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三板市场上发生了一件奇葩的事,挂牌公司哥仑步董事长魏庆华通过快递的方式辞职后失联,而就在此前他将42%股份质押给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
快递辞职揭惊天秘密
新三板挂牌公司哥仑步是在5个月前刚刚挂牌的。作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董事长魏庆华共计持有公司股份2862万股,占公司股本42.72%。
然而,虽然仅仅挂牌了5个月,公司却已公告进行了股权质押。仔细阅读公告,发现魏庆华已将自己手中的全部股份进行了质押,质押期限为2016年2月26日起至2016年8月25日止,质押权人为盛山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更奇葩的是,其质押股份是为了用于个人用途。
想必眼睛雪亮的投资者在看到这份公告就会觉得其中大有蹊跷。而事实上,确实证明了人们的怀疑。魏庆华近期通过快递的方式提交了辞呈,并就此失联。
作为主办券商的国泰君安表示,曾多次电话联系魏庆华拟进行核实,但一直无法取得沟通确认。国泰君安并提醒,若魏庆华到期无法偿还借款,则哥仑步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的风险。并且,若哥仑步在2016年6月30日之前(含)仍无法披露2015年年度报告,则存在被终止挂牌的风险。
哥仑步股权质押之谜
那么,哥伦布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董事长质押股权的目的又究竟是怎样?
也许很多人甚至没听过哥仑步,亦或是马上想到了几个世纪前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但如果提到创业板上市公司探路者,想必大家是十分熟悉的。而哥仑步正是曾经与探路者分庭抗礼的国内户外用品龙头。
这家全称为福建哥仑步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新三板挂牌企业,成立于2003年3月。拥有户外品牌哥仑步(Kolumb),经营产品主要包括户外服装、户外功能鞋及户外装备三大类别。
在2009年到2012年期间,哥仑步达到了其发展的最高峰。然而2013年开始,整个户外用品和运动装备行业一同步入了寒冬,哥仑步也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翻开其近几年的业绩,哥仑步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5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021.22万元、14836.43万元和6870.57万元;分别实现净利润532.12万元、-4072.88万元和459.06万元,可以看出2014年亏损较大。
伴随着业绩下滑,又面对着高速发展的庞大资金需求。公司不得不进一步加大融资。然而,由于始终没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想要依靠股权的方式进行融资的难度加大,于是只能寻求传统的银行贷款。据了解,在魏庆华失联前,哥仑步共计欠银行贷款7000多万元,供应商货款3000多万元。
因此,董事长质押股权所融资金的用途很有可能就是为了还上欠款。由于新三板股权质押难度大,折扣低,利率高,如果不是因为公司资金周转出了问题并不至于这么做。事实上,据公司内部人士介绍,魏庆华所质押融资的钱也确实没有全部流入个人腰包,而是部分用于偿还供应商的欠款等公司资金周转需要。
哥仑步缘何失败
事实上,几年前,哥仑步还是可以与探路者一较高下的最大竞争对手。在2009年前后,当探路者只有100多家门店时,哥仑步的门店数量已达到300多家。
然而之所以在今天有着迥然不同的境遇,原因都在于探路者早早的就登陆了资本市场。魏庆华直到探路者上市才意识到上市的重要性,这才开始筹措上市事宜。为了满足上市条件,哥仑步开始在全国布局,加速开店,高峰时期的门店数量一度达到了600多家。
然而,就在冲刺的最后时刻,却恰巧遇到了IPO关闸。随之而来的行业寒冬和电子商务的冲击,反而让其大肆扩张的门店成了负担。无法在资本市场上融到资金,无疑彻底让公司失去了发展和追赶探路者的机会。
如今,哥仑步在全国的直营店只剩下几十家,剩下大部分都是加盟店,且门店总数大为缩减。尽管减轻了身上实体店的负担,尽管行业迎来复苏,尽管哥仑步成功挂牌新三板,但融资通道的不畅通依旧使得公司的正常经营资金捉襟见肘。
而当探路者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多元化发展之时,哥仑步只能继续维持着传统的运作方式,最终也就难免落下了一个这样的结局。
总体来说,哥仑步为了冲刺创业板IPO,采用了短期膨胀式的发展,回报率不足以支持其资金链需求。而又恰好遇上IPO关闸,融资渠道断裂,导致公司资金紧张,这是哥仑步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这也给当前很多公司和管理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方面,对于公司来说,尤其是那些希望能冲击创新层的公司来说,稳健的发展仍然是十分重要的,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膨胀式发展不但不可持续,更将在未来带来难以想象的苦果;另一方面,对于管理层来说,尽快完善融资渠道仍是重中之重,这才是能否将新三板市场发展好的最关键因素。
这些公司也需高度警惕
对于投资者来说,也可以从这个事件中获得一些经验。
股权质押作为公司开展资本运作的一种工具,可以缓解短期流动资金不足所带来的压力。分析人士指出,大股东利用股权质押融资,将限售流通股提前“变现”,能大大提高资金效率。然而如果大股东短期内频繁质押,必然会对公司的经营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二级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除了哥仑步,今年以来,枫盛阳、ST春秋等实际控制人股权质押风险都引起市场普遍关注。
截至5月25日,新三板共有833家企业,发布过2186份股权质押信息。而仅仅2016年至今,新三板已有506家公司发布了股权质押公告,占比达60.74%。其中,一些公司不仅质押率高,甚至股价暴跌后有面临爆仓的风险,例如质押率达83%的世游科技、质押率66%的联宇技术、同为66%的庆东农科以及47%的创世生态。
当然,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股权质押的公司,但我们必须保持一定的警惕。对于股权质押比例较高的公司,必须重点关注其公司的运营能力和业绩情况,以避免再度发生“哥仑步”式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