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浙富控股(002266)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3 16:29:2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浙富控股(002266)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025年上半年,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深化和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的背景下,公司所处的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和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公司蝉联2025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清洁能源装备+危废资源化"双主业发展战略,两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一)清洁能源装备领域:

    随着《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深入推进,2025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为公司水电装备的海外市场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核电产业作为低碳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的商业化推广和第四代核电技术的研发突破,核电设备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清洁能源装备业务方面,公司主要产品包括:

    1.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涵盖贯流式、轴流式、混流式、冲击式等多种型号,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大中型水电站项目;

    2.抽水蓄能发电机组:作为公司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已形成完整的研发制造体系和年产20台套的生产能力;

    3.核电设备:控股子公司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作为"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主要设计制造商,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报告期内持续为国内外核电项目提供配套设备。浙富核电公司致力于第四代商用快堆液态金属核主泵的研发与制造,引领国内第四代核电核电商用快堆核心部件的发展方向。

    清洁能源装备业务采用"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工程服务"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具备从项目前期咨询、设计研发、设备制造到安装调试、运维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水电设备海外市场拓展取得新突破,抽水蓄能机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核电控制棒驱动机构继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二)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领域

    在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和"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危废资源化行业规范化程度持续提高,技术门槛不断提升,公司作为具有全产业链布局和核心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危险废物资源化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方面,通过全资子公司申联环保集团运营,构建了"收集-贮存-无害化处理-资源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业务模式。主要产品包括:

    1.再生金属产品:通过先进工艺从危险废物中回收提取铜、金、银、钯、锡、镍、铅、锌、铂、锑、铋、铑、钌、铱等多种金属,报告期内金属回收率和产品纯度持续提升;

    2.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具备年处理4万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的拆解回收能力,具备实现钴、锂、镍等有价金属的高效回收的能力。

    危险废物资源化业务采用"多区域布局+规模化处理+深度资源化"的经营模式。公司在浙江、江西、江苏等多地建设了先进的无害化处置基地,通过完善的收集网络和专业物流体系,实现危险废物的规范化收集和规模化处理。依托自主研发的深度资源化技术,实现了有价金属的高效提取和产品化,资源化产品附加值持续提升。

    目前,公司在危险废物资源化行业稳居龙头地位,处理规模、技术水平和资源化能力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公司水电设备技术实力突出,抽水蓄能装备制造能力位居行业前列,核电控制棒驱动机构细分领域保持绝对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构建了独特的经营模式,公司业绩主要受到以下因素驱动:

    1.技术创新驱动效应显著: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拥有各项技术专利378项(其中发明专利83项),在抽水蓄能、核电装备、危险废物深度资源化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2.产能释放与市场拓展同步推进:清洁能源设备业务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水电及核电新签订单充足;危险废物资源化业务通过技改扩能,提升处理效率和资源化率。

    3.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双碳"目标引领下,清洁能源建设进度加快;循环经济政策深化实施,危险废物资源化行业规范化发展,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公司通过工艺优化、自动化改造和精细化管理,持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锚定"清洁能源+大环保"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深入探索核聚变装备等新领域新方向,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产能布局优化,推动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培育新发展动能,实现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股份回购之事项

    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结合公司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等因素,为有效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推进公司股价与内在价值相匹配,以及进一步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核心骨干人员的积极性,推进公司的长远发展,公司于2024年2月2日召开了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拟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含);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公司如未能在股份回购完成之后36个月内实施前述用途,未使用部分将履行相关程序予以注销。

    截至2025年1月24日,公司实际回购金额已达到回购金额下限且未超过回购金额上限,本次回购公司股份方案已实施完毕。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54756273股,占公司当时总股本5219271402股的1.0491%,最高成交价格为3.69元/股,最低成交价格为2.68元/股,成交总金额为172500818.72元(不含交易费用)。公司回购股份的实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符合既定的回购方案。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高碳减排之危废资源化业务

    1、国内稀缺的前后端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布局,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吃干榨净”

    浙富控股是目前国内稀缺的危废前后端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实现后端多金属的深度资源化。金属资源化按合金产值高低可分为普通资源化与深度资源化两类,深度资源化具备更高提取/富集能力,产品价值更高,对应更大利润空间。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金属危废资源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以深度资源化为代表的危废处理技术形成,金属提取/富集的品类和品位均高于同业。深度资源化产出的金属合金在后端深加工环节更易处理,因此销售环节可对富集到的金属计价,因此销售价格更高,大幅增厚盈利空间,提升产品竞争力。

    由于危废种类来源复杂且品质不一,公司掌握深度资源化技术的企业拥有多工艺处理能力,兼容性更强。工业危废整体成分本就相对复杂,且处置企业收集的危废来源广泛、品质不一。又由于不同产废企业产生危废的工艺不同,部分危废自身即有特殊性质(如含氯危废遇潮湿空气挥发刺激性气体),处理难度高。普通资源化工艺相对单一,能够处理的危废种类有限;而工艺较为多元的深度资源化,能够接收处理的危废范围更广,兼容性更强,更具市场竞争力。

    全产业链布局将带动利润率提升以及金属品类、品位的提高。公司可回收铜、金、银、钯、锡、镍、铅、锌、锑等十几种金属,相较于大部分公司仅涉及前端资源化下的合金产品,公司后端产品品位高,技术优势产生的协同优势明显,利润率高于同行。

    综上,公司上下游一体化的优点体现在如下两方面:(1)前端产能放量有利于后端再生金属原料内部供应比例提升,提高危废金属资源化的利润;(2)后端延长金属资源化产品产业链,拓宽盈利空间。

    2、技术研发能力和丰富配伍经验促进产能释放

    在危废来源多、品质广时,深度资源化多工艺能够处理更加多元化的危废,具有兼融性强的特点。目前从危废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技术主要有:火法处理技术、湿法处理技术、火法-湿法联合技术。火法工艺具有原料适应性强、工艺流程短及金属综合回收率高等优势,但也具有能耗较高、回收重金属稳定性差且可能会产生二次废物污染等缺点。湿法工艺虽具有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的优势,但主要缺点是工艺流程繁杂,处理能力较低,废渣中重金属浸出毒性超标,需要进一步无害化处理。公司掌握的火法-湿法联合技术结合了两者的优势,不仅可以有效地回收危废中更多的有价金属,还能减少污染,降低能耗。

    针对不同品质的危废,配伍工艺为基础也为重中之重,可降低部分金属熔点节约燃料,使得危废处理过程更经济。

    在火法熔炼处置危废的过程中,一般熔融炉的温度在900-1200℃左右,部分有价金属熔点较高无法有效提取。不同种类危废的配伍可以降低火法处置危废的熔点,不仅提取更多品类的金属,还能减少燃料用量。科学的配伍工艺可大幅节省成本,助力公司处理多来源、广品质危废,从而扩大规模提升市占率。经过十余年技术和工艺积累,公司在物料配伍(合理元素配伍以进行温度控制)、高温熔融技术的成套装备设计能力和运营效率上领先同行业。

    3、多地域布局扩大收废半径,实现可复制性扩张

    多地区的危废收集布局可提升危废收集能力,助力企业成为“工业固废管家”。从盈利模式来看,危废收集能力是公司的核心收入驱动力之一。尤其是在绝大部分省份资源化危废可跨省运输的背景下,公司可实现多地区布局的集散式危废收集模式,具备更大的盈利半径,覆盖更多工业企业需求从而成为“工业固废管家”。公司以江西自立为后端产品中心向周围5个省市布局开展危废业务,多地布局形成的规模效应有效降低营业成本,提高业务利润空间。

    4、循环再生金属资源高度匹配碳中和

    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仍面临重点行业资源产出效率不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范化水平低,回收设施缺乏用地保障,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难,大宗固废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低等突出问题。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用水量仍大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铜、铝、铅等大宗金属再生利用仍以中低端资源化为主。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新型废旧产品产生量大幅增长,回收拆解处理难度较大。稀有金属分选的精度和深度不足,循环再利用品质与成本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材料要求,亟需提升高质量循环利用能力。《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通过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来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

    2000-2015年,中国铜工业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显示,1吨铜的生产加工需要经过采选、冶炼精炼、深加工三个阶段,分别产生2.12吨、1.98吨和0.56吨二氧化碳;而再生铜每吨只排放1.13吨二氧化碳,只占原生铜的32%,公司每生产1吨再生铜可以少排放3.5吨CO2;如果涉及到加工程序更复杂的金、银,与原生金属相比会实现更多碳减排,公司后端再生金属资源化业务是实现碳减排的主要途径。

    (二)深度低碳之清洁能源装备业务

    1、水电设备装备研发制造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公司拥有大型数控加工中心和专用设备100余台,厂房、设备按照生产制造单机容量80万千瓦的机组配置,从装备、制造能力角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此外,公司还具有年生产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40台套,总容量达4500MW的能力。浙富水电是中国三大水电设备制造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水电设备制造商及水电开发一体化服务供应商、中国水电机组装备制造业排头兵企业。

    浙富水电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团队,建有完备的研究开发和科技创新体系。设水力机械研究所、计算中心(CAEC)、绝缘开发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三个核心技术开发中心及博士后工作站(试点)。

    公司已具备水电产品的领先制造能力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得到业主单位以及同行的高度认可,在同业竞争中有较大的优势。公司同时具备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先进的制造设备和领先制造技术,多年来得到客户的较高评价,在行业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2、核电领域研发能力出众,新产品有望打开后续增长空间

    华都公司拥有发明专利的ML-B型三代压水堆核电控制棒驱动机构,是目前唯一通过三代标准的抗震试验和满足60年使用寿命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该产品在热态极限寿命试验中创造了1512万步的世界最高运行记录。

    600MW示范快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研发和制造为国际国内核电废料处理、核燃料的再利用及利用效率的大幅提高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经过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华都公司形成了年产6座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所需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综合能力,已承接和批量化生产“华龙一号”福建福清5#/6#(其中,5#为全球首堆)、出口巴基斯坦K2/K3(其中,K2为海外首堆)、福建漳州1#/2#、海南昌江3#/4#机组的CRDM设备合同,成为引领“华龙一号”控制棒驱动机构研制生产的先行者。同时公司还承担了新一代示范快堆、熔盐堆、浮动堆等多种类型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研制与生产任务,是目前国内研制控制棒驱动机构种类最多的企业。

    2021年1月30日,“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我国核电发展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作为我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是我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2021年5月20日,“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完成100小时稳定运行验收,正式进入商业运行。2022年3月4日,“华龙一号”海外示范工程、全球第四台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3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至此,“华龙一号”海外示范工程两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

    2022年3月25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第2台机组福清核电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运条件,至此,“华龙一号”海内外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这是我国核电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福清核电5号、6号两台机组是“华龙一号”全球示范工程,其中,5号机组创造了全球三代核电首堆建设的最佳业绩,成功入选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后,两台机组年发电能力近200亿度,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6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4亿棵,经济、社会和环保效应显著,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每台“华龙一号”机组年发电能力近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由浙富控股主导600MW第四代商用快堆液态金属核主泵的研制取得重大进展,浙富核电公司承制的全球体型最大、中国首台600MW第四代商用快堆液态金属核主泵工程样机于2019年11月24日在其整机试验台上通过试运行测试,各项指标符合预期。

    第四代核电是未来核电的发展方向。快中子反应堆已成为第四代核电站的首选堆型,代表了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发展方向,将有效解决核燃料供给问题,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安全性高,形成核燃料闭式循环,提高铀资源利用率,对促进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首台600MW第四代商用快堆液态金属核主泵工程样机试运行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商用快堆核心部件研制取得重大突破,也凸显了浙富控股不断创新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世界一流的制造能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浙富控股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