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信宇人(68857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
作为一家聚焦高端装备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长期深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产品谱系涵盖锂电池干燥设备、涂布设备、辊压分切设备及光电涂布设备,可面向多元应用场景提供成套智能制造与自动化解决方案。
通过旗下惠州市信宇人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华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科技术(淮南)有限公司、深圳市亚微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上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已在电池工艺设计、新材料开发、固态电解质的研发、锂离子电池高端装备研制、部分关键零部件研制,形成协同效应,从而驱动锂电池产业工艺革新与升级。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主动承担前沿科研、基础应用研究及“卡脖子”技术攻关任务,组建了由院士专家领衔的高水平研发团队,构建起“装备+工艺+材料”三位一体的研发创新体系,并获得多项权威资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动力锂电池自动化关键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此外,公司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与华中科技大学及其他公司联合完成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精准制造核心技术与装备”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锂电池真空除水烘烤线”荣获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证书。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授权知识产权377项,其中发明专利91项。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经营模式
公司产品涵盖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关键零部件、其他自动化设备及新材料,定制化程度高,须依据客户特定需求进行设计与制造。围绕客户目标,公司建立了与需求相匹配的采购、生产、销售与研发体系,并同步推进SDC涂布机的标准化生产;该设备与常规定制化产品在制造模式上差异明显。公司会基于市场预判提前开展小批量生产与备货,但整体占比仍较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采购模式
公司实行“以产定采”为主、标准件安全库存按月补充为辅的采购策略;部分零部件因产能限制采用委外加工。目前公司已建立并完善了与采购相关的管理制度,具体情况如下:
(1)物料采购
①供应商开发与管理
供应链中心联合技术中心、品质部等组成评估小组,对潜在供应商在质量、交期、价格、服务等方面进行考察与分级考核,合格后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单》并建档;每项物料至少保留三家合格供应商。此外,评估小组会对供应商供货年度状况进行汇总,并评估合作质量,评选优质供应商,并进行针对性的关系维护。
(2)外协采购
①外协厂商选择与管理
供应链采购中心对外协厂商的质量、价格、交付、资质等严格认证,综合评估其质量管控、产能、地理位置等因素,择优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单》。
2、生产模式
1)非标准化定制
产品多为非标准智能制造装备,实行“以销定产”的模式。PMC部门依据客户要求与交期排产,结合产品设计、物料清单和库存情况下达采购计划,并制定生产计划,协调各车间完成零部件制造、装配、调试,确保按期交付。
2)标准化生产
核心产品SDC涂布机已实现标准化,公司可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适当备货,实现快速交付。
3)零部件制造
钣金与机械加工以自制为主,部分生产任务依靠珠三角丰富的外协资源灵活外包。公司通过供应商能力评估、技术参数确认、过程监督、样品再确认及成品全检/抽检等措施,严格管控外协质量。
3、销售模式
鉴于产品技术复杂、单价高、交付及验收周期长,公司采用直销模式,并由“销售经理—市场技术经理—项目经理”铁三角专案团队对接客户:销售部门捕捉需求,技术经理制定方案,项目经理负责交付与售后。
结算方式:签约时,客户支付预付款→客户收到完工产品后,组织预验收或支付提货款并要求发货→安装调试验收后,客户支付验收款→质保期满后,客户支付尾款。
4、研发模式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实施研发驱动的差异化战略,构建契合自身业务、持续领先的技术体系。研发立项基于客户需求、行业动态与客户目标,形成以“产品开发”为核心,连接“技术平台”与“行业应用”的模式,涵盖应用物理研究、产品架构搭建、产品设计实施的完整研发体系,从上至下支撑公司保持创新和领先。
公司的“技术平台”即研究院,专注于基础技术研究,通过持续深耕积累,激发创新灵感,为公司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行业应用”聚焦锂电池和新材料两大行业,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开展应用研究,根据客户需求,探索产品应用方向。
“产品开发”环节,公司围绕产品架构、层级安排和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致力于开发出满足并超越客户需求的产品。
(三)行业情况
公司作为专注于高端装备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产品属于“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储能装置制造”。
1、锂电板块
(1)锂电设备行业
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电池设备规模为792亿元,同比下降26.2%。下降主要原因为下游锂电池企业扩产进度放缓及锂电设备价格下降。前两年锂电池行业处于竞争白热化状态,内卷加剧,但长期来看,下游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对锂电池需求增长明确,同时叠加退役设备的更新换代及产线改造,锂电池设备需求未来2-3年将呈持续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池设备规模将回升到902亿元,到2027年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达1419亿元,其中前段设备市场规模为460亿元,中段设备市场规模为434亿元,后段设备市场规模为383亿元,模组及PACK市场规模为142亿元。
(2)固态电池行业
固态电池对供应链的改造呈“两端高壁垒、三段齐升级”格局:前段以干法混料-涂布一体化设备替代湿法线,在无溶剂条件下完成活性物质、电解质、导电剂与粘结剂的高效均混及成膜,一举消除溶剂残留、能耗及安全风险;中段叠片工艺取代卷绕,保证极片-电解质界面微米级贴合与结构完整性;后段则需全密封封装并引入亚微米级缺陷检测,传统CT已难胜任。根据浙商证券研究团队综合测算,固态电池技术预计为锂电设备行业带来约5.7%的额外增速,2030年设备市场空间有望突破336亿元。
2、新材料板块
(1)MiniLED行业
MiniLED正快速渗透超大屏高清显示全场景——监控指挥、医疗诊断、广告会展、虚拟现实等——国内出货量自2023年约2000万台跃升至2026年预期4900万台,其中电视品类贡献最大增量;市场规模则从2019年的17.39亿元飙升至2023年的190亿元,CAGR为81.81%,2024年将达247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300亿元,商业化进程全面提速。
(2)MicroLED行业
据TrendForce预测,2024年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规模达到约75.1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2025年有望达到79.71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102.36亿美元,2023-2028年的CAGR为7%。至2029年MicroLED显示应用的芯片市场产值将达7.4亿美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93%。在电视市场方面:据预测,2025年MicroLED电视市场产值有望达到1.85亿美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119%。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信宇人自创立以来始终深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产品覆盖锂电池干燥、涂布、辊压分切、电芯装配线以及氢燃料电池与光学膜卷对卷制造设备,为多元客户提供高端自动化整体方案。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47.6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1989.20万元,当期归母净利润为-7240.64万元。锂电产业链结构性产能过剩导致行业竞争激烈,同时客户采购计划也相应变化,因此导致近年来订单不连续,验收交付进度有所影响。但相较去年同期,发出商品总量同比大幅增长。
(一)与头部客户合作深化,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基于公司对行业竞争前景的判断以及锂电头部客户对公司技术实力及产品性能的认可,目前公司与头部电池厂商的合作持续深化。截至2025年8月,公司在手订单金额(包含已中标未签约订单)11.07亿元,其中今年新接订单超8亿元人民币,头部电池厂商订单占在手订单的比例超85%。未来,公司将凭借高质量产品与服务,巩固与重要客户的合作关系,扩大市场份额,稳定现金流,保障可持续发展。
(二)研发创新筑牢护城河
公司秉持“客户目标导向”,坚定推行研发驱动的差异化战略,构建“高端装备+工艺+新材料”三位一体研发体系,依托底层应用物理与材料功能性研究,持续输出“高端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新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累计达91项。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791.32万元,占营收32.28%,覆盖装备、工艺、材料全链条,对涂布、辊压、分切、干燥及核心零部件持续优化,同时前瞻布局固态电池设备及固态电解质。
(三)布局干法电极设备,目前已进入验证阶段
公司干法电极试验样机已成功完成首台套试制,现正进行关键参数调试与全面技术验证,并已与国内头部电池企业展开首轮技术交流;该成套设备由搅拌设备和干法涂布设备组成,前者在无溶剂条件下实现活性物质与添加剂的均匀干混与颗粒分散,后者通过定制模头将干粉混合物均匀沉积于预涂导电胶层的集流体表面,经多级加热辊一次热压复合制得正负极极片。相比同行“制膜+热复合”的两步工艺,公司采用独创“干粉直涂热复合”一步成型技术,粘结剂用量更低且无需高压辊压,可同时制备正负极极片;用于厚电极制备时,极片活性物质厚度是湿法工艺的2-3倍;这种制备方法显著提升电池倍率性能与高容量设计空间。目前该设备已申请并获得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四)卤化物固态电解质试制成功,推进性能优化及送样工作
在固态电解质领域,公司已取得显著进展,专注于降低材料成本并开发高离子导电率的固态电解质,采取“能量型+快充型”双路线布局。公司成功试制了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样品,并完成了首轮电化学测试,离子电导率达到1.5-2mS/cm,展现出良好的导电性能。与硫化物体系相比,该卤化物电解质具有三大优势:电化学窗口更宽,可稳定匹配4.3V以上高电压平台,有助于提升正极能量密度;稳定性更优,制备工艺简化;原料与制造成本更低。
目前,公司正进行卤化物电解质的结构及表征性能测试,尚未对外送样。未来半年,公司将按计划持续推进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性能优化及客户验证工作,以及进行正极材料包覆卤化物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性能测试,并使用廉价金属对电解质进行掺杂改性,以降低成本,实现大规模生产。
(五)新材料多领域技术突破并逐步放量
在光学与功能薄膜领域,亚微新材已形成多点突破:OCA光学胶及胶带与头部3C客户保持长期稳定供货,出货节奏按计划推进;MiniLED封装用黑膜、饰纹膜等产品上半年市场拓展显著,已向部分主流MiniLED厂商出货,部分头部屏幕厂商已对亚微新材进行了审厂;亚微新材作为国内少数实现MicroLED巨量转移薄膜小批量出货的公司,因其采用特殊工艺制造,可将MicroLED良率提升并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已有1家主流客户小批量量产、1家客户中试、数家客户验证中,后续有望进一步扩大应用;水汽阻隔膜将透过率控制在10-4,已批量用于墨水屏、电子书封装,也可用于柔性钙钛矿,提高钙钛矿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目前水汽阻隔膜已向国内数家柔性钙钛矿客户出货,但因柔性钙钛矿产业仍处早期,收入贡献尚小;磁性材料涂布方面,公司正积极配合客户开展联合研发,项目进展待客户进一步确认。
(六)打造智慧工厂,落地数字“信宇人”
公司正升级现有ERP,引入MES、CRM、SRM、HR、BI等系统,实现数据驱动、多方协同,全面提升生产透明度及智能化水平,确保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