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29日收盘,安科生物(300009)报收于10.32元,上涨0.88%,换手率1.67%,成交量20.39万手,成交额2.08亿元。
资金流向
10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17.1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630.6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047.83万元。
CD7-CAR-T目前的临床规划及出海安排方面,公司参股公司博生吉的P-17注射液已被纳入突破性疗法品种,已启动II期单臂注册临床,首例病人即将入组,目标为附条件上市。产品获批后拟在一带一路国家直接申报上市;针对欧美市场,已与美国FDA沟通,可使用中国临床数据直接申报注册临床II期,后续将视情况独立申报或寻求合作伙伴。
In vivo CAR-T研发进展显示,该平台基于慢病毒载体系统构建,已完成临床前开发,即将进入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阶段。博生吉正积极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为出海和商务合作做准备。
长效生长激素方面,公司自研的“K2017注射液”已完成II期临床入组,已提交III期临床补充申请,预计明年年初启动III期试验。与维昇药业合作的隆培促生长素具备安全性好、有效性高、依从性高等优势,公司将借此切入生长激素高端市场,并形成产品全矩阵覆盖不同患者需求。
HER2单抗“Hu1注射液”在ESMO大会以壁报形式公布数据,经独立影像评估,30 mg/kg组ORR为80.8%,20 mg/kg组ORR为76.7%,两组DCR分别为96.2%和100%,mPFS与mOS尚未成熟。公司已向药审中心申请沟通交流,计划以一线HER2阳性胃癌为III期临床首发适应症,预计年底至明年初获得反馈并推进试验。
曲妥珠单抗“安赛汀”2023年底上市,2024年实现1亿元营收,2025年1-9月营收同比大幅增长,但当前利润贡献较小。面对生物类似物集采,公司认为温和政策有利于后期进入者快速转化为盈利产品。公司在HER2靶点布局立体化,除“Hu1注射液”外,“K2024注射液”已获临床批件,其联用曲妥珠单抗抗肿瘤活性优于Perjeta+赫赛汀组合;另布局HER2单抗DC与双抗DC,预计2026年初提交IND申请。
生长激素新患入组保持同比增长,水针占比持续提升,增强产品竞争力并推动利润增长。
“PD-L1*4-1BB”双抗HK010注射液I期临床入组完成,正处于随访阶段,样本量28例,在黑色素瘤、神经内分泌瘤、肝癌等适应症中显示较好疗效且安全性可控。已召开II期临床方案讨论会,拟定肝癌与肺外神经内分泌癌为适应症,后续将依据与药审中心沟通结果确定方案,并加强非临床转化研究支持后续开发。
与宝济药业合作的重组人卵泡刺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商业化工作积极推进,首批产品即将上市,挂网及医保建档有序进行;据估算,2025年促卵泡素市场规模超40亿元,公司力争快速获取市场份额。与维昇药业合作的隆培促生长素正开展学术推广,聚焦高端市场,旨在带动整体生长激素产品销售恢复增长。
未来两年,因创新药临床增多、上市品种增加及外部引进产品,公司销售费用与研发费用预计将小幅上升。2025年1-9月经营平稳,全年力争实现恢复性增长。公司通过自研、合作研发与商业化合作丰富产品矩阵,强化营销体系建设,推进产能扩张,南区北区产线年底陆续投产,东区一期基建完成并启动产线建设,支撑长期发展。
公司执行总裁姚建平总结称,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1-9月营收同比增长,净利润降幅收窄,为全年恢复性增长打下基础。伴随新五年计划启动,公司在沪设立创新研究机构,完善创新药战略布局,推动技术升级与成果转化,提升行业竞争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