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1月7日收盘,成都先导(688222)报收于23.23元,较上周的25.23元下跌7.93%。本周,成都先导11月3日盘中最高价报26.2元。11月7日盘中最低价报23.21元。成都先导当前最新总市值93.08亿元,在医疗服务板块市值排名20/50,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2022/5166。
股东增减持
11月7日成都先导发布公告,股东深圳市钧天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于2025年8月28日至11月3日期间合计减持185.9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641%。减持期间公司股价上涨12.96%,截至11月3日收盘报25.19元。
问:万亿级别的库的量级会对分子多样性带来什么样的边际优势?库的大小是衡量DEL技术的核心指标吗?
答:成都先导的超1.2万亿小分子化合物库是全球目前已知规模最大、化合物最多的实体小分子化合物库。公司通过系统化设计,拥有超6,000种合成分子骨架和近40,000种合成砌块,升级至170余种化学反应类型。DEL库的质量体现在分子多样性、新颖性、成药性及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合成质量,公司持续推进DEL技术与AI融合,并拓展多肽库建设。
问:在哪些业务上可以不接受单个靶点筛选之后排他的限制?
答:若靶点有多个功能迥异的亚型,排他可限于某一亚型;如E3 ligase等通用机制不排他;同一靶点采用不同手段(小分子、PROTAC或小核酸)也不排他。
问:如何看待先导未来3到5年的发展,包括资源投入、研发管线收获及各块业务增长驱动?
答:公司将维持DEL核心业务增长,扩展多肽库建设,推进DEL与FBDD/SBDD技术融合,发展核酸业务和服务延伸,聚焦蛋白降解领域分子胶项目,推进DEL+AI在新药发现中的应用,并优化自研管线布局,推动临床后期项目转化。
问:参股公司先衍生物的小核酸管线及整体进展情况如何?
答:先衍生物高血压降压药已启动二期临床,预计年底提交代谢类靶点管线的IND申请,并在心血管、代谢、炎症、疼痛等领域布局多个临床前项目。
问:公司在研自主研发管线项目临床进度推进预期?
答:自研管线HG146实体瘤临床II期入组进展顺利,已提前完成40例患者入组,预计年底前公布IIa期数据,其他管线稳步推进。
问:并购方面有何进一步规划?
答:公司将关注国内外技术创新型公司,重点围绕现有业务强化、上下游延伸(CMC、制剂、生物模型等)及新技术潜力标的开展投资或收购,提升研发实力与业务链条完整性。
问:如何看待多肽领域的布局?
答:多肽可作为治疗分子、递送载体或新型抗体类似物。成都先导已建成超500亿环肽DEL库和超1,500亿线性肽库,具备高效筛选能力,并推进核酸及核素递送系统的靶向DEL库构建与筛选。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