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ST春晖 (000976)发布2015年年报,去年实现净利润1553.37万元,扭亏为盈。鉴于此,公司提交了关于撤销公司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的申请。记者注意到,在去年12月29日,公司获得补助1200万元,这对公司净利润产生了积极影响。事实上,*ST春晖在去年扣非后亏损达1453,05万元。而在历史上,*ST春晖多次游离在暂停上市边缘,堪称“不死鸟”。
财政补贴成最大助力
工商资料显示,*ST春晖主营业务包括生产、加工、销售涤纶、绵纶长丝及化纤产品。由于在2013年和2014年各亏损 9794.39万元和21166.16万元,公司股票从去年3月11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
进入2015年后,*ST春晖业绩并没有好转的迹象,公司在去年前三季度亏损818.38万元。在2015年还有两天就结束的时候,开平市财政局决定给予公司发展先进装备扶持资金1200万元,用于技术研发等费用支出。“上述补助已于2015年12月29日汇至本公司账户,将计入本公司 2015年度营业外收入,全部确认为当期损益,这将对本公司2015年度净利润产生重大积极的影响。”公司在公告中表示。
公司获得的财政补贴远不止于此,年报显示。*ST春晖在去年获得的财政补贴总额达3261.33万元。靠着大笔补助,*ST春晖在2015年实现净利润1553.37万元,从而实现扭亏。而公司扣非后依然亏损1456.07万元。“由于公司2015年度净利润为正,根据《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公司股票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的情形已消除,并且不存在其他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2月2日,*ST春晖向深交所提交了关于撤销公司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的申请。
虽然申请摘帽,对于公司存在的问题,*ST春晖并非一无所知。“由于化纤行业的持续低迷,为扭转公司经营困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拟向拟向广州市鸿众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33亿元,收购TongDaiControl(HongKong)Lim-ited(香港通达)的100%股权,公司拟由此进入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公司已于2015年12月28日收到证监会出具的核准批复,目前后续相关事项正在进行当中。”*ST春晖表示。
注册制或终结“不死鸟”神话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ST春晖第一次出现暂停上市危机。其在2000年上市当年实现净利润7640.79万元。此后连年下滑,在2008年时亏损达28306.70万元,2009年再度亏损7924.40万元,好在2010年实现净利润6682.61万元、扭亏。紧接着公司在2011年又亏损17867.43万元,2012年盈利1287.74万元。近年来,整体呈现出小赚大亏的局面。
实际上,*ST春晖这样的 “不死鸟”在A股市场上并不鲜见。如商业城(600306,股吧)在2014年靠剥离资产实现扭亏,其前不久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15年亏损约1.47亿元,并预测2015年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根据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公司2015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公司股票将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不死鸟’神话凸显A股制度的尴尬,这一现象有望随着注册制的推行而改变。”知名财经评论员宋清辉告诉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在注册制之下,只要符合证券法规定条件的公司就可以自行IPO,不需要证监会同意,只要按规定备案即可。在这种情况下,现在那些壳资源将不再宝贵,地方政府也不再会像对待*ST春晖那样,拿出大笔财政资金补贴亏损的上市公司。 记者 彭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