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华泰证券(601688)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3 16:29:0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华泰证券(60168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本集团所属行业是证券行业,证券行业的经营业绩与资本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密切关联。本集团的主营业务始终围绕资本市场服务开展,业绩表现受境内外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

    本集团是一家行业领先的科技驱动型证券集团,拥有高度协同的业务模式、先进的数字化平台以及广泛且紧密的客户资源。本集团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财富管理业务、机构服务业务、投资管理业务和国际业务。本集团搭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及机制,通过平台化、一体化、国际化的运营方式,为境内外个人、企业及机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证券及金融服务,并致力于成为兼具本土优势和全球影响力的一流投资银行。

    财富管理业务

    依托移动客户端APP与PC端专业平台、证券期货分公司与营业部、华泰国际及其下属境外子公司,以线上线下和境内境外联动模式,向各类客户提供多元化财富管理服务,包括证券期货期权经纪、金融产品销售、基金投资顾问、资本中介等业务。证券期货期权经纪业务方面,主要代理客户买卖股票、基金、债券、期货及期权等,提供交易服务。金融产品销售业务方面,主要向客户提供各种金融产品销售服务和资产配置服务,相关金融产品由本集团及其他金融机构管理。基金投资顾问业务方面,主要是接受客户委托,在客户授权的范围内,按照协议约定为客户做出投资基金的具体品种、数量和买卖时机的选择,并代替客户进行基金产品申购、赎回、转换等交易申请。资本中介业务方面,向客户提供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回购等多样化融资服务。财富管理业务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利息收入等。

    机构服务业务

    以投资银行为牵引,以机构销售为纽带,整合投资银行、机构投资者服务和投资交易业务资源,为各类企业及金融机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主要包括投资银行业务、主经纪商业务、研究与机构销售业务和投资交易业务。

    (1)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境内外股权融资业务、债券融资业务、财务顾问业务、场外业务等。股权融资业务方面,为客户提供境内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股权再融资、存托凭证等发行承销服务。债券融资业务方面,为客户提供境内外各类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发行承销服务。财务顾问业务方面,为客户提供包括产业并购、股份收购、融资顾问、企业重整以及公募REITs发行等专业服务。场外业务方面,为客户提供新三板挂牌及后续融资服务,以及江苏股权交易中心从事的相关场外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包括股票、债券及并购业务的承销保荐费及财务顾问费等。

    (2)主经纪商业务主要包括为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各类资管机构提供资产托管和基金服务,包括结算、清算、报告和估值等。此外,亦向主经纪商客户提供交易、融资融券、金融产品销售、衍生品研究和其他增值服务。主经纪商业务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包括基金托管费及服务业务费。

    (3)研究与机构销售业务主要包括研究业务和机构销售业务。研究业务方面,为境内外客户提供各种专业化研究咨询服务。机构销售业务方面,向各类境内外机构客户推广和销售多元化证券产品及服务。研究与机构销售业务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包括各类研究及其他机构服务收入等。

    (4)投资交易业务主要包括权益交易、FICC交易及场外衍生品交易。本集团开展权益类、FICC类及其他金融工具交易,通过各类交易策略和交易技术降低投资风险并提高投资回报。同时,为满足客户投融资与风险管理需求,亦从事做市业务和场外衍生品业务。权益交易方面,开展股票、ETF和衍生工具的投资与交易,并从事科创板股票、金融衍生品及金融产品等做市服务。FICC交易方面,开展银行间及交易所债券市场各类FICC和衍生工具的投资与交易,并从事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做市服务,以及碳排放权交易等。场外衍生品交易方面,为客户创设及交易OTC金融产品,主要包括权益类收益互换、场外期权和收益凭证等。投资交易业务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包括权益、FICC产品及衍生产品的投资收入等。

    投资管理业务

    接受客户资金委托,依托专业化的投资研究平台和庞大的客户基础,创设和提供各类金融产品并管理客户资产,有效满足客户投融资需求,主要包括:证券公司资产管理、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及基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等。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方面,通过全资子公司华泰资管公司参与经营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包括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单一资产管理业务、专项资产管理业务和公募基金管理业务(与本集团旗下基金公司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差异化经营)。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方面,通过全资子公司华泰紫金投资开展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包括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与管理。基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方面,本集团持有两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南方基金和华泰柏瑞)的非控股权益,通过其参与经营基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包括管理费收入及投资收入等。

    国际业务

    在境外市场,本集团以华泰国际作为拓展海外业务的控股平台,通过其持有的华泰金控(香港)、华泰证券(美国)、新加坡子公司等运营主体经营国际业务,以香港市场为依托,稳步布局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主要市场。

    (1)本集团香港业务主要由华泰国际全资子公司华泰金控(香港)经营,全方位对接集团全业务链体系,为境内外客户提供一站式跨境综合金融服务。

    (2)华泰证券(美国)拥有美国经纪交易商牌照与美国自营交易牌照,获得在加拿大与机构投资者开展证券交易的业务资格,获得欧洲主要证券交易所的市场准入,成为美国期货产品的介绍经纪商,获得美国国债经纪经销商资格以及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有限承销会员资格,并获得非美国主权债经纪经销商资格。

    (3)新加坡子公司拥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颁发的资本市场服务牌照和豁免财务顾问资质,并已获得新加坡交易所授予的主板保荐人资质,在新加坡开展证券交易及投资银行业务。国际业务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包括财富管理收入、投资银行收入、投资收入、资产管理收入等。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坚定践行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一流综合证券集团

    今年是华泰证券成立34周年,也是A股上市15周年、H股上市10周年。多年以来,本集团坚定与时代脉搏同频、与国家战略共进,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功能定位,坚持守正创新,勇于自我革新,实现了市场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的历史性突破,走出了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行业前列,综合实力稳居行业头部,着力打造兼具本土优势和全球影响力的一流投资银行。近年来,本集团主要业务保持较好发展态势,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并在国际业务展业布局、业务多元化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本集团资产规模与盈利能力均位居行业最前列;财富管理、投资银行、投资交易等核心业务发展水平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资产管理业务的特色化、差异化优势持续增强;国际业务已成为重要增长驱动,整体实力跻身中资券商头部。作为首家在上海、香港、伦敦三地上市的国际化证券集团,本集团在境内外市场逐步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认可度的一流品牌形象。报告期内,标准普尔对本集团及子公司华泰国际的长期发行人评级维持“BBB+”,展望稳定,为中资券商最高水平。公司的MSCIESG评级自2021年起始终保持国内证券公司最高评级,并在2024年从AA级升至AAA级,实现两年连续进阶,达到全球投资银行业最高评级。

    平台化、一体化、国际化的全业务链综合服务体系

    本集团始终坚持一切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始终致力于用一流的专业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聚焦个人客户、机构客户及企业客户的金融需求及变化,本集团持续推动对内“一个客户”、对外“一个华泰”、内外“一体运营”的组织升级,积极布局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前沿领域,着力打造平台化、一体化、国际化的全业务链体系和全新发展模式,积极构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境内外一体化业务体系,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和增长点。在个人客户服务领域,构建完善总部驱动、总分联动的运营体系与发展模式,优化提升客户经营能力,不断夯实客户分类分层服务体系,坚定打造内容平台驱动的专业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推进人工智能新技术与财富管理业务的融合,财富管理服务的行业领先地位和专业品牌影响力巩固增强。在机构客户服务领域,持续夯实全球一体化的机构服务平台底座,全力提升资产定价、研究、交易及产品创设的专业金融能力,更好满足机构客户跨境投资交易的服务需求,客户服务广度与深度持续拓展。在企业客户服务领域,始终坚持以产业视角和逻辑服务企业成长,不断强化产业洞察、资产认知和定价能力,积极构建全球化的资产与产业网络,通过持续深耕TMT、大健康、能源环保、高端制造等重点产业生态圈,全面提升境内外多市场、多产品综合服务水平,助力一大批优秀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全球布局,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上贡献更多华泰力量。

    持续领航业界数字金融变革的科技发展优势

    科技赋能是本集团坚持重点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引领行业的差异化发展特色。多年以来,本集团始终走在金融科技变革的前沿。2009年,在业内率先布局移动客户端APP,抢占互联网浪潮下的业务发展先机。2019年以来,面对科技革新金融行业的巨大潜力,率先启动了从组织架构到平台架构的全面数字化转型,让数字化运营思路在前中后台各个层面落地生根;同时携手多方构建开放生态,打造行业级的科技金融平台与产品。经过转型实践和能力沉淀,科技已经成为本集团提升价值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在业务平台化方面,形成了以“涨乐”“行知”为核心的行业领先的零售及机构客户服务体系,打造了“聊TA”“青云”“投行云”“资管云”等一系列具有行业前瞻性的业务工作平台,并且在交易、投研等重点领域构建了“CAMS”“FICC大象交易平台”“融券通”“睿思”等一系列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有效促进了业务模式重塑。在应用智能化方面,积极拥抱布局AI前沿技术,加快推进大模型能力以及大模型平台体系建设,不断探索打造典型场景价值应用,具备了应用搭建、模型管理和生产部署的基本能力,并在智能研报、智能研发、智能投顾、智能投行等多个场景中初步实现了应用落地。拥抱AI是本集团多年来将科技基因融入业务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延续。在国际化赋能方面,持续加强重点业务国际化布局拓展的平台能力支撑,打造服务全球的一体化科技能力,自主研发的全球交易平台(GTP)已全面上线运行,为客户提供连接多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全方位金融资产交易服务;FICC大象交易平台已初步建成FICC境内外一体化自营投资和风险管理体系。

    走在高水平双向开放前沿的国际化发展能力

    国际化是本集团迈向一流投资银行的必由之路。近十年来,本集团充分把握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战略机遇,坚持立足本土资源优势,以香港为战略支点,在陪伴境内客户“走出去”和境外客户“走进来”中,积极推进各项主营业务的境内外一体化运营管理,将客户网络、服务网络拓展至全球及重点区域主要市场,形成了跨境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综合实力稳居在港中资券商头部,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国际化发展之路。从2015年H股上市创造融资新记录、2018年设立美国子公司、2019年成为首家发行GDR并在伦交所上市的中资金融机构,到2022年设立新加坡子公司、2024年获得东京专业债券市场承销资格,本集团逐步形成了在成熟市场、新兴市场多地布局与联动发展的全球价值链体系,跨市场、跨资产、跨产品的一体化项目执行能力显著增强。去年以来,本集团将国际化提到新的高度,作为面向未来的重点战略深入推进,坚定推进从人才储备到基础设施建设的境内外一体化布局,并以此深度融入国际市场,积极把握全球产业链重构进程的战略机遇,在助力中国企业全球发展布局中,着力推动国际化发展迈上更高台阶。

    融汇专业化、数字化积淀的全面合规风控体系

    本集团持续深化数字化合规与风控管理能力建设,致力于把一体化、集团化的合规与风险管理架构与体系做实、做精。本集团以“风险为本、数据为基、立体化合规管理”为目标,践行“数据驱动、统一平台、赋能业务”理念,在业内率先推进数字合规建设,塑造专业、高效的数字合规能力基座,并持续加强合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构建跨境一体化合规管控体系,全面夯实集团一体化合规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合规价值创造能力,筑牢国际化发展合规底线。同时,本集团秉承行稳致远的风险管理文化,坚持“全员、覆盖、穿透”的风险管理理念,持续健全与全业务链一体化、国际化发展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着力增强集团境内外一体化风险管理能力。本集团紧贴市场、深入业务,强化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前瞻性,迭代升级各类专业风险管理工具,持续打造“实时、动态、可计量”的风险管理平台,提升风险全流程管控成效,保障业务高质量平稳发展。

    赋能一流专业人才全面成长进阶的发展平台

    本集团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力于激发人才活力、升维人才价值,构筑赋能人才全面成长与发展的综合性平台,实现公司与人才的相互成就。持续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做实做细经营管理层任期制及契约化管理,经营管理层成员视野前瞻、务实开拓,引领全体华泰员工不断开创发展新篇章,有力推动集团发展进阶进位。本集团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坚持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具有华泰特色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供应链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在市场和实战中锤炼培养优秀年轻人才,积极吸引行业领军人才汇聚,全力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境业务经验的高素质管理人员队伍以及专业人才梯队。同时,本集团积极引导员工持续强化规矩意识、珍惜职业声誉、发扬专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华泰人的优良传统在发扬中迭代、在接续中焕新,为集团战略进阶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构筑行稳致远“软实力”的文化价值体系

    在华泰证券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文化已成为贯穿发展始终的内在支撑。在新的发展格局下,本集团坚持深化党建引领,扎实践行“五要五不”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将其贯穿于经营发展的全流程、各方面。同时,结合“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证券行业文化理念,结合自身发展特质,打造党建文化、科技文化、合规文化、风险文化等一体化的特色文化品牌矩阵,持续深化廉洁合规与风险文化建设,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不断增强文化内外部认同度、渗透力。本集团坚持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发展“硬实力”,将“客户为先”“专业为本”“勤勉务实”“协同共进”等价值理念内化到员工日常工作中。本集团也积极将企业文化优势转化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价值创造优势,将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全面融入集团经营发展,充分发挥文化的思想引领作用,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拓展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支持。通过筑牢与“兼具本土优势和全球影响力的一流投资银行”相匹配的文化根基,打造行稳致远的“软实力”,持续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一、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总体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面对更趋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结构性调整持续深化,新发展动能进一步释放。同时,在“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的政策导向下,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支持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功能更加强化,这为证券公司经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集团积极应对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坚定深化科技赋能下的财富管理和机构服务“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强化国际业务战略布局与境内外一体化联动,不断推进业务模式和服务模式的迭代创新,增强业务协同效能与价值创造能力,打造面向未来、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了稳健进取的良好发展态势。主要举措包括:在个人客户服务领域,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核心,深入推进分类分层的一体化客户经营体系建设,持续增强基于金融中台赋能、平台化运营驱动的交易与资产配置专业服务能力,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创新;在机构客户服务领域,主动顺应市场生态的深刻变化,通过培育全球化的客户网络、打造全球化的产品体系、延展全球化的交易平台,着力提升资产定价、研究、交易及产品创设的专业金融能力,强化多产品、全链条和全周期的客户综合价值运营效能;在企业客户服务领域,积极把握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布局的战略机遇,强化对于产业、企业、资产的深刻洞察,充分发挥全业务链的牵引作用,不断提升全周期、一体化、多产品、跨市场的项目执行能力,着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在国际化发展领域,进一步拓展在海外市场的布局,持续完善境内外一体化的全业务链综合服务体系,积极助力中国客户“走出去”与境外客户“走进来”,更好服务金融高水平开放;在数字金融领域,持续加强科技对国际化发展的支撑赋能,着力推进重点业务平台国际化能力建设,依托AI的技术和思维逐步重塑前中后台,强化数智化创新的领先优势。报告期内,本集团的经营业绩与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在行业前列。

    (二)财富管理业务

    1、市场环境

    近年来,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呈现出竞争格局日益复杂、业务需求不断升级、产品服务持续创新的发展态势。在新的政策、市场和技术环境下,财富管理行业资产配置和服务模式的底层逻辑正发生深刻演变。以AI为代表的前沿技术的持续迭代,正加速构建全新的智能化服务生态,将深刻影响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模式。买方投资顾问也更加注重以丰富的产品组合、全周期的服务陪伴满足客户深层次的财富管理需求,全方位提升客户体验。

    2、经营举措及业绩

    (1)证券期货期权经纪及财富管理服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主动适应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着力提升交易服务和资产配置服务的核心能力,构建完善分类分层的一体化客户服务体系,打造面向大众客户、财富客户、高净值客户、企业家客户等群体的专业化、品牌化服务,提升差异化、定制化服务效能,做大客户规模和资产规模,塑造普惠金融服务的特色优势。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导向,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强化平台赋能与专业赋能的双向协同,实现投资交易、资产配置、投研支持与客户运营的有机融合,持续为客户提供专业价值、陪伴价值和服务价值。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积极探索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垂类领域的应用,紧密围绕客户投资、交易、理财过程中的核心使用场景,动态匹配差异化服务方案,提升精准运营效能,不断优化客户服务体验。积极把握“跨境理财通”境内外一体化展业契机,加强跨境投资交易与资产配置专业能力建设,提升客户财富管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跨境业务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健全投资顾问岗位分工体系,完善智能投顾工具链,为投资顾问提供投研赋能、内容赋能、运营赋能、营销赋能,助力客户运营模式转型升级。根据内部统计数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为从事证券投资咨询(投资顾问)业务类别的人员数量为3608人。股票期权经纪业务方面,本公司不断提升交易支持能力,积极挖掘机构客户,持续培育合格投资者,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业务继续保持市场领先。期货经纪业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华泰期货共有9家期货分公司、42家期货营业部,遍及国内4个直辖市和17个省份,代理交易品种150个;本集团获准从事期货IB业务的证券营业部共245家。

    (2)金融产品销售与基金投资顾问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围绕各类客户的差异化、多层次资产配置需求,丰富完善金融产品供给体系,构建完善买方投顾配置供给矩阵,持续提升产品优选和风险防控能力,提供从单产品优选到策略配置、定制配置的多维度解决方案。进一步完善买方投顾策略体系,持续强化资产配置理念的落实,不断优化“省心家族”配置服务,通过“省心选”提供白盒化的公募基金优选服务,通过“省心投”提供基于公募基金的多策略配置服务,通过“省心享”提供基于私募基金的定制化配置服务;对机构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提供建议型策略服务,对交易型客户提供基于ETF的交易型配置策略体系。不断优化买方投顾的顾问服务体系,持续推进“领投官”模式,以资产配置服务平台为底座,提供策略带投运营、投研服务体系等专业支持,增强全业务周期的立体式陪伴服务能力。加强数字化平台能力建设,积极探索AI大模型赋能买方投顾应用场景,迭代升级资产配置工具,提升业务整体效能和策略支持能力。根据内部统计数据,报告期内,金融产品保有数量(除现金管理产品“天天发”外)14433只,金融产品销售规模(除现金管理产品“天天发”外)人民币3045.72亿元;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稳健发展,截至报告期末,业务规模人民币210.37亿元。

    (三)机构服务业务

    1、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我国股票市场主要指数呈上涨态势,万得全A上涨5.83%、上证指数上涨2.76%、深证成指上涨0.48%;债券市场总体呈现高波动震荡行情,中证全债指数上涨1.14%、中债-综合全价(总值)指数下跌0.14%。近年来,随着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落地见效,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培育壮大及中长期资金的推动入市,资本市场发展生态持续重塑优化,日益综合化、差异化及跨境化的客户需求也对机构服务业务发展提出了更高阶的要求。同时,券商与各类机构间的合作及服务模式也在深刻变化,深度挖掘客户价值,持续完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综合服务体系,将成为机构服务业务提档升级的重要方向。

    2、经营举措及业绩

    (1)投资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立足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为业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优质企业客户提供境内外一体化、全业务链的综合金融服务,全方位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积极打造兼具本土优势和国际化视野的一流投资银行服务体系。

    (2)主经纪商(PB)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高效整合全业务链资源,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科技,充分发挥底层资产数据价值,为机构客群提供智能化、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打造机构客户服务生态圈,致力于促进资产价值的多元化实现。截至报告期末,基金托管业务累计上线产品14064只,托管业务规模人民币4597.03亿元;基金服务业务累计上线产品20521只(含华泰资管公司产品1366只),服务业务规模人民币12319.12亿元(含华泰资管公司业务规模人民币4611.23亿元)。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截至2025年二季度的统计,本集团私募基金托管业务备案存续产品数量排名行业第四。

    (3)研究与机构销售业务

    报告期内,研究业务坚定深化业务模式转型,持续完善研究团队配置与研究服务体系,不断强化全业务链协同效能,聚焦头部机构客户,深入研究价值挖掘,多渠道、多平台、多方式开展研究服务活动,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坚持国际化业务战略,积极充实海外研究产品线,持续完善海外研究产品矩阵和触达载体,进一步扩大海外研究报告和龙头公司覆盖范围,多维度优化跨境研究业务布局。优化升级数字化平台,积极推进智能研报和数据产品建设,不断迭代智能撰写、数值审核、一键翻译等功能,有效扩大投研数据应用范围,进一步完善研报生产和管理流程,持续提升研究业务质效,着力强化研究业务赋能。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服务活动,发布研究报告5781篇(含英文报告),组织研究路演服务32400场、专题电话会议520场,举办投资策略峰会、主题电话会议,并组织海外系列调研等。机构销售业务深入对接机构投资者多样化需求,持续推进机构投资者工作平台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功能迭代,不断夯实全业务链一体化、平台化的机构客户服务体系,加大客户覆盖广度和深度,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稳步推进国际化业务布局,依托全方位的团队协同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境内外销售、交易一体化管理的服务优势,综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头部战略客户的服务排名保持市场前列。报告期内,公募基金分仓交易量为人民币8622.79亿元。

    (4)投资交易业务

    ①权益交易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主动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持续迭代升级绝对收益投资交易体系,围绕大数据交易、宏观对冲和创新投资业务三条业务线,不断提升专业化投资交易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以先进的系统平台、前沿的模型算法、创新的业务模式,积极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的权益交易业务模式。优化业务布局和架构,积极打造系统化的投资研究体系,不断完善投资框架,持续打磨核心投研能力;升级迭代策略矩阵,持续拓展交易模式和品种,增强策略的市场适应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充分把握市场机会。做市交易业务注重优化迭代做市交易策略与系统,持续探索业务协同模式,积极拓展做市业务边界,不断完备风控体系,业务运营稳健。截至报告期末,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累计报备做市股票126只,上市基金做市业务累计覆盖643只权益类ETF、36只FICC类ETF、49只REITs,均位居市场前列。

    ②FICC交易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深入践行跨境联动战略,积极打造FICC一体化交易平台,支持重点业务创新和拓展,提升核心交易和定价能力,跨市场、跨品种协同优势不断强化。固定收益自营投资业务深耕策略研发和交易定价核心能力,跟随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优化持仓结构、提升组合流动性,自营交易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不断提升,主动管理成效显著。债券做市业务全力依托系统赋能,不断优化定价模型和报价策略,持续丰富做市报价和询价引擎功能,积极拓展做市盈利模式,稳步提升自动化做市能力,做市标的不断丰富,主要债券品种做市交易量持续增长。大宗商品和外汇业务继续加强策略交易研究,积极拓展外汇交易清算模式,构建面向境内外市场的多元碳金融产品和交易服务能力,多元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FICC大象交易平台聚焦统一交易系统、策略研发系统、客需业务系统及AI建设,全面提升策略研发数字化水平,FICC交易模式持续优化。

    ③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以客户风险管理需求为导向”开展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深化一体化合规风控,注重专业能力建设,持续深耕对冲交易、产品设计及创新、客户服务等核心能力,不断夯实主责主业基础。加快国际业务布局,持续推动跨境联动发展,升级优化境内外产品体系,有效扩展客户覆盖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探寻境外市场交易增长点,不断完善系统化、精细化业务发展模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衍生品交易服务。完善数字化、平台化服务体系,积极打造交易驱动、客户需求为导向、平台赋能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核心业务能力的沉淀、升级与转化。根据监管报表SAC协议数据口径,截至报告期末,收益互换业务存续合约笔数8276笔,存续规模人民币942.25亿元;场外期权业务存续合约笔数2136笔,存续规模人民币1448.73亿元。报告期内,本公司通过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和柜台市场发行收益凭证459只,发行规模人民币236.98亿元。

    (四)投资管理业务

    1、市场环境

    近年来,尽管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整体仍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并加快向指数投资、跨境配置等新领域延伸,不断拓展新的增长点,市场潜力和发展韧性巨大。同时,公募基金改革的深入推进、私募基金规范运作要求的持续完善及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等,对资产管理机构的展业逻辑、业务运营都提出了全方位的、更高阶的要求,行业进入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产品总规模达人民币72.32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人民币32.22万亿元,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人民币5.93万亿元。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资产管理机构更需要回归资管服务本源,通过提升专业投研能力、风险定价能力和资产配置效率,为客户提供风险收益特征更全面、品类更丰富的优质产品谱系,助力客户实现财富稳健增长与有效增值。

    2、经营举措及业绩

    (1)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全资子公司华泰资管公司主动适应市场格局及监管环境变化,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和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使命,充分发挥券商资管特色资源优势,不断升级全业务链服务体系,持续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和核心竞争力培育,积极挖掘新业务增长点,有效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需求。坚定推进业务平台化与差异化发展战略,聚焦投资资管和投行资管,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理念,持续打磨优质产品线;投资资管业务积极构建一体化大投研体系,不断加强底层资产穿透识别能力,公募业务规模持续提升,资管FOF规模突破新高;投行资管业务持续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公募REITs业务全链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ABS业务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市场首只管理人ABS指数。根据监管报表数据口径,截至报告期末,华泰资管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6270.32亿元,同比增加23.92%。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报告期内,华泰资管公司企业ABS(资产证券化)发行数量77单,排名行业第一;发行规模人民币589.46亿元,排名行业第四。

    (3)基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旗下基金公司坚持合规管理与业务发展并重,持续增强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能力,强化特色产品前瞻布局,积极构建以AI技术重塑业务的赋能模式,完善全流程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跨周期、多元化的综合资产配置能力,资产管理总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南方基金持续拓展、优化产品布局和业务体系,积极打造以数智化、平台化为支撑的价值创造能力,截至报告期末管理资产规模合计人民币25935.33亿元,其中,公募业务管理资产规模人民币13842.79亿元。华泰柏瑞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投资策略,持续丰富产品线品类,指数类基金规模增长明显,截至报告期末管理资产规模合计人民币7306.67亿元,其中,公募业务管理资产规模人民币7073.73亿元。根据沪深交易所统计数据,截至报告期末,华泰柏瑞旗下宽基指数基金沪深300ETF规模为人民币3747.04亿元,位居沪深两市非货币ETF规模市场第一。(南方基金以及华泰柏瑞的股权投资损益计入在分部报告中的其他分部中)

    (4)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全资子公司华泰期货持续提升合规风控管理有效性水平,加快推进运营数字化转型,全力构建以期货和衍生品为核心的业务发展模式,不断深化衍生品特色的资产管理能力,积极打造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的特色产品矩阵和专业服务体系,有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与深度。截至报告期末,存续期内资产管理计划合计31只,资产管理总规模人民币81670.45万元,期货端权益规模人民币35991.39万元。

    (5)另类投资业务

    本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华泰创新投资开展另类投资业务。报告期内,根据监管政策及集团业务布局,华泰创新投资充分发挥业务协同效能,着力发展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和科创板跟投业务,稳步探索创业板跟投业务和北交所战略配售业务。截至报告期末,存续投资项目37个,投资规模人民币161178.97万元,投资性质主要包括科创板跟投、股权投资等。

    (五)国际业务

    1、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受多重因素的冲击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区域分化显著,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同时人工智能加快重塑全球科技格局,加速全球产业变革,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受益于政策利好与市场机制优化,港股二级市场整体呈现强劲涨势,交投活跃度明显提升,恒生指数上涨20.00%、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8.68%,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港股市场成交金额港币22.14万亿元,同比增加114.33%;港股股权融资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首次招股募资港币1088.32亿元,同比增加704.20%,上市后募资港币1436.89亿元,同比增加210.44%。美股二级市场波动起伏,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3.64%、标普500上涨5.50%、纳斯达克指数上涨5.48%,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美股市场成交金额67.34万亿美元,同比增加24.01%;美股股权融资市场依然活跃,融资规模呈上升趋势,市场IPO融资规模260.58亿美元,同比增加33.97%,增发融资规模690.03亿美元,同比增加9.48%。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持续推进,外资参与境内市场的便利性不断提升,境内外上市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跨境互联互通有序拓展。与此同时,证券公司的国际化进程正在迈入新阶段,海外市场已成为拓展业务版图、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提升竞争实力的重要领域。我国经济的转型也亟需国际化的投资银行机构提供全方位、陪伴式的综合金融服务。通过提升跨境一体化联动水平、优化跨境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在全球主流市场及新兴市场逐步构建覆盖广泛的客户、产品与服务网络,持续打磨国际市场竞争力,切实提高为境内外产业客户及全球投资者提供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的能力,是证券公司打造一流投资银行的必经之路。

    2、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把握政策市场深刻变化进程中的新发展机遇,加强跨境一体化联动,深化国际化布局,持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作为本集团国际业务的控股平台,华泰国际全方位对接集团全业务链体系,夯实资本市场中介定位,深耕“以客户为中心”的一体化、平台化跨境服务生态;依托集团境内外一体化风险管理框架及体系,保障风险管控与业务发展协同推进;不断丰富产品种类、积极拓展市场渠道、持续优化客户体验,有效满足客户全球资产配置需求,境外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截至报告期末,华泰国际业务运营平稳有序,各项财务指标均稳居香港中资券商第一梯队前列。

    (1)香港业务

    本集团香港业务坚持投资银行服务本源,以跨境业务为抓手,打造全方位的综合性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体系,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下凭借先进的平台实力及有效的风险管控能力,持续深化包括股权业务平台、固收业务平台、财富管理平台、基金资管平台和旗舰投行业务的业务体系,业务发展稳健进取,差异化竞争优势巩固提升。股权衍生品业务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丰富产品类别和交易模式,持续升级全球化和全资产的交易能力和销售能力,同业领先地位持续巩固;股票销售交易业务专注“现金股票+跨境主经纪商+QFII”一站式跨境综合金融服务,长线基金覆盖能力保持较高水平,“港币-人民币双柜台”做市业务市占率持续提升;FICC业务持续推进境内外一体化,深化策略调整,积极构建以客需服务为驱动、以做市交易为核心、以产品服务为载体、以平台系统为支撑的业务生态;财富管理业务持续提升线上线下平台化、一体化运营,“涨乐全球通”获客质量继续优化,“跨境理财通”业务增长显著,高净值客户产品服务体系不断强化,跨境一体化配置工具持续丰富,财富产品销量进一步提升;基金业务方面,私募投资业务严格控制风险,积极落实国际化战略并深入挖掘优质潜在业务机会,资管业务持续推动业务转型,不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与产品设计供给能力;投资银行业务切实加强跨市场执行和服务能力,积极抓住市场行情机遇,落地多单亮点标杆项目,项目储备充足,市场地位保持领先。根据内外部统计数据,报告期内,华泰金控(香港)完成9单港股IPO保荐项目,保荐数量位居全市场第二。

    (2)华泰证券(美国)

    华泰证券(美国)于2019年经美国金融业监管局核准,获得经纪交易商牌照;于2020年获得自营牌照;于2021年获得在加拿大与机构投资者开展证券交易的业务资格;于2022年获得欧洲主要证券交易所的市场准入;于2023年成为美国期货产品的介绍经纪商;于2024年获得美国国债经纪经销商资格以及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有限承销会员资格;并于报告期内获得非美国主权债经纪经销商资格,包括欧洲、英国、加拿大、拉美、日本、东南亚国债。报告期内,华泰证券(美国)积极推进企业与机构投资人跨境互动业务,FICC代客交易产品范围和市场通道持续拓展,业务跨境联动协同机制不断优化,致力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一体化服务。

    (3)新加坡子公司

    新加坡子公司于2023年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颁发的资本市场服务牌照和豁免财务顾问资质,在新加坡合法合规开展证券交易及企业融资业务;并于报告期内获得新加坡交易所授予的主板保荐人资质,具备主板IPO项目的承揽与管理资格。报告期内,新加坡子公司稳步推进各业务条线发展,区域承载能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衍生品业务加快本土化落地,客户拓展积极推进,交易体系日趋成熟,区域市场布局持续优化;投行业务有效承接跨市场项目,积极推动中资企业赴新加坡融资取得初步进展;财富管理业务深度挖掘客户需求,积极探索合作机会,切实增强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助力拓展客户资源。

    (六)数字化发展

    1、数字金融发展战略

    本集团紧紧围绕“将科技打造成为公司最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战略导向,践行“专业创造价值”的重要使命,围绕国际化和智能化两条主线,加速国际布局,深化智能应用,深耕平台迭代,升级数据引擎,以科技能力的提升,赋能业务价值创造,推动公司市场份额和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2、报告期内数字化转型重点举措和成效

    报告期内,本集团围绕“成就客户、创新业务、优化运营、赋能员工”四大数字化转型总体目标,全面提速赋能国际化发展,加快AI应用提升智能化水平,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迈向新高度。“成就客户”方面,“涨乐财富通”上线多项行情交易增值服务工具,强化金融能力中台建设,实现智能脚本创作、大模型辅助内容审核能力打造;“涨乐全球通”进一步丰富全球市场交易能力,实现自动盯市平仓、美元企业债、美股夜盘、港股多币柜台等功能支持;一站式机构客户服务平台“行知”,从用户视角升级产品服务,围绕机构投资场景,打造贯通投前、投中、投后的一站式投资理财解决方案,聚焦ETF生态,上线覆盖特色资讯和策略组合的超级ETF功能。

    “创新业务”方面,FICC大象交易平台发布2.0版本,支持全球主要市场资产交易和投资组合风险监控,初步建成FICC境内外一体化自营投资和风险管理体系;做市与中央交易平台持续提升做市交易速度,场内期权做市上线纳秒级极速交易核心,进一步加强跨品种底仓转换能力建设,完成做市AI信号对主要宽基指数的覆盖,持续用智能化方式提升做市服务能力。

    “优化运营”方面,投研领域,升级智能研报能力,实现财报点评自动辅助撰写,研报全文一键翻译,长图和视频报告产品的智能生产;投行领域,升级智能审核能力,实现股权项目信披完备性智能审核、募资专户银行流水全流程智能核查;风控领域,完成围绕客户、业务的全周期信用风险全流程平台化管理体系建设,完成境外投资交易业务的市场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建立。

    “赋能员工”方面,投顾赋能平台“聊TA”上线AI助手,重点完成业务知识问答、智能市场热点分析两大业务场景搭建,并配套建设运营能力,为进一步扩展AI应用建设场景打下基础;资讯服务助手“乐道”借助大模型打造具备深度推理规划能力的综合研究问答和智能知识总结服务;业务办理助手“智小北”以大模型技术为底座将业务办理专家知识普及化和标准化,实现从业务咨询到办理的贯穿式流程,赋能基层员工专业化服务及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七)业务创新情况与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的影响,以及风险控制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进行业务创新活动,推动业务、产品、服务及管理模式创新,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创新业务的开展是对现有产品线和业务范围的补充,能够有效释放业务空间,扩大客户资源和收入来源,增强盈利能力,也有利于改善客户结构和业务经营模式,满足客户全方位、多元化的业务需求,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外规要求持续完善新业务管理机制,优化跨境业务评估模式,推动评估内容的模板化管理,强化评估质量,不断提升新业务评估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泰证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