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民生控股(000416)宣布重组终止,此时距其筹划重组仅仅过去八天。而在2014年底,民生控股剥离了子公司汇海丽达,汇海丽达2013年营业收入超过民生控股同期营业收入的50%。对此,民生控股坦承:“如果公司不能及时通过对外收购及实施新项目,则对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将产生不利影响。”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调查发现,许多投资者怀疑公司准备工作不充分,匆匆停牌重组太过草率。
重组匆匆终止引不满
今年2月25日,民生控股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这令许多投资者非常期待,但令投资者惊愕的是,短短八天后,民生控股就发布了终止重组公告。对于终止原因,民生控股称:“因交易双方一直未能就某些关键性问题达成一致。在综合考虑收购成本、收购风险等因素的基础上,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值得一提的是,民生控股承诺未来3个月内不再谋划新的重组。
“公司此次重组也太草率了吧,短短八天,重组就谈崩了,公司就不能试着再争取下,难道公司在停牌前就没有试着接触下,多做些准备?”北京一位股民表示不满。此外,多位股民希望公司能够公布更多重组细节。昨日记者试图联系上市公司,但数十次致电始终无人接听,向青岛证监会投诉后依然无果。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民生控股经营状况堪忧。公司2012年净利润为5870.71万元、2013年下滑到446.32万元,降幅达92.40%。2014年净利润虽然实现了增长,但扣非后仅为273.43万元,同比下滑达62.51%。
转型之路有隐忧
公开资料显示,民生控股原名民生投资。2014年4月更名为民生控股。在历史上,民生控股多次更名,主营传统业务也多次发生变更。如公司在2001年宣布将主营业务由商品零售业转向生物制药和生物保健品的研究、生产和销售。在2008年又宣布将主业业务变为、股权投资,资产管理,资本经营及相应咨询与服务。从2014年开始,民生控股试图进行新一轮转型,进军金融业。
为了转型,公司甚至连最重要的子公司汇海丽达都“甩卖”了。2014年11月18日,公司停牌筹划重大事项,随后确定该重大事项为转让子公司汇海丽达,转让价格为4640万元。资料显示,民生控股 2013年度营业收入为48225.85万元,汇海丽达同期营业收入为48205.61万元,远超过上市公司同期营业收入的50%,因而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上述交易最终于2014年年底成功完成。对于转让原因,民生控股称是为了推进公司业务转型。交易完成后,民生控股将不再经营零售业务,公司主营业务将转为包括典当业务、保险经纪业务等在内的中小金融服务业务。
在重组方案中,民生控股提示风险称:“汇海丽达整体剥离出民生控股,民生控股合并口径下的营业收入及相关财务报表数据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如果公司不能及时通过对外收购及实施新项目等措施,拓展公司在中小金融服务行业及其他相关业务的经营范围,扩大经营规模、提升资本实力,则对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将产生不利影响。”
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告诉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民生控股原有资产剥离,重组又遭失败,如果公司不尽快开展新的重组,将对公司发展造成相当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