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渤海金控发布2016年度报告和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42亿元,同比上升147%;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上升75%。2017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78%;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亿元,同比上升86%。2016年公司总资产达到2166亿元,同比增长6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达到311亿元,同比增长14%。得益于2016年内合并了飞机租赁公司Avolon报表,各项关键财务指标均有不俗的表现。
大举并购迅速抢占交通金融细分市场
外延做强租赁业务,加速海外扩张。飞机租赁业务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16年公司飞机租赁业务实现收入156亿元,集装箱租赁业务实现收入47亿元,基础设施租赁业务实现收入25亿元。公司发展方向上采用外延并购模式,通过收购全球第六大集装箱租赁公司Seaco以及第八大集装箱租赁公司Cronos成为全球第二大的集装箱租赁企业。
2016年公司完成Avolon100%股权收购,此外还启动收购CIT集团旗下飞机租赁业务,该笔收购于2017年4月完成标的股权过户。收购完成后,渤海金控的飞机租赁业务达到全球第3位,市场竞争力及盈利能力都将大幅提升。
渤海金控表示,公司正全力将自身打造为全球交通金融服务领域的领导者。目前渤海金控已经在航空、航运金融领域完成布局,公司相信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发展是长远的主旋律,全球不同地区间的交流与沟通拥有持续增长的内在需求。以中国航空市场为例,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城镇化、收入增长、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高速发展、监管政策开放和地方政府对机场建设极度渴求的背景下,中国大陆地区的航空旅客规模预计将大幅度增长,这意味着航空租赁市场的蛋糕将进一步做大。
多元业态布局聚焦资产管理
加强多元布局,业务协作发展。2016年,公司由渤海租赁更名为渤海金控,正式转型为以租赁产业为核心,多元金融业态并存的发展战略。公司投资涉足证券、保险、互联网金融及银行等。
渤海金控表示,租赁业长期稳定的项目收入与优质的租赁资产与保险资金有着天然的匹配性。保险公司的长期资金池能够有效提升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租赁项目又能够为保险资金提供可靠安全的投资标的。渤海金控一直致力于打造以租赁业为核心的金融生态圈,通过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联动促进中国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加速多元金融业态布局的同时,渤海金控也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租赁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凭借对飞机资产价值波动周期、残值管理及交易机会的准确把握,实现了公司机队机构的快速优化配置。2016年度,渤海金控实现飞机销售业务收入79亿元,占比达33%。
全球化运营优势逐渐凸显
渤海金控自上市至今,先后收购了HKAC、Seaco、Cronos、Avolon等全球细分行业领先的专业化租赁公司。随着公司海外并购经验的积累和全球化运营结构的搭建,渤海金控作为一家大型跨国金融集团在全球金融领域中的竞争优势在2016年得以显现。随着公司在境外租赁行业的开疆拓土,渤海金控逐渐打开了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知名度。在对CIT飞机租赁业务的收购中,渤海金控即得到了摩根斯坦利和瑞银集团的贷款支持。在激烈的全球金融行业竞争中,渤海金控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和高效的运营机制赢得了境内外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