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20日收盘,奥精医疗(688613)报收于23.26元,上涨0.61%,换手率1.79%,成交量2.46万手,成交额5741.78万元。
10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62.99万元,占总成交额8.06%;游资资金净流入449.87万元,占总成交额7.83%;散户资金净流入13.13万元,占总成交额0.23%。
奥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高端再生医学材料及植入类医疗器械的技术研发、高端制造与市场推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11年在全球率先研制出成分与结构均高度仿生人体骨组织的矿化胶原仿生骨材料,并实现产业化和临床转化。目前,矿化胶原仿生骨系列已获3项中国NMPA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1项美国FDA 510(k)许可,另有胶原蛋白海绵、口腔种植体等高值耗材产品。公司曾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等多项荣誉,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其产品获2021年度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技术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材料基础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2025年1月,公司参与的“脊柱脊髓战创伤救治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军事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公司产品适用于骨科、口腔和整形外科、神经外科等领域,用于骨缺损的填充与引导修复。2024年,公司完成对德国HumanTech Dental公司100%股权收购,正式进入口腔种植领域。2025年6月,自主研发的胶原蛋白海绵获批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2025年9月,新一代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矿化胶原/聚酯人工骨获批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关于收购德国种植体,公司确认收购涵盖完整的种植体系统,包括种植体、基台、配套工具及全部技术文档,目前已开展种植工具国产化工作。
人工骨集采实施后,全国骨科临床年用量预计达1000万立方厘米,较集采前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骨科人工骨产销量同比基本翻倍,主要得益于集采推动临床需求释放及使用渗透率提升。“骼金”产品上半年发货量同比翻倍,集采后价格趋于稳定,公司对全年发货量持乐观预期。
目前尚无人工骨在骨修复材料中渗透率的权威统计,但集采显著提升了人工骨的临床认知与使用比例,替代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的趋势明显。公司“奥精”产品因可降解吸收特性具备竞争优势。
随着“骼金”产销量增长、降本增效推进及未来胶原原料自产化,该产品毛利率有望提升并在行业中保持较好水平。
公司已于2025年6月取得胶原蛋白海绵生产许可证,当前生产仍使用外购胶原原料,主因前期库存及规模化应用需完成验证流程。预计自2026年起将自产胶原用于人工骨生产。以2024年数据测算,全面使用自产胶原可节约原材料成本约2000万元,显著增强盈利能力。
胶原蛋白海绵已获批适应症覆盖除眼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外的多个手术科室,主要用于术中止血及组织修复。公司现阶段聚焦获批范围内的临床推广,未来发展将依政策与市场需求审慎决策,同时具备向医美等下游厂商供应核心胶原原料的能力。
“颅瑞”神经外科产品2025年上半年销售同比增长良好,全年预期延续增长态势。目前该产品未被纳入国家集采,亦无相关政策发布。若未来纳入集采,公司认为将有助于扩大临床覆盖与品牌影响力。神经外科为公司重点战略方向,2025年已组建专业团队并加大市场投入,推动销售精细化与专业化。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