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国外运(00598.HK)发布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合同物流(含冷链物流)2,421.8万吨,上年同期2,492.6万吨;项目物流341.4万吨,上年同期330.2万吨;化工物流203.3万吨,上年同期185.9万吨。
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运代理791.2万标准箱,上年同期744.9万标准箱;公司空运通道业务量45.8万吨(含跨境电商物流4.7万吨),上年同期53.3万吨(含跨境电商物流12.0万吨);铁路代理21.4万标准箱,上年同期28.4万标准箱;船舶代理36,327艘次,上年同期31,647艘次;库场站服务1,278.7万吨,上年同期1,149.6万吨。
2025年上半年,公司跨境电商物流3,163.4万票,上年同期11,702.7万票;物流电商平台189.8万标准箱,上年同期127.0万标准箱;物流装备共享平台8.5万标准箱╱天,上年同期8.4万标准箱╱天。
业务展望:
1、全球贸易格局重塑,国内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全球经济在关税上调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下,经济前景显着下行。同时受动荡的地缘政治局势、债务水平高企、财政与金融脆弱性及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或将面临放缓风险。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升温,全球多边机制权威性和有效性遭受冲击,贸易干预措施出台加速,中美博弈的长期持续,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供应链本地化、区域化、多元化、绿色化趋势更加显着,加剧全球贸易格局重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0%。
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6.0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展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面对复杂局面,我国经济顶压前行、迎难而上、稳定运行。与此同时,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贸易方面,2025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0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出口1.81万亿美元,增长5.9%;进口1.22万亿美元,下降3.9%。贸易伙伴方面,上半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7万亿美元,增长3.5%,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1.8%,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贸易商品方面,机电产品出口1.08万亿美元,增长8.2%,占我国出口总值的60%,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
此外,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导致跨太平洋东向航线受影响最大,其他航线也受波及,严重影响国际物流通道稳定和通畅,各项政策措施叠加或将导致全球物流货运量大幅减少。从我国进出口数据来看,2025年1–6月,我国对美国进出口商品贸易总值(美元计价,下同)同比下降10.4%,其中出口下降10.9%,进口下降8.7%。当前,尽管美国关税政策有所缓和,但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消退。从长期来看,全球贸易体系面临的碎片化风险或将持续存在。世界贸易组织预计,受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为0.9%,低于关税上调前的2.7%。
2、多措并举,推动物流行业发展
2025年上半年,国家先后出台多项行业政策,旨在进一步强化降低物流成本,优化枢纽布局,支持发展智慧物流、绿色物流、跨境物流。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提高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均衡发展水平,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更好衔接国家物流大通道、综合运输大通道以及重要铁路物流基地、内河港口等重要物流节点,提高整体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3月,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以数智化协同创新为支撑,促进物流与产业、贸易、消费融合,发展智慧物流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交通运输动力绿色低碳替代;到2027年,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4月,海关总署牵头部署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深化沿海内陆沿边地区多式联运进出境协同,进一步支持跨境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发展,打造畅通安全的国际公路直达运输通道。
3、我国物流运行稳中有进,质效双升态势延续
2025年1–6月,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71.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从社会物流总额与GDP的对比看,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与GDP增势呈现较高同步相关性,显示物流需求与经济运行保持协调发展态势。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速仍高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反映出物流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依然较强。
从社会物流总额结构看,工业品物流需求基本盘稳定。上半年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8%,对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85%,凸显基本盘「压舱石」作用。国际物流需求多元化格局持续推进。其中集成电路进口回升明显,同比增长8.9%。新质创新物流需求增势向好。上半年装备制造业物流需求同比增长10.9%,高技术制造业物流需求增长9.7%,成为拉动物流需求的重要增长点。从绿色产业物流需求来看,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相关产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及购新补贴政策支持下,平板电脑、5G智能手机等产品物流实物量实现较快增长,增速均超过10%。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