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兴业证券(601377)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3 17:41: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兴业证券(60137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今年以来,集团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拓展福建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坚定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着力发挥证券金融机构的功能性,将集团发展融入金融强国和金融强省战略布局,对标集团“十四五”规划目标,持续深化财富管理与机构服务双轮联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分公司区域平台综合价值,加速推动自有资金投资交易业务转型,并统筹推进境内外业务协同发展,上半年经营发展趋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集团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聚焦做实数字金融和普惠金融大文章,深化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升级,运用数字金融工具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有效构建分层分类的财富管理客户开发与服务体系,公司有效户客群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投顾业务延续增长态势,累计签约客户数及签约资产规模显著提升;围绕多元资产配置和买方投顾转型,打造“精而全”的高质量产品矩阵,加强产品定制化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财富管理需求,代销金融产品业务位居行业前列。公募基金管理规模首次突破7,000亿元,公募有效管理规模排名保持行业前列,FOF基金管理规模蝉联行业首位,持续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基金Y份额保有规模位居行业前三,深化产品创新实践,完成行业首只跨市场沪港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和新型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发行;券商资管公募牌照战略价值加速释放,初步形成覆盖不同风险偏好的公募产品线布局,持续夯实固收业务基本盘,受托管理资金规模保持增长,创近五年管理规模新高。机构综合服务方面,建立健全境内外业务协同机制,着力提升多产品、跨区域、全周期的机构客户综合服务能力,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使命,奋力书写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大文章,股权融资业务进一步压实资本市场“看门人”责任,积极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助力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多家企业完成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业务持续推进全业务链协同发展,大力支持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承销数量保持增长,其中科创债及科创票据承销数量和规模显著提升,成功发行市场首单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有效助力民生工程建设,同时精准服务福建省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区域经济战略布局。一级股权投资业务和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强化科技和绿色领域业务布局,培育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研究业务创收创誉水平稳定在行业第一梯队,在产业研究、智库服务及绿色金融等领域深化拓展,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输出高质量投研成果,经济与金融研究院获聘企业社会价值实验室副理事长成员单位;资产托管与基金服务业务保持竞争优势,期末存续托管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数量稳居行业前五,数智化运营能力与风险管理能力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自有资金投资业务“三增三降”综合化转型成效持续释放,多元化投资策略纵深推进,投资管理能力长期稳定在业内前列。公司在文化建设、社会责任领域亦获高度认可,近三年蝉联行业文化建设实践评估最高评级A类AA级,投资者教育服务工作荣获上交所年度“投资者教育优秀会员”等40多个国家级、省级奖项。

    (一)财富管理业务

    1.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

    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证券市场在政策利好和流动性改善的双重支撑下延续复苏趋势,中长期资金入市和投资者信心修复推动市场成交显著放量,同时期货市场交投受益于品类创新和大宗商品波动率增大维持高活跃度,市场赚钱效应提升进一步增强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根据沪深交易所、中国证券业协会等机构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沪深两市累计股基成交额377.57万亿元,同比增长63.9%;截至6月末,市场融资融券余额1.85万亿元,较去年末略降0.8%。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统计数据,以单边计算,2025年上半年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40.76亿手,同比增长17.82%;累计成交额339.73万亿元,同比增长20.68%。

    经营举措及业绩

    在证券经纪业务领域,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优化客户服务与产品体系,运用数字金融工具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报告期内,零售客群线上线下一体化拓客扎实推进,平台数智化专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私域用户规模加速扩张,优理宝APP智能化交易工具扩容升级,零售客群有效户规模再次取得历史性突破;客户综合服务能力持续增强,高净值客群“五大权益”工具体系不断丰富,超高净值客群家族财富服务体系迭代升级,“两高”客群提质增量;投顾业务延续上年增长态势,累计签约客户数与签约资产规模显著增长,投顾队伍转型工作持续深化,业务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根据沪深交易所公布数据,2025年上半年公司股票基金交易总金额4.84万亿元,母公司实现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席位)10.28亿元。

    在金融产品销售业务领域,公司立足多元配置与买方投顾模式,持续扩充产品供给,深化ETF生态圈建设,加速指数类产品布局,积极拓展机构理财市场,提升定制化服务能力,着力打造“精而全”的高质量产品矩阵,有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财富管理配置需求。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产品保有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母公司实现代理销售金融产品净收入1.60亿元。在融资融券业务领域,公司立足客户需求,持续丰富服务品类,不断拓宽服务边界,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全面性与多样性,夯实业务的长期竞争力,截至6月末,公司融资融券期末余额309.75亿元。

    在股票质押回购业务领域,公司积极履行金融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责任并严格管控业务风险。截至6月末,公司股票质押业务规模7.5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03%,其中公司自有资金融出规模6.0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73%,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269%。

    在期货经纪业务领域,集团控股子公司兴证期货始终坚持以机构经纪为核心业务方向,通过“机构、财富、协同”三大战略支点全面发力,持续优化客户服务机制,实现客户规模稳步增长;依托专业能力和区域资源优势,深化产业客户服务,推动产融结合,有效运用期货衍生工具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截至6月末,兴证期货期末客户权益168.92亿元。

    未来展望

    公司将继续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坚守客户需求导向,加快买方思维转型,打造具有兴证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拓客,线上精耕私域流量,提升客户转化率,线下渠道精准发力,以点破面,有效推动渠道合作落地;深化产品体系创新迭代,打造具有持续生命力的产品矩阵;聚焦多元资产配置与买方服务转型,加强“知己理财”品牌建设,进一步强化AI赋能引擎,打造一支“会理财、懂产品、善配置、精服务”的投顾团队,切实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提升满意度与信任感。

    2.资产管理业务

    (1)券商资产管理业务

    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券商资管规模受大集合产品整改收官影响整体增速有所放缓,资管机构围绕公募化转型、数字化重构和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三大主线加速推进,通过持续优化产品体系、加强投研能力建设、数字化赋能运营效率与投资效能提升,实现从同质化通道服务转向深度价值创造,在竞合有序的新发展生态下,资管行业格局迎来重构。

    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集团全资子公司兴证资管持续深化“固收+”策略,夯实固收业务基本盘,依托现金管理、固收纯债等系列产品不断拓展机构业务合作边界,推进同业金融生态圈建设;公募牌照战略价值加速释放,发行首只国企红利主题公募基金,初步形成覆盖不同风险偏好的公募产品线布局,满足客户多元化的理财需求。管理资产规模延续去年以来增长态势,截至2025年6月末兴证资管受托资产管理资金总额1,134.8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创近五年管理规模新高。

    未来展望

    兴证资管将持续深化“固收+”战略,着力强化投资研究、科技赋能、渠道建设与合规风控能力,依托公募基金牌照,前瞻布局公私募产品线,为客户打造有弹性、有特色的“固收+”产品,探索在量化赛道打开突破口,满足客户低波动绝对收益需求,全方位推进资产管理业务高质量发展。

    (2)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公募行业充分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和政策红利释放,《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围绕考核制度、收费机制和薪酬体系重塑行业生态,引导基金公司回归本源,同时从产品端、资金端等多维度促进行业功能发挥,包括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安排、鼓励权益类基金产品创新等,为公募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行业在机遇与挑战中加速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型。与此同时,利率下行和权益市场回暖驱动居民通过增配含权类资产增厚收益,在此背景下风险分散、专业化管理的公募基金成为承接居民财富搬家的主要载体,行业规模稳步增长。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末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合计34.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

    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集团控股子公司兴证全球基金始终恪守“基金持有人利益最大化”原则,通过良好的主动管理能力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回报。截至2025年6月末,兴证全球基金旗下权益类、固收类基金过往十年加权平均收益率稳居行业前列;业务创新实现新突破,完成行业首只跨市场沪港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和新型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发行,基金投顾策略获2025基金投顾创新案例金牛奖;FOF管理规模蝉联行业首位,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养老基金Y份额规模位居行业前三;跨境投研能力持续深化,报告期内新加坡子公司正式获批,QDII业务额度扩容。截至2025年6月末,兴证全球基金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7,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至7,033.77亿元。

    未来展望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国内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兴证全球基金将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夯实竞争力,进一步强化主动管理护城河,加强新生代投研人才培养,持续推动“固收+”产品发展,完善指数增强及多资产配置产品体系,深耕养老金融生态,积极把握跨境资产配置等领域机遇;同时筑牢合规风控底座,以“稳中求进”的经营策略,积极响应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等政策,通过优化投资者陪伴机制提升持有体验,为更广大的居民财富管理升级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3)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

    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在政策驱动和产业变革催化下步入稳步复苏周期,银行、险资等长期资金扩容和S基金机制完善推动募资端实现触底维稳,与此同时,监管政策积极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大力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进一步拓宽了资金来源;投资端同样呈现逐渐回暖的态势,人工智能、半导体、新材料等硬科技赛道成为投资热点;退出机制持续突破,科创板“1+6”新政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为战略新兴行业企业拓宽上市通道,新“国九条”“并购六条”等政策为并购退出打开空间,多元化退出途径持续完善。

    经营举措及业绩

    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兴证资本开展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兴证资本聚焦科技智能、医疗健康、碳中和及先进制造四大重点行业,强化科技和绿色领域布局,发挥新质生产力引擎作用服务实体经济。报告期内,兴证资本持续推进产品创设工作,完成5只基金工商设立和1只基金扩募;投资能力获市场高度认可,5个已投项目完成IPO发行或获得受理;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荣获投中“2024年度中国最佳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100”“2024年度中国最佳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TOP10”和清科“2025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机构有限合伙人TOP50”等业内重量级奖项。

    未来展望

    兴证资本将持续深化与政府机构、企业等出资方的战略合作,紧贴客户需求创新业务模式与服务方式;聚焦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核心命题,深度挖掘优质产业项目资源,切实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功能。

    (二)机构服务业务

    1.研究与机构服务

    (1)研究服务业务

    市场环境

    随着《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全面实施,交易佣金规模同比承压,同时主动基金规模增长乏力和以ETF为代表的被动产品快速扩张进一步压缩公募佣金规模增长空间,佣金总量减少致使行业竞争加剧。但长远来看,交易佣金费改将引导卖方研究业务回归本源,通过加强投研能力建设、提升研究深度与服务质量强化自身竞争力,推动研究与机构服务业务长期健康发展。

    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组织开展资本市场论坛暨中期策略会、上市公司交流会、海外投资策略会系列会议等研究活动,获得市场高度评价,研究实力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分仓佣金收入市场竞争力优势稳固。持续深化综合研究转型,依托“研究+”协同生态,强化产研融合与投研联动,充分发挥研究优势撬动机构综合服务业务落地,有效赋能财富管理业务分层分类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综合价值转化效能进一步提升。智库研究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承接监管机构和政策部门的研究需求,有效支持福建省金融强省建设,研究课题获评中国证券业协会、福建省金融学会优秀课题;绿色金融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经济与金融研究院获聘社会价值实验室副理事长成员单位;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开展“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研究。

    未来展望

    公司将积极应对行业新规落地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推动卖方研究提质增效,坚守深度研究立身之本,坚持扎实稳健、富于前瞻的兴证研究特色,强化深度研究、专题研究及产业链研究核心能力,巩固强化研究服务领先优势;加强研究协同,持续探索“研究+”协同赋能模式创新,以“投研+投行+投资”模式锻造集团重点优势行业竞争力,打造全面赋能集团发展的智慧中枢,加速提升研究综合效益转化。同时,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高层级智库服务,深化绿色金融战略合作,着力打造行业标杆研究品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2)资产托管与基金服务业务

    市场环境

    报告期内,伴随《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等监管政策的全面落地实施,行业加速出清中小私募机构,优质私募客群价值进一步凸显。市场环境回暖亦带动私募产品发行企稳回升,在此背景下,证券公司加速构建机构客户服务生态圈,着力提升全业务链综合服务能力,在深耕传统私募领域的同时,加快拓展与持牌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合作。

    经营举措及业绩

    公司依托集团综合化经营平台优势,整合串联资产托管与基金服务、机构经纪、投资研究及衍生品等主经纪商业务,打通“资金-交易-资产”全周期服务链条,为专业投资机构提供全场景一站式服务。报告期内,传统私募证券基金托管业务保持竞争优势,新增托管私募产品市场份额稳步增长,期末存续托管私募产品数量稳居行业前五。同时,公司紧密贴合市场趋势,持续优化多元业务布局,在持牌机构业务拓展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公募基金托管存续规模保持行业前列,合作公募管理人实力明显提升,其他持牌机构新增托管产品数量与规模同步增长。数智化运营与风险管理能力获得国际认可,业务自动化率、风控覆盖率、品牌影响力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未来展望

    公司将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引领,围绕机构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持续深化主经纪商服务体系。一方面加速推进资方服务生态构建,打造具有兴证特色的差异化服务品牌和资方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在巩固私募客群服务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战略深耕公募基金托管领域,着力打造核心增长引擎,并积极开拓其他持牌金融机构的多元合作模式,全面提升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综合金融一体化服务能力。

    (3)机构交易服务业务

    市场环境

    报告期内,证券公司机构交易服务业务在监管政策推动下有序发展,做市业务伴随相关政策优化,科创债、ETF等金融工具做市活跃度显著提升,促进了市场交易的稳定与高效;场外衍生品业务随着监管加强对业务底层资产、资金流向、杠杆水平的穿透式风险管理,合规与风控要求进一步强化,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

    经营举措及业绩

    公司坚持以客需服务为导向开展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持续提升产品设计、交易定价及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和策略体系,基于更加多元的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工具为机构客户提供一站式衍生品交易服务。做市业务多元化发展基础持续夯实,做市品种覆盖与规模稳步增长,有效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为超长期特别国债、科创债提供做市报价服务,参与首批科创债ETF做市交易,报告期内,有序推进基金做市服务体系化建设,深化与头部核心基金公司的战略合作,持续为公募基金客户提供智能化、策略化、专业化的高质量做市服务,获批成为上交所基金主做市商,上市基金做市标的在沪深交易所评价中均获得A级及以上;积极探索一二级联动业务模式,深交所信用债一般做市评价为A级;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开展科创板做市和北交所做市业务,做市能力位于行业前列。报告期内,取得上交所期权一般做市商资格,做市品种进一步拓展。

    未来展望

    公司将继续以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指引,持续完善“柜台市场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与做市业务”三位一体的对客交易服务体系,巩固并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场外衍生品业务着力提升交易能力和风险对冲能力,优化产品供给,全方位服务客户资产配置及风险管理需求,助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增强资本市场韧性;做市业务持续拓展做市品种覆盖,强化系统支撑与策略创新,有效提升市场流动性。

    2.投资银行业务

    (1)股权融资业务

    市场环境

    报告期内股权融资市场呈现政策托底与市场修复并存的态势:一方面,宏观经济回暖和产业升级需求推动企业融资需求增长,与此同时资本市场改革红利加速释放,随着科创板“1+6”改革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创业板第三套标准启用等政策相继推出,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带动股权融资市场活跃度显著修复;另一方面,国有大行注资计划成为上半年股权融资市场的最大增长动能,推动股权融资规模迎来跨越式增长。根据Wind数据统计,报告期内A股市场股权融资总规模(不含资产类)约6,880亿元,同比增长430%,融资家数130家,同比下降8%,其中,IPO融资家数51家,同比增长16%,融资规模374亿元,同比增长15%;市场新增新三板挂牌158家,其中创新层108家。

    经营举措及业绩

    在股权融资业务领域,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聚焦科技金融大文章,助力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多家企业完成股权融资,报告期内完成再融资项目2单,另有2单IPO项目已通过注册或启动发行;公司强化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本赋能,深度整合北交所与新三板业务资源,打造立体化投资银行服务矩阵,上半年完成新三板挂牌1家,定增1家,期末持续督导项目122家,其中创新层督导55家、行业排名第10位;截至6月末辅导备案项目37家,其中北交所辅导备案14家、行业排名第6位;统筹推进境内外大投行业务协同发展,加强跨境协同下的人员培训提升、业务流程梳理和项目储备开发,着力提升投行业务专业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公司股权融资业务表现屡获业界认可,报告期内荣获包括Wind及新财富杂志2家机构的6项投行融资荣誉。

    未来展望

    公司将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初心使命,在集团化办投行战略和三维四驱国际化策略指引下,充分发挥投行功能性,聚焦战略新兴行业和未来产业,把握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机遇;扎实推进境内外业务协同发展,强化各业务条线对投行业务的协同赋能,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并购重组专业服务能力,通过资源整合为客户提供更加集约高效的股权融资服务。

    (2)债权融资业务

    市场环境

    上半年受益于低利率背景下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及资产荒影响,叠加监管层专项债、科创债等定向政策工具支持,债权融资业务规模呈现增长态势。1-6月全国信用债(不含同业存单)发行规模10.35万亿元,同比增长6%;公司债发行规模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证监会主管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0.62万亿元,同比增长32%。

    经营举措及业绩

    在债权融资业务领域,公司严守合规底线,坚持业务创新、深化集团协同、强化业务功能发挥,以持续提升业务竞争力为导向,推进全业务链联动,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债权融资项目承销只数同比增长20%,其中资产支持证券承销只数同比增长36%、承销规模同比增长54%,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竞争力排名稳居行业前列;公司积极发挥专业所长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科创债及科创票据承销数量和规模显著增长,成功助力发行全国首单AA+省级国有科技企业永续科创票据、福建省内市属国企首单科技创新债券;绿色债券业务落地规模85.55亿元,同比增长46%;创新业务能力持续提升,助力发行全国首单农贸市场公募REITs、全国首单人才服务主题公司债券、全国首单推动文体旅高质量发展CMBS、全国首单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ABS等项目。

    未来展望

    公司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全面提升债权融资业务竞争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巩固产品创新优势,支持科技企业发行科创债、知识产权ABS、数据中心REITs等产品,依托综合金融服务优势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积极谱写绿色金融大文章,持续拓展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深化绿色债券及ABS创新实践;恪守稳中求进的经营理念,严守风险底线,确保合规执业能力保持在行业较高水平;同时着力推进境内外业务协同发展,增强债权融资业务国际竞争力。

    (3)区域股权交易市场

    市场环境

    伴随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功能定位持续夯实,以服务中小企业为核心的区域性股权市场获得政策持续加力,2025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健全‘专精特新’专板综合服务,加强与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的有机联系。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则对接、标准统一”;5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八部委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地方金融管理部门指导辖内区域性股权市场不断提升面向小微企业的规范培育、股权融资等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其在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的枢纽功能。

    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参股公司海峡股交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高质量落实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及绿色金融等工作。构建完善科创企业全周期培育体系,以“专精特新”专板建设为抓手,持续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径,并通过三四板绿色通道助推优质企业登陆新三板;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模式,下沉服务至县域及乡镇层级,建立潜力企业筛选机制,联合各级政府探索打造“政府购买服务+区域性股权市场培育”的上市培育新模式;引领绿色金融创新实践,获批联合筹建福建省“双碳”能力建设中心,完成全国首宗“沉积碳—惰性碳”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并实现全国首笔河湖碳汇交易落地。

    未来展望

    海峡股交将持续构建“一体两翼”的业务框架体系,依托“四大基地”资源优势,聚焦“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产品矩阵,深化县域及乡镇层级金融服务渗透;优化重点企业分层培育路径,创新县域资本市场服务模式,打造优质上市后备企业梯队;依托资源环境交易中心,持续拓展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创新应用场景。

    (三)自营投资业务

    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权益市场相对表现活跃、呈现震荡上行的走势,一方面年初以来AI、机器人等热点板块开启的结构性行情为权益投资开拓超额收益的空间,另一方面受外部经贸摩擦等因素拖累,权益市场波动同样放大了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证券公司权益投资业务机遇与挑战并存。债券市场整体延续资产荒行情,利率底部震荡、票息低位、波动加大;与此同时,信用债市场舆情仍存,市场新增债券违约主体主要涉及房地产及建筑工程行业。一级股权投资方面,受益于政策支持及市场回暖,呈现结构性复苏态势。国有资本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投资聚焦半导体、新能源、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领域;一级市场退出渠道持续拓宽,港股IPO市场强劲复苏,并购重组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科创板“1+6”等政策新规为战略新兴行业企业拓宽上市通道,A股市场IPO常态化进程加速,一级市场多元化退出机制日趋完善。

    经营举措及业绩

    1.权益投资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秉持稳健投资与价值投资理念,严控风险,通过优化持仓结构、精选优质行业、丰富投资策略组合,有效降低了持仓波动与回撤水平,相对收益表现位于可比基金前列,并取得了较好的绝对收益。能力建设方面,公司持续完善投研体系,拓展研究覆盖的广度与深度,强化团队专业能力,为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固定收益投资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发挥投研交易优势,加大正息差资产挖掘力度,进一步丰富多元交易策略,并依据市场情况调整债券资产结构,获得了稳定的投资收益,业绩表现位列可比基金前茅。面对信用分层加剧、信用风险事件仍存的市场特征,公司持续开展信用跟踪研究和持仓结构优化,保持高等级品种的较高持仓占比,有效管控组合信用风险。

    3.另类投资业务

    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兴证投资开展另类投资业务。报告期内,兴证投资专注主业、提升专业化能力,立足福建并辐射长三角及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深耕半导体、新能源、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股权投资。公司各项业务稳健发展,集团协同效应持续深化,投后管理与退出工作有序推进,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未来展望

    权益投资方面,公司将深化研究驱动投资的业务导向,有效整合内外部研究资源,着力优化研究工作投入产出比;同时,持续强化风险收益动态平衡,根据市场行情做好持仓结构调整,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择机进一步扩大多策略、多资产投资,打造现代化、可持续的多元化投研体系,降低业绩波动。

    固定收益投资方面,公司将坚持稳健投资理念,在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下,挖掘优质正息差资产,保持交易策略多样化,提升交易能力,以应对低利率环境并保障投资收益稳定性;严防利率风险,持续强化持仓债券的信用风险管理,筑牢信用风险防线。

    另类投资方面,兴证投资将秉持“深耕产业、投退有序”的原则,通过聚焦产业的深度研究驱动投资决策。公司将审慎筛选具备核心价值,且满足“退出路径清晰可行、投资周期合理可控”标准的项目开展投资,扎实做好投后管理,并积极拓展内外部退出渠道,加速推进资产盘活赋能,持续提升整体经营效益。

    (四)海外业务

    市场环境

    尽管面临地缘政治及贸易关税等不确定因素,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依然稳固,港股市场展现强劲复苏动能,在全球资本市场中表现亮眼。上半年恒生指数累计上涨20%,居全球主要股市前列,港股交投活跃度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同时南向资金净流入大幅增长为港股市场注入活力,报告期内港股日均成交额2,40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创下历史新高;融资业务方面,随着港交所推行多项措施吸引企业来港上市,以及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核心资产需求日益增加,港股IPO市场迎来强劲复苏,报告期内新股上市集资额1,01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七倍,跃居全球首位,已超越2024年全年集资额。

    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兴证(香港)金控依托专业优势,持续推动业务转型升级。财富管理业务方面,不断丰富产品体系,新增上架产品11只,实现产品销售规模约9亿港元,同比增长超10%,积极拓展“跨境理财通”业务,累计上架南向通产品39只,覆盖人民币、港币及美金等多币种,有效满足客户跨境财富管理需求。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债券承销业务优势持续巩固,报告期内完成债券承销项目105单,承销规模达11.12亿美元,在港中资券商债券承销排名较上年提升3位至第6位。自营投资业务坚持稳健谨慎的投资策略,紧密跟踪市场动态,前瞻布局多元化投资组合,有效提升投资收益稳定性与组合韧性。公司ESG实践成效显著,连续三年维持万得ESG评级BBB级,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气候变化评级升至B级;在投资者关系、企业管治、企业透明度及沟通渠道建设方面亦获得业内认可,兴证国际蝉联香港投资者关系大奖优秀奖。

    未来展望

    未来,兴证(香港)金控将继续坚持“稳健经营、稳中求进”的原则,把握跨境理财通业务和基金互认等业务机会,深化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布局数字资产领域,强化技术研发与业务储备,争取占领市场先机,加速资产管理业务产品推陈出新,满足客户多元服务需求;发挥债券承销业务的品牌和专业优势,巩固和提升市场领先地位,抓住港股市场升温的机遇,股权融资业务聚焦热点行业,加强联动协同,全面提升业务竞争力;坚守合规风控底线和绿色金融服务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充分落实集团大投行境内外业务协同发展战略,多维度赋能全球客户跨境综合金融服务,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努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兴业证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