017年逻辑主线,市场整体估值难以提升,依旧要赚盈利增长的钱,追求“安全性”,代表的是低估值、高的确定性和好的流动性,但由于利率上行空间有限,市场偏执的风格会被逐步纠偏,走向均衡。
一村资本投资经理文峰认为,1月31日大面积跌停,除了几家上市公司的亏损公告外,也反应了市场投资格局的变化。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看好仍在继续。在一些全球性投资机构的内部全球员工交流会中,中国往往是重头戏,投资中国是所有海外投资者不能回避的议题。
对于海外投资者未来的投资计划,文峰表示,以一家QFII客户为例,目前他们53%的资产配置在美国,而中国的配置比例估计只有3-5%。根据他们的中期规划,未来美国的配置比例会下降,而中国的配置比例则要提高2-3倍。
根据中信里昂证券1月19日发布的观点,预计2018年通过沪深港通流入A股的资金规模相对2017年会翻倍,即从2000亿增长至4000亿。过去两年QFII和RQFII流入A股的资金一般是每年600亿上下。
5000亿资金等待进场?
值得关注的是,中信证券市场研究部首席市场策略师张群认为,2018年股市资金的净流入规模有望达到5000亿元,较过去两年有明显增长,将为A股 “踏上涨途”提供有力支撑,或能推动上证指数上涨至接近4000点!
中信证券认为,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整个市场基本处于资金净流出状态,总计12个月中有9个月是净流出的,规模达7500多亿。而自2017年3月开始,股市转为进入到有增量资金持续净流入的阶段,3-10月这8个月中,有7个月都是资金净流入的,规模达3500多亿。
因此,过去两年,A股的资金面状况是在逐渐改善的,经历了“减量博弈-增量博弈”的转变。
中信证券从散户资金、机构资金、海外资金、产业资本、上市公司、杠杆资金、交易费用7个维度做出分析。按照分析结果来看,2018年散户流入股市的资金规模将达700亿,海外流向股市的资金将达4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