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中影过会错失资本市场十年 政策红利消退存忧

来源:中证网 2015-07-12 09:37:4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影IPO过会 政策红利消退存忧

7月8日,国内电影业航母中影股份获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拟在上交所挂牌。招股书显示,中影股份拟于上交所发行股数不超过4.67亿股,募集46.18亿元。总资产近90亿的中影股份在2014年盈利能力较之华谊兄弟和万达院线等民营龙头仍有差距,以强势著称的灵魂人物韩三平已退场,曾经电影市场的带头大哥能否重现辉煌?

十年上市路漫漫

尽管贵为国家队,中影的上市路途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早在2004年,作为中影股份的母公司,中影集团就曾尝试赴香港上市,但因主管部门限制外资进入内地媒体和娱乐业,上市无奈搁浅。

在2010年末,中影集团联合央广传媒、江苏广电、中国联通等7家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中影股份,注册资本高达14亿,中影集团占股93%,继续向上市进发。

从股权结构上看,中影股份为中影集团联手中视总公司、央广传媒、长影集团、江苏广电、歌华有线、电广传媒、中国联通等共同出资设立。中影集团是公司的控股股东,直属于广电总局,目前持有公司93%股份,预计IPO后,仍将持有公司67.36%以上股权,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2015年2月,作为备受期待的IPO种子选手,中影股份因申请材料不齐而被中止审查,直至6月26日,更新了预披露信息,上市进入快车道。

中影的辉煌时刻是发行《英雄》《十面埋伏》等国产大片,前者票房突破2.5亿元,再加上进口大片的特权,中影集团一年创造的票房可以占据国内总票房的半壁江山。

业绩的转折点发生在2012年,中美两国签署了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中影股份不再获得受托从事电影进口环节具体业务的收益。据中影内部人士透露:“原来公司承担了原中影集团的进口电影发行业务,进口分账影片票房的7%和买断影片的管理费,由公司汇总为发行收入,其中15%上缴中影集团。备忘录之后这块业务取消了。”

沪上一位制片人告诉记者:“电影发行原是中影最重要和最赚钱的业务,须知当年《阿凡达》《变形金刚》等好莱坞大片通过分账的方式进入国内,有7%的票房收入会流入发行方中影股份的腰包。备忘录之后,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这也加大了中影发行的成本。”

政策红利消退后的垄断优势在流失:当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较上年仅增长8.79%,2013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则同比下降23.52%,经营业绩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有业内人士指出,加上近年来市场竞争逐渐加大,行业内整合并购不断,中影股份面临着较以往更为严峻的挑战。

中影股份的市场份额仍不能小觑,公司目前拥有5家二级分公司、11家二级全资子公司、6家二级控股子公司,还有83家三级控股子公司,中影的业务范围几乎涵盖影视制片制作、电影发行、电影放映、影视服务等电影行业主要领域。这家公司在过去3年贡献了国产电影票房的18.37%,控股了3家2013年票房前十的院线,控股或参股了全国近25%的影院,提供了全国20%的数字放映设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电广传媒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