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东尼电子(603595)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3 16:29: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东尼电子(60359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情况说明

    1、消费电子行业

    公司消费电子行业产品主要包括无线充电隔磁材料、超微细电子线材。

    根据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分类注释》的分类,电子线材按线径规格划分为普通电子线材和微细电子线材两类。普通电子线材是指线径规格大于Φ0.6mm的电子线材,微细电子线材是指线径规格小于Φ0.6mm的电子线材。

    微细电子线材生产属于精益生产范畴,由于其线径细、漆膜薄,对于生产设备、工艺及公司管理均有着较高要求。自上世纪以来,微细电子线材的核心生产技术主要由德国益利素勒精线、日本大黑线材和日本三铃等国际知名企业掌握,国内企业在工艺技术及产能规模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技术转移,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微细电子线材生产企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产品品质及供应能力方面能够与国际知名企业形成一定竞争。

    公司自成立之初,就一直紧跟电子线材发展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致力于超微细电子线材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公司所生产的超微细电子线材线径已可以低至Φ0.016mm,在传输效率、抗冲击和耐腐蚀等方面的品质都有着较大的优势,可以满足近年来消费类电子、新能源汽车以及医疗器械领域对于小型化、传导效率、稳定性等诸多方面的要求。

    无线充电是未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重要发展方向,而无线充电材料及器件是制造无线充电设备的基础材料。无线充电场景的形成,无线充电标准的逐渐融合以及无线充电技术的成熟将进一步提升无线充电材料及器件的市场规模。随着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的不断加快,截至目前已有超过百余款智能手机支持无线充电,该行业产业链日趋成熟,无线充电功能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目前无线充电产业链主要包括方案设计、电源芯片、磁性材料、传输线圈和模组制造。无线充电磁性材料作为无线充电技术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在无线充电系统中,可以提高感应磁场和充电效率,屏蔽线圈对其他部件的干扰。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虽保持正增长,但受宏观经济挑战的影响,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需求有所下降。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达到3.049亿部;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952亿部,同比增长1.0%。

    2、太阳能光伏行业

    公司太阳能光伏行业产品主要为金刚石切割线。

    202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行业发展举步维艰,制造端产量增速大幅下降,部分环节出现负增长。2025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提出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总体思路,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有望促进光伏装机需求平稳衔接释放。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硅片产量达成316.0GW,同比下降21.4%;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但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出现小幅波动,至7月初价格均已低于历史最低水平。

    3、医疗行业

    公司医疗行业产品主要为医疗线束。

    随着全球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健康意识增强,医疗健康行业的需求将持续提升。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时间早,市场规模庞大,增长稳定。根据QYResearch的研究统计,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规模达到了6358亿美元。预测2031年全球医疗器械规模将达到9098亿美元。2025-2031的复合增长率是5.1%。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医疗器械市场,产品普及需求与升级换代需求并存,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受益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健康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2021年以来,我国医疗投入大幅增加,以大型公立医院扩容为主导的医疗新基建已经开始,医疗新基建项目从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大城市逐渐拓展到其他城市。医疗机构不断拓展医疗服务范围,从单纯提供传统医疗服务扩展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社会照护。这一转变得益于人们日益认识到健康社会决定因素与人民整体福祉之间存在深刻联系。因此,医疗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正致力将社会照护纳入公共医疗体系,以满足患者的多方面需要。《中国医学装备发展状况与趋势(2024)》蓝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医学装备市场规模达1.35万亿元,同比增长6%左右。

    公司医疗线束产品主要应用于超声探头等医疗器械。据灼识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已达到537亿元,203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10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将达到7.3%。随着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医疗需求将不断释放,由于分级诊疗、促进器械国产化的政策助力,公司的医疗线束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4、新能源汽车行业

    公司新能源汽车行业产品主要为线路板、电池极耳。

    从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来看,新型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迅猛,智能化电动汽车技术在下一个十年将有可能大大改变整个汽车工业格局。

    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峻,国家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中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民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国家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快落实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汽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25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其中,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公司线路板、电池极耳产品主要运用于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内。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将带动上游动力电池、电池材料等相关行业持续向好。

    5、半导体行业

    公司半导体行业产品为碳化硅半导体材料。

    以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继硅材料之后最有前景的半导体材料之一,与硅材料相比,以碳化硅晶片为衬底制造的半导体器件具备高功率、耐高压、耐高温、高频、低能耗、抗辐射能力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5G通讯、光伏发电、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等现代工业领域。2021年8月14日,工信部答复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095号提案称,将碳化硅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等纳入“十四五”产业科技创新相关发展规划,以全面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克“卡脖子”品种,提高碳基新材料等产品质量,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YoleGroup分析师预计,2029年功率碳化硅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美元,2024年至2029年之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接近20%。

    公司主要生产导电型碳化硅衬底材料,为半导体器件制造的关键原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功率器件,需求有望随着器件市场规模的增长而取得快速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碳化硅衬底市场规模达到92亿元,较上年增长24.32%,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球碳化硅衬底市场规模将达到123亿元。

    (二)主要业务

    公司专注于超微细合金线材、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它新材料的应用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太阳能光伏、医疗、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五大领域:无线充电隔磁材料、超微细电子线材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金刚石切割线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线束主要应用于医疗行业;线路板、极耳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主要应用于半导体行业。

    公司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借助对各类金属基材及新材料的深刻理解,不断开发新产品并将产品线延伸至不同的应用领域;另一方面,公司基于现有客户需求,不断为其配套研发、升级产品类型,使其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及应用方面不断升级的需求,提升客户黏性,与客户共同发展。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业务营收毛利均大幅增长,消费电子业务营收略有增长但毛利有所下滑,医疗业务营收毛利均有所增长,光伏业务营收毛利均下降,半导体业务营收大幅下滑但毛利亏损有所收窄,以上导致整体营收保持稳定,毛利略有增长;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减少;营业外收入、其他收益减少。综上,净利润仍为亏损,但相比上年同期亏损幅度收窄。2025年半年度,公司营业收入83,913.69万元,同比增长0.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1.21万元,同比增长38.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358.46万元,同比增长51.8%。2025年半年度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1、消费电子业务营收增长毛利下滑

    报告期内,消费电子业务积极满足客户需求,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与交付稳定性。无线充电隔磁材料产品结构优化,单体价值量提升;超微细电子线材业务则有所收缩。综上,公司消费电子业务营业收入略有增长但毛利水平有所下滑。

    2、光伏业务收缩,营收毛利下降

    报告期内,光伏产业链主要产品价格波动下跌,已跌至历史最低水平。为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公司进一步收缩传统光伏业务规模。金刚石切割线产品聚焦于切割磁性材料、蓝宝石等材料的粗线,虽营业收入下降,但毛利率仍保持相对稳定;太阳能胶膜产品受市场变化影响,公司已进行战略性收缩调整。综上,公司光伏业务的营业收入及毛利较上年同期均出现下降。

    3、医疗业务稳步发展,业绩持续向好

    报告期内,公司医疗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趋势,主要配套下游客户供应医疗线束产品,国外优质客户的高附加值产品份额增加,新规格产品开始起量,产品结构和成本管理进一步优化,营业收入和毛利较上年同期相比均稳步提升,公司还将积极推进新客户和新规格产品的验证量产进程。

    4、新能源业务构建增长双引擎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业务锚定新能源核心零部件赛道,主要配套下游新能源电池厂商供应线路板、极耳等产品。线路板项目包括柔性线路板(FPC)、电芯连接系统(CCS)两大产品,本期持续规模化交付下游客户定点项目,营收大幅增长,通过内部工艺改进及精益生产管理的推进,项目盈利能力同步提升,毛利增长;极耳产品在维持原有核心客户合作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并推进原材料降本,该产品在营收保持稳定的同时,毛利率实现有效提升。综上,公司新能源业务营业收入和毛利相比去年同期均实现大幅增长。

    5、半导体业务业绩承压

    报告期内,碳化硅衬底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公司半导体业务未实现大规模生产供货,营收大幅下降,生产成本维持高位,在市场和销售的双重压力下,业务毛利表现不佳。审慎起见,2025年半年度东尼半导体对其存货计提存货跌价损失约0.76亿元。

    6、重视技术研发,提升产品品质,拓宽应用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重视技术研发,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9,009.5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74%。目前公司在研项目主要包括半导体领域的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光伏领域的金刚石切割线,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线路板,消费电子领域的磁材等。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取得专利141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24项、外国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15项)。随着研发项目的不断量产与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将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销售规模。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尼电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