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9日晶华微(688130)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8日召开业绩说明会,远希私募、投资者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上半年公司供应链端的成本优化情况怎么样?今年上游材料跟代工环节,价格趋势如何变化?今年整体在三费投入和成本控制,从而升盈利水平方面,有哪些计划?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加强与供应商合作,与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并升级生产运营与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产能稳定与交付可靠性。同时,公司推动资源共享,与晶华智芯建立统一技术平台和共享供应链池,提升业务协同效率,力争提升供应链竞争力。三费方面,公司研发材料增加较多,在研芯片项目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 35.00%,流片次数提升 140.00%,公司已完成多款关键产品的流片与测试验证,预计将于下半年陆续实现小规模出货,公司持续深化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领域的技术创新,加速推进新产品研发与量产进程,同时围绕“精管协同”原则,系统推进与团队的整合管理,通过制度衔接、资源整合与文化包容的三重举措,实现管理成本降低与协同价值释放的双重目标。
Q2公司在医疗健康SoC芯片上有哪些技术优势?目前有哪些产品?
在医疗健康领域,公司带HCT(红细胞压积)功能的血糖仪专用芯片实现技术突破,该芯片基于8位MCU内核,集成24位高精度DC及生化电化阻抗测量模块,测量精度满足ISO151972013国际标准,报告期内已向国内知名头部客户完成批量交付,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也积极推动血压计芯片解决方案的市场普及,加速在品牌客户中的推广采纳。公司目前主要产品包括医疗健康SoC芯片、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智能感知SoC芯片、电池管理芯片等。
Q3(1)今年年中,模拟芯片大厂德州仪器宣布新一轮涨价,这一重大行业动态,对公司的产品销售和国产化导入,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公司目前在产品的国产化开发方面,策略是什么?(2)现在公司在应对产业周期波动跟市场冲击方面,有哪些战略?具体形成了哪些机制?
(1)德州仪器在工业控制产品提价幅度较为迅猛,凸显国产方案性价比优势,上半年公司工业控制芯片收入同比增长达30.35%,主要系公司大力推广新一代变送器单芯片解决方案和4-20 m电流环DC芯片解决方案,实现了大客户突破并已规模出货。公司以创新性设计方案匹配客户需求,逐步替代国际厂商的同类产品。在国产化开发策略与进展方面,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4,619.39万元,同比增长43.11%,占总营收比例为58.75%;在研芯片项目数量同比增加35%,流片次数增长140%。在医疗健康领域,公司带HCT(红细胞压积)功能的血糖仪专用芯片实现技术突破,已向国内知名头部客户完成批量交付;智能家电领域,晶华智芯78系列高性能触控显示智能控制芯片及72JE系列高价性比小家电触控芯片均已完成流片并验证成功,将于下半年推出量产样品;公司将推出多款专用型芯片,支持更高串数以及集成度更高、具备云端通信的智能BMS平台解决方案。
(2)公司专注医疗健康、工控仪表、智能家电及电池管理四大核心领域,围绕客户需求打造覆盖多场景的产品体系,通过持续优化产品性能、结合精准营销策略,推动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公司新设技术创新中心与质量与可靠性中心,构建"技术革新×品质护航"的双擎驱动,并进一步优化供应协同和库存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灵活管理库存水平,完善风险应对机制,保障供应链安全。通过综合措施,力争实现降本增效目标,为客户提供更可靠的产品和服务。由于外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与调整。
Q4请问研发人员占公司总员工的比例是多少?公司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公司始终秉承“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创造财富,共享成果,反哺社会”的价值理念,坚持积极进取的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选拔任用程序。经过20年的自主研发及技术积累,公司研发人员占比高达62.67%,拥有专业的IC设计研发能力及国际化视野,在创新产品的研发上形成了显著优势。在人才选拔上,公司采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本企业内部竞聘上岗及民主推荐的组织选拔等多方式、多渠道模式培养和选拔人才。在薪酬福利方面,公司不断优化人员结构,设计多元化的薪酬福利方案,使得关键员工在全方面技能培养、薪酬调整、职务晋升、后备干部选拔等方面均得到充分保证。报告期内,为了配合公司新领域的拓展,公司正在加强引进高端研发人才。
Q5请介绍一下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情况。
2025年上半年,由于4月美国加征关税政策扰动,公司智能健康衡器芯片、数字万用表芯片和智能家电控制芯片的市场需求受到部分抑制,但是公司迅速调整市场策略,全力以赴,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862.26万元,同比增长30.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96.17万元,同比下降600.18%;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3.59万元,同比下降672.25%。报告期内,公司医疗健康芯片产品收入占比为34.48%,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产品收入占比为41.59%,智能感知芯片产品收入占比为23.65%。
Q6请问收购晶华智芯的协同性如何体现。
公司本次股份收购是以双方业务协同为基础达成的,通过本次交易,将有助于公司丰富相关技术,扩充产品序列,拓展下游领域,整合供应链资源。
在技术方面,公司利用晶华智芯在触摸控制、MCU、LED驱动等智能家电的人机交互领域的核心技术,积极整合双方的研发资源,拓展公司现有的基于高精度DC的数模混合SoC技术的应用领域,增强公司整体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在产品方面,有助于公司拓展MCU产品,丰富公司现有产品序列,完善公司在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白色家电的解决方案;在市场及客户方面,公司与晶华智芯充分发挥各自的市场和客户优势,促进市场与客户协同,一方面提升公司在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市场覆盖度和占有率,另一方面有助于公司产品拓展白色家电市场;在供应链方面,通过与晶华智芯供应链资源整合,发挥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公司及晶华智芯原材料采购成本优势。
晶华微(688130)主营业务: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研发与销售。
晶华微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7862.26万元,同比上升30.68%;归母净利润-2296.17万元,同比下降600.18%;扣非净利润-2992.92万元,同比下降217.52%;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158.21万元,同比上升24.2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282.25万元,同比下降500.18%;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704.66万元,同比下降241.31%;负债率8.92%,投资收益578.99万元,财务费用-160.55万元,毛利率50.92%。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254.4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