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长沙银行(601577)发布2025年中报,证券之星财报模型分析如下:
财务概况
长沙银行(601577)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2.49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43.29亿元,同比增长5.05%;扣非净利润43.39亿元,同比增长4.98%。整体营收与利润均保持正向增长,盈利能力稳定。
从单季度数据来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为64.4亿元,同比下降0.64%;但归母净利润达21.56亿元,同比增长6.33%;扣非净利润为21.7亿元,同比增长6.24%,显示二季度在成本控制或非经常性损益管理方面表现良好。
盈利能力指标
公司净利率为32.88%,同比提升1.32个百分点,反映出较强的盈利质量。每股收益为1.08元,同比增长5.88%;每股净资产为17.15元,同比增长9.56%,表明股东权益持续增厚。尽管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11.54元,但同比改善9.08%,主要得益于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向中央银行借款净增加额上升,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净增加。
主营业务结构
从业务构成来看,公司业务为主力收入来源,贡献主营收入66.58亿元,占总收入的50.25%,毛利率达51.03%,利润占比高达66.18%。资金业务实现收入16.79亿元,占比12.67%,毛利率高达99.69%,显示出高附加值特征。个人业务收入为48.87亿元,占比36.88%,但利润贡献仅为5780.6万元,毛利率1.18%,盈利能力较弱。其他业务收入规模较小,合计2584.8万元。
资产与负债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总计同比增长8.78%,主要驱动因素为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及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增长。贷款总额达6,026.9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56%;存款总额为7,591.84亿元,增长5.01%。负债合计增长9.25%,主要因吸收存款和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
具体资产端变动中,存放同业款项增长146.47%,拆出资金增长68.22%,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65.07%,主要因债券投资规模扩大。在建工程增长31.43%,源于房屋及建筑物投入增加。其他资产增长211.97%,系应收清算款增加所致。
负债端方面,拆入资金增长33.13%,交易性金融负债大幅增长274.22%,主要因债券借贷业务扩张。应交税费增长32.45%,系应交企业所得税增加。
现金流与投资活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9.11%,主因客户存款、同业存放及向央行借款净增加额上升,同时交易性金融资产净增加。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达357.5%,源于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增加,尽管投资支付现金也有所上升。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71.9%,主要因偿还债务支付现金增加,尽管发行债券收到现金增长。
收益构成变动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18.82%,主要来自债券等投资收益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150.18%,因部分交易性金融资产浮盈减少。汇兑收益增长84.29%,因补充外汇流动性工具成本下降。资产处置收益下降179.23%,系租赁资产处置损失增加。其他收益下降50.26%,因政府补助减少。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100.0%,因抵债资产减值计提减少。
此外,其他综合收益下降52.58%,主要受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影响。
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
报告期内,长沙银行持续推进县域金融布局,县域贷款余额达2291.69亿元,同比增长13.80%;特色产业贷款207.86亿元。零售业务稳步发展,个人存款达4177.24亿元,增长8.08%;AUM达4913.30亿元,增长7.94%;财富客户达143.28万户,增长8.15%。
公司贷款余额为4049.24亿元,同比增长16.87%;绿色金融贷款达637.14亿元,增长20.60%;科技金融贷款867.21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722.41亿元,增长5.80%。金融投资余额达5232.56亿元,增长6.71%;理财业务中间收入1.63亿元,增长11.43%。
风险控制方面,不良贷款率为1.17%,拨备覆盖率达309.71%,显示资产质量稳健,风险抵御能力较强。金融科技建设持续推进,包括大模型实验室、AI中台、数据中心扩容及ISO20000认证落地,网络银行用户达1193.05万户,交易额达1.79万亿元。
综合评价
根据证券之星价投圈分析,公司去年净利率为30.49%,叠加当前净利率提升至32.88%,表明产品与服务附加值高。现金资产状况健康,具备较强偿债能力。公司预估股息率为4.57%,具备一定分红吸引力。整体经营决策高效,区域经济支撑有力,治理结构稳健,盈利能力在区域银行中处于领先水平。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