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1月5日收盘,浩瀚深度(688292)报收于21.0元,下跌0.76%,换手率2.01%,成交量2.03万手,成交额4272.11万元。
11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95.17万元,占总成交额2.23%;游资资金净流出106.64万元,占总成交额2.5%;散户资金净流入11.46万元,占总成交额0.27%。
公司选取新签合同增长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率、新业务拓展营业收入作为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新签合同增长率反映市场核心竞争力和未来收入“蓄水池”;净利润增长率体现发展质量与效益;新业务拓展营业收入推动新兴市场开拓,助力战略转型。公司另设个人绩效考核体系,结合考评结果确定激励对象解锁条件。考核体系具备全面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车联网安全业务核心优势在于构建“标准引领—市场突破—治理深化”三位一体发展格局。进展包括:牵头1项行业标准,参与3项国标或行标制定;中标北奔重卡、上海申龙、联通智网等项目;获2025城市交通最佳实践、网络安全优秀解决方案等荣誉;入围中国电信“车联网行业合作伙伴”;9月25日获北京互联网大会行业网络安全优秀解决方案奖。公司正持续提升该领域竞争力与市场份额。
可视化业务,尤其是DPI业务,具备“可观测+可分析+可治理+可管控”性能,是公司重要护城河。当前网络可视化处于代际切换期,100GE建设趋缓,400GE建设起步,中移动2025—2026年互联网DPI集采中400GE产品占比上行。公司在运营商骨干网DPI现网具较大存量优势,且在400GE技术能力与国产化适配方面领先,有望受益于400GE增量建设。此外,工信部对流量筛选提出新要求,中国电信城域网新增采购需求,将进一步拓展DPI产品市场空间。分流产品在三大运营商集采及DPI+分流+安全、PT精细化、车联网安全检测、金融等行业市场具备广泛需求,已在银行领域完成验证,正扩大行业影响力与合作伙伴队伍。
本报告期净利润同比降幅较大,主要原因包括:(1)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导致毛利额减少2,549.32万元;(2)可转债影响,计提利息费用同比增加约614万元;(3)合并口径变化致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398.61万元;(4)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同比增加498.66万元;(5)新设子公司处于业务拓展期,暂时亏损。尽管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承压,但新签订单同比增长显著,为下一年业绩奠定基础。
公司技术优势在于融合DPI、AI大模型、数据要素、泛安全等自研技术,形成以DPI和泛安全为基础、AI与大数据为骨干的技术体系。具体体现为:DPI业务具备“可观测+可分析+可治理+可管控”能力,深耕运营商并拓展政企市场;基于AI构建新型安全体系,加快泛安全业务布局;车联网安全形成“标准引领—市场突破—治理深化”格局;AI智能化业务聚焦金融行业,提供“数据-模型-决策”闭环解决方案。市场表现方面:泛安全业务在车联网、AI安全、低空安全等领域加快落地;金融行业取得突破,与宁波银行签署战略协议,与银联数据子公司荣数信息合作,并中标商业银行知识管理平台项目;运营商市场凭借DPI存量优势与400G技术领先性,将在网络升级中受益;分流产品在金融、运营商市场扩大影响,并实现中亚海外市场项目突破;国际化战略通过海外代理渠道输出能力,已实现国际项目落地。
AI智能化业务为公司关键战略方向,聚焦金融、运营商等高价值场景,以“行业大模型+专属agent+RAG”为核心路径推进工程化落地。自研“晨星”大模型融合IGC鉴伪与国产化生态,智能客服等方案已在银行系统应用。与银联数据子公司达成合作,加速金融场景拓展。2025年三季度与宁波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数据服务与业务创新展开合作,依托数据治理平台、智能外呼平台及大模型企业知识管理平台,助力银行提升客户服务、风险管理和运营效率。基于晨星大模型的企业级知识库产品采用RAG架构,覆盖智能信贷、政策解读等场景,在部分金融客户试点并成功中标某商业银行知识管理平台项目。公司亦参与专项项目,以AI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安全保障。
公司暂不涉及ED软件开发及应用。
公司将依据相关法规及《公司章程》,结合经营情况与发展规划,综合制定分红派息计划,具体以后续公告为准。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