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19日收盘,纳微科技(688690)报收于26.17元,较上周的27.07元下跌3.32%。本周,纳微科技9月17日盘中最高价报27.64元。9月19日盘中最低价报26.17元。纳微科技当前最新总市值105.68亿元,在化学制药板块市值排名51/150,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1775/5153。
问:海外市场拓展的具体策略和重点区域是什么?目前的高增长主要是由哪些海外市场和产品应用驱动的?
答:公司在印度取得生产型变更项目,在俄罗斯导入中试阶段项目,在欧洲取得生产型项目。多肽、胰岛素等小分子项目占海外业务40%左右,小核酸和血液制品项目各占25%,抗体项目占10%。上半年国际业务收入4,402万元,同比增长136%,已实现年初设定的营业目标。2025年计划增加北美和印度应用技术中心建设。
问:公司如何看待下半年的市场需求和趋势?公司有哪些新的研发洞察和方向?
答:生物制药和分析检测板块预计延续温和复苏,GLP-1类多肽药物、抗体偶联药物、色谱分析柱耗材等方向有望高速增长。公司坚持“3+2”市场发展策略,布局耐有机溶剂膜处理系统,实施战略客户营销策略,助力药企实现“纯化工艺升级”和“供应链安全”。
问:公司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质增效”措施来实现如此显著的费用管控效果?
答:公司健全绩效考核体系,严格管控费用增长。实施战略客户营销策略,优化营销组织体系,集中资源优先响应重点客户需求。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推进电子签章、银企直联、产品线梳理和科学计划制定,聚焦四大业务链推动重点项目落地。研发端布局重大需求,提升跨部门技术交流效率。
问:未来公司将如何进一步抓住 GLP-1等热门药物领域带来的机遇?
答:公司加大GLP-1相关填料研发投入,优化工艺,提升产能与竞争力,构建从合成、纯化、检测到浓缩、溶剂回收的完整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在多肽类药物实现色谱填料销售收入约0.75亿元,同比增长108%。未来将把握口服制剂普及和多靶点拓展带来的市场扩容机会。
问:近期与外部监管部门是否进行汇报和沟通,情况怎样?
答:公司积极配合交易所调研,参与《提质增效重报》报告制定和“科创3分钟”年报短视频拍摄,重大事项前主动与监管部门沟通,连续两年在交易所信息披露评价中取得A级。
问:贵司现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较上市前有多大的升?趋势是怎样的?
答:公司上市后收购两家仪器企业,强化核心技术、客户与渠道协同,提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掌握微球精准制备底层技术,产品阵列齐全,具备规模化生产与专业服务能力,客户黏性强,龙头地位持续巩固。
问:贵司是否开发微球新的用途?
答:公司战略重心仍聚焦分离纯化和分析检测主业,打造色谱技术平台。药物合成载体微球新产品已上市销售,持续推进高性能微球材料横向拓展,争取在更多应用领域实现创新突破和国产替代。
问:贵司南通项目的进展?资金安排是否就绪?
答:公司在南通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已完成土地招拍挂及工艺流程设计等前期工作,环评、安评报告正在编制审批中,预计今年下半年完成施工图设计和土建施工招标。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