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中电广通举行重组说明会 释疑赛思科股权转让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6-11-24 08:31: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电广通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盘中直播 我要咨询

昨日,中电广通重组说明会在上交所举行,上证报等多家媒体就投资者关注的标的资产股权转让和估值、重组后集团对上市公司的定位及发展规划等与公司进行了多轮问答。公司新的控股股东中船重工表示,赛思科此前的股权转让旨在实施混改引入市场化股东,提高其后续管理和运营效率;集团将中电广通定位为电子信息业务平台,今后将逐步注入优质电子资产。

11月17日,中电广通公告拟将其所持中电智能卡58.14%股权、中电财务13.71%股权,以及上述股权类资产外的全部资产及负债出售给中国电子;同时,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向中船重工收购其持有的长城电子100%股权,向军民融合基金收购其持有的赛思科29.94%股权(交易完成后将实现全资控股).

但是,就在重组前夕,赛思科进行了一次股权转让:2016年11月,中船环境、远舟科技与军民融合基金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分别将其持有的赛思科17.96%、11.98%股权转让给军民融合基金。细查方案,公司并未披露该股权转让的详细信息。

说明会上,针对赛思科的股权转让,上证报提请中船重工解释该股权转让的必要性、合理性及与本次重组中估值的差异。

对此,中船重工资产部副主任吴荣斌表示,该次股权转让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此前赛思科股权相对分散,本次转让后股权更为集中,便于未来的管理和运营效率的提高;第二,更为重要的是,集团此举意在进行混改尝试,虽然中船重工为军民融合基金的GP(普通合伙人),但基金大部分资金募自集团外部,通过本次股权转让,赛思科引入市场化的股东方,有益于公司后续的管理和运营。吴荣斌解释称,该次股权转让的评估基准日为2016年6月30日,赛思科重组进入上市公司的评估基准日为7月30日,两次估值基本一致。

此外,重组后大股东中船重工对公司的定位、发展规划也备受关注。中船重工副总经理姜仁锋表示,集团拟以中电广通为依托,对旗下电子信息相关资产进行整合,打造中船重工的电子信息业务平台。中船重工董事、副总会计师张英岱进一步解释称,未来集团将把中电广通作为海洋建设业务的重要平台,逐步注入优质资产。公司总经理、长城电子董事长兼赛思科董事长张纥则补充道,长城电子在行业内处于主导地位,上市公司在未来三年将保持主营为水声信息传输装备和各类电控系统的研制和生产,在充分听取和照顾到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情况下,持续推进电子信息板块的军民融合发展。

值得关注的背景是,国家将加快军民融合发展上升至战略层面,并于2015年出台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的有两项:一是深入推进《海洋工程装备工程实施方案》;二是研究制定船舶配套产业自主化发展推进计划。

姜仁锋表示,中船重工将聚焦四大产业、十大军民融合板块,从产品、资本等多个层面推进集团与社会资本合作,提高中船重工军民融合发展的能力,并大力推进改革,拟将集团资产全部证券化。此前,中船重工已以中国动力为平台,进行了集团动力资产的整合。

资料显示,中船重工成立于1999年7月,主要从事海军装备、民用船舶及配套、非船舶装备的研发和生产。目前,集团拥有中国重工、中国动力等上市平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动力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