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处罚频繁但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股民呼吁提高公司违规成本

来源:大众证券报 2017-05-21 08:27: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处罚频繁但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股民呼吁提高上市公司违规成本)

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有139家上市公司因大股东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项或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等等,受到证监会公开处罚,违规严重者甚至被处以高额罚金。对此,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读者俱乐部成员认为虽然监管趋严,但是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屡禁不止,这只能说明处罚力度还不够,处罚标准还应该再透明一些,该追究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应该跟上。

违规行为处罚仍过轻

“严峻执法后,才能减少造假。”网友“咖啡女人”觉得虽然现在监管部门层层加码问责力度,但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却也屡禁不止,就是因为监管层的处罚太轻了,导致上市公司违规成本较低。就拿最近的*ST昆机信披违法查实了,证监会责令大股东沈机集团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50万元罚款;对刘云侠给予警告,并处以 20万元罚款。这一点点罚款对大股东沈机集团能起到什么作用不知道,不过散户知道这明着告知了其他上市公司,信披的违法成本很低,完全可以忽略。

而网友“冷静”则觉得眼下信披违规,监管部门对于多数上市公司的追责仅局限于行政处罚,在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方面存在一些欠缺和空白,这是造成了当前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成本低的局面的原因之一。“试想下,如果上市公司信披违法,相关责任人要去坐牢,还会有人铤而走险吗?”

投资者要远离违规多发的ST板块

“有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沪深两市已有324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51.3万亿元。”网友“冷火”发现,业绩有问题的公司越容易发生违规现象,如*ST云网,ST山水、*ST大有、ST亚太、*ST匹凸、ST慧球、*ST烯碳等公司都有信披违法行为,有的公司还多次违规。他提醒中小投资者,现在要改变炒股思维了,之前炒壳和炒ST板块的逻辑要放弃了,不能再有赌博心理,过去博弈ST股,经常翻倍增长,但今年这个套路好像不行了,新股太多了。

“如果证监会传递的信息没理解错的话,或将有近四分之一的ST股要退市。”网友“一剑”如此分析道,证监会主席刘士余通过IPO常态化发行来降温炒壳热,尽管备受争议,但治理效果已经显现。不过有券商人士接受采访时称,“现在壳资源的贬值速度也在加快,当前一个壳资源估值15亿元都可能有人卖,以前没有50亿都不能坐下来好好谈。”

处罚标准尚需透明统一

“新的证券法要明示处罚细则,以便投资者好对照着甄别、监督。”网友“哈瑞”如此建议。虽然今年3月20日,证监会曾对鲜言开出34.7亿元的“史上最大罚单”等,但是梳理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开出的罚单金额可以发现,多的还是只处罚几十万的。他觉得当前的证券法对违规行为缺乏统一的处罚逻辑,有的违规行为是按照交易金额处罚,如对违规举牌后继续交易的;而有些非常恶劣的甚至涉嫌犯罪的违规,如一些上市公司动不动虚增几个亿,这么恶劣对投资者造成很大伤害,结果最多只是处罚个60万?!

“监管部门处罚也该明明白白。”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认为,警示函也是一种行政执法措施,监管部门根据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恶劣程度,可以采取不同层级的行政执法措施,但是,行政处罚、行政监管、警示和交易所谴责等各种监管措施之间的划分标准应当进一步明确并且公开,该处罚而警示或者该警示却处罚,都是不当的行政行为。

另外在民事责任方面,投资人需要自己主动积极参加起诉才有获赔的可能。由于中小股民众多的维权意识较弱和信息相对闭塞,导致多数股民不知道主动行使权利,而错过了索赔机会。这种法律机制对投资者不是很有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亚太实业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