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中集集团(000039)2025年前三季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10-31 13:28:1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集集团(000039)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本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物流及能源行业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产业集群主要涵盖物流领域及能源行业领域。在物流领域,本集团仍然坚持以集装箱制造业务为核心,发展出道路运输车辆业务、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辅之以物流服务业务及循环载具业务提供物流专业领域的产品及服务;在能源行业领域,本集团主要从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业务、海洋工程业务方面开展;同时,本集团也在不断开发新兴产业并拥有服务本集团自身的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

    2025年1-9月,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170.61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1289.71亿元),同比下降9.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5.66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18.28亿元),同比下降14.35%。本集团主要板块业务经营情况如下:

    (一)在物流领域

    2025年前三季度,尽管受到美国关税扰动、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因素带来一定影响,全球商品贸易增速仍保持韧性。根据行业权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CLARKSONS)2025年9月的预测,2025年全球集装箱贸易量将同比增长3.0%,这一增速高于年初预期。同时,红海绕行、港口拥堵、航运环保要求等因素,进一步降低了集运效率。上述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使集装箱需求维持稳定。受此影响,2025年前三季度,本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产销量虽较去年历史峰值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较好水平。

    其中,干货集装箱累计销量180.18万TEU(上年同期:248.63万TEU),同比下降约27.53%;同时,前三季度,受南美水果出口驱动,冷箱需求显著增长,冷藏箱累计销量15.35万TEU(上年同期:9.34万TEU),同比增长约64.35%。

    2025年前三季度,本集团道路运输车辆业务的经营主体——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车辆”,证券代码:301039.SZ),在全球销售各类车辆合计101583台,同比增长7.21%,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50.12亿元,营收同比虽有所下滑,但第三季度环比保持正增长,持续保持复苏态势。(1)全球半挂车业务:国内市场方面,以“唯有星链”战略为指引,提升订单交付效率与强化集采保供能力,进一步夯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前三季度中国半挂车业务营业收入同比提升16.3%,毛利率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海外市场方面,北美半挂车业务市场需求持续受到关税等扰动,但中集车辆仍保持战略定力,提升供应链韧性,报告期内持续保持盈利;欧洲半挂车业务积极保障供应链稳定,聚焦大客户销售;全球南方半挂车业务持续深耕,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79%,销量同比增长21.39%,毛利率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2)上装业务(含EV·DTB):前三季度,通过集团化作战体系,上装业务整体实现营收人民币23.33亿元,同比稳健增长,持续发力新能源产品。(3)纯电动头挂列车业务:完成对EV-RT2.0产品研发和运营体系、产品交付和营销推广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构建规划;实现纯电动头挂渣土车、纯电动头挂搅拌车两个车型样品原型验证;同时在西南区域通过四个EV-T中心开展新能源头挂列车销售试点。未来将从“商业模式”、“技术”、“应用场景”三大维度着手,共同推进纯电动头挂列车生态的构建和闭环。

    2025年前三季度,本集团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及救援设备业务经营主体中集天达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天达”)营业收入和利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各业务线呈现良好发展态势。(1)空港与物流装备业务:空港业务方面,增长主要得益于主动优化交付节奏,前期积累的优质订单释放结转。

    物流装备业务方面,得益于前期公司在国际市场取得的重大订单突破,竣工交付国内化工行业规模超大、技术领先的智能立体仓库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配套自动化立体仓库,助力客户全面投产。

    (2)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紧跟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导向,一方面依托齐格勒品牌进行全球布局,另一方面推动国内消防子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该业务在产品研发方面亦有突破,承接了科技部“十四五”课题和应急管理部重点科技计划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的专项研究,布局智慧消防和无人消防车领域,加强校、所、企合作及成果转化。

    2025年前三季度,本集团物流服务业务经营主体——中集世联达物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世联达”)在全球集运运价整体走低、市场需求不振及关税政策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经营承压。面对挑战,中集世联达通过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优化资金周转及收缩低效业务等举措,实现了现金流同比大幅改善,保障了经营的稳健性。为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中集世联达正式启动“二次创业”战略升级,围绕2030年战略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系统性调整业务架构,设立海运、行业物流与港口物流三大BG,并持续推动管理体系优化。在全球化布局方面,中集世联达继成功设立沙特公司后,正加快拓展其他中东和非洲网点,同步推进海外信息系统建设,以强化全球运营能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凭借综合实力的提升,中集世联达在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最新发布的“货代物流企业综合榜”中再次跻身前四,行业地位持续巩固。

    2025年前三季度,本集团循环载具业务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成功扭亏为盈,主要原因在于该业务市场订单有显著突破,同时通过一系列的降本增效措施,显著改善了盈利能力和经营性现金流。具体来看,循环载具制造业务受益于新能源大客户的订单获取,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出现明显增长,深化精益生产的成效已逐步显现;服务业务的毛利率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对车用发动机市场的持续深耕投入,聚焦核心资产及大客户加大投入、持续提升资产运营管理能力,相关策略已带来显著效果。

    (二)在能源行业领域

    2025年前三季度,本集团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主要经营主体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安瑞科”,证券代码:03899.HK)收入实现整体平稳增长,同比增长7.7%至人民币193.4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9%至人民币7.67亿元。截至2025年9月底中集安瑞科整体在手订单约人民币307.63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造船订单已经排产至2028年;前三季度累计新签订单人民币196.4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1)清洁能源分部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9.4%至人民币150.37亿元,受益于水上清洁能源利润释放、焦炉气制氢制LNG项目增量盈利贡献以及海外高端低温罐箱稳定出口,清洁能源分部可呈报分部利润同比也实现大幅增长。2025年国内LNG加气站、综合能源站等加速建设,带动LNG储运装备需求稳健增长,受益于水上船舶订单的加速交付,水上清洁能源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48.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4%。此外,中集安瑞科也积极布局绿色甲醇业务,一期5万吨生物质制绿色甲醇项目预期将于今年四季度投产。(2)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与中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产能利用率指标均处于2021年以来的历史低位。面对全球复杂的经济局势,下游化工行业承压,罐式集装箱需求下降,尤其是中国市场,但印度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化工行业发展加快,或将为化工罐箱带来新的需求增长点。罐箱市场竞争也有所加剧,受此影响,化工环境业务前三季度收入同比下滑,但前期投入的医疗相关业务经营仍持续向好。(3)受美国对外关税政策引发宏观不确定性等挑战因素影响,液态食品分部工程进度有所影响,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有所下滑,将持续关注国内市场,对海外业务降本增效,加快项目进度。

    2025年前三季度,受国际局部战争及全球新能源转型放缓影响,海工装备特别是油气生产平台市场保持平稳发展。前三季度,本集团海洋工程业务得益于交付效率及精益管理的持续提升,经营效益实现同比增长,达成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项目建造及交付方面,7月龙口码头建造的7000车位汽车运输船“CADWELL”号离港交付;8月烟台码头举行P83船体交付仪式,该项目是本集团海洋工程业务交付的第四条FPSO;9月Scarabeo5LNGFPU离港交付驶往刚果海域作业。

    (三)拥有服务本集团自身的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

    2025年前三季度,中集财务公司紧密围绕国家金融战略导向,秉持“依托集团、服务集团”的宗旨,持续完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并提升资金运营效率。优化资金归集机制,提升集约化管理效能,夯实资源整合与数字金融基础。前三季度累计为集团成员企业提供信贷资金人民币44.38亿元,助力集团产业升级与资金高效运转。同时,为成员企业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资金结算、现金管理、外汇交易、保函、票据承兑等多元化综合服务,降低集团整体财务成本。中集财务公司始终坚持审慎经营与合规管理,截至报告期末资本充足率为26.35%,各类监管指标持续达标,以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与突出的抗风险韧性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本集团海工资产运营管理业务涉及的各类海工船舶资产,包括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恶劣海况半潜式钻井平台、半潜式起重/生活支持平台、400尺自升式钻井平台、300尺自升式钻井平台。布伦特原油三季度均价68.17美元/桶,较二季度环比上涨1.46美元/桶,扭转二季度下滑趋势。展望未来,钻井平台市场整体状况依然强劲,由于可用平台供应增长有限,而对钻井平台需求的稳步增长导致可用性趋紧,钻井平台行业的前景仍然积极。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已上租海工资产报告期内正常执行租约合同,继续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结合市场变化,持续推动资产处置业务。报告期内,第六代半潜钻井平台“仙境烟台”签署5口井租约,为营收增长注入动力;第七代超深水半潜钻井平台“蓝鲸一号”进入装备整备阶段,筹备履约新签租约。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流程优化,降低运营成本,有效拓宽盈利空间,创造更优经营回报。

    (四)创新业务凸显中集优势

    冷链物流:报告期内,本集团冷链业务一方面稳固冷箱基本盘,维持行业领先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加大对医药冷链、工业温控等领域战略布局,以温控装备为新业务战略布局重点,积极开展市场研究及业务探索。特种冷藏集装箱围绕航空箱、岸电箱、物理保鲜箱等业务进行产品迭代、市场拓展以及商业模式探索。

    储能科技:报告期内,新能源产业周期波动及同质化竞争加剧,储能行业内卷态势持续;同时,《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出台明确了180GW的装机目标,基于2024年存量需实现2.4倍的增长,标志着国内市场化与规模化进程已全面加速。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本集团储能业务立足“制造集成+全链服务”优势,坚持传统客户深化与新客户拓展并举,出货规模稳步提升,体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韧劲;同时持续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推进新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已成功在城市超充、绿色交通、港口岸电、数据中心、高耗能工业等场景落地示范性项目,产品力与交付力获市场认可。

    模块化建筑:报告期内,本集团在模块化建筑应用场景与核心技术领域持续取得创新突破。在模块化数据中心领域,推出的全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凭借其在建设周期、成本控制及运维效率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充分彰显了本集团模块化建筑业务在数据中心工业化建设方面的领先实力,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量、低碳、高可靠的数字能源解决方案。

    (五)相关的资本运作

    2025年,中集集团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积极展开回购部分股份工作,包括拟回购H股金额不超过港币5亿元(含),以及拟回购A股金额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含)且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含)。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本次已回购H股股份25794200股,回购金额合计约港币1.90亿元;本次已回购A股股份12452990股,回购金额合计约人民币1.03亿元。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集集团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