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雪龙集团(603949)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3 16:29: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雪龙集团(603949)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36汽车制造业”中的“C367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89万辆和212.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7%和2.58%;其中重卡产销分别完成53.88万辆和53.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07%和6.88%;新能源商用车1-6月销量36万台,同比增长57%,渗透率达到24%,体现了新能源商用车强势增长良好态势。

    据第一商用车网分析:由于各地货车以旧换新政策对新车市场的刺激作用正在持续显现,再加上去年下半年重卡销量的连续多月走低(三季度月均销量不到6万辆,7-10月的月均销量也只有6.1万辆),因此,预计今年三季度重卡销量将会实现同比较大幅度增长。展望下半年,商用车市场前景可期。

    (二)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及主营产品

    公司深耕于商用车热管理系统领域,专注于商用车冷却系统产品及汽车轻量化塑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中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却风扇行业标准的主导制订单位。近年来,公司围绕“节能环保”产品发展理念,不断进行全球国际化战略布局,主要产品包括:

    商用车热管理相关的冷却风扇总成、硅油离合器风扇总成、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总成等;

    工程机械热管理相关的冷却风扇总成、硅油离合器风扇总成等;

    农业机械热管理相关的冷却风扇总成、硅油离合器风扇总成等;

    汽车轻量化相关的膨胀水箱、护风罩、发动机进气管、空调出风管等。

    (三)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拥有完善的研发体系,成熟的研发流程,并基于多年的研发经验,坚持“环保智能”开发理念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使公司保持国际先进的技术研发优势。公司研发模式可分为同步开发和自主开发。

    (1)同步开发

    公司与客户签订销售框架合同后,即进入项目同步开发阶段。技术开发部制定技术方案和作出初步评审后,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产品成型并经客户测试检验通过后,由技术开发部提交样品,在得到客户的修改反馈意见后,技术开发部进行产品和工艺的修正直至客户满意,随后由生产部组织进行小批量生产,技术开发部提交完整PPAP文件供客户认可,认可通过后,由生产部进行大批量生产。

    (2)自主开发

    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或判断产品技术的未来趋势,以此系统化地进行创新项目研究开发。新产品立项后,技术开发部制定技术方案和作出初步评审后,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开发出样品后,由经营部推荐给客户,待客户认可后,获得新车型的项目定点。公司是商用车冷却系统行业的标准制定者,也是行业的技术领导者,同时,公司拥有成熟的、体系化的创新流程,可以通过产品战略规划以及先进工艺的结合,在前期判断产品技术的未来趋势,并系统化地进行创新项目开发,使公司时刻保持国内领先的技术研发优势。

    2、采购模式

    公司对外采购内容主要为PA基料、PP基料、HDPE基料、铝压铸、钢材及五金件等原材料,产品通用性强,市场供应充足。公司采用框架协议和临时合同两种形式对外采购,对于质量稳定、信用度高的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明确供应关系保证材料来源;对于临时性需求,公司与合格供应商签订临时采购合同。生产管理部结合现有的原材料高低库存量、临时需求得出采购数量,通过ERP系统提出采购申请,按流程审批完成后交由经营部实施采购。经营部综合考虑库存量、集中采购、错峰采购等因素,确定原材料采购数量,并形成采购订单,在保障材料质量、供货及时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

    3、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具有定制化特点,客户对性能指标、外观形状、产品标识等要求差异较大。公司根据客户的采购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再结合客户库存量以及订单实时更新生产计划。公司具备塑料改性、模具制造、冲压、锻打、机加工、吹塑、注塑等全流程生产能力。此外,公司从节约资源、减少资金占用及提高生产能力等角度出发,对个别加工工序如表面处理等采用委外加工。

    4、销售模式

    公司设立销售部门统一布署营销工作,主要负责市场开拓、售后服务、客户维护及外库管理等。公司根据市场分布情况在主要客户所在地设立办事处、建立中转仓库,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公司产品销售均采用直销模式,作为一级配套供应商,直接向整车及发动机厂商销售产品,少量产品作为配件销售供应给维修配件市场。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密围绕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积极把握市场机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深入推进降本增效,经营业绩实现高质量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83.60万元,同比增长9.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7.69万元,同比增长26.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7.36%,充分体现了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显著增强。上半年经营活动的核心亮点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核心业务乘风而起,量利齐增凸显龙头韧性

    公司精准把握行业机遇,主导产品销量快速增长,产品结构优化驱动量利齐升。2025年1-6月,国内商用车市场尤其是重卡行业迎来复苏,产销量同比显著提升。公司作为国内商用车冷却系统与轻量化部件的领先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优势,核心产品节能降噪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总成系统销量同比实现32%的高速增长,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不仅得益于下游市场的回暖,更得益于该产品市场渗透率的持续提升,证明了公司在节能降耗、提升发动机效率方面的产品价值获得了整车厂和终端用户的广泛认可。产品结构的积极变化,为公司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精益管理成效卓著,盈利能力跨越式提升

    公司毛利率水平优化,盈利质量大幅改善。报告期内,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7.36%,呈现大幅增长。公司通过持续推进精益生产管理、优化采购渠道、提升生产工艺自动化水平以及规模化效应带来的摊薄效应,有效降低了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公司在成本端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在销售端提升高毛利产品(如节能降噪电控硅油离合器)的销售占比,共同推动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跃升,实现了从“增收”到“增利”再到“高质量盈利”的转变。

    (三)前瞻布局新能源赛道,新产品构筑未来增长新引擎

    公司深刻把握行业新能源化、智能化的长期发展趋势,积极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储备。公司持续加大资源投入,组建专项研发团队,以"国内一流水平"为目标,持续优化低压电动风扇总成产品性能,并加快新能源商用车高压大功率电动风扇总成开发、制造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公司自主研发的低压电动风扇总成产品,性能对标国外竞品,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并获得主要客户的认证许可,该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纯电动工程机械等领域。以新能源电动重卡为例,平均每辆车配套4-9个低压电动风扇总成,是燃油重卡配套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总成的单车配套价值的2-4倍;新能源纯电动轻卡平均每辆车配套2个低压电动风扇总成,是传统燃油轻卡配套硅油离合器风扇总成的单车配套价值的2-4倍。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压大功率电动风扇总成产品,已基本完成设计方案,公司正积极与主流主机厂开展对接与测试工作,为后续放量夯实基础。以上新产品技术含量高、单车配套价值远超传统产品,不仅契合行业技术变革方向,更有望打开全新的市场空间,成为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四)新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奠定长远发展基石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并布局未来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公司积极推进新生产基地的建设,致力于打造集新能源商用车关键零部件创新研发与智能制造于一体的高端产业基地。目前,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建成达产后将有效突破现有产能瓶颈,显著提升规模化制造与订单响应能力。同时,新基地将重点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强化产学研协同,加速新材料、新工艺及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有力推动产品迭代与技术升级。该项目将为企业巩固现有市场、开拓新业务领域提供坚实的产能保障与创新支撑,成为公司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总结:2025年上半年,公司凭借在传统优势领域的深入挖掘与在新兴领域的前瞻布局,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深化降本增效、推进战略布局三大举措,成功将行业复苏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营成果,实现了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和发展质量的同步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龙头地位。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引领,长期占据行业龙头优势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有院士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先后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名牌产品”“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称号;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及推动者,牵头或参与制订标准75项。经过20多年商用车热管理系统领域的深耕,公司已拥有国内最大的商用车冷却风扇总成研发与制造基地,已成为国内商用车冷却系统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勇于试错、自主创新,掌握了一系列行业领先核心技术,能够快速响应整车厂商及发动机厂商,具备风扇总成、离合器风扇总成等商用车冷却系统产品的同步研发能力。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市场对电控离合器风扇总成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公司已经储备了充足的电控离合器核心技术,来承接行业红利。公司正聚焦拓展汽车新能源化、轻量化、智能化等新兴领域业务,为公司业务长期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质量保证,卓越的产品配套能力

    公司建成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利用敏捷、精益、信息化、自动化、智能物联和防错技术,因地制宜地采用国际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坚持永无止境的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交期,使得公司的制造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公司制订了严格的质量内控标准,实施并通过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从质量管理、质量检验与试验、计量理化检测等多方面控制产品质量。历年来获得了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卡特彼勒等客户多次质量表彰。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节能、减排、智能”的高效商用车冷却系统解决方案。经过20余年生产经营实践积累和持续的新产品研发,公司已具备全系列商用车冷却系统配套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众多解决方案与产品。产品配套种类完整,随着排放标准切换,单车配套价值增长空间巨大。

    (三)优质客户,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产品面向全球市场,客户分布广泛,成功开拓了国内外众多优质高端客户资源,形成稳固伙伴关系。公司配套的主要客户包括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北汽福田、云内动力等国内知名整车厂商及柴油发动机厂商,以及卡特彼勒、沃尔沃、韩国斗山、日本洋马等世界500强企业。公司与国内商用车整车和发动机厂商均建立较高的配套率。公司产品客户覆盖率正在获得持续提升,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四)精细化管理,先进的产品制造及成本管控能力

    公司多年来专注于内燃机冷却系统产品及汽车轻量化塑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结合客户先进管理体系,形成了与公司业务相适应的管理模式,高效、简洁、专业性强,能够更好地适应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同时,公司还通过系统管理不断革新,实行精益生产方式,完善限额领料制度、控制内部损失成本指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减少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报废、返工引起的产品报废损失和工时损失,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公司拥有较为完整的产品生产链,产品自制率高,从自主开模、材料改性到成品产出的全流程化生产,从源头上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品性能,充分发挥各工艺流程的协同效应,提升公司毛利水平,生产成本在行业内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另外,公司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在进行成本考核工作的同时,持续完善各岗位、各工种的成本考核制度,有利于公司降本增效。

    (五)人才培养,长效的激励体系

    公司视人才培养为重中之重。公司围绕“岗薪人”循环匹配,以岗位体系、绩效体系、人才评估体系、薪酬福利体系、职务晋升体系为基础,有效识别公司的各类人才,并逐步建立公司“管理、技术、专业”三条线路的人才发展通道,同步完成人才结构和数量的盘点调整,建立有效的人才继任计划和核心关键人才档案。伴随体系搭建完成及逐步深入应用,将有效促进公司从人才引入、人才识别、人才应用、人才培养、人才业绩验证、人才激励的全流程管理,为员工打造一个目标明确、路径清晰、过程透明、奖惩公平的职业发展环境及路径。除了为员工提供业界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回报外,公司设立了员工持股平台、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覆盖公司各级管理干部及业务核心骨干、高潜人才,为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增强员工凝聚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财务模式稳健,有效控制交易风险

    公司有效地控制交易风险,通过控制渠道存货规模,使得公司常年保持较低的坏账率。报告期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约7%,在当前不少企业面临现金流紧张、陷于财务困境的情况下,公司仍然保持轻装上阵、未来可期的局面,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雪龙集团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