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3日收盘,海天瑞声(688787)报收于124.66元,下跌3.58%,换手率3.04%,成交量1.83万手,成交额2.33亿元。
资金流向
9月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061.92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84.1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146.07万元。
问: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长69.54%,主要得益于全球AI技术快速发展和商业化落地,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和智能语音三大业务板块全面增长。计算机视觉领域因视觉理解与生成技术突破,推动IGC多模态内容生成、OCR识别、数字人等场景的数据服务需求显著上升;自然语言方面受益于大模型在政务、法律合规等场景的应用及海外巨头全球化扩张,带动专业文本和平行语料市场扩容;智能语音业务受益于科技巨头国际化战略推进,多语种高质量语音数据需求旺盛。此外,公司在东南亚新建的数据交付体系已稳定运营,助力海外定制服务规模化拓展。
问:相比于去年同期,今年公司的收入结构是否有变化?
答:2025年上半年,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业务占比分别提升至40%和14%。计算机视觉增长主要受图像/视频文本对数据需求爆发及东南亚交付体系稳定运营推动;自然语言业务因大模型在专业领域深度应用及多语言语料需求增加而快速发展。智能语音业务保持稳定但增速相对平缓,导致其在整体收入中占比相对下降。
问:公司目前和华为合作的进展是什么?
答:(1)海天瑞声将数据飞轮智能体平台、DOTS标注平台及I研发平台整合进华为昇腾一体机,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可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企业低成本快速部署智能体系统。(2)参与陕西智慧文旅项目,与中国移动、陕文投集团合作建设高质量文旅数据集,构建AI文旅垂直大模型并开展“I+文旅”试点应用。
问:公司和运营商的合作情况如何?
答:在国家“AI+数据要素”战略推动下,运营商加速布局通用与垂类大模型研发,带动高质量图像、视频训练数据采购需求。公司已成为中国移动重要数据服务供应商,并作为唯一数据服务企业参与中国移动牵头建设的人工智能焕新社区,聚焦数据要素建设,提供高质量数据集支持AI产业发展。
问:数据要素业务的最新进展是什么?
答:公司正推进三类数据要素业务模式:一是与地方政府、运营商合作构建“数据可信空间”,探索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二是联合高校培养数据标注人才,夯实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三是助力地方打造数据标注基地和产业生态。目前已与成都、长沙、保定成立合资公司,与呼和浩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乳业、草种、文旅等特色产业共建高质量数据集,并积极拓展上海、广州、宜宾等十余地合作,完善全国性业务布局。
问: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公司今年有哪些布局计划?
答:公司正全面推进全球化战略,通过并购菲律宾交付基地拓展海外定制化服务产能;已在香港、新加坡和美国设立区域子公司,正推进日本、韩国及欧盟子公司落地,构建本地化服务网络,提升客户触达效率和响应速度,把握海外AI数据服务市场格局重塑带来的机遇。
问:公司怎么看待具身智能的数据需求?目前公司的布局是什么?
答:具身智能正从技术验证迈向场景应用,对训练数据的质量、规模和场景化要求更高。公司依托在多模态数据领域的积累,为具身智能模型训练提供支持;携手石景山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共建“具身智能数据训练场”,打造“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场景验证”闭环;发布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数据工程化服务平台,提升开发者研发效率,赋能产业发展。
问: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答:(1)服务与产品双模式并重,标准化数据集产品复用性强,支撑规模化发展和高利润率,截至2025年6月末拥有近1,800个自有知识产权的标准化训练数据产品。(2)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算法、平台和工程化能力,强化人机协同效率。(3)长期建设的供应链体系保障资源获取,未来将进一步优化人员管理、资源分配、质量检验和远程协作能力。(4)已建立成熟的数据安全与合规管理体系,成为衡量公司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优势。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