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31日收盘,纳微科技(688690)报收于30.64元,较上周的29.62元上涨3.44%。本周,纳微科技10月29日盘中最高价报32.1元,股价触及近一年最高点。10月27日盘中最低价报29.17元。纳微科技当前最新总市值123.73亿元,在化学制药板块市值排名46/151,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1547/5163。
截至2025年9月30日,纳微科技股东户数为1.61万户,较6月30日增加992户,增幅6.57%。户均持股数量由2.67万股降至2.51万股,户均持股市值为72.46万元。
纳微科技2025年三季报显示,主营收入6.71亿元,同比上升22.01%;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上升156.56%;扣非净利润9534.59万元,同比上升254.66%。第三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2.57亿元,同比上升22.4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446.19万元,同比上升1558.8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006.54万元,同比上升515.11%。负债率13.2%,毛利率72.16%。
公司围绕“3+2”中长期市场发展战略,聚焦多肽、双抗/DC、血制品等热点行业,凭借工艺开发与产能储备,抓住多肽药物放量机会,推动硅胶、离子交换填料需求增长,并在疫苗、小核酸领域实现新产品导入,驱动业绩提升。
第三季度色谱填料营收1.6亿元,同比增长37%;前三季度累计3.98亿元,同比增长26%。色谱分析耗材第三季度营收2657万元,同比增长47%;前三季度6975万元,同比增长34%。色谱分析仪器第三季度营收4615万元,同比持平;前三季度1.28亿元,同比增长24%(剔除并表差异后增长6.1%)。光电与蛋白层析仪器业务前三季度分别下滑约5%。
GLP-1和小核酸领域增长迅速,Unisil?Revo系列硅胶产品放量明显,开发出双靶点GLP-1分子通用纯化工艺,耐有机溶剂膜系统解决客户大规模生产痛点,提供从合成载体到分析检测的完整产品线。
纳谱分析前三季度营收6975万元,同比增长34%,毛利率78.4%,生物分离柱占比提升;福立仪器前三季度营收1.28亿元,同比增长6.1%,液相色谱仪能力持续改善;赛谱仪器推进营销整合与研发聚焦,单体基本实现扭亏。
当前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承压,但客户逐步转向关注企业综合能力。公司通过产品性能、质量体系与稳定供应增强客户黏性,弱化价格敏感度,战略客户认可度提升。国产填料国内市场占比约20%,替代趋势持续加强。
抗体类项目已有复购案例,尤其GLP-1多肽原料药项目重复采购频次较高。商业化项目放量后复购机会增多,三季度抗体项目销售额占比提升,客户与项目数量均有增长。
公司严控费用增长,力争费用增速低于收入增速。前三季度股份支付费用摊销4290万元,同比下降7.1%;预计全年约4800万元。现有激励工具2026年待摊销额约3000万元,将视执行情况决定是否推出新一期股权激励。
公司已构建GLP-1、核酸等领域全链条国产化整体解决方案,未来将持续聚焦重磅产品与重点行业,强化材料、仪器与应用融合创新,拓展海外市场,向国际化企业转型。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71亿元,同比增长22.01%;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156.56%;扣非净利润9534.59万元,同比增长254.6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279.40万元,同比增长75.26%。研发投入占比21.91%,总资产23.41亿元,净资产18.75亿元。
非经常性损益年初至报告期末合计1242.17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1379.99万元、委托理财收益439.69万元,扣除所得税及少数股东影响后形成。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将于11月17日召开,审议取消监事会、修订《公司章程》、补选董事、调整董事薪酬等议案,股权登记日为11月11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