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业股份半年利润同比增长71倍,王者归来!舍我其谁?
8月30日晚间,锡业股份发布2017年半年报,公司2017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86.85亿元,同比增长13.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增长7165.51%,基本每股收益由0.0034元/股增至0.2436元/股。在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大环境下,作为行业龙头的锡业股份,独领风骚。
一年前本报曾独家走访、调研锡业股份,用三个故事讲透“全球最大锡铟公司”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故事分别是:“三驾马车”、“壮士断腕”和“王者归来”。未料才过一年,锡业股份高管层就高效交上了霸气业绩,目前公司走上快速发展道,预计年底业绩和市值还将有惊喜。
有色行业回暖
有色金属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供需是决定价格涨跌的最主要因素。
据了解,2017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持续落实以及供需环境改善等一系列利好因素释放,政策、供需、货币共振向上,有色金属行业全面回暖。
资料显示,2017年一季度国内锡锭平均价格为14.8万元/吨,较2016年一季度的均价10.5万元/吨,同比涨幅约为41%,锡产品市场价格持续回升,二季度锡价虽略有调整,但依然保持在14万/吨的高位盘整。而锡业股份作为全球最大的锡生产商,凭借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受益者。
招商证券分析师刘文平表示,锡价2016年触底反弹,一路上涨,国内锡价受供给侧改革影响,同时有市场需求好转作为支撑。而随着印尼锡出口乏力,缅甸锡矿产量高峰将过,中国在环保检查下产量受限,关税取消预期出口增加等一系列因素,锡供应可能持续萎缩。锡供需格局将大幅改善,锡价中长期将会继续走好。
受商务部重视
早在去年,锡业股份开启了A股上市公司债转股的先河引发轰动,现在又有新动作。
今年6月,云锡宣布,公司开展锡精矿加工贸易业务获得了商务部的批准。这是商务部对锡行业唯一一家企业发布的特许政策。
据了解,在2002年国家将锡及锡制品纳入出口配额管理和2008年对锡产品出口征收10%的关税影响下,我国锡制品出口基本进入停滞阶段。国内锡仍处于供给过剩,这使得国内锡企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不仅如此,锡业股份作为全球锡行业龙头企业由于受到出口限制,其对国际锡价格的影响力大幅下降,这造成公司近几年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商务部此次允许锡业股份开展锡精矿加工贸易,锡行业国内过剩国际短缺的情况将得到有效对接,供需失衡状况将得到改善,对上游企业形成重大利好。而锡业股份作为2005年以来锡金属产销量连续稳居全球第一的行业龙头,此次重新打开海外出口市场,必将获得更多的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取得更具优势的议价权。同时凭借其成熟的锡精矿进料加工工艺,公司将获取锡产品附加值提高带来的收益,从而进一步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报同步披露的还有此次非公开项目,公告显示,本次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196,721,311股,发行价12.20元/股,较发行底价9.48元/股溢价28.69%,募集资金24亿元。成功申购的8名发行对象包括农银汇理(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惠君投资、华融瑞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财通基金、华安证券、东海基金、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