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贝因美巨额预亏跌停 四高管不保证公告真实性)
受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2017年全年亏损8亿元至10亿元消息影响,昨日贝因美开盘跌停,随后小幅反弹再次跌停。截止收盘,报6.03元,有近5万手卖单。
此前,公司在三季报发布时预计全年亏损3.5亿元至5亿元。此次调减幅度较前次亏损翻倍。如果2017年继续亏损,根据规定贝因美恐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
此次,业绩预期大幅下调后,公司有四位高管却表示不能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其中,公司副董事长何晓华认为目前公司管理层尚未提供有助于对业绩修正区间确认的相关资料;独立董事刘晓松表示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可能存在重大风险,无法对修正后业绩预测区间作出准确判断并发表意见。
据悉,董事Johannes Gerardus Maria Priem和朱晓静认为,公司提供的部分信息和说法前后存在反复和差异,且未能合理解释原因,以及未及时完整回复董事关于公司运营和财务情况的问询。据悉,上述2人还表示公司多次发生业绩预测重大偏差,在内控体系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缺陷,未能有效改善,致使董事无法对业绩修正公告中的业绩预估区间和修正原因作出准确判断。
对于此次业绩修正原因,贝因美方面解释称,市场竞争激烈,行业竞相杀价甩货,导致公司当期销售收入未达预期,同时市场投入费用门槛提高,严重影响利润实现。
此外,公司产品到期报废致使存货核销较预期增加,以及应收账款回款未达预期,较预测的坏账准备增加而减少公司利润。
年报显示,2014-2016年,其营收一路下跌至50.49亿元、45.34亿元、27.64亿元,而净利也自2013年7.21亿到2016年亏损7.81亿。
随着业绩连年亏损,贝因美不断地进行了非核心资产处置,2017年12月,贝因美发布公告称出售北上广等地22套房产,评估总价合计为1.04亿元,预计产生收益约3560万元。
不过,贝因美在回应深交所问询函时表示,本次22套房产尚未出售,因此预计全部或绝大部分房产将会在2018年完成交易,故不会对2017年度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进入年报披露季,上市公司业绩“变脸”戏码频频上演。监管层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
证监会去年11月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强化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利润调节的监管力度,交易所将聚焦上市公司调节利润行为,强化与二级市场的监管联动,证监局将开展现场检查,按照情况启动稽查程序。
早在2017年9月,深交所表示,对业绩大幅修正的公司予以高度关注,特别是修正后业绩变脸的公司。要求公司详细披露业绩预计变更的原因。深交所指出,对于业绩预计修正存在违规的行为,后续将视情况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市场分析人士提醒,此次贝因美大幅调减业绩的情况,或被监管层关注,此前有相应的案例发生,提醒投资者对此类公司应该谨慎参与。
十大股东“走马换灯”
翻看近年贝因美业绩,2016年中报净利润亏损2.14亿元,整年度亏损7.81亿元;2017年中报净利润亏损3.68亿元,2017年预告亏损8亿元至10亿元。业绩一路下滑的同时,公司股价从2016年的12.03元至今的6.03元几近腰斩。
记者查阅近期公司十大股东变动情况也发现,2016年三季度至今,除了大股东贝因美集团和第二、三大股东恒天然和J.V.R INTERNATIONAL LIMITED以外,只有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07%岿然不动,其他六个席位已经历多次变动。
2016年三季度末,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二组合、全国社保基金六零四组合两席“国家 队”以外,华泰证券资管-杭州银行-华泰贝因美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博时裕隆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融通领先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三家机构在列。
而在2017年三季度末,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机构持股包括科威特政府投资局、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鹰稳健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欧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LOF)。除了上述四大股东外,其余六个席位已全数更改。
其中,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二组合、国社保基金六零四组合2016年三季度仍位列第四和第十位,到2017年一季度已不见踪影。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银智能制造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全轻资产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移动互联网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等均是来了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