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主力研究 - 正文

沪股通一季度进驻5家银行 沪股通最爱大银行

来源:证券日报 2015-05-19 07:37:2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尽管沪港通曾经是本轮银行股估值修复的起点,但是从今年一季度末的数据来看,沪港通并不是银行股的“全民盛宴”,而更像是小众的幸福生活。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14只沪股通标的上市银行中,仅有5只成功吸引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驻足“前十大”股东;而港股通方面,H股明显较A股折价的银行股露面成交活跃股“前十大”的频次也明显减少。

沪股通最爱大银行

资料显示,目前沪股通的股票范围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180指数、上证380指数的成份股,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共计400余只股票。其中,沪市上市的14家上市银行全部被纳入其中。

信息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共出现在了127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中。不过,14只银行标的股中,仅由5只入选,分别是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

其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更是坐到了中国银行A股第二大股东的位置,持股量为2.49亿股,仅次于中央汇金。

中国银行披露,“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是以名义持有人身份,受他人指定并代表他人持有股票的机构,其中包括香港及海外投资者持有的沪股通股票”。

上述5家银行中,包含3家国有大行和2家股份制银行翘楚,港股通“抓大放小”的投资特点鲜明。

从截至3月底的市盈率指标来看,5家银行均处于1倍-1.2倍之间,在上市银行中相对偏低。

“沪港通试点初期能带来的资金还是有限的,能够入围 前十大 的情况自然属于少数派。但是最关键的是它带来的投资理念的转变,从目前银行股等大盘蓝筹的市场表现来看,机构投资者的操作手法恐怕也不是对于港股市场的简单复制,而是对两地投资者的操作手法进行了 综合化学反应 ,因此在市场面上表现出来的就是更具估值弹性的蓝筹”,市场人士指出。

该人士同时表示,“从港股市场此前显示出来的交易特点来看,城商行等中小银行获得的认可度往往偏低,因此北上的沪股通资金并没有在银行股中多点开花。”

港股通不爱低估值银行?

尽管从理论上来说,沪港通通车后,A+H上市银行股两地的估值应该逐步靠拢,但理论失效在资本市场也确实十分常见。

截至目前,9家两地上市银行股中,有7家H股折价,其中折价率最高接近三成。但是,从近几个月的港股通交易数据来看,处于价值洼地的银行股并没有赢得更多资金的青睐。

港股通月度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和4月份,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中并未包含一家银行股,2月份也仅有民生银行一家曾经入围。

而此前的今年1月份,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是以金融股为主,具体来看,民生银行占据首位,买入10.98亿港元,卖出1.57亿港元,买入及卖出合计金额为12.55亿港元;其后为海通证券,合计成交10.95亿港元、中信证券9.82亿港元、上海电气9.32亿港元、中国南车8.3亿港元、中信银行7.83亿港元、中国平安7.42亿港元、中国北车7.34亿港元、紫金矿业7.16亿港元、中国铁建6.98亿港元。

“沪市与香港市场实现了互联互通,表面上看,资金会流向估值较低的一端,但实际上资金还非常向往财富效应,也就是说,哪个市场有财富效应,资金就会流入哪个市场,那么,A股市场如果表现强劲,沪港通将表现为资金的净注入;如果港股表现强于A股,则沪港通可能会相对于A股表现为资金的净流出”,市场人士表示,“同股同权的理念在跨市场后,更多的体现为收益权和表决权,而市场波动导致的不同价格并不能保证被化解,如果是长线投资,更看重于股息率等中长线收益指标;如果是短期投资,折价率高并不能与低风险划等号,毕竟两个市场投资者的游戏规则不同,资金的操作思路也有很大区别。”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浦发银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