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调研报告 - 正文

国元证券:9月5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08 09:10:4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5日国元证券(000728)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5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具体内容如下:
问:从政策导向与区域战略的角度,国元证券“科学家陪伴计划”如何体现其对“科技金融”大文章的落实,如何发挥差异化竞争优势?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如何?
答:国元证券“科学家陪伴计划”的推出,源于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和对区域使命的深刻把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国务院新“国九条”及证监会“1+N”政策体系亦明确要求金融机构“端正行业经营理念、把功能性放首位”。安徽省则将“科技强省”置于“七个强省”之首,大力推动科创金融试验区建设。
作为安徽多层次资本市场主力军,国元证券将服务科技创新确立为核心战略,实施“1396”行动,着力打造“产业研究+产业投资+产业投行+综合财富管理”的黄金赛道,推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科学家陪伴计划”正是国元证券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安徽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功能性举措,旨在做强资本市场“安徽板块”。
“科学家陪伴计划”非纸上蓝图,其系统性赋能成效已显现。国元证券秉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理念,通过该计划形成“投资+投行”联动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已成功推动类脑智能、合成生物学等23项前沿技术产业化;直接或间接投资57个新质生产力项目,规模超20亿元;为22家科学家初创企业提供全流程融资顾问,促成融资超3亿元;为20家科创企业提供规范整改及上市辅导等深度服务,并助力多家龙头企业完成上市后并购。

问:下半年股债市场展望,公司自营条线准备如何做?
答:下半年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公司自营条线将专注于对宏微观的敏锐解读以及严格到位的风险控制,保持策略的灵活性,在市场波动中寻找确定性较高的收益机会。

问:两融业务的市占率、息差水平及资产质量情况如何?未来的增长驱动是什么?
答:2025年上半年,两融日均余额市占率1.09%,创近年新高;在市场普遍面临激烈“价格战”的形势下,保持了息差水平与市场同步,创造了信用业务利润同比增长57.79%的佳绩。公司通过担保品与标的证券评估、精细化风险管理提升担保资产质量,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两融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58.75%,整体风险可控。未来,公司将深化财富管理转型,布局买方投顾,建立客户分层与综合服务体系,提升金融科技赋能与风控能力,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增值服务,推动两融业务转向“比专业、比服务、比安全”的高质量发展。

问:麻烦下国元证券有回购股份计划吗,什么时候能回购啊?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如有购相关披露事项均会根据法律法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问:公司目前的投顾转型成效如何?
答:国元证券将买方投顾转型作为财富管理的核心战略,于2024年底启动并定位为“一号工程”。公司视买方投顾为重建客户信任、实现共赢的重要承诺,为推进转型,公司实施系统化布局一是创新建立四级投顾赋能体系。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创新性建立“研投顾中心-财富管理业务总部-分公司-证券营业部”四级投顾赋能体系,将总部的研究策略与观点准确地传达到一线,提供专业化、定制化、个性化的理财规划和资产配置服务,为投资者创造“稳稳的幸福”。二是创建“优+”财富管理金字招牌。通过“优+”投顾服务、资管产品质量跃升、“鑫品”甄选评价体系等举措,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组织举办线下投顾沙龙超350场,服务覆盖人数达8000人,线上投顾产品服务客户超4.27万人,通过专业形象展示和专业价值输出,让更多居民享受普惠式的专业理财服务。三是严选产品打造“鑫品”产品体系。研选结合建立基金优选体系,甄选优质基金产品,通过自研“两个维度+三个层面”的基金产品研究体系,建立严格的出入池管理制度,从全市场超万只基金当中精选优质基金产品构建而成,助力客户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问:请介绍公司未来的分红政策导向,如何平衡股东回报与资本补充的需求?
答:公司在聚焦主责主业发展的同时,一贯秉承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致力于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保持投资者报水平的长期、稳定。2007年以来,累计现金分红102.37亿元,平均分红率42.88%,用长期稳定的报兑现对投资者的郑重承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施两次分红,共派发现金6.98亿元,较上年增加4,000万元;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开展一次中期分红,以现有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8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人民币3.49亿元(含税)。
在平衡股东报与资本补充需求方面,公司会综合考虑发展战略、盈利能力、经营环境等多种因素,合理确定分红比例,既通过现金分红馈股东,又留存适当利润补充资本,还会根据需要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等方式满足业务发展对资本的需求,以实现股东利益与公司长远发展的共赢。

问:2025年以来港股上市成为热门话,内资企业纷纷转战港股IPO市场,多家知名A股上市公司也选择两地上市,港股市场在今年上半年再次成为全球最大的IPO融资市场,贵公司如何看待目前的港股上市热现象,以及对目前A股IPO市场缓慢如何看待?
答:港股IPO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主要受益于三大核心动力一是政策制度优化,中国证监会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港交所下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门槛、提供股公司快速通道,有效缩短上市周期;二是优质资产供给增加与资金流形成良性互动,新经济企业密集赴港提振市场信心,南向资金大幅流入,国际长期资金加速归,改善流动性与估值水平;三是企业国际化战略需求上升,港股成为中资企业吸引全球资本、布局海外及规避风险的重要平台。同时,股IPO市场节奏有所放缓,审核要求更趋严格,反映出注册制下监管重点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该调整旨在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引导资源更多投向具有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的企业。当前股市场正处于结构转型期,需统筹“严监管”与“促发展”,通过制度完善与预期引导,实现IPO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问:我关注到公司的自营业务部门修改了部门名称,请这修改对业绩有什么意义么?
答:“自营业务委员会”更名升级为“金融市场业务委员会”,更名后的委员会将统筹FICC、证券投资、场外衍生品、绿色金融等全品类业务,以更广阔的视野整合业务资源,为市场与客户创造多元价值。鉴于业务种类多元化发展,以及向客需业务领域延伸的需要,部门架构同步调整“创新金融部”更名为“创新金融业务总部”,下设多策略服务部和多资产配置部,强化客需服务与多资产投资能力;“固定收益部”更名为“固定收益外汇商品(FICC)业务总部”,业务覆盖利率、商品及跨境市场,并计划在获取资格后开展债券ETF做市;“权益投资部”因投资标的已扩展至多类ETF,更名为“证券投资部”,更准确体现其全天候投资策略。所有业务均设严格隔离机制,确保合规经营。
此次更名既是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公司拓展服务边界、布局全域金融生态的关键一步。从“自营”迈向“金融市场”,背后是业务维度的全面升级。对内,国元证券金融市场委员会将持续推动研究驱动型业务发展,以“四个一体化”(投研、能力、人才、运营一体化)为支撑,持续深化“三大基础能力建设”(研究、策略、科技能力),全力打造“一体化、全天候、多资产、多策略”的战略布局;对外,依托自身能力建设积极拓展客需业务,打破单一交易场景局限提供覆盖银行间、交易所、场外衍生品、碳金融等多元市场在内的全链条交易、做市和资产配置服务,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的专业力量。未来,国元证券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金融大生态,持续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赋能全域金融新生态的构建与成长。

国元证券(000728)主营业务:财富信用业务,自营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机构业务板块,国际业务板块。

国元证券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3.97亿元,同比上升41.6%;归母净利润14.05亿元,同比上升40.44%;扣非净利润14.1亿元,同比上升41.33%;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8.78亿元,同比上升44.3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7.64亿元,同比上升42.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7.75亿元,同比上升44.18%;负债率78.57%,投资收益19.76亿元。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增持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2.57。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元证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